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上註解:「人生喪家亡身,言語佔了八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這一生多劫難,多災禍,言語不慎,用詞不當是非常重要的禍根來源。
關於口語危害,無論是世俗還是佛家,都有描述。譬如晉·傅玄所著的《口銘》中有曰:「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以及佛家常說的:「嘴是福禍門,舌是利害本」,這兩者雖然出處不同,卻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其用意無非就是在告誡人們,做人應該謹言慎行,要像聖賢佛陀一樣,做一個真語者,敬語者,知道什麼話當講不當講。佛教認為,只有深知因果報應,自古不虛,如此一來,才不會輕易造作口業,承受果報。
佛門教派中所說的口業,是人生中最容易積累的業障,在口業中也分有很多種小罪業,不同的罪業帶來的果報略有不同。
在佛教看來,其中這3種話儘量不要說,說得多了容易招致禍患,因果報應太重,諸位不妨參照一下自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千萬別當兒戲。
01 騙人的謊言
謊言,在佛教中其實也有著屬於它的專業術語,即妄語。過去佛家說過:「諸行者,其實為善,其妄為惡,舍過取功德,是人人中勝。」
誠實端正,言而有信是所有行為中,積福最為深厚的第一善舉,它可以讓自己廣結善緣,擴充人脈。
而欺瞞狡詐,口出妄語,則為第一惡行,做得多了容易造作違緣,若其所作所為誘致的事態相當嚴重時,對自身福運消磨是最大的,很容易引來禍端。
現實中很多人之所以經常說謊話,說妄語,主要原因還是來源於他們自身對謊話果報的認知太淺顯,不理解說謊話的後果。
認為說一些無足輕重的謊話無關痛癢,所以難有悔改之意,甚至樂此不疲。殊不知這種行為是最愚蠢,也是最損害自身利益的。
在佛門教派看來,謊言的果報乃口業之罪,《大智度論》中有闡述:
妄語有多罪。一者口氣臭;二者善神遠之;三者雖有實語,人不信受;四者智人語議,常不參豫;五者常被誹謗,醜惡之聲,周聞天下.....如是種種不作。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經常口出妄語者,有口氣惡臭,佛菩薩神明都會避而遠之,實話實說,也鮮有人相信等等諸多因果報應,其危害是長持久遠的。
因此,要想惜福培福,少說妄語,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