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竟然讓印度童婚加劇,成千上萬未成年女孩遭殃了

2021-02-07 世相微刊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世相微刊」,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本文授權轉載自北美留學生日報公眾號ID: collegedaily

今年4月3日,疫情剛開始在國外爆發的時候,日報就曾寫過一篇文章:


《印度參戰了!印度疫情或將大爆發,12億人面臨新冠和貧窮雙重威脅》


那時候印度剛剛全國封城21天,確診病例也才剛剛累計2000多例。


那個時候,日報曾說過,這個有著13億人口的國家,正面臨新冠和貧窮的雙重威脅。



如今,印度的確診數字已經翻了不知道多少倍。


直接排到了全球確診病例第三。


超過362萬例確診病例,正在跟新冠病毒做鬥爭。



超過6.4萬人,已經因為新冠病毒而死亡。



可在這個原本就貧瘠的人口大國,拿什麼來換取醫療資源呢?


對於貧困潦倒的家庭,一些印度父母正在迫於生計「賣女兒」


視頻新聞截圖


據8月30日印度媒體的消息,新冠疫情致近期印度童婚事件顯著增加。


父母迫於生計「賣女兒」 ,一些地區甚至童婚量翻倍。


不少家庭因受生計所迫,將女兒嫁出去減輕負擔。


據悉,政府兒童熱線在疫情期至少處理了9.2萬起兒童權益事件,其中5584起屬於童婚事件


據調查,39%的女性受害者年齡段在11-15歲;60%的女性受害者年齡段在16-18歲。



這是印度如今的現實生態。


疫情不僅加劇了印度的貧窮,也加劇了那裡的童婚現象。


低齡的女童不得不被家庭「置換」出去,用以改善生活或者得到一些能維持他們生存的東西。


在卡納塔克邦,今年3月中旬至7月間,共報告123起童婚事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一倍。



泰米爾納德邦,在今年4月至7月,共記錄了83起童婚事件,去年同期為67起。


而這些,可能只是沒有被報導出來的童婚事件中的冰山一角。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數據,印度2.23億未成年新娘中,有1.02億人在15歲前完婚。


童婚背後,是印度深入骨髓的性別歧視。




說到性別歧視,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印度。


因為這個國家對女性實在是太不友好了,不只是外來女性,他們本國的女性從出生到死亡,都遭受著種種苦難。



據CNN報導,在印度,每年有大約23.9萬名5歲以下的女孩死於性別歧視。


這個數字每十年造成240萬的女孩死亡,還不包括產前死亡率,這就是gender-based abortion,基於性別的墮胎。


一項有關的研究合作者在《柳葉刀》醫學雜誌上寫道:


「基於性別的對女孩的歧視不僅阻止了她們出生,還可能加速了那些已經出生的女孩的死亡。



為了確定印度的這一數字,研究人員使用了來自46個國家的聯合國人口數據,來對比世界上沒有性別歧視的地區與印度國內現實之間的差異。


研究人員發現,在印度35個州中,有29個州5歲以下女童總體死亡率過高。


2000年至2005年間,印度0-4歲女童的平均超額死亡率約為每1000名女童中18.5人死亡,每年就有近25萬人死亡。


研究報告的撰寫者在一份聲明中說:「五歲以下女性的總體死亡率中,約22%是由性別偏見造成的。」


這個問題在印度北部最為明顯,印度最大的四個邦佔了五歲以下女嬰死亡總數的三分之二。



研究顯示,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通常是農村地區,這些地區通常教育水平低、人口密度高、出生率高。


gender-based abortion在印度雖然是非法的,但現實中仍存在著6300萬女孩的性別差。


2015,聯合國婦女署向各地政府呼籲 「2030 性別平等的星球,再接再厲促進性別平等」。


如今距離 2030 年,還有10 年。


那些「消失的女孩」卻無論如何也回不來了。


一邊是源源不斷「消失的女孩」,一邊是無數印度家庭無解的貧困。


疫情無疑給印度經濟帶來了巨大壓力。


印度史無前例的全國性封鎖或將使印度經濟每天損失近46.4億美元。有研究機構推論,21天的封鎖將導致印度經濟損失近980億美元


其次,「封國令」實施以來,印度大量進城務工人員因失業出現返鄉浪潮。


火車站、巴士站人頭攢動擁擠不堪,毫無「安全距離」可言。在公共運輸停運、政府安排的大巴數量有限的情況下,還出現大規模貧民徒步返鄉的浪潮。



對這些失去生計的人來說,回到家鄉可以保證食物和住所。如果繼續留在城市裡,他們將居無定所,並且沒有錢支付飲食。


據悉,4500萬失業農民工被迫返鄉。甚至有人的行程超過1500公裡,但他們別無他法。


在這種迫於生計日夜兼程的返鄉路上,已經有20餘人在途中遭遇交通事故、飢餓、過勞等意外死亡。


在此基礎上,談隔離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曾有新聞曝出,印度西孟加拉邦普魯利亞區一座村莊的7名村民返回村裡,當地醫生要求他們待在家裡自我隔離14天。


然而這7人的家裡都沒有屬於自己的單獨房間,沒有空間進行隔離。


為了不給家人和其他村民添麻煩,這7人自願住到了樹上。



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


一個印度醫生在推特上發的話引人深思,他說:


「能保持社會距離是種特權,說明你家有足夠的地方隔離。


能洗手是特權,說明有自來水。

有乾洗手液也是特權,說明你有錢購買它。

禁足不出門也是特權,說明你有能力不出門工作。


防止新冠病毒傳播的大部分方法都適合富裕人群。根本上,這是一種由能夠在全世界到處飛的富人傳播,最後害死數百萬窮人的病症。


有能力保持社會距離,禁足不出門的人都應該理解自己所擁有的特權,因為很多印度人並沒有這權利。」


更別說正常的檢疫流程。


由於印度總人口中佔據著相當一部分貧民,他們的受教育程度往往也不高。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年的數據,印度總識字率為72.1%,兩性識字率差異高達18.1%。


在印度,有很多家徒四壁但周圍全是嗷嗷待哺的孩子的貧農。他們最大的盼望是,家庭中能有一個孩子成才來賺錢養家。


為此,貧民中多數人將生計之餘的積蓄用來供養那個被寄予厚望的孩子,而其餘的孩子大多享受不到教育。


圖源:紀錄片《歡迎來到印度》


由於文化水平普遍低下,自然很容易出現貧民拒檢拒配合的現象。


4月印度中央邦印多爾市,醫護人員在檢測一位跟新冠患者有過接觸的居民時,遭到當地民眾暴力襲擊


在醫護人員逃離過程中,一大群人緊追不捨狂扔石塊。最終警方將醫護救出,2名女醫生受傷。


圖源:觀察者網


印度防疫難的根本,在於貧窮。


而這種極度貧窮之下,童婚現象又成了死循環。


如今糟心的2020年已經過了大半,歷經新冠疫情大半年的全球各國人民,都已經開始翹首期盼著有疫苗的春天。


在研製新冠疫苗的最後加時賽段,越來越多的好消息向人們傳來。


2021年,全球大部分人或將能用上新冠疫苗,極大程度上徹底緩解全球疫情。


可在印度這個國家,相比新冠而言,貧窮和性別歧視或許才是他們最難根治的「毒」。



相關焦點

  • 她死在童婚之下,下一個又是誰的婚姻葬禮
    #近日和朋友聊起童婚的事情,想起了最近關於印度童婚事件報導:8月30日印度媒體稱,因新冠疫情致近期印度童婚事件顯著增加,不少家庭應受生計所迫將女兒嫁出去,減輕負擔。史詩《摩訶婆羅多》中多處記載了童婚習俗 。《梵天往世書》中甚至提到幼女4歲以後可以結婚 。宗教因素很大影響了印度人的價值觀。進入現代社會,國家深刻認識到童婚習俗嚴重地阻礙了印度社會的進步,是印度嚴重的社會問題 。於是印度政府1929年通過禁止童婚法 ,但未奏效 。1978年印度政府把男女婚齡提高到21、18歲 ,但童婚仍很盛行。
  • 從印度童婚制度看印度社會
    ,所以當時選題是印度童婚制度。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但是有著相同的「長輩定義式」的婚姻年齡,則是童婚現象,孩子的婚姻、童養媳習俗的一部分。童婚中的女孩,甚至沒有足夠的成熟的心態和身體去面對即將面臨的婚姻生活,從而面臨的是過早懷孕以及少年期的母親,同時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所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懷孕和分娩過程中,15歲以下的女孩死於懷孕和分娩的可能性是世界上平均年齡在20歲左右婦女的五倍。
  • 印度10歲女孩被逼嫁給堂叔?印度:不關我們事,發生在巴基斯坦
    據《今日印度》9月2日報導,最近在網上流傳著一張印度童婚的照片,在這張照片上,一名10歲的女孩被迫嫁給已故父親的堂兄Shivnath Chaturvedi,而Shivnath如今已有40歲。據稱,印度反假新聞部門(AFWA)經過調查,發現這則新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造假,事情並不是發生在印度,而是發生在巴基斯坦。這名10歲的女孩被寡婦母親賣給了一個名叫塔裡克·梅穆德(Tariq Mehmood)的40歲大叔。當地警方已經前往解救了女孩,並且逮捕了這名男子。
  • 童婚、彩禮和嫁妝:印度和非洲的證據
    (第 1-2 列,p<0.05;第 3 列結果不顯著),印度的童婚可能性上升 0.39-0.41 個百分點(第 4-5 列,p<0.1)。但如果家庭可以儲蓄或衝擊之間存在序列相關的情況,過去的衝擊對當下的童婚可能性也可能產生影響。我們發現過去和未來的乾旱衝擊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童婚可能性無顯著影響,過去的乾旱衝擊對印度的童婚可能性有顯著影響但影響很小 。
  • 全球每3秒就有一個未成年女孩進入童婚
    未滿14歲的女孩身心遠未成熟,且沒有達到我國的性同意年齡,若沒有當地政府的及時介入,落後的「童婚」將對那位少女的未來產生可怕的影響。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以及美國相關公益組織發現,「童婚」在世界上仍佔到每五位女孩就有一位的高比例。童婚正威脅著世界各地女孩的生命、福祉和未來。
  • 印度疫情下的黑暗面,大量兒童成犧牲品,女孩甚至會被強制嫁出
    根據環球網報導,因為疫情的原因,印度的經濟持續惡化,同樣,這就導致有更多的兒童成為了犧牲品,不少女孩甚至會被強制嫁出。印度本來就是一個貧富差距極大的國家,社會的不平等現象也非常的嚴重,像是童婚這樣的事情更是屢禁不止,而如今疫情的爆發只是讓印度社會的黑暗一面變得更加明顯罷了。
  • 印度童婚制:女孩7歲嫁人,為何國家不禁止這一陋習?
    童婚的悲劇 印度近幾年的發展確實讓人側目,但是巨大的貧富差距還是讓很多印度人食不果腹,這種現象在印度很是平常,很多的貧瘠地區他們的發展都十分的落後。 很多人可能都不理解,一個出產亞洲首富的國家還有這樣落後的地方嗎?在印度很多古老的小村莊裡,那裡的人還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 「新冠一代」女孩的命運,割禮、童婚、未成年懷孕人數大大增加!
    眾所周知,這一次的新冠疫情對全世界產生了強烈的衝擊,但是很少有人能夠想像得到這個衝擊嚴重到了什麼程度,對於一些人來說只是自己個月沒有出門 和擺脫不掉的口罩,對於另一些人來說是失業失去收入,也有的人是失去了自己的親人、愛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痛苦,我們難以想像在一些落後的國家因為這一次的衝擊,導致多少的女孩子的人生從此陷入地獄之中
  • 用11歲女孩換50隻羊,這場童婚狠狠扎了所有父母一刀
    父親希望女兒「不再接受部落延續幾千年的女孩童婚安排,去俄羅斯接受更好的教育,成為伊萬的童婚妻子」。但伊萬實在不忍心還是孩子的扎庫拉成為婚姻的砝碼,在既定的童婚軌道上迎接另一個黑暗。於是,伊萬狠心拒絕了他父親的提議。
  • 沒必要提高女孩結婚年齡?印度議員語出驚人:反正15歲就能生育
    據媒體方面報導稱,近日印度前部長兼國大黨領導人薩簡·辛格·維爾馬突然針對提高女子結婚年齡發表驚人言論,維爾馬提問道,既然女孩15歲已經可以生育,那為什麼要提高結婚年齡呢?原來本周一,喬漢發表了一則聲明,內容都是當前印度存在的一些問題,這其中就包括女孩的結婚年齡應該提高等等,當前印度女子的結婚年齡是18歲,喬漢建議從18歲提高至21歲,然而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建議,在印度內部激起了千層浪,最先向喬漢開炮的就是維爾馬,其不僅搬出醫生的話,試圖以此堵住喬漢的嘴,達到反對提高女孩結婚年齡的目的,甚至還拿未成年女孩頻繁受到性侵說事。
  • 8500萬童婚女孩,匍匐在男子腳下的印度女性
    03童婚盛行印度童婚非常盛行,而且這一現象在疫情期間得到了顯著提升。據新加坡《海峽時報》30日報導,本月中旬,印度政府設立的兒童熱線接到一個稚氣未脫的求助電話:一名12歲女孩哭訴稱自己本想上學,但家人逼著她嫁給19歲的「丈夫」,揚言不服從就「殺了她」。
  • 家長安排下,17歲男孩和13歲女孩結婚生子後卻被定為強姦罪
    最近看到網絡上報導疫情期間,在印度「童婚」比例飆升,而那些女孩只有十三四歲的。國內雖然很少有十三四歲結婚這麼誇張,但不代表沒有,而十六七歲就被逼結婚的我也碰到過不少。而國際上,稱這為童婚。但在現在中國,沒有童婚的說法,他們通常稱之為:早婚。中國法定結婚年齡為男22歲,女20歲,早於這個年紀結婚的就是早婚。而國際上普遍認為,夫妻任何一方低於18歲結婚就是童婚,這裡強調的是未成年。就概念來說,早婚包括童婚現象以及18-19歲未到法定結婚年齡的群體,範疇更廣。
  • 男孩還是女孩?印度男子一刀將孕妻肚子劃開,動機讓全球女性憤怒
    據環球網報導,近日印度一名男子對自己的妻子犯下罪行,動機讓全國人憤怒。該男子殘忍地用刀將懷孕7個月的妻子肚子劃開,只是為了確定妻子懷的是不是男孩。這一起悲劇發生在印度北方的邦布達恩市,男子名叫潘納爾。今年2月時,潘納爾的妻子再次懷孕,因為此前4個孩子都是女孩,所以他迫切希望這次懷上的是個男孩。
  • 印度醫院幾近崩潰,卻拒絕成千上萬醫學生,只因他們曾在中國留學
    據環球網報導,最近在印度醫學生身上,發生了一些怪事,他們在自己的國家竟然被針對了,被歧視的他們甚至連資格考試都不能通過,而這一現象,僅僅是因為他們曾經來中國留學。 當前,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十分嚴峻。確診病例已超過了573萬例,死亡病例累計超9.1萬例,每日新增病例數近10萬例。
  • 五部超好看的印度電影,揭示社會現實
    影片以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的真實故事為原型,講述了前冠軍辛格致力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 影片揭示了印度中歧視婦女的社會現象。劇照中有家庭情感、夢想、堅持和反抗,旨在激勵成千上萬印度女性追求自己的理想。
  • 13歲女孩懷孕嬰兒活命 未成年女孩如何保護自己?
    13歲女孩懷孕嬰兒活命未成年女孩如何保護自己? 2002年8月22日21:07  新華網 新華網   新華網海南頻道8月22日消息 一位年僅13歲的女孩竟然懷孕達7個月。日前,這名女孩到海南某市醫院做了引產手術。
  • 印度「賤民」敲開富貴之門:貧民窟的童婚新娘成億萬富翁
    「列國志」第二期之解碼印度系列(2)騰訊新聞×鳳凰周刊聯合出品 第一期:疫情之下的印度:遇上新冠病毒,「賤民」的命重要嗎? 1947年印度獨立後,阿姆倍伽爾被開國總理尼赫魯任命為印度首任法律和司法部部長,後又擔任憲法起草委員會主席。作為憲法的首席設計師,阿姆倍伽爾為廢除達利特人「不可接觸性」和種姓平權制定了基本框架,也在印度央行的組建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他還是第一個在海外獲得博士學位的印度人,同時擁有哲學、理學、法學和文學四個博士學位。
  • 印度疫情「拐點」:日確診破10萬,美國鬆口氣:終於不是第一了
    印度媒體報導,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近半個月時間裡,印度新冠疫情迎來了一大「拐點」,新增確診數量一直在10萬人數左右徘徊,累計確診直逼500萬大關。日增幅、平均增速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