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口是福禍之門,生活中會說話的人,往往被認為是高情商的表現。
在為人處世上,善於運用語言藝術的人,通常人脈都比較廣,而情商低的人,往往因為說話而得罪人,給自己招惹是非。因此,懂得一些語言方面的忌諱,是生活中一項非常有必要的技能。
在佛門看來,口業是「因小果大」的,世人往往因為隨口的一句話,就給自己釀成無法挽回的惡果,也因隨口一句話,給自己結下偌大的善緣。
年輕時資歷尚淺,說錯話別人或許不以為意,但當一個人到了六十歲時,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這時候說的話已有很大的分量,所以應該小心謹慎,謹護口業。
飯不能亂吃,話不能亂說。每個人都要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任,不然要承擔自己說錯話帶來的惡果。
一味的任性,最後只會害了自己。不要到了該享福的年紀,卻因為說話得罪別人,給自己的晚年生活帶來諸多的麻煩。「福薄的人,往往嘴不好」:人到60,這三種話儘量少說。
01尖酸刻薄的話
《心相篇》云:「愚魯人說話尖酸刻薄,既貧窮必損壽元;聰明人語言木訥優容,享安康且膺封誥。」
這句話告訴我們,愚昧魯莽的人說話尖酸刻薄,這樣的人註定一生貧困且損害自己的壽命;說話誠懇從容,才是智慧之人的做法,人生方能有所成就。
每個人的身邊,或許都會有這樣一種人,見不得別人好,但凡看別人不順眼,就會說各種尖酸刻薄的話傷害別人,諷刺別人。
人常說:「心口一體。」說話尖酸刻薄,說明這個人內心全是怨氣,充滿了對別人的怨恨。
人到六十,正是該修身養性時,怨恨之氣在內心積壓,對自己的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會損害自己的健康。
而且說這種話除了過過嘴癮,對自己的處境不會有絲毫改變,反而會傷透別人的心,把別人得罪得很深。
俗話說:「惡語傷人六月寒。」惡語相向對他人的傷害是非常深的。佛語有云:「口是禍之門,舌是斬身刀」。
尖酸刻薄的語言對人的傷害不亞於用刀子割在別人身上,親人因為這樣的傷害會遠離自己。別人受如此傷害也會嫉恨於心,不願與這樣的人交往,更有甚者會找機會進行報復。
因此,說話尖酸刻薄的人,容易眾叛親離,仇人無數,晚年生活悽慘無比。
想要晚年得福,就得學會說好話溫暖別人,良言一句三冬暖,經常說一些鼓勵別人,溫暖別人的話,自然會收穫別人的好感和尊敬,身體健康,幸福快樂地過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