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第二屆海南省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先進事跡

2020-12-13 海南日報數字報
  曹時娟

  曹時娟生於1963年9月。現為海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院長,教授,一級演員,海南省文聯副主席,海南省音樂家協會主席。

  曹時娟1976年考入湖南省衡陽市湘劇團。1988年她調入海南省歌舞團任獨唱演員。曾多次在國家級和省級各項聲樂比賽中獲獎,多次隨文化部、省政府代表團出訪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摩洛哥、突尼西亞等國演出,多次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外國元首演出,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和高度讚揚。 

  她曾兩次赴西沙、南沙慰問部隊官兵,下農村、工廠慰問群眾,24年來,足跡踏遍了海南的山山水水,歌聲傳遍了黎村苗寨。由她創作歌頌抗洪英雄李向群的歌曲《生命的風採》榮獲了省委宣傳部優秀精神文明產品獎。

  2003年曹時娟調入海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從事主幹基礎課聲樂課程的教學與演唱研究,同時還擔任舞臺表演藝術課程教學。通過九年的教學實踐,她的學生在省內外的聲樂比賽中有五人獲得一等獎。2005年由省委宣傳部、海南師範大學共同主辦的「曹時娟師生音樂會」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地反響。2010年由中國唱片總公司出版,公開發行的《中國有個海南島》曹時娟演唱專輯。也引起了社會較大反響,廣受好評。2011年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她帶領音樂學院的師生,經過三個多月的緊張排練,成功排演了大型民族歌劇《黨的女兒》並由她擔任主演。6月16日在海南省歌舞劇院首演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實現了海南本土演員自排、自演歌劇零的突破。

  近5年來,曹時娟發表專業學術論文七篇,其中核心期刊三篇,主編論文集一部,參編歌曲集一部,創作歌曲二首,主持省級課題三項,主持省級重點研究中心課題一項,參與省級課題二項。

  符傳傑

  符傳傑1997年畢業於省藝校瓊劇表演班,同年分配到省瓊劇院工作。現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省戲劇家協會理事、第五屆海南省青年聯合會委員、國家二級演員,省瓊劇院一團團長。

  在省瓊劇院工作以來,符傳傑先後在青年團、二團、一團工作。他積極服從組織的一切安排,團結協作、敬業愛業,堅持「二為方向」,貫徹「雙百」方針。積極響應黨中央「三下鄉」活動號召,深入農村、偏遠地區為廣大的瓊劇觀眾進行演出。符傳傑曾隨團先後赴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進行藝術交流和演出,深受當地華僑同胞的讚賞。15年演出生涯中,他在團中一直都是藝術骨幹,長期擔任主要角色。在藝術創作中,符傳傑善於認真體會、把握劇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感情起伏,深入理解劇情的發展和矛盾衝突,利用恰當的表演手法去塑造人物角色,使劇中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2012年,符傳傑擔任省瓊劇院一團團長,在機遇和挑戰面前,他自加壓力,大膽實踐,努力提高組織協調能力。堅持以人為本的治團方針,主動關心演職員的生活,耐心細緻做好演職員的思想工作,注重協調平衡,構築和諧工作環境。以自身的專業水平影響引領團隊,抓劇目生產,抓業務管理,抓形象建設,充分發揮團隊整體合力,把一團打造成為名符其實的瓊劇領軍團。

  谷曉晶

  谷曉晶(又名谷佳潞),1986年畢業於原北京廣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文藝系文藝編輯專業。現任海南廣播電視總臺生活綜藝頻道總監。曾參與各類電視節目的策劃、導演、製作,組織省內及全國多項大型活動、晚會、文藝娛樂欄目等,多達幾百場次。

  在擔任海南電視臺文體部主任和影視娛樂頻道、生活綜藝頻道總監期間,先後完成省重大文化活動的電視宣傳組織工作,完成省各類文藝晚會及各行業晚會的電視宣傳錄製等活動幾百場次。活動均以製作精良,社會影響力大,在觀眾中贏得較好的反響。

  近年來,她帶領頻道人員一起,努力探索實踐「三貼近」原則,精辦本土自辦欄目。不斷創新,先後開辦了幾檔和海南本土文化相結合的電視欄目,設置了《呀喏噠嘀》、《我愛海南———原創音樂會》、《生活幫幫幫》、《超級零對話》等自辦欄目,欄目均在短時間內打出較好影響。其中《呀喏噠嘀》、《生活幫幫幫》雙獲2010海南十佳電視欄目。

  長期以來,谷曉晶還吸引並培養了一批年輕的導演、編導、前後期製作人員,對他們進行言傳身教,培養他們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術,策劃、製作了大量具有影響力的電視節目。2012年,谷曉晶被授予海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榮譽稱號。

  李士偉

  2007年,李士偉個人投資,在三亞成立了三亞市藝術團,短短五年,團隊發生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騰飛:現有由北京舞蹈學院和國內其他專業藝術院校畢業生組成的110多人的演員陣容。憑著良好的團隊聲譽和優秀的演員陣容成為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人民大會堂、國家大劇院及各種大型晚會爭相邀請的演出團隊。

  近年來,三亞藝術團先後參加了央視主辦的建國60周年晚會、2010年香港回歸紀念晚會、2010年公安部春晚、2011年央視元旦迎新晚會、2011年全國政協代表聯歡會、2011年中宣部、文化部紀念建黨90周年《延安頌》晚會、2011年央視國慶晚會等,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

  2010年9月,根據中宣部的要求,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中央媒體集中宣傳報導了三亞市藝術團改革文化管理體制、堅持藝術創新的事跡,對三亞藝術團的發展和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的肯定。

  2011年,三亞市藝術團創作了黎族舞蹈《萬泉河水》,在第六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專業組的比賽中奪得銅獎。2012年6月,該團根據鸚哥嶺「五四」青年集體楷模事跡創編了青春紀實劇《執著》,獲得海南省首屆藝術節大獎。並受團中央,文化部邀請進京參加全國優秀劇目展演。

  江壽男

  在中國書協、中國金融書協、省書協以及省書畫院任職期間,江壽男積極圍繞中心工作任務,努力提高自身修為和自身藝術水平,為打造海南省「書法之鄉」,為海南國際旅遊島的文化建設而努力學習工作。

  他多次參與組織和策劃中國書協、省書協主辦的全國性以及全省範圍內的各類大型活動。主要有海南省第五、六、七、八屆書法篆刻展、首屆熱帶季風展、海南省青年書法家提名展、首屆海南國際書法雙年展,中國書法名家展、中國書法名家邀請展,推進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全國書法名家展,全省第二、第三、第四屆刻字藝術作品展以及各種專項展。積極參與省文聯組織的各項活動,充分發揮藝術家的能動作用。2008年獲得全國「書法家進萬家」先進工作者稱號,2009年被省文聯評為「體制外」優秀文藝工作者;2010年被省文聯推舉為代表,參加中國書協全國第六次書代會。

  近年來,江壽男部分書法、刻字作品多次在國內重大比賽展覽中獲獎,他曾於2000年至2008年間連續參加了第六、七、八屆中國國際書法雙年展;2007、2009年書法作品參加中國書協書法人才系統工程;2010年獲中國書協優秀會員作品獎;2011年書法作品獲第十屆全國書法篆刻展優秀(為最高獎)作品獎等等。

  從2003年起,江壽男先後出版了《江壽男書法作品集》、《江壽男行草書法》、《江壽男墨跡》等個人作品專輯,多幅作品被送往新加坡、日本等國參加國際文化交流並被國內多家博物館、書畫院、紀念館,碑林收藏,書法、刻字作品編入數十種書畫作品集。

  彭煜翔

  彭煜翔,國家一級編導,現任海南省歌舞團團長、藝術總監。2012年,彭煜翔創作的舞蹈詩《黎族故事》代表我省晉京參加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榮獲了11項大獎,創下我省參加歷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獲獎的最高紀錄,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獎勵。

  從2006年起,彭煜翔創作了一批在省內外產生廣泛影響的大型劇目和主題晚會。由他擔任編劇、執行導演的大型民族舞劇《黃道婆》榮獲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大獎(最高獎);2008年擔任總編導,創作、排演大型原創歌舞詩《中國有個海南島》參加北京奧運重大文化活動展演,2010年,經過修改提高,該劇參加了「2010中國上海世博會」海南活動周開幕式演出,他本人也被授予「上海世博會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在擔任海南省歌舞團領導崗位以來,彭煜翔始終充滿著強烈的工作熱情,發揮了高超的專業水平和優良的專業素養,以嚴謹的工作作風和態度,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一心一意為藝術巔峰孜孜不倦地追求。從2010年起,在他的帶領下,省歌舞團先後創作演出了紀念海南解放60周年大型慶典文藝晚會《豐碑》、大型文藝演出《東坡九歌》以及多個大型文藝專場晚會演出。2009年,彭煜翔還擔任總導演,率團代表我省在北京天安門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花車巡遊表演。此外,由彭煜翔擔任總編導,省歌舞團完成了「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大型主題晚會《旗幟》」,紀念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25周年專場演出《崛起》等重大文藝演出。

  在完成各項重大演出任務的同時,彭煜翔還積極重視人才隊伍建設,舉辦了海南省歌舞團舞蹈定向班,為真正建立一支能與全國乃至世界舞蹈接軌的、職業化的舞蹈隊伍,實現舞蹈演員隊伍可持續、循環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韓芍夷

  韓芍夷長期擔任文學刊物《椰城》的編輯工作,至今已近21年,編輯、審讀稿件達千萬字。特別是2011年以來,在人手緊張的情況下,韓芍夷獨自承擔了雜誌的編稿、校對工作,獨立編輯了15期《椰城》,為培養本地作者做出了貢獻。

  工作之餘,韓芍夷堅持創作,筆耕不輟。她從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曾在《天涯》、《青春閱讀》、《青春》、《青年作家》等刊物上發表中短篇小說。有作品被譯為蒙文發表。出版了小說集《城市無夢》、《目光裡的對峙》,長篇小說《驛動的年輪》、《傷祭》。此外,還在報刊上發表散文、隨筆70來篇,論文4篇。其中短篇小說《秋天的惶惑》獲得1988—1992年度海口市優秀文藝作品獎。中篇小說《行軌變奏》獲海口市93年度海口市優秀作品獎。1998年3月,海南省作家協會召開了三位女作家的長篇小說討論會。與會者認為,《驛動的年輪》矚目商潮湧動的都市現實,對人物、特別是女性心理的刻畫細緻入微,在無戲劇化的敘述中隱含著對市場經濟中人類價值顛覆、道德淪喪的憂思。1999年10月她被列入「海南省(1988—1999年)文學探索者三十強」;1999年11月,《驛動的年輪》被評為海南省第七屆(1997—1998年度)優秀精神產品。2001年4月,被薦為海南省代表到北京參加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2002年8月被選為海口市作家協會副主席。2003年10月,被中國作家協會吸收為會員。2004年11月被評為海口市文聯「德藝雙馨」文藝家。2009年3月,被省作協推薦到魯迅文學院第十一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學習。2012年4月,《傷祭》獲「海南文學雙年獎」(2010—2011年度)優秀作品一等獎。

  阮江華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海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海南省書畫院工筆研究會會長、中國山水畫研究會副會長。

  作為省美協的領導,阮江華積極整合多方資源,組織策劃海南大型美術活動。2005年參與策劃「文明生態村中國畫卷」。精心組織美術創作骨幹到海南文明生態村採風、寫生、創作,用中國傳統繪畫形式紀錄了海南農村的變化;2006年參與策劃組織「紀念第十四屆中國金雞百花獎電影節」海南大型美術活動———美麗三亞·中國畫作品展。2009至2010年參與策劃「魅力海南———中國畫百家百景」全國大型美術活動。

  在協會開展交流中,阮江華多次組織「請進來,走出去」活動,先後組織海南省美術家「黃山採風寫生」、「甘肅敦煌採風寫生」、「寧夏採風筆會」、「陝西長安畫派———海南畫家筆會交流」、「江蘇·海南畫家筆會交流」、「雲南·海南畫家筆會交流」等。

  近年來,阮江華創作了許多富於時代感、民族性和地域性的作品,尤其在探索打造海南地域美術品牌方面,繼承傳統、兼收並蓄、刻苦鑽研、大膽創新,不斷取得佳績,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重要展覽並獲獎。近年來,阮江華撰寫了二十多篇美術理論及藝術評介文章發表於美術報等主流藝術媒體。

  王軍

  全國新聞出版業優秀青年專家,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省委、省政府重點聯繫專家,海南日報高級記者。

  王軍同志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延續使用傳統攝影技法的攝影師。數十年來,他個人創作堅持使用傳統的膠片相機,使用黑白膠片,並堅持全過程由個人手工把控工藝的全過程。

  從2005年,王軍漸脫離了新聞事件式的報導攝影,攝影題材及風格轉向對時間、地點、事件等具像的超越,強化攝影的主觀性,確定了自己的影像表現風格,具像地關注社會,超然地進行表現、表達。其作品對黑白色調掌控極具個性,又不失傳統提倡的精技手法,受到業內的重視和好評。

  2003年,參加世界新聞攝影大師班的學習過程中,其攝影作品《高牆》獲賞作品封面獎。2005年10月,作為我國政府派出的專家在捷克布拉格開展為期一年的學術交流活動,其論文《紀實攝影作品的主觀性研究》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優秀論文獎。王軍多次代表我省攝影界參加與芬蘭、加拿大、美國攝影藝術界交流,為讓世界了解海南視覺文化開展了積極的工作。

  與此同時,王軍個人出版了攝影專輯《壽》並在美國《鏡頭》雜誌發表作品80幅。

  王軍在海南日報社組建海南省圖片社,創建了海南省圖片數據中心,填補我省沒有專業圖片機構的空白,承辦了數十項全省重大活動。

  顏業岸

  顏業岸是一位農民的兒子,沒上過正規的大學,從鄉村代課教師幹起,卻帶著萬泉河畔農民的孩子舞出了國門,讓海南的舞蹈藝術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

  1999年下半年,顏業岸調到瓊海市嘉積中學,並創辦了嘉積中學男子舞蹈團。該團已經成為海南中學生藝術教育的一面旗幟。他編排的舞蹈作品,曾五十多次榮獲國家、省市級各大類型文藝匯演金獎和一等獎。連續10年榮獲海南省委宣傳部主辦的文藝匯演比賽一等獎;2010年7月,由中國文聯和中國舞蹈家協會主辦的全國第七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校園舞蹈大賽中,顏業岸創作的男子群舞《遠徵》摘取普通院校組表演金獎!自己也榮獲了大賽「優秀園丁獎」。

  2007年和2009年,顏業岸指導的群舞《軍中蛟龍》和創作的群舞《遠徵》舞上央視,兩次奪取了中央電視臺第四屆、第五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群眾創作表演銅獎。2011年10月,顏老師歷經半年精心創作的舞蹈《搏·鰲》,又一次登上央視的舞臺,捧回了第六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十佳作品獎,受到省委宣傳部的表彰。

  多年來,顏業岸所帶領的舞蹈團多次應邀赴香港、澳門、泰國、法國、新加坡、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進行文化藝術交流演出。並應邀赴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他本人還多次被評選為省市「優秀教師」、「十佳教師」、「海南省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個人」、「十大傑出青年」、「瓊海市教育工作特別突出貢獻獎」、「北京奧運會火炬手」、「傑出人才」等榮譽稱號。2012年4月,顏業岸當選為中共海南省第六次黨代會代表;5月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光榮稱號。

相關焦點

  • 儋州市2020年關於推薦評選表彰第三屆海南省中青年德藝雙馨工作者...
    為進一步弘揚德藝雙馨精神,培育造就高素質文藝工作者隊伍,繁榮發展新時代社會主義文藝和海南自貿港文化事業,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海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海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決定開展第三屆海南省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評選表彰工作。
  • 通遼市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評選表彰活動頒獎晚會舉行
    7月29日晚,通遼市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評選表彰活動頒獎晚會在西拉木倫公園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馬慧吉出席活動。「德藝雙馨」是衡量文藝工作者的最高標尺,具有引領文藝方向的意義。此次受表彰的文藝工作者共有12位,來自舞蹈、影視、曲藝、文學、美術、書法、攝影、音樂創作等多個藝術門類,他們踏實勤奮,努力鑽研,在各自的藝術領域做出了突出成績和貢獻。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省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
    )基礎上,堅持優中選優的原則,選出擬向中央文明辦申報的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33個、全國文明單位44個、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8個、全國文明校園10個,第六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1個、第五屆先進單位4個、先進工作者4個;擬申請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全國文明村鎮56個、文明單位103個、文明家庭5個、文明校園5個;擬撤銷榮譽稱號的全國文明村鎮1個、全國文明單位6個。
  • 海南日報數字報-「園丁獎」獲獎團隊及個人
    團隊的事跡被《海南日報》、新華網等媒體報導,社會影響廣泛。  大學科技園創新管理團隊  團隊先行先試,迎難而上,銳意進取,將海南師範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逐步發展成為「人才項目引領、研發機構支撐、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集聚發展」的園區。
  • 關注|關於對通遼市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 工作者入選名單的公示
    關於對通遼市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入選名單的公示為進一步弘揚德藝雙馨精神,加強文藝隊伍思想道德建設,提升文藝隊伍職業道德素質,推動全市文藝事業繁榮發展,中共通遼市委宣傳部、通遼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開展了通遼市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評選表彰活動。
  • 海南日報數字報-年紀輕輕為何「老掉牙」?
    海南日報記者走訪海南省口腔醫學中心和海南口腔醫院發現,中青年缺牙在口腔門診中同樣佔據了很大比重。  根據最新一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中國35歲-44歲中青年齲病(齲齒,俗稱蟲牙、蛀牙)患病率為88.1%,25歲至44歲的中青年人群中,每4人就有一人缺牙。  到底是誰在「謀殺」年輕人的牙齒?日常護齒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師範大學2019-2020學年度「園丁獎」獲獎名單
    於2014年獲批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項目(海南省唯一,全國小學類僅20項),2016年承擔海南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項目,2018年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2019年團隊所在的小學教育專業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海南師範大學鄉村振興工作團隊  團隊成員8人,自2019年2月20日起,圍繞海南省鄉村振興工作「十抓十好」的工作任務常駐偏遠農村開展工作。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口一中勇立潮頭追求卓越
    在美麗的椰城海口,有這樣一所學校:它的前身為1947年創建的私立海南大學附屬中學,新中國成立後為海口市政府創辦的第一所完全中學
  • 海南日報數字報-高校圖書館開放不再羞答答
    為此,海南日報記者特地走訪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與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了解海南省主要高校的圖書館對外開放情況。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圖書館作為三亞市第二圖書館,對校外讀者全面開放。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圖書館信息諮詢部主任胡愛民介紹說,「市民如果有借閱圖書方面的需求,歡迎來我們圖書館借閱圖書」。  2014年11月26日,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圖書館掛牌成為三亞第二圖書館,三亞市民可憑居民身份證及其它相關證件,前來辦理借閱證,最多可借四冊圖書。
  • 河北省第五屆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人選公示
    河北省第五屆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已按程序評出,現予以公示,歡迎社會各界監督(按姓氏筆劃排序)。馬永林,男,新文藝群體,河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書法創作。熱心社會公益事業,舉辦書法公益大講堂,為廣大書法愛好者提供學習和交流的園地;積極參加「送萬福進萬家」等文藝志願服務活動。
  • 我市舉行第二屆文明家庭表彰暨先進事跡宣講會
    原標題:注重家教 注重家風 我市舉行第二屆文明家庭表彰暨先進事跡宣講會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迎春「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要從1979年我上初二時開始說起……」7月30日,在我市第二屆文明家庭表彰暨先進事跡宣講會上,第二屆河南省文明家庭、信陽市文明家庭代表王克華用真摯的情感和樸素的語言,向現場聽眾分享了他和他的家人守護烈士父母40餘載的故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省農業廳關於徵集海南共享農莊策劃設計單位的...
    為深入貫徹《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以發展共享農莊為抓手建設美麗鄉村的指導意見》(瓊府〔2017
  • 海南日報數字報-樂為人梯育英才
    ■ 本報記者 陳卓斌 實習生 林琳  「闊別10年,回到母校就像回家一樣親切」「我想再去食堂嘗嘗母校的飯菜」……日前,70多名海南大學法學院
  • 海南日報數字報-厲兵秣馬再出發
    本報訊(記者郭景水)4月13日,光明日報在一版刊發報導《厲兵秣馬再出發——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二周年掃描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公告
    2019年9月26日,海南省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9)瓊96破終4號民事裁定書,裁定撤銷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省委聯繫服務重點專家」及後備人選公示
    )  一、海南「省委聯繫服務重點專家」人選  馬冰峰  海南金漁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方  勇  海南西部中心醫院  王  日(女)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營根中心小學  王  軍  海南日報報業集團  王  吉  海南省金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王  琳(女)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王習明  海南師範大學
  • 第二屆安溪縣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播出
    今年4月份,縣委文明辦、縣教育局、團縣委、縣婦聯、縣關工委組織開展第二屆安溪縣新時代好少年推薦及學習宣傳活動。經逐級推薦、組織評審、進行公示,6月30日,主辦單位公布第二屆安溪縣新時代好少年入選名單,安溪一中李政等10名同學榮獲第二屆安溪縣新時代好少年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