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組關鍵詞告訴你:稅收如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2020-12-25 閃電新聞

回首「十三五」,稅收制度的現代化在各個方面均有體現,稅收徵管的現代化也取得了重要進展,稅收政策的效果不斷顯現。

「十三五」規劃即將圓滿收官。此時,回顧過去五年中國稅收大事,展望未來,有著特殊意義。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完善宏觀經濟治理,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對於「十四五」時期的稅收工作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在這裡,筆者梳理「十三五」時期關於稅收工作的幾個關鍵詞。

近日,以「農業機械化·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為主題的2020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辦。新華社 圖

現代稅收制度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並將建立現代財政制度作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目標。深化稅制改革是財稅改革的三大內容之一。深化稅制改革的目標,就是建立現代稅收制度。「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按照優化稅制結構、穩定宏觀稅負、推進依法治稅的要求全面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建立稅種科學、結構優化、法律健全、規範公平、徵管高效的現代稅收制度,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

現代稅收制度建設表現在各個方面不同層次上,既有落實稅收法定、建設稅收法治國家的內容,又有具體稅制的完善和稅收徵管現代化的內容,還有稅收政策和國際稅收領域的內容。

現代稅收制度建設體現了治稅整體觀轉變的要求,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稅收領域的集中體現。

稅收法定

2015年3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修改通過,其中涉及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明確「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徵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規定。  

「十三五」期間,8個稅種完成立法任務。

其中環境保護稅是新稅種:環境保護稅法於2016年12月25日通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26日修正;

菸葉稅法和船舶噸稅法均於2017年12月27日通過,2018年7月1日起施行;

車輛購置稅法和耕地佔用稅法均於2018年12月29日通過,分別於2019年7月1日和9月1日起施行;

資源稅法於2019年8月26日通過,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城市維護建設稅法和契稅法於2020年8月11日通過,均於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3個稅種對應的稅法作了修改:企業所得稅法於2018年12月29日修改通過;

個人所得稅法於2018年8月31日修改通過;

車船稅法於2019年4月23日修正。

稅收法定不僅表現在稅收實體法的通過上。更重要的是,稅收立法越來越體現稅收法治精神的要求。立法絕不是條例或暫行條例改為法就了事。稅收立法過程同時是稅制的完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向全社會徵求意見已是常規做法,已經完成立法的稅種是這麼做的,尚未完成立法的增值稅、消費稅、土地增值稅,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也就相應的稅法徵求意見稿向全社會徵求意見:2019年7月16日,土地增值稅法(徵求意見稿)向全社會徵求意見,8月15日截止;2019年11月27日,增值稅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12月26日截止;2019年12月3日,消費稅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2020年1月2日截止。

總體上看,中國18個稅種已有11個完成立法,其他未完成立法的稅種立法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之中,稅收法定原則得到了有效落實。

營改增

2016年5月1日,增值稅全面取代營業稅,營改增進入全面試點階段。

「十三五」規劃綱要要求:「全面完成營業稅改增值稅改革,建立規範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這一任務已經基本完成。

營改增從2012年1月1日開始,先是分地區分行業,後是分行業全國推行試點,直至全面試點,採取這樣的漸進式改革,充分吸收改革經驗,讓營改增試點穩步推進。金融增值稅制改革在全世界都是難題。中國採取稅負平移的做法,讓金融增值稅制初步建立起來,為下一步的金融增值稅制的完善提供了準備。

在營改增的同時,增值稅製得到了完善。與營改增全面試點同時進行的,還有新增不動產進項稅額抵扣,這說明中國規範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已經建立起來。

在營改增的過程中,增值稅稅率體系不斷優化,從營改增伊始的四檔稅率簡併為三檔稅率,稅率水平的總體下調讓增值稅稅負更加合理,讓增值稅的中性作用得到更充分的發揮。營改增全面試點,為增值稅稅率三檔並兩檔以及增值稅立法任務的完成作了更加充分的準備。

營改增不是簡單的營業稅改增值稅。牽一髮而動全身。營改增涉及地方稅收入體系的構建問題,營改增還推動了國地稅徵管體制的改革。前者通過政府間財政關係的優化,增值稅收入地方分享比例的提高和增加中央對地方的稅收返還而得到有效解決,後者則推動了新的稅收管理體制的形成,降低了稅收徵管成本,優化了納稅服務,從稅收方面促進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症候群稅

「十三五」時期,個人所得稅制改革可圈可點。醞釀多年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於2019年1月1日建立起來。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實行症候群稅,綜合所得課稅大大提升了個人所得稅的公平性。可以預期,未來更多的分類所得納入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調節公平的作用將得到更好的發揮。

2019年之前,個人所得稅收入佔稅收收入之比逐年提高,其中2017年為8.3%, 2018年為8.87%。2019年個人所得稅收入佔稅收收入之比僅為6.57%,這是個稅改革減稅的結果。

2019年個稅收入佔比下降,一是因為從2018年10月1日開始,工資、薪金減除費用標準從每月3500元提高到5000元,2019年起綜合所得減除費用標準為每年60000元;二是因為專項附加扣除減輕了個人和家庭的養老、住房、醫療、教育等負擔。個稅改革總體上降低了個人負擔,促進了社會公平。這些年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個人所得稅稅源日趨豐富,未來個人所得稅收入在整個稅收收入中的地位將持續上升。

個人所得稅制通常被視為現代稅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的確立與運行,是對稅收徵管水平的考驗。2020年個人所得稅改革後的第一次彙算順利進行,離不開稅務部門的精心準備,離不開制度的合理設計。個稅彙算也得到了現代信息科技的有力支持。一方面,信息技術讓稅務部門更容易獲取個人的納稅信息,另一方面,個人的彙算就是通過手機APP進行的。

減稅降費

「十三五」時期,新增的減稅降費總規模將達7.6萬億元。2018年減稅降費1.3萬億元,2019年2.36萬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減稅降費超過2萬億元,有力地支撐了經濟增幅從負轉正。

為應對日益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積極財政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減稅降費。減稅降費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減稅面廣,減稅力度大,主要稅種均有不同程度的減稅措施。「十三五」時期的主要減稅政策與稅制改革方向是一致的,實現了稅收政策與稅收制度建設的有機協調。

國際稅收

「十三五」時期,隨著中國對外經濟聯繫的不斷加強,國際稅收已經是一個繞不開的稅收議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數字經濟的興起,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問題變得更加突出,國際稅收領域重點關注深化國際稅收合作,維護各國稅基安全。中國積極參與BEPS行動計劃,在新的國際稅收規則制定中發揮作用。這也成為「十三五」時期中國稅收工作的一個重點。

回首「十三五」,稅收制度的現代化在各個方面均有體現,稅收徵管的現代化也取得了重要進展,稅收政策的效果在顯現。展望「十四五」,中國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現代稅收制度,讓稅制結構更加優化,讓稅收負擔更加合理,讓稅收的調節作用得到更恰當的發揮,讓稅收更能適應新發展理念、高質量發展、新發展格局形成的要求,從而更好地發揮稅收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作用。(楊志勇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來源:國家稅務總局

編發:國家稅務總局山東省稅務局辦公室

相關焦點

  • 天津市和平區稅務局:深入開展稅收經濟分析 用好稅收數據服務發展...
    天津北方網訊:2020年以來,天津市和平區稅務局深入貫徹落實稅務總局「四力」要求,圍繞拓展稅收分析領域、深入挖掘數據信息、構建長效分析機制等內容紮實落實「數據服務大局要盡力」工作要求。
  • 青島市市北區稅務局:稅收數據為服務大局加力
    半島全媒體記者 姚文嵩重點稅源企業是經濟運行的「風向標」和行業發展的「龍頭」在研判經濟發展形勢和依法組織稅費收入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市北區稅務局按照總局提出的「數據服務大局要加力」的要求,充分利用重點稅源報表管理系統,加強重點稅源監測,運用稅收大數據優勢,聚焦地方政府關注,為企業解難紓困。
  • 模範機關建設|禹城市審計局打造審計鐵軍服務發展大局
    禹城市審計局打造審計鐵軍服務發展大局堅持「黨建統領、業務立局、文化潤心」理念□德州日報 蘆瑞瑞 通訊員 高宗惠禹城市審計局按照「以審計精神立身,以創新規範立業,以自身建設立信」要求,踐行「黨建統領針對社會廣泛關注的教育熱點問題如何精準審計?「很多問題帳本上無法體現。於是,我們製作了電子版調查問卷小程序,發送至全市中小學班級微信群,依靠家長和學生反饋尋找審計線索。」禹城市審計局農業科科長盧志輝介紹。10天時間共收集了7萬多份問卷,家長反映最突出的問題是:冬季教室空調不開,農村學生取暖成了問題。
  • 圍繞中心 服務大局 同頻共振 齊心協力 推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
    黃宗林在參加縣政協八屆五次會議分組討論時指出圍繞中心 服務大局 同頻共振 齊心協力 推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      1月30日下午,      黃宗林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協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在國家的政治生活和經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縣政協履行政治協商、參政議政、民主監督三大職能,與縣政府的工作分工不同,但目標是相同的,任務是統一的。縣政府和縣政協要在縣委的領導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同頻共振、齊心協力,推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
  • 11組關鍵詞,為你盤點「加長版」稅宣月有哪些看點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工作安排,在2019年4月1日至5月20日期間,以「落實減稅降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集中開展第28個全國稅收宣傳月活動。持續50天的「加長版」稅宣月今天即將結束,小編用11組關鍵詞為大家盤點一下這個稅宣月有哪些看點。
  • 服務社會發展大局民革大安區基層委員會成立
    10月28日,民革自貢市大安區基層委員會舉行成立大會,匯報民革大安區總支部五年來工作成績,選舉產生民革大安區第一屆基層委員會委員及一、二支部第三屆委員會委員。    五年來,民革大安總支部緊扣民革省、市決策部署,大力加強黨派自身建設,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積極履行參政職能,同時深入基層各角落,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堅持以社會服務為平臺,主動參與企業扶助、關愛社會弱勢群體等公益活動
  • 以公正高效司法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訪市中級人民法院...
    代廷偉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如何保障駐馬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市兩級法院要怎麼做,該如何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曹寶川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主動把法院工作融入大局、積極服務大局,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採取新舉措,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務和保障。曹寶川說,疫情發生後,市中級人民法院按照上級指示第一時間成立了由黨組書記、院長張社軍任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其他黨組成員疫情期間堅守崗位,落實好各自分管工作。
  • 揚中:減稅降費真落地,攪活經濟社會發展一池春水
    減稅降費「跑起來」助推經濟社會發展「強起來」。全市包括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韓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在內的「六十強」工業企業,以「數字揚中」項目為代表的74個重點產業項目,以及「十強」服務業企業均在受惠之列。此外,為了充分發揮稅收政策舉措助力疫情防控、保障經濟平穩有序運行的積極作用,該局還出臺了《暖企抗疫服務規範》,全力助推企業復工復產。
  • 2020年世界稅收十件大事公布 數字經濟對稅收影響進一步顯現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蔡巖紅1月6日,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中國稅務雜誌社和中國稅務報社聯合發布「2020年世界稅收十件大事」,總結了過去一年國際稅收發展新聞焦點和重大事件。這十件大事包括——一、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
  • 王軍:在服務「六穩」「六保」大局中貢獻稅務力量
    一、應對當前困難挑戰需著力發揮稅收職能作用近年來,我國經濟面臨著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所帶來的困難和挑戰。今年受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世界經濟深度衰退、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等帶來的衝擊,經濟發展面臨更大壓力,社會民生領域遇到一些突出問題,企業生產經營也存在諸多困難挑戰。
  • 如何有效應對衝擊、實現良性循環,保證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局?企業家...
    老百姓口袋裡有錢了,經濟發展才有源頭活水。  這正是「有效應對衝擊、實現良性循環」的新路子。  企業談  希望優惠政策能落地  河南龍豐食用菌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龍豐菌研」)的創始合伙人姬利強介紹,此番經歷新冠肺炎疫情,讓公司元氣大傷,目前日虧損仍約10萬元。
  • 九大關鍵詞看太原經濟社會發展 與太原人息息相關
    轉型升級、優質項目落地、民生保障……2020年太原經濟社會將如何發展?4月27日,出席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的代表們分團審議了《關於太原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 「第三隻眼睛」看稅收:當好稅收翻譯應對涉稅輿情
    要善於用大量生動具體的事實,來說明這些政策的好處,告訴老百姓應當如何適應政策變化。   推動力。媒體要盡心盡力地研究稅務機關的宣傳需求,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和宣傳手段,為稅收工作鼓與呼,使媒體報導真正成為稅收工作發展的推動力。
  • ...講好新時代中國稅收故事 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與稅收改革發展...
    吳海英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注重守正創新,講好新時代中國稅收故事,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與稅收改革發展貢獻力量。
  • 稅收服務為企業發展添動力
    企業經營離不開和「稅」打交道,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優化稅收服務,可以為企業穩健發展提供強勁動力,進而激發更多內在活力新辦企業辦稅需要幾步?這些市場主體是我國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在國家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市場主體穩住了,經濟基本盤就能夠保持穩定。企業經營離不開和「稅」打交道,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優化稅收服務,可以為企業穩健發展提供強勁動力,進而激發更多內在活力。優化稅收服務,可以幫助更多新辦企業順利「誕生」。
  • 提高統攬全局服務大局的能力
    政法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把政法工作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高度上來認識,放到改革開放、經濟建設的全局中來謀劃,才能正確認識和把握新時期政法工作的職責使命、地位作用。離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孤立地、片面地談政法工作、做政法工作,不但脫離中國實際,而且極易出現偏差。
  • ...雜誌官網刊發文章讚賞中國稅務部門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近日,全球國際稅收界最具影響力的雜誌《國際稅收評論》(International Tax Review)官網刊發文章,讚賞中國稅務部門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舉措,肯定在全球面臨疫情挑戰下的中國稅務方案。
  • 新疆若羌縣稅務局:聚焦疫情防控和稅收工作兩手抓
    面對疫情嚴峻形勢,國家稅務總局若羌縣稅務局積極響應上級稅務機關、地方政府工作部署,重點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圍繞抓「六穩」促「六保」、聚焦「四力」要求,充分認識發揮稅務部門職能作用,聚焦疫情防控和稅收工作兩手抓,更大力度服務「六穩」「六保」社會大局。
  • 青島市北稅務:巧用稅收大數據 助力國際郵輪母港區建設
    為助力國際郵輪母港區建設,市北區稅務局通過了《市北區稅務局服務國際郵輪港產業發展專班工作方案》,並於近期對如何巧用稅收大數據助力國際郵輪母港區建設工作進行了下一步部署。一是要主動融入市北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 關於促進非營利組織發展的稅收政策探討
    【論文關鍵詞】非營利組織 稅收政策 稅收優惠   【論文摘要】非營利組織負有為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的使命,非營利組織的良好運作,可以起到均衡社會分配、緩解社會矛盾的作用。從世界發展趨勢來看,公共服務與公共產品越來越多地需要由各種非營利組織來提供,而我國的非營利性組織尚處於起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