這些幼兒發育特點要記好,幫你判斷真假自閉症,就靠它們了

2020-12-19 陽光語言矯正

一位父親的感言:「我兒子從小就不愛說話,經常發呆,4歲那年去檢查,被告知孩子是自閉症、自閉傾向、自閉譜系等,被告知,孩子需要進行終身訓練。輾轉了國內多地,三年了,進行了一段治療或訓練卻收效甚微。眼看孩子每天長大,差距卻越加明顯,您焦慮得無所適從,精神和身體都已經疲憊不堪。可是有時候孩子的眼神和語言卻和正常孩子一樣,我一直懷疑我兒子不是自閉症······」

為什麼自閉症診斷不能草率行事!

自閉症的複雜性使得目前醫學還未做出權威的病因解釋,甚至醫學評估檢測也不會給出100%的確定結果,

主要有以下原因:

(1)在兒童1歲以前,可以展現的行為範圍有限,對其行為類型和發育狀況進行決定性的診斷依據不足,也沒有有效的儀器測查。

(2)孤獨症兒童中,有很大一部分智力也有問題,許多家長因為對智力障礙的擔心而將孤獨症忽略了。

(3)孤獨症的主要問題之一是語言發展的問題,而語言發展問題不到3歲是不能完全判明的。

(4)一部分孤獨症兒童開始時的發育呈現與正常孩子相同的狀況,直到2—3歲時孤獨症症狀才顯現出來。

(5)一部分父母對孩子的身心發展缺乏知識,一開始是忽視,後來是不相信,想觀望一段時間,結果使診斷時機推遲。

(6)目前許多醫院醫生對孤獨症診斷知識欠缺,缺乏足夠的臨床經驗,特別是對輕微的小年齡的孤獨症症狀確認困難,因而把孤獨症看成是暫時性疾患的情況很多。

孤獨症的診斷是基於行為症狀學指標,從國際通用的自閉症評估檢測方法看,都需要對患兒有一個完整的觀察期。但即使這樣,某些症狀也有可能被醫生忽略了。

多數自閉症起病於三歲之前,三歲以後表現明顯,絕大多數兒童需要長期的康復訓練和特殊教育支持。關於自閉症孩子,最痛心是兩個問題。1、非自閉症卻被誤判為自閉症或自閉傾向。2、真正的自閉症被誤判為發育遲緩或其他行為障礙。

兩個重要的觀察階段

所以在三歲前孩子的發育標準一定好仔細觀察好。

三歲後,如果孩子的語言、社交、行為等異常,一定要參考以下標準,自我觀察。

研究表明,經過早期科學的幹預,重度自閉症的孩子能自理,減輕社會照顧,中度的自閉症孩子能自立,有一技之長,而輕度自閉症的孩子能為社會做出貢獻。因此,為很多父母多學習自閉症科普,早日發現,早日求助,讓孩子多一分康復可能。

相關焦點

  • 家長們,別再把孩子的語言發育遲緩當成自閉症 它們區別很大
    那麼,語言發育遲緩和自閉症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區別和聯繫呢?什麼是語言發育遲緩說話是每一個人自然習得的技能。然而,我們總能看到一些孩子,從小就比同齡人說話費勁,有的孩子3、4歲了甚至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全,情況嚴重的孩子直接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一言不發,這些絕不是「貴人語遲」,而是「語言發育遲緩」。
  • 如何區別寶寶自閉症和語言功能發育遲緩?這篇真的要學!
    最糟糕的是,你不能確定寶寶到底是常規的語言發育遲緩,還是更糟的自閉症。 那現實生活中到底如何區分自閉症和語言發育遲緩?如何自己在家就能給寶寶做個初步判斷?
  • 如何區分寶寶自閉症和語言功能發育遲緩?這篇真要學!
    然而現實是總有那麼幾個「例外」,身為老父母,當你看到其他同齡寶寶都已經開始滔滔不絕時,自家寶寶卻連最簡單的爸爸媽媽都講不清,也是夠心急如焚的。最糟糕的是,你不能確定寶寶到底是常規的語言發育遲緩,還是更糟的自閉症。自閉症,想必大家都懂,就是上述兩部中外電影的焦點,還有一個,小編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最強大腦》,第一季裡面有位特殊的選手——周瑋,他就是自閉症患者。
  • 如何判斷孩子有自閉症?醫生教你快速篩查
    更讓天天媽媽頭疼的是,他吃什麼東西都要聞一下再吃,還特別挑食,小區的小朋友靠過來,他就走開,難以融入身邊的環境。看著天天眾多異常的表現,家人這才擔心起來,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帶著這樣的疑問,他們來到了區婦幼保健院兒保科,經過一系列的診斷,最終天天被確診為自閉症。
  • 不要錯把自閉症當成內向,看了這些,幫你判斷自閉症早期跡象
    很多的家長對自閉症並不太了解,甚至從來沒有聽說過,更不可能懷疑自己的孩子會得自閉症了,其實,有研究表明,中國患自閉症的兒童越來越多,14歲以下的自閉症兒童患者,甚至已經超過了200萬,有權威的數據顯示,我國的每68個人就有一個自閉症患者,這些冰冷的數據都在提示著家長,如何預防孩子患自閉症,已經成為了迫在眉睫的事了。
  • 兒童自閉症的智商顯著特點
    可是,假如你細心看下來,許多人的最大的相同之處是:一根筋。只不過是這一根筋的程度不一樣罷了。 兒童自閉症一般患病於36個月之內,2歲是兒童自閉症的多發時期,因為2歲是孩子學習語言表達的初始時期,考慮到寶寶的年齡、學習語言工作能力和速度問題,不喜歡說話或語言表達表達能力差,不善交流這些症狀都容易被家長忽略。
  • 兒童自閉症怎麼判斷,圖文詳解12條家庭判斷法,醫院是怎麼診斷的
    自閉症是一種先天發育障礙,大多數自閉症患者在幼兒時期沒有明顯症狀,一般在3歲左右方可確診,但自閉症的幹預治療越早越好,因此,在嬰幼兒時期出現一些異常體徵時,父母怎樣判斷孩子是否是自閉症的症狀還是其他發育和生理缺陷至關重要。
  • 如果你的寶寶是自閉症或者發育遲緩,我作為醫生可以為你做這些
    對於身患自閉症或者發育遲緩的孩子及其家庭來說,醫生的診斷往往是他們開始踏上這一趟艱難旅程的標誌。事實上,如果能夠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自閉症或者發育遲緩的孩子來說,其實是一種極大的幸運。醫生是如何進行判斷的呢?今天,江醫生將為各位讀者朋友重點解答以下幾個問題,幫助大家破解疑惑:醫生是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自閉症或者發育遲緩的呢?為什麼需要進行量表測評?
  • 孩子說話晚就有自閉症嗎?自閉症和語言發育遲緩如何區分?
    有些家長通過上網、看書等方式查詢後,可能會驚恐地認為孩子得了自閉症。有些家長則認為孩子乖巧聰明,就是語言遲一點,沒什麼大問題。其實這都是我們常見的偏見,不說話、說話晚在自閉症孩子中很常見,但普通孩子也有可能出現語遲的現象。孩子說話晚,到底是自閉症還是語言發育遲緩?你知道兩者應該如何區分嗎?
  • 自閉症幼兒早期跡象有哪些?自閉症兒童早期有哪些行為?
    幼兒出現一些異常行為時,很多家長會都會焦急,懷疑孩子是不是有自閉症傾向?由於年齡太小,正常幼兒發育有快慢之別,而自閉症特徵是一個特徵一個特徵逐步出現的,一般在2-3歲時才會表現出明顯的症狀,醫生方可根據兒童現場表現進行測試以及問詢方能給出診斷。
  • 你真的知道如何區分寶寶自閉症和語言功能遲緩麼?
    最糟糕的是,你不能確定寶寶到底是常規的語言發育遲緩,還是更糟的自閉症。 那現實生活中到底如何區分自閉症和語言發育遲緩?如何自己在家就能給寶寶做個初步判斷?
  • 自閉症日真正應該關心的問題是什麼?真假自閉症區別很重要
    關於自閉症家庭,你了解多少?說道自閉症,不得不提一部電影《海洋天堂》,我國第一部反映自閉症兒童和家庭的電影,雖然這部電影首映已經過去十年之久,但是至今仍能夠被我們清晰地記住,因為它對自閉症的深度思考,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 關於自閉症,這些事你必須知道
    面對人們對自閉症的種種疑惑,微笑彩虹的康復老師就為大家推出一個新板塊,專門為大家科普自閉症相關的知識,今天為大家科普「關於自閉症 ,這些事你必須知道~」他們是星星的孩子你知道為什麼嗎?兒童孤獨症也稱兒童自閉症,是一類起病於3歲前,以社會交往障礙、溝通障礙和局限性、刻板性、重複性為為主要特徵的心理髮育障礙。人們習慣將自閉症患稱作「星星的孩子」,他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獨自閃爍。
  • 如何教孩子判斷事情的真假?
    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小朋友梳理一下,哪些動物給了馬託哪些線索,幫他找到了小姑娘。這是個很好的對於推理能力的訓練。同時,爸爸媽媽也可以和孩子討論,如何判斷一個信息的真假。草原上的動物們都說沒見過熊,馬託自己也沒見過,可是,小獅子卻說他親眼見到了小熊。那麼,誰說的才是對的呢?非洲到底有沒有熊呢?這個問題,我們將在哲思錦囊環節詳細討論。
  • 自閉症兒童共同注意力的發展特點及康復幹預
    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核心症狀為社會交往障礙,語言溝通障礙和重複刻板的行為。社會交往障礙表現在異常的眼神接觸、身體語言或理解手勢和使用手勢異常。根據認知過程中意識加工特點的不同,共同注意可分為主動性共同注意和回應性共同注意。 主動性共同注意是指幼兒主動引發他人對其感興趣的物體或人的注意,具體的行為包括:眼神接觸、注視交替、手指指示、主動展示等。如兒童主動向父母展示自己搭好的城堡,散步時手指指著路邊的蝸牛等等。
  • 孩子遲遲不開口是自閉症還是語言發育遲緩?
    自閉症和語言發育遲緩都是兒童發育期的異常情況。但語言發育遲緩與孤獨症之間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通俗的講,其表現就是一個不想說,一個不會說。語言發育遲緩主要是聽力障礙,聽覺系統的不正常表現,或者是神經中樞系統語言中樞系統的不正常發育造成的,是指幼兒語言學習能力、表達能力落後於同齡兒童正常發育水平的表現。
  • 孩子兩歲了還不會說話,是語言發育遲緩還是自閉症?
    主要原因在於大腦受到損傷或者大腦發育不良,導致兒童在正常的發育時間內無法正常使用語言進行交流,主要表現為無法說話或者只能夠使用簡單的單詞交流,少數患兒還有多動、煩躁等表現。語言發育遲緩亦會影響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以及身心健康。語言發展遲緩是自閉症嗎?語言遲緩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在解答上述疑問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兒童語言發展的過程。
  • 成材關鍵點:你所不知道的幼兒發育特點
    因此我們要想改變命運,就得了解大腦,那麼幼兒的大腦是如何發育的呢?小兒剛出生時,腦的重量僅有350-400克,大約是成人腦重的25%。所以,小兒剛生下來時,不會說話、不會自主活動,這些能力需要在日後腦發育的基礎上才能逐漸具備。到了1歲時,腦的重量達到為出生時的兩倍,達成人腦重的50%,2歲時為成人腦重的75%。從腦重量增長的速度可以看出,顯然在最初的1—2年內腦發育是最快的,也就是小兒出生後頭1—2年是腦發育的關鍵期。這段時間內小兒最容易學習某種知識和經驗,錯過這個時期就不能獲得或達到最好的水平。
  • 自閉症OR發育遲緩,怎麼區分?
    其實,這根本就不是一個,是這個(發育遲緩)而不是另外一個(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問題。 發育遲緩是一個大名稱,包含了自閉症、運動障礙、智力障礙、社交障礙以及其他發育落後。
  • 中國台州網丨多重感官刺激治療自閉症幼兒的途徑
    □杭州市蕭山區特殊康復中心高旦旦近年來,我國自閉症幼兒的比例呈現上升趨勢。統計數據顯示,我國0~6歲精神殘疾兒童的首位致殘原因就是自閉症。面對如此龐大的群體,我國目前還沒有一個系統的治療教育體系。因此,本文從多重感官刺激治療的角度出發,探究了多重感官刺激治療的意義及途徑,嘗試通過有意識的多通道感官訓練,激發蘊含在自閉症幼兒無意識深層的智慧,挖掘自閉症幼兒的最大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