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世相微刊」,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本文授權轉載自北美留學生日報公眾號ID: collegedaily
今年4月3日,疫情剛開始在國外爆發的時候,日報就曾寫過一篇文章:
《印度參戰了!印度疫情或將大爆發,12億人面臨新冠和貧窮雙重威脅》。
那時候印度剛剛全國封城21天,確診病例也才剛剛累計2000多例。
那個時候,日報曾說過,這個有著13億人口的國家,正面臨新冠和貧窮的雙重威脅。
如今,印度的確診數字已經翻了不知道多少倍。
直接排到了全球確診病例第三。
超過362萬例確診病例,正在跟新冠病毒做鬥爭。
超過6.4萬人,已經因為新冠病毒而死亡。
可在這個原本就貧瘠的人口大國,拿什麼來換取醫療資源呢?
對於貧困潦倒的家庭,一些印度父母正在迫於生計「賣女兒」。
視頻新聞截圖
據8月30日印度媒體的消息,新冠疫情致近期印度童婚事件顯著增加。
父母迫於生計「賣女兒」 ,一些地區甚至童婚量翻倍。
不少家庭因受生計所迫,將女兒嫁出去減輕負擔。
據悉,政府兒童熱線在疫情期至少處理了9.2萬起兒童權益事件,其中5584起屬於童婚事件。
據調查,39%的女性受害者年齡段在11-15歲;60%的女性受害者年齡段在16-18歲。
這是印度如今的現實生態。
疫情不僅加劇了印度的貧窮,也加劇了那裡的童婚現象。
低齡的女童不得不被家庭「置換」出去,用以改善生活或者得到一些能維持他們生存的東西。
在卡納塔克邦,今年3月中旬至7月間,共報告123起童婚事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一倍。
泰米爾納德邦,在今年4月至7月,共記錄了83起童婚事件,去年同期為67起。
而這些,可能只是沒有被報導出來的童婚事件中的冰山一角。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數據,印度2.23億未成年新娘中,有1.02億人在15歲前完婚。
童婚背後,是印度深入骨髓的性別歧視。
說到性別歧視,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印度。
因為這個國家對女性實在是太不友好了,不只是外來女性,他們本國的女性從出生到死亡,都遭受著種種苦難。
據CNN報導,在印度,每年有大約23.9萬名5歲以下的女孩死於性別歧視。
這個數字每十年造成240萬的女孩死亡,還不包括產前死亡率,這就是gender-based abortion,基於性別的墮胎。
一項有關的研究合作者在《柳葉刀》醫學雜誌上寫道:
「基於性別的對女孩的歧視不僅阻止了她們出生,還可能加速了那些已經出生的女孩的死亡。」
為了確定印度的這一數字,研究人員使用了來自46個國家的聯合國人口數據,來對比世界上沒有性別歧視的地區與印度國內現實之間的差異。
研究人員發現,在印度35個州中,有29個州5歲以下女童總體死亡率過高。
2000年至2005年間,印度0-4歲女童的平均超額死亡率約為每1000名女童中18.5人死亡,每年就有近25萬人死亡。
研究報告的撰寫者在一份聲明中說:「五歲以下女性的總體死亡率中,約22%是由性別偏見造成的。」
這個問題在印度北部最為明顯,印度最大的四個邦佔了五歲以下女嬰死亡總數的三分之二。
研究顯示,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通常是農村地區,這些地區通常教育水平低、人口密度高、出生率高。
gender-based abortion在印度雖然是非法的,但現實中仍存在著6300萬女孩的性別差。
2015,聯合國婦女署向各地政府呼籲 「2030 性別平等的星球,再接再厲促進性別平等」。
如今距離 2030 年,還有10 年。
那些「消失的女孩」卻無論如何也回不來了。
一邊是源源不斷「消失的女孩」,一邊是無數印度家庭無解的貧困。
疫情無疑給印度經濟帶來了巨大壓力。
印度史無前例的全國性封鎖或將使印度經濟每天損失近46.4億美元。有研究機構推論,21天的封鎖將導致印度經濟損失近980億美元。
其次,「封國令」實施以來,印度大量進城務工人員因失業出現返鄉浪潮。
火車站、巴士站人頭攢動擁擠不堪,毫無「安全距離」可言。在公共運輸停運、政府安排的大巴數量有限的情況下,還出現大規模貧民徒步返鄉的浪潮。
對這些失去生計的人來說,回到家鄉可以保證食物和住所。如果繼續留在城市裡,他們將居無定所,並且沒有錢支付飲食。
據悉,4500萬失業農民工被迫返鄉。甚至有人的行程超過1500公裡,但他們別無他法。
在這種迫於生計日夜兼程的返鄉路上,已經有20餘人在途中遭遇交通事故、飢餓、過勞等意外死亡。
在此基礎上,談隔離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曾有新聞曝出,印度西孟加拉邦普魯利亞區一座村莊的7名村民返回村裡,當地醫生要求他們待在家裡自我隔離14天。
然而這7人的家裡都沒有屬於自己的單獨房間,沒有空間進行隔離。
為了不給家人和其他村民添麻煩,這7人自願住到了樹上。
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
一個印度醫生在推特上發的話引人深思,他說:
「能保持社會距離是種特權,說明你家有足夠的地方隔離。
能洗手是特權,說明有自來水。
有乾洗手液也是特權,說明你有錢購買它。
禁足不出門也是特權,說明你有能力不出門工作。
防止新冠病毒傳播的大部分方法都適合富裕人群。根本上,這是一種由能夠在全世界到處飛的富人傳播,最後害死數百萬窮人的病症。
有能力保持社會距離,禁足不出門的人都應該理解自己所擁有的特權,因為很多印度人並沒有這權利。」
更別說正常的檢疫流程。
由於印度總人口中佔據著相當一部分貧民,他們的受教育程度往往也不高。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年的數據,印度總識字率為72.1%,兩性識字率差異高達18.1%。
在印度,有很多家徒四壁但周圍全是嗷嗷待哺的孩子的貧農。他們最大的盼望是,家庭中能有一個孩子成才來賺錢養家。
為此,貧民中多數人將生計之餘的積蓄用來供養那個被寄予厚望的孩子,而其餘的孩子大多享受不到教育。
圖源:紀錄片《歡迎來到印度》
由於文化水平普遍低下,自然很容易出現貧民拒檢拒配合的現象。
4月印度中央邦印多爾市,醫護人員在檢測一位跟新冠患者有過接觸的居民時,遭到當地民眾暴力襲擊。
在醫護人員逃離過程中,一大群人緊追不捨狂扔石塊。最終警方將醫護救出,2名女醫生受傷。
圖源:觀察者網
印度防疫難的根本,在於貧窮。
而這種極度貧窮之下,童婚現象又成了死循環。
如今糟心的2020年已經過了大半,歷經新冠疫情大半年的全球各國人民,都已經開始翹首期盼著有疫苗的春天。
在研製新冠疫苗的最後加時賽段,越來越多的好消息向人們傳來。
2021年,全球大部分人或將能用上新冠疫苗,極大程度上徹底緩解全球疫情。
可在印度這個國家,相比新冠而言,貧窮和性別歧視或許才是他們最難根治的「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