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幸運日許世博願望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
戶外城市——倒垂的縮小版英國城市
傳承經典,鑄就未來:世博會英國館完整詮釋
上海世博會英國館於2010年2月3日公布了英國館的整體設計、展示,並詳述了英國館的主題--「傳承經典,鑄就未來」。
英國在上海世博會上的展示將顛覆人們對英國的傳統印象。英國館主題「傳承經典、鑄就未來」的意義體現在它不僅展現了英國對經典文化、傳統社會核心價值理念的傳承,同時又向公眾展現了現代英國的開放與包容,以及英國在設計、創造、發明與創新等方面的領先地位,並以此鑄就美好未來的信心與能力。
在發布會現場,艾琳女士這樣描述著英國館:
「從工業革命到現在,英國從未停止前進的腳步,一直在設計、創造、發明與創新等方面保持領先地位。英國館則是綜合了英國優秀傳統和當代領先技術的呈現,並展示了英國的開放包容,願與中國人民共創美好未來。」
英國館的設計是一個沒有屋頂的開放式城市公園,參觀英國館將是一個愉悅之旅。遊客將通過「綠色城市」、「開放城市」、「種子聖殿」和「活力城市」的展示進入「開放公園」。
在「綠色城市」,遊客可以「鳥瞰」英國的四大首府--貝爾法斯特、卡迪夫、倫敦和愛丁堡--的街道和建築被統統「檫」掉後的綠色地圖。
在「戶外城市」,遊客將看到頭頂上一個「倒垂」著的縮小版的典型的英國城市,還將感受到「光雨」散落在身上的效果。
「種子聖殿」是英國館創意理念的核心,是英國長久以來「鑄就未來」能力的一種誇張性表現,內部展示的種子代表著豐富的生物多樣行意味著創新和探索的無數可能。
在「活力城市」遊客將看到種類豐富的植物--八個真實的植物生命故事以及八個在未來可能實現的植物故事,展示了植物與自然將如何共同鑄就我們城市生活的未來。
「開放公園」是對城市律動的鮮活展示,遊客將有可能看到世界最偉大的表演藝術創新先驅人物莎士比亞的劇目演出,當然還有能看到最時尚前衛的現代藝術表演。
英國館是坐落在上海世博園區裡的城市公園,將成為園區裡與眾不同的建築。英國館滿懷熱情期待遊客的到來,體驗一段非凡的旅程。
編者按
1.世博會英國館大事記
2006年8月10日,世博會英國館總代表(原英國外交部貿易事務部長)馬言(Ian McCartney )宣布英國正式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邀請,參加2010年上海世博會。
2007年3月,6支設計團隊從40多支參選的設計隊伍中脫穎而出。
2007年6月,6支優選出的設計團隊參觀了上海。7月,所有的設計方案揭幕並在倫敦英國國立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院公開展出。
2007年8月底,所有的設計方案在上海展出並邀請上海民眾親臨展覽現場或登陸網站,參與評選心目中最佳的設計方案。
2007年9月底,通過參考上海市民的評選意見,英國專家組揭曉最終獲勝團隊。
2009年3月12日,英國世博團隊舉辦植樹活動慶祝世博會英國展館的動工。英國政府、英國館創辦贊助商(英國石油、吉凱恩集團、阿斯利康製藥公司、巴克萊和帝亞吉歐)和施工單位(英國Mace公司和蘇中建設集團)的代表參加了植樹活動。
2009年6月16日,英國館總代表馬言(Ian McCartney)正式提交參會文件,確認英國參與網上世博會。
2009年10月20日,「種子聖殿」第一根亞克力杆吊裝成功。英國駐上海總領事暨世博會英國館副總代表艾琳(Carma Elliot)女士參加儀式。
2009年11月20日,英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正式發出邀請,歡迎公眾前來參觀世博會英國館-一個「可以容納所有人」的展館-www.ukshanghaiexpo.com,並在英國館官方網站啟動儀式上公布了世博會期間參與網站互動活動所能贏取的最大獎--一輛全新的名爵MG6汽車。
2.總設計師:Heatherwick工作室
英國設計師和藝術家Thomas Heatherwick以在公共建築和雕塑中對工程和材料的創新運用著稱。1994年他創立了他的Heatherwick工作室。
自1994年Heatherwick工作室成立以來,Thomas Heatherwick和他的同事們就勇於突破傳統的束縛,工作室的創作範圍廣泛,涉及藝術、建築和產品設計等諸多領域。
如今,由建築師、設計師和建造師組成的精英團隊在位於倫敦國王十字街(King’s Cross)的一間工作室兼工廠一起工作。在這個獨特的工作環境裡,大家一邊醞釀創意、試驗材料和生產工藝,一邊管理和實施所從事的項目。
目前,工作室已完成的項目包括:獲得英國皇家建築協會(RIBA)國家獎項的東岸咖啡館,紐約曼哈頓區的Longchamp旗艦店La Maison Unique,以及倫敦那座享譽全球的「可以捲起來的橋」(Rolling Bridge)。除了負責上海世博會英國館的設計之外,Heatherwick工作室目前還致力於太古廣場(Pacific Place)(香港歷史最悠久、最富盛名的購物廣場之一)的大型重建工作。同時,工作室還在與一個修道士團體合作設計一家新修道院。
3.千年種子銀行:基尤皇家植物園
作為一家舉世聞名的科研機構,倫敦基尤皇家植物園之所以享譽全球,不僅在於其在收集植物標本和世界級臘葉標本方面成就卓著,而且在植物多樣性、物種保護和本國及全球可持續發展方面也享有專業科學技術。
基尤皇家植物園同時還是一處重要的國際旅遊勝地,擁有132公頃的園區、鄉間別墅區和韋克赫斯特園(Wakehurst Place)每年都吸引將近200萬的遊客前來觀光。基尤皇家植物園於2003年7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9年又迎來了植物園成立
250周年紀念。韋克赫斯特園是全球最大的野生植物種子庫基尤千年種子庫的所在地。預計到2010年,倫敦基尤皇家植物園及其合作夥伴們將收集和保存世界上10%的野生花木物種(30,000個種類)。其目標是到2020年將這一比例提高至25%,目前基尤皇家植物園正在積極籌備資金,以期將這項重要工作落到實處。
4.走廊展示內容:Troika
Troika創立於2003年,是一個跨領域的藝術兼設計公司。基於在圖形、通訊、藝術、產品設計和工程方面的豐富經驗,Troika的特色在於將藝術原理和設計原理融會貫通。
Troika的作品曾在眾多高端展覽會上亮相,其中包括倫敦的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 London)、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Britain)、倫敦科學博物館(The Science Museum London)、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在中國廣州、上海和北京舉辦的巡迴演出、以及2008年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舉辦的展覽會。Troika的部分作品還被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 London)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永久收藏。
至今為止,Troika出版了兩部書:一部是2008年出版的Thames和Hudson創作的《Digital by Design》、一部是2005年出版的Booth- Clibborn Editions創作的《Moscow Style》。2007年,Troika被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列為英國最紅的設計師50強行列;2006年,Troika獲得NESTA創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