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理髮店陳師傅:只為男士服務 79年剪髮只收3角錢

2020-12-14 張藝攝影

海珠區小洲村有間始建於1909年的理髮店,今年剛好滿「108歲」,理髮店只有一個師傅,可店裡的理髮用具、裝飾卻都有著深深的歷史印記,如1909年從國外買來的古董理髮椅、上世紀50年代的「凱歌」收音機、上世紀60年代的煤油燈等等,都非常有特色。

小洲村這間叫「東方理髮店」的小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對聯,只見聯上寫著「操世上頭等大事理人間萬縷千絲」字樣,橫批則是「從頭做起」,非常有趣。

20多平方米的理髮店內就一張椅子、一套工具和一位師傅,沒有幫手,也沒有洗頭服務。據師傅陳大亮介紹,理髮店開業以來世代相傳,他是店裡的第四代傳人,平時主要給小洲村居民理髮,「自從1973年,我17歲那年來到小洲村後,一幹就是30多年,我是看著村民們頭髮逐漸變白的,時光真如白駒過隙啊。」

理髮店內最具特色的是一張進口的理髮椅子。「那是1909年從當時的俄國買回來的,上面還有俄文和英文,聽我師傅講,當時我師祖花了15塊大洋買的,當時可是件奢侈品」。

理髮店還有很多布滿歷史印記的「陳列品」:上世紀50年代的「凱歌」收音機、上世紀60年代的煤油燈、上世紀70年代的「鑽石牌」電風扇、上世紀80年代進口的「三洋牌」錄音機、上世紀90年代的「日立牌」彩電等等。

理髮店內還貼著毛主席畫像和「毛主席語錄」,而當被問及為何不提供洗頭服務時,詼諧的陳師傅指著牆上的語錄開玩笑說:「毛主席不是教導我們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嗎?我這是在落實毛主席的指示咧!」

陳師傅說,1979年時他替人剪髮每個成年人收3角、未成年人收2角,現在每個成年人要收6元、未成年人收5元。而他每月的收入也從1979年的約45元逐漸增加到現在的每月約1500元。

16歲那年,陳大亮就來到小洲村娘媽橋頭的理髮店做了學徒,剛做學徒時,村民每次剪頭髮都打趣喊他「剃頭仔」,一晃40年過去了,對他的稱呼也從「剃頭仔」、「大亮」、「陳叔」到現在的「老闆」。

陳師傅說:「人家看你剪髮手藝好,為人正派,自然就尊重你啦。」陳師傅剪髮有自己的一套規矩:「剪男不剪女」,「只剪不洗」,最重要的一條是「看不慣的髮型不剪」。有很多遊客慕名而來想要陳師傅為其剪最流行的髮型,他都會擺手拒絕,「現在年輕人流行只留頭頂一點頭髮,那有什麼美感。」在陳師傅看來,剪髮要講究「圓」、「順」、「通」、「滑」,這也是祖傳下來的剪髮規矩。

不僅規矩多,陳師傅的一整套剪髮設備也是和如今的理髮店大不一樣。最古老的要算是那張理髮椅了,據陳師傅回憶,它已經有108年的歷史。而他的「電推剪」、剃刀如今也很難在一般的理髮店見到。工具雖簡單,但陳師傅手藝好卻是遠近皆知,周圍年紀大的村民剪髮基本上都過來這邊。

不管哪一位顧客來理髮,不用他們多說,陳師傅拿起「滋滋作響」的「電推剪」就工作起來,不到15分鐘,剪髮、剃鬚都已完成。時間雖短,但效果絲毫不差。「剪出來的頭型一定要精神,尤其是老年人,看起來也陽光一點。」圖為理髮店店門。

陳師傅和他的「東方理髮店」見證著小洲村的變遷:這幾年遊客增加,小洲村的環境也大不如前,「過去這裡周圍還都是河湧和田埂,瓦房也常能看到,而現在村裡隨處可見握手樓,河湧也被汙染泛黑。」作為第三代傳人的陳師傅還告訴記者,雖然再過幾年就要退休,不過他表示只要幹得動就會一直做下去,不能讓百年理髮店在他這一代消失。

相關焦點

  • 在這種只為男士服務的理髮店,你不用再和Tony老師廢話
    那時候的理髮店,不論理髮師還是顧客,大多都是男性,老師傅三兩下就能剪出一個還不錯的髮型,也能幫爺爺把鬍子颳得乾乾淨淨,但是對於女士髮型他們往往不擅長,有些店甚至不為女士理髮。從理髮店到髮廊再到美髮沙龍,顧客主體從男性變成了女性,業務也從剪髮逐漸轉成了燙染。
  • 廣州小洲村理髮店招牌:09年俄國進口理髮椅,理髮費3角漲到15元
    陳師傅說,1979年時他替人剪髮每個成年人收3角、未成年人收2角,現在每個成年人要收6元、未成年人收5元。 陳師傅說:「人家看你剪髮手藝好,為人正派,自然就尊重你啦。」陳師傅剪髮有自己的一套規矩:「剪男不剪女」,「只剪不洗」,最重要的一條是「看不慣的髮型不剪」。
  • 理髮店只剪髮也能開幾千家連鎖店?運用了怎樣的商業模式?
    從 2015年到 2016 年,優剪通過直營方式打磨了 6 家門店,2016 年底開放合夥,由合伙人投資,優剪提供整套品牌、技術、管理系統,目前,全國已經有兩千家店。他們標榜自己是網際網路的方式剪髮,怎麼體現網際網路呢?理髮又這麼用網際網路的方式剪髮呢?其實很簡單,就是線上和線下結合方式。
  • 長沙縣一理髮店免費為環衛工和80歲老人剪髮
    蔣煉 攝  紅網長沙縣站12月8日訊(分站記者 周佳藝)為80歲以上老人剪髮不收錢,甚至能為行動不便者提供上門服務,堅持多年童叟無欺。昨日上午,長沙縣市民劉爹爹向記者反映,自己身邊正有這樣一個理髮店,這家店名為「老百姓理髮店」,就位於長沙縣泉塘街道蘋果社區樓盤。天下真有這樣的理髮店願做如此賠本的買賣嗎?
  • 剪髮價格普遍翻倍 濟南5元理髮店幾乎絕跡(圖)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隨著房屋租金和工人工資的上漲,理髮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這也讓很多不太注重頭型的男士們大呼不值「每年都是剪個平頭,為啥以前只需要5塊錢,現在要15?」  隨後還會遞上一本價格表,上面羅列著不同理髮師服務的價格,一般總監或者是店長剪髮的價格會比一般理髮師貴5-10元左右。  這種服務人員不同價格不同的做法也讓很多男性市民感到不解,「一般男士剪髮不跟女士一樣又吹又燙,卻還要分不同的理髮師,其實就是變著法的提價。」
  • 體驗網際網路剪髮:一個不能洗頭、沒沙發休息的理髮店為什麼火?
    今天路過蘇寧生活廣場,體驗了一個叫做星客多的網際網路剪髮服務。星客多開在超市或者商場裡面,面積8平方米左右,有三個工作檯,三個剪髮師。一般的理髮業務都在社區裡面或者附近,但是星客多開在超市或者商場裡面,本身就彰顯出自己和一般的理髮店的不同。
  • 男子說好的只剪頭髮,理髮店卻上了「夾子」,不付錢就恐嚇威脅?
    導語:男子說好的只剪頭髮,理髮店卻上了「夾子」,不付錢就恐嚇威脅?我們平時離不開美容美髮的,尤其是男士,頭髮需要經常的修剪,才能使整個人看起來很精神,所以我們都會選擇專業的剪髮的機構,為我們做護理,那麼在此過程中,我們能常會發現有一些店員誘導顧客做項目的情況,等到顧客結帳的時候才會發現不對勁,劉先生表示自己在一家美容美髮機構本想著就是剪個頭髮,卻被人硬生生的夾上了燙髮的夾子劉先生在一家美發養生會所充了
  • 中山東區「敬老」理髮店為65歲以上老人免費剪髮
    今年8 月份,在東區柏苑路經營臨街理髮店的阿康開始思索:理髮店除了做熟客生意,在收入有保證的前提下,能否給社會做點回饋呢?基於花苑社區老年人較多,阿康和店裡另外兩名髮型師商議後,決定為65 歲以上的長者提供免費剪髮的服務,回饋社會還可以提高知名度,一舉兩得。
  • 可理髮燙髮剃鬚修面,人均費用約百元,濟寧男士理髮店悄然興起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孔茜 易雪在女性美發「遍地開花」持續風靡的現狀之中,男士剪髮作為一種新生事物也正悄然發展,從普通理髮店25-30元的「快剪」到專做男士剪髮近百元的「精剪」,對於這種另闢蹊徑式的新模式,是大有市場改變男性休閒娛樂方式,還是曇花一現故做噱頭?
  • 寧波市區10元理髮店何處覓?部分老小區及超市旁仍可尋
    陳女士的理髮店其實是由車棚改造而成。她理個髮只收5元錢。  店主陳女士今年58歲,就住在這棟居民樓裡,這個店已經開了10多年了。  記者採訪時,她正在給人理髮,手裡拿著老式的推剪。  「我這根本算不上什么正規理髮店,你還是不要報導了。平時我也就是幫街坊鄰居剪剪髮,也當是消磨時間。」得知記者要採訪,陳女士當即拒絕。
  • 南京有家「網紅」理髮店剪髮10元 鄰居爭「代言」
    剪髮10元一位,不用辦卡;行動不便的老人,理髮師還能上門服務……在南京鼓樓區幕府山街道南汽三村小區內,有家理髮店近來悄然走紅。疫情期間,開店不易。店主在自家院落裡,裝扮出一間工作室,價格低、手藝好、口碑佳,吸引了當地街道、社區為他做推廣,眾多鄰居爭先為他做「代言」,幫助手藝人渡過難關。在抖音和微信朋友圈裡,南汽三村小區的「網紅」理髮店,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幕府山街道一名工作人員發帖:《遇見晨光裡的美好》,10元理髮店,價格也許不是最低,但是搭配這間獨一無二的花房景觀理髮室,絕對是物超所值,性價比最高。
  • 楊家坪民主村有個五元理髮店
    走進重慶楊家坪直港大道附近的民主村,轉了幾個彎,來到一個樹蔭下的大壩子,五元理髮店闊綽地擺放在那,理髮店叫李三理髮。七彎八拐才來到李三理髮店理髮師五十來歲,微胖,有人喊他李師傅。李師傅只剪頭,不洗不吹,收費標準——男女五元。
  • 男士剪髮技巧 在家給對象剪頭髮
    理髮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一項事情,男士短髮修剪上會比女生簡單一點,男士每個月都需要修剪一次頭髮,很麻煩很頻繁,如果能在家自己修剪就好了,很方便。來源:站酷作者:bikeriderlondon剪髮一直是男士困擾的問題,每個月都需要去修剪,麻煩還佔用寶貴的時間,總想著能不能在家就可以自己或者讓家人以及女朋友給修剪一下,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剪髮的技巧,妹子們可都學起來,在家可以為你男朋友或者老公自行修剪,節省時間也讓你老公可以多點時間陪你,幫他剪頭髮也是一種生活的樂趣。
  • 不滿理髮師技術 澳男子開男士理髮店年入百萬澳元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3月25日電據澳洲網報導,澳大利亞男子基德因不滿理髮師手藝,跟妻子艾美在雪梨邦迪樞紐開了一家高端的男子美髮沙龍,每次收費60元(澳元,下同),遠高於當時平均10元到20元的理髮價格。
  • 孝子27年如一日為母剪髮 一把推子用40年 圖
    昨天下午,一則名為《結婚後不住在一起,為老媽剪髮二十多年》的帖子出現在南京西祠胡同的首頁。圖片上,一個頭髮銀白的老太太端坐在樓梯口,一個中年男士貓著腰、弓著腿,專注地給老人家剪髮。在網友「覺遠」上傳的3張圖片中,都是一個中年男士變換不同姿勢,認真地給一個老太太剪髮的場景。老太太身上披著一個薄塑料布模樣的東西,男士手中拿著一個小綠梳子,另一個剪刀放在樓梯扶手轉彎處。整個看起來就是電影中上世紀80年代街邊剪髮的情形。不過就是這種簡樸的鏡頭與兒子的堅持感動了一批網友。
  • 濟南一理髮店推出無接觸式剪髮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避免人流密集帶來的安全隱患,濟南一理髮店推出無接觸式剪髮,使顧客安心。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避免人流密集帶來的安全隱患,濟南一理髮店推出無接觸式剪髮,使顧客安心。 藍色防護服、透明護目鏡、橡膠醫用手套、一次性醫用口罩……記者24日在濟南澀谷造型看到,這些一般只在醫療場所「出沒」的醫護隔離設備整整齊齊地出現在店裡每位員工身上。每位顧客進店後都要先進行消毒、測溫、登記,理髮時的座位至少相隔1.5米遠。
  • 「紅玫瑰」玩新花樣 Tony老爹直播教剪髮
    對此,上海老牌國營理髮店紅玫瑰理髮廳的 tony 老爹們看不下去了,三位從業經驗超過35年的高級理髮師出馬,直播教剪髮,一招一式腔調十足。這手勢技法,能學得來嗎?從業已經有46年的顧祥華師傅,演示的是最急需的男士剪髮教程:「我的工具是最原始的,就一把小梳子和一把推剪。」顧師傅擅長根據男士的頭型、氣質,用最少的工具打理適合的髮型,簡單沒有套路。
  • 鹹陽首家專屬男士理髮店 女士謝絕入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理髮店裡的第一主角一定是女士,而大多數男士們都是隨便來剪個短髮的「匆匆過客」,但是,最近,在我們鹹陽就誕生了一家只為男士服務的理髮店,女同志可是謝絕入內的噢。走進這家理髮店,一下子就被裡面的「男士風」裝修所吸引,牆面上是各種球隊的隊服,西部牛仔海報,剪髮桌上也沒有五花八門的啫喱水,護髮素,捲髮棒,而是男士理髮專用的推子,剪刀和剃刀,簡單明了。
  • 西安小夥開公益理髮店免費給老人環衛工殘疾人理髮 1年虧23萬
    理髮店走紅後不少網友為李浩的公益理髮店點讚,認為有這樣的免費服務對於弱勢群體是一種暖心關愛;同時也有網友擔心,這樣的店能否長久,是否應該先盈利再公益;還有網友質疑,這樣的免費理髮店是不是有把老人們當作新手理髮師練手的對象的嫌疑。12月24日下午,北青報記者聯繫到了「愛在魔方」理髮店的老闆李浩。
  • 5元剪髮,她堅持了30年
    本報訊 在登封的一個小區裡有一家理髮店,老闆從業30年,一直堅持剪髮5元不漲價,當許多人剪髮一次就要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的時候,「5元」這兩個字的意義就成了一種「另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