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北京上大學的藏族女孩,在暑假通過一個國際學生組織到印度做了將近一個月的義工,回來寫了她的此次印度之行,下面是她的自述——
先說一下我去做什麼的。
那年聯合國有一個調查印度當地婦女生存現狀的項目,缺少義工,所以我通過義工中介組織,發現了這個項目,覺得挺好,就報名去了。
現在想想,挺膽大的……
到了那裡,和一個叫安妮的瑞典金髮妹子住一屋,順便說下,我是在齋普爾,是拉賈斯坦邦的行政中心,是一座非常迷人的重鎮,被稱為「紅粉之城」,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全城一片粉紅色,不但屋頂、牆壁,一律粉紅色,連女性的紗麗也偏愛粉紅色。
去了才知道,我們此行的任務是在齋普爾的郊區搞調研,雖然不算很偏遠,但全是土路,進城坐汽車需要3個多小時。
我們住的房子是黃土平房,每天的工作就是分成幾隊,到附近的村子挨家挨戶的做採訪,然後回來總結記錄,統計數據。
可以這麼說,我是從這裡開始,睜眼看印度的。
在這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是童養媳。
我接觸的第一個印度女性叫希瑪妮,今年21歲,但是已經生了11個孩子了,活下來的只有5個。她是三歲被父母賣到這戶人家,10歲懷孕,11歲生了第一個孩子。
希瑪妮10歲的大女兒,重複著她的老路,去年到了另一家當了童養媳。
我看到有個小女孩,大約五六歲的樣子,一直跟在她的後面,抱著一個兩三歲大的男孩子,給男孩扇風還餵吃的,特別懂事。
我以為是希瑪妮的女兒,臨告別的時候,跟希瑪妮說她的女兒真懂事。結果和我做搭檔兼翻譯的印度大學生告訴我,那是希瑪妮兒子的童養媳。
希瑪妮只是我真實接觸過的上百位印度婦女中,非常不起眼的一位。
再往後,我看到了很多很多,被剝削被壓迫的女性們的悲慘生活,真正感受到在印度,女人的地位是多麼的卑微和低下。甚至到最後,說真的,感覺都麻木了。
我看到襁褓裡的小嬰兒,身上爬滿了蒼蠅。
蒼蠅多到什麼程度呢?安妮過去逗他,揭開蓋在他身上的破毯子,霎那間群蠅飛舞!就像一個裝滿了蜜蜂的蜂巢,突然被人捅了,所有的蜜蜂都瞬間飛出來一樣。
我當時都睜不開眼睛!這個可憐的寶寶好像得了什麼病,沒條件看病,他的父母每天也有活做,就把他一張破毯子一蓋,找了塊陰涼的地方,放地上就不管了。
家裡的羊、雞,就在這寶寶的周圍溜達,小嬰兒拉了尿了,也沒人管,他媽媽只有餵奶水的時候抱起來拍拍。
可能你會問,為什麼不放在床上?
一般的印度人,家裡是沒有床的,都是一張毯子地上一鋪,就是床了,有的甚至連毯子也沒有,編織袋子或者直接睡在地上。
別看黃土房子蓋的挺大,院子也不小,你進去看看,家裡就只有鍋碗瓢盆。我遇到過,有人把家裡的手電筒向我炫耀過的。那算是家用電器了。
在印度,重活累活髒活,都是女性來做。
像建築工地上搬沙子啦,搬磚啦,這些都是女性,監工工頭倒都是男的。商場裡的售貨員、服務員,輕鬆體面的工作,沒有女性,都是男的。
我在印度的飯店、大型商場、超市,只見到過一位女收銀員,其他都是男的。而新德裡汽車站附近的建築工地上,有男性在幹活,但大部分苦力是女的。
印度是有義務教育的,孩子不分男女,都可以免費上學。但是,如果你讓女兒上學,家裡少了一個人幹活,你還要白養著一張嘴吃飯,所以鄉下的人家很少會送女兒上學。
印度學校從小學就是男多女少。我到他們的中學(高中)去參觀過,他們開年級大會,整個年級,女生只有20個左右,中間兩排都坐不滿,男生倒是坐了整整一個大禮堂,後面還有幾排進不來的。
所以,印度的父母不是不知道知識改變命運,只要可以,他們都會讓家裡的男生讀下去,只是他們覺得女孩子的命運不值得他們那麼做罷了。
印度的基礎設施很差,整個齋普爾,沒有垃圾桶!沒有人看紅綠燈!而且,馬路沒有下水道!
我去的時候,齋普爾下了一場大雨,到小腿肚子的水就積在城市裡排不出去,大半個齋普爾都被淹了,很多孩子就在黑黑的水裡打滾玩耍什麼的。
但是,注意這裡的但是!印度的公廁是露天的,就在馬路邊上,一堵牆,寫著WC,就是男人的公廁了。
他們想上廁所,就走到那堵牆那裡,轉身背對著馬路,解褲子放水就成了!他們因為沒有垃圾桶,垃圾都是扔在路上的!
所以等下了雨,這些排洩物和垃圾都泡在雨水裡,水都是黑黑的。我剛去的時候不知道,後來知道了,渾身都不舒服......
印度有好的一面嗎?當然有。
我在新德裡坐計程車,樹上的猴子會跟著車跑,牛羊馬也在旁邊溜達,鄉下的下午,野生的孔雀會扇著翅膀從屋頂上飛下來討吃的。這裡的司機很隨意,開車累了,就停在路邊,給我們摘香蕉吃。
有一次,堵車了,原來是前面的大象在耍脾氣,不給吃的不讓路。可以說,這裡的動物和人和諧相處的場景讓人感動。
出國了,會想生我養我的西藏,會想那裡溫馨的家。當然,也會想中國,會想那個屬於我的祖國,這不是矯情,是真的。
在印度鄉村的晚上,沒有電燈,村子裡所有人都睡著了,安安靜靜的,我和同組的香港哥哥小李,會搬兩把椅子在院子裡躺著看夜空中的銀河。
我們是組裡僅有的兩個中國人,在異鄉偏遠貧困的印度農村遇到,雖然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但卻可以聊藏的很深的心裡話。他會和我說些他在香港的煩惱,我也會向他說說我自己的秘密。但是我們聊起來最多的,是我們共同的祖國——中國。
說真的,沒來印度前,我對祖國的概念是模糊的,對愛國的概念也是模糊的。在印度的齋普爾,在這個異鄉的夏日的夜晚裡,我和來自香港的小李哥哥,我們兩個中國人,在院子裡偷偷的小聲唱著國歌,開始只是因為想家,結果唱著唱著就流淚了,停都停不下來。
小李哥哥第二天跟我說,雖然他知道自己是中國人,但昨天晚上,他是真的第一次真正的感覺到了自己是一個中國人,和作為一個中國人的驕傲,而他這時候才發現,自己是多麼地的深愛著自己的祖國。而我想要說的是,就在昨天晚上,我才深切地感受到,我的骨子裡是愛國的!似乎有這麼一個現象,有些留學生到了國外之後變得更加愛國了。其實,與其說是更加愛國了,不如說是他們對於祖國的看法改變了,對於中國的認識變了,以前對國內的這看不順眼,那看不順眼,覺得這不好,那不好的。可是到了國外一看一比較,才發現中國比外國做的不知要好的哪裡去了。更重要的是,出國在外,漸漸的,每個學生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一種使命感,就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外國人看到正在逐漸變得更強大的中國。而這種使命感可能也是更加愛國的一種體現吧。
我真的慶幸,我第一次出國是去了印度。在這個先進與落後,智慧與愚昧交織並存的古老國度裡,我重新認識了世界,也找到了更深的自己,觸摸到了從前一直隱藏在這副軀殼裡的真實的靈魂。
我愛自己的祖國,沒有任何理由的愛!
我知道,我的祖國,仍然有著很多的問題,但是我願意為了我的祖國,付出自己的一切。
我愛西藏,熱愛這片生我養我的故土。
我驕傲,驕傲自己是中國人,更驕傲自己出生在社會主義新西藏。這,或許才是我此次印度之行最大的收穫。想想,總結了以下幾點收穫:
1、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去了印度,才發現祖國真好!這個是真心有的。一起回來的小李哥,一下飛機就跪在地上親了口大理石地磚。而我,回到拉薩後,在布達拉宮前長跪不起、拜了又拜......
2、在印度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我的體重減了15斤左右。在回國的時候,印度的海關反覆幾次對照我本人和護照上的照片!而我的阿爸、阿媽見了我,則大吃一驚,要不是早就知道我去了印度,他們肯定會以為是我從非洲逃難過來的呢。
3、有人問我還會再去印度嗎?也許吧,不過,如果是旅遊,甚至是窮遊,還是免了......
擴展閱讀:
齋浦爾(Jaipur)是拉賈斯坦邦(Rajasthan)首府,印度北部的一座古城,在新德裡西南250公裡處,人口62萬,面積11117.8平方公裡,為印度北方重鎮,也是珠寶貿易中心。
齋浦爾始建於1727年,市街按棋盤方格式設計,最大的特色就是粉紅色,有「印度粉紅色之城」之稱,置身於齋浦爾的街頭,環顧四周,一座座建築整齊排列,粉紅色的牆,粉紅色的窗,粉紅色的穹頂,就連街邊小店、小攤,甚至廁所也都塗成了粉紅色。尤其是在傍晚時分,殘陽如血,彩霞滿天,在既不剌眼又讓人能看清輪廓的日照之下,整個齋浦爾就是一個粉紅色的夢。
旅遊提示:
1、在印度教徒心目中,牛是溼婆神的坐騎,所以禁止食用牛肉或帶牛皮製品進入寺院。但是印度的回教徒不吃豬肉,因此遊客最好食用雞肉或羊肉。
2、在印度,應避免以左手遞物給當地人,因為左手被視為不潔。
3、不要撫摸小孩頭部,因為印度人認為頭部是神聖的。
4、進入宗教寺廟和古蹟都必須脫鞋,最好入境隨俗。
5、參觀印度寺廟時,最好不要穿著短褲和短裙。
6、在印度,看到特殊宗教儀式舉行時,千萬不可鄙視或加以批評,免得招惹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