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有因果,這四種話,儘量不要說,因果報應太大!

2020-12-12 冰封洋

說話,是一門學問。

一個人一生的命運,很多時候跟他說的話有很大關係,說好了,幫助別人,利於自己;說不好,會害了別人,傷了自己。

那些言語謹慎,不亂講話的人,人緣比較好,做事比較順利;那些口無遮攔,信口開河的人,人緣不好,而且容易招惹很多麻煩。

正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說話,一定要注意,不要給自己造下口業,自己難受。會說話的人,能讓人心暖,時刻都在給自己積德積福;不會說話的人,嘴巴就像是一把鋒利的尖刀,深深傷害了別人,害人害己,虧損福報。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凡事都有因果,你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往往在冥冥之中又回到你身上,以下這四種話儘量不要說,說的越多,福報損失的越多,害人害己。

炫耀自己的話,不要說。

做人,請不要炫耀,別太招搖,自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高手就藏在你身邊,太驕傲的人,註定走不遠,愛炫耀的人,肯定會招人討厭。

一個人越是炫耀什麼 ,越是會失去什麼。現實中經常有人調侃:秀恩愛,死的快。這句話,並不是惡意的詛咒,而是有它隱含的道理的。

炫耀金錢,就會被不懷好意之人惦記,就會被借錢之人圈中;炫耀名利,就會招來羨慕嫉妒恨你的人的打擊,背地裡狠狠拌你一跤,讓你名利雙失;炫耀愛情,就會招來見不得你好的人挖你牆角,散播你緋聞,破壞你的感情。

人活到一定年齡,就要明白,寧願悶聲發大財,也不要高調炫耀自己。少說多說,不張揚,低調的掙錢,不讓別人知道自己做什麼,掙了多少錢,避免別人眼紅嫉妒給自己帶來損害。

這世上,窮人總是怕被別人知道自己窮,而富人卻往往喜歡裝窮,做人低調,不卑不亢,不急不躁的悶聲賺錢,不引起別人的嫉妒,才能平平安安。

因此,一個人千萬不要去炫耀自己,那些虛榮和炫耀不僅給自己帶來許多的困擾,還會引來不良的關注;同時也不要去炫耀別人,別人的成就跟你沒有半毛錢關係,不管你是多麼羨慕,都別自作多情,有時候,因為你的炫耀給別人招來禍害,別人抱怨你時,你裡外不是人。

不確定真假的話,不能說。

《弟子規》中講到: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做人的關鍵,就是要守住自己的本分,做自己該做的事情,說自己該說的,自己不確定的話,道聽途說的話,糊塗的話,空大的話,不要輕易說出去,容易給自己招來麻煩,害人害己。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很沉默,知道的話,少說;不知道的話,不說;一知半解的話,不說。

不確定的事情,千萬不要逞口舌之快,免去不必要的麻煩,現實生活中,真真假假的事情,多了去了,誰也說不清楚,你就別跟風的去傳播了,一旦傳播出去,產生負能量的社會效應,你是要承擔嚴重的言論後果的。

正所謂,人言可畏。如今的社會,飯可以多吃,但是話不可以多說,自古,說著無心,聽著有意,那你隨便說的話,被別人傳播出去,一傳十,十傳百,到最後都傳的變味了,出了問題,你就是問題的源頭,你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做人,要懂得閉嘴,謹言慎行,少說多做,是本事,懂得沉默,是智慧!

做不到的事情,別輕易許諾。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做不到的事情,你說了,他信了,最後沒結果了。

如果承諾別人了就要做到,否則會失信於人,於己於他人都不是好事,耽誤了別人的事情,自己也不討好,無論什麼時候做什麼事,都要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充分的認識。

誇下的海口,沒有去實現,就會給人留下信譽欠缺的影響,很難在人際交往中建立信任的關係,更難在社會上立足,既然做不到,就不要輕易承諾,做一個「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才會被別人相信。

做人,要事事有回應,別信口開河,別隨便許諾,說話做事,都要三思而後行,言行要一致,別口是心非,失信於人,損的是自己的信譽,傷的是自己的顏面。

如若愛一個人,就不要說太多做不到的承諾,惹對方傷心,讓對方失望;若不愛一個人,就不要輕易接受對方所有的好,辜負了別人的真心,傷了自己的誠信,不要承諾永遠,不要承諾未來。

承諾再多,做不到也不過是撒謊。

別人家的事情,不要說。

人與人之間都需要安全的距離,不輕易評論和傳播別人的事,會給人交往的安全感。

家家都有難念的經,別人家的事,無端被攪進去趟混水,自然不是什麼愉快的事兒,你就別輕易去摻和了,更不必多用言語去討論,身在其中的人都解決不了的問題,你一個外人又如何感同身受呢。

尤其是在感情方面,人家兩夫妻鬧矛盾,你在中間去調和,說的話誰也不能傷,誰也不能偏,你中立了態度,人家說你不安好心;你偏向了誰,另一方就會說你是在挑事,看熱鬧。

看破,不說破,乃為人的大智慧。別人的家庭出現了婚外情,你要是知道,就直接去告訴另一方,那就麻煩大了,兩個人鬧得不可開交,到時候直接找你對證,你就是給自己惹麻煩了。

寧拆十座廟,不破一樁婚,別人離婚的事情千萬別摻和,如果勸和,矛盾還會在,到時候一吵架,又來找你訴苦;如果勸分,離婚了後悔了,最終埋怨的還是你,所以,別人家的事兒,你就別瞎摻和。

常言道: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他人非。

結語:

「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

人生一輩子,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低調為人,本分做事,多說暖心的話,少說傷人的話;多說管用的話,少說廢話;多說心平氣和的話,少說憤怒抱怨的話;正能量的話,給自己積累口德,將來的福報也會不請自來。

因果報應,真實不虛,一個人在言語上的修養,將來會招來報應,所以,切記言多必失,管好自己的嘴,不惹禍,絕對沒錯。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這四種話,儘可能不說,因果報應太重
    《無量壽經》上說:「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身、口、意三業之中,人們造業最多的就是口業,所以《無量壽經》把善護口業擺放在了第一位,就是提醒我們時刻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該說的千萬不要去說。佛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四種話,儘可能不說,因為因果報應太大。第一、妄語儘可能不說。
  • 凡事都有因果,這四種話不能說,害人害己
    其實,「害人就是害自己」,一個人做了什麼,說了什麼,冥冥之中又會回到你自己身上。凡事都有因果,以下這四種話不能說,害人害己。1、炫耀自己的話,不要說。一個人,越是炫耀什麼,越會失去什麼。一個人,說什麼都 是要既定的事情,別一知半解中說糊塗話,說空話。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很沉默。心知肚明的話,說一半;不知道的話,一點都不說;一知半解的話,裝糊塗,也不說。要知道很多的話,說出去,就是「以訛傳訛」,很快就是傳遍了朋友圈,越來越傳得離奇,最後,如果是謠言,你就是罪魁禍首,弄不好要受到社會的責罰。
  • 經常說這四種話,因果報應很重,最好不要說了
    佛法認為,世間的因果報應,真實不虛。我們此時的遭遇,是我們過去行為來帶的結果,如果你過去經常說這四種話,此時就會諸事不順。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白說的一句話,我們說過的話,都會成為一個善惡之因。如果經常說這四種話,很容易招來災禍,要想自己越活福報越大,一定要學會清淨自己的口業,不要說造下惡業嚴重的話,就可以減少災禍的發生。
  • 佛教:這十種話不要亂說,因果報應太大!
    佛教認為,世間的因果報應,是真實不虛的,我們種下什麼因,就會得到什麼果。在佛教的十大戒律當中,有四條戒律都是用來約束我們這張嘴的,因為我們的嘴,總是不斷的造業,我們每說過的一句話,都是一個因果報應。這10種話不要亂說了,因為每一句話都會帶來一個結果,說這10種話,損福最嚴重,而且還容易招來更大的災禍。第一、經常喜歡說髒話罵人,這種人容易痰多口臭,還會埋下種種禍根。
  • 佛教:這四種話,不要再說了,因果報應很重
    福報大的人自然口業清淨,而災禍多的人一定是說了惡語,招來惡果,這就是因果報應。有人會問:那我有口無心啊。即便沒有惡意,也要杜絕說下面四種話,以免為自己招來災禍。第一:妄言《大智度論》上說:「經常說妄語的人,會得到口氣惡臭,善神遠之,常被誹謗,常多憂愁的果報。」
  • 佛教:這10種話最好別說了,因果報應太大!
    種下什麼因就會得到什麼果,因果規律也是自然規律,如果你相信因果,就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這十種話今後別說了,因果報應太大。世上沒有白說的一句話,說話之所以會造業嚴重,是因為我們每天說話的頻率較大。佛教認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都是損福最嚴的,為什麼說話也會損耗福報?原因就在這裡,因為你每天都會說很多的話。
  • 佛教:這10種話最好別說了,因果報應太大了,你們都知道嗎?
    」種下什麼因就會得到什麼果,因果規律也是自然規律,如果你相信因果,就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這十種話今後別說了,因果報應太大。佛教認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都是損福最嚴的,為什麼說話也會損耗福報?原因就在這裡,因為你每天都會說很多的話。  也許你一年不會殺害一個生命,但你一定每天都在造口業,在佛教當中,最難守的戒律不是殺生、偷盜,而是妄語、兩舌、惡口。我們要先守住福氣,這10種話今後最好別再說了。  ?
  • 99歲老僧的忠告:這四種話不要亂說,因果不饒人!
    在沒有遇到老僧之前,我也相信因果,我也知道殺生、偷盜、邪淫,會損耗福報,影響運勢,但我卻不知道,對命運影響最大的,竟然是說話。老僧對我說,「人造十惡會招來惡果。」身有三種惡:殺、盜、淫;口有四種惡: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有三惡:貪、瞋、痴。為什麼口有四惡?因為造業最重的就是口業。
  • 生活中這2種話,不要亂說,小心因果報應
    所以無論遇到任何事,不要逞口舌之快,在生活中,以下2種話,也不要亂說,小心因果報應。第一、背後說人閒話。能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口說閒話,對別人沒有任何傷害,卻對自己有實實在在的不良後果。現在大多數人,都有個共同的毛病,就是閒話是非不離口,見面就嘮叨孩子怎樣、老公怎樣、媳婦怎樣、公司領導怎樣,說這些沒有用的話。這些都是負能量,當口業的惡事做多了,因果報應就會現前。說一些沒有任何意義的故事,就會引發人的愚痴。如果講一些淫穢的言語,就會勾起人的邪淫念頭,引起貪心。
  • 辯證分析因果關係是事物結果的必然性及與封建迷信因果報應的區別
    因果關係是世間萬物的真理,有果必有因,有因未必有果,這可以從唯物辯證法,日常生活中的邏輯學,數學,化學、佛學上進行解釋。因果關係與封建迷信的因果報應關係比較複雜,不好辨識,但實質上有著很大不同,不可混淆視聽,本文嘗試從多個維度進行分析闡述。
  • 「嘴是福禍門」:這3種話,儘量別講,因果報應太重
    《楞嚴經》上註解:「人生喪家亡身,言語佔了八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這一生多劫難,多災禍,言語不慎,用詞不當是非常重要的禍根來源。關於口語危害,無論是世俗還是佛家,都有描述。譬如晉·傅玄所著的《口銘》中有曰:「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以及佛家常說的:「嘴是福禍門,舌是利害本」,這兩者雖然出處不同,卻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其用意無非就是在告誡人們,做人應該謹言慎行,要像聖賢佛陀一樣,做一個真語者,敬語者,知道什麼話當講不當講。佛教認為,只有深知因果報應,自古不虛,如此一來,才不會輕易造作口業,承受果報。
  • 佛教:不要傷害這5種人,因果報應很嚴重!
    很多人不相信因果報應,認為因果是迷信的,其實因果並不迷信,因果只是萬物運行的一種規律,只是自然的現象,並沒有任何迷信的色彩。因果報應就是因緣和果報,因果就是前因和後果,這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前因和後果,你若能仔細去思考一下,就會發現世上沒有一件無因之果的事,也沒有一件無果之因的事。無論你當下正在經歷任何事情,你當下的經歷都是過去的行為,來帶的一個結果,如果沒有過去就不會有現在,更不會有將來。
  • 凡事都有因果:以下四種人,往往自帶光芒,不能夠得罪
    凡事都能以小見大,你做的一切,都暴露了你的心靈世界。老祖宗告訴我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做人,一生行善積德,別做任何違背道德的事情,萬一你做了錯事,要及時警醒,及時悔過改正,才能及時止損。人與人相處,是相互的,你用什麼方式對待別人,別人就會用同等的方式對待你;如果你算計別人,其實是算計你自己。以下這四種人,自帶光芒,不能夠得罪,不然因果有報應。
  • 因果報應的佛家經典語錄好句摘抄, 關於因果循環的佛語
    因果報應的佛家經典語錄(一) 一切皆有因果,一切皆有磨難。(二) 因果循環,日念一善子女積福!(三)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什麼都報。(四) 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五) 現在越做惡的人活的越好,善良的人沒好報,蒼天真的不會饒過做惡的人,那天下太平了。
  • 佛教:禍從口出,這3種話不要亂講,因果報應,絲毫不差
    這樣子非常折損福報,而且因果嚴重。容易犯口業的人,命運都不怎麼好。所以說嘴巴要留德,不要尖酸刻薄。為什麼嘴巴能損福報呢!福報是因緣和合的,是一種能量場的體現。比如,你去做義工,是掃地能給自己帶來福報,還是做飯能給自己帶來福報,其實都不是,是心念帶給自己的福報。所以一切法由心想生,而言由心生,所以口業能損福報。在生活中,有3種話不要亂講,因果報應,絲毫不差。
  • 凡事都有因果:以下幾種話不能說,害人害己
    子貢說:「君子一言以為智,一言以為不智,言不可不慎也。」人生在世,需要慎言慎行,不可信口開河,不能貿然行動。凡事都有因果,你必須為你的話,承擔責任,不負責任的話,一句都不要說。冥冥之中,你說了什麼,又會回到你的身上,你對別人的傷害,其實也傷害到了自己。
  • 這5種人,不要去傷害,因果報應很嚴重!
    有的人說不相信因果報應,因為今天做了壞事隨後並沒有任何報應出現啊!這些人真是天真!以為因果報應會馬上顯現。因果報應是不虛的,會在你不知道的時間以你不知道的方式出現。因此,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最為重要。善惡到頭終有報,高飛遠走也難逃。
  • 人一輩子,這4種話不要亂說,「因果報應」太大
    老僧說:人來著人間走一趟,生不帶來任何東西,死也帶不走任何東西,因此,有些事情就不要太計較。老僧還說:老僧說:人一輩子,這4種話不要亂說,「因果報應」太大,有一個也不要做。一.不實的話不要說「誠實是做人的基本,沒有誠信的人做什麼事都很難。」
  • 家裡供奉地藏王菩薩,切記不要做3件事,因果報應太大!
    如果你信佛,就一定要知道這件事,家裡在供奉地藏王菩薩時,切記不要做三件事,因果報應太大。家裡能不能供奉地藏王,要因人而異,有些人可以,而有些人家裡最好不要供奉地藏王菩薩。老話說得好,不知者不怪,如果你選擇了供佛,你就不可再做這三件事,俗話說: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人在不懂的情況下,犯了錯,雖然也要承受因果,但因果報應很小,如果是明知故犯,那因果報應太大。供養地藏王菩薩其實是有利有弊的,世上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沒有絕對的好事,也沒有絕對的壞事。
  • 因果故事;打獵人的因果報應!
    佛法講三世因果,六道輪迴。這是我們這個世間的真相!一般人很下相信。下面這則發生在古代的因果報應故事,也能說明人有前世,有今生,還有來世和善惡有報的因果道理。唐朝的時候,汾州(山西)劉摩兒和兒子都是打獵的獵人,父子兩人在同一天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