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車內哪種體驗最直接?當然是屁股坐著的座椅了。
座椅是很多消費者最在意的內飾配置,座椅的舒適性又取決與材質和做工,要評判座椅的好壞。
往往得到的答案就是材質越細膩,越軟,視覺效果豪華,就是是一個好座椅,首先看起來就很豪華,坐著也舒服。
座椅的材質選擇無非就是我們所說的真皮、仿皮、織物,我們大多數人最喜歡的肯定是真皮皮質座椅,但是有些所謂的皮質座椅並不就是真皮材質。
汽車座椅面料材質一般分為的三大類型:織物、皮質、人工合成材質。
很多消費者看不起織物座椅,覺得很廉價,它其實是紡織布和絨布製成的,材質成本較便宜,所以在中低端車型都會配備。
有這種想法也不對,也有售價50萬到上百萬的豪車也會使用這種廉價織物座椅,比如豐田陸巡中東版就是這種座椅。
有些絨布座椅的成本製作起來也不便宜。比如豐田世紀的絨布座椅就非常高端。
真皮座椅
皮質座椅的面料指的是真皮,所謂嚴格的真皮就是真正的動物皮,這些真皮面料大多數是從羊、牛、馬等動物身上剝下來的皮。
經過染色加工後,製作而成的,這套工藝非常複雜,材料又較昂貴。成本自然也就很高了。
仿皮
人工合成材質就是我們說的仿皮,人造革。
這種材質座椅通常出現在運動性能的車型。也被稱為翻毛皮座椅。
人造革
許多30萬以下價位的車,就是中低端車型,因為受限於成本和售價,皮質座椅基本都是仿皮。
只有30萬以上的豪華品牌,才會使用上真皮。但有些豪華品牌的中低配是仿皮,只有高配才會用上真皮。
識別真皮與仿皮的小技巧
有些座椅在配置單上也標註了皮質座椅,但不一定就是真皮。
雷克薩斯ES仿皮座椅以假亂真,在視覺上和觸覺上,與真皮沒有什麼差別。也說明了仿皮座椅並不是不好,也分好和壞。
高檔仿皮看起來跟真皮一樣,但還是能分辨出區別的。
用手指按壓座椅,真皮的座椅,按的時候會有非常明顯的皺紋。把手指移開,皺紋會馬上消失。
仿皮就有這種差別,不管它做得再怎麼柔軟,質感再細膩,用力按也不會出現皺紋。
用鼻子聞氣味,真皮面料你會聞到一股動物特有的蛋白質類的臭味。仿皮就是比較刺鼻的塑料味。
真皮座椅也分三六九等,別以為真皮都是一個檔次。有些專用名詞代步了不同工藝和面料。
Nappa真皮
這種真皮工藝起源於美國,一開始主要用在皮草和箱包上,這種工藝是不需要打磨和壓花的。
只是簡單的輕微塗飾,保證達到皮料最原始的觸摸感和透氣性。
表面為粒面軟格,比較光滑柔軟。
它的缺點就是這種皮革非常嬌貴,經不起折騰,耐久性較差。你坐個幾萬公裡後,座椅就會出現不可修復的褶皺與劃痕,透氣性也較差。
Designo真皮
Designo面料是奔馳座椅裡面規格最高的,皮質取自於德國北部農場最優質的小牛背部皮革。
這種皮革的質感有細膩和柔軟的優點,透氣性和舒適性都非常出色。
這種座椅的靠背處會有Designo銘牌。
Merrino真皮
Dakota是寶馬車型中最常見到的真皮高端面料,但是它的手感沒有其他類型的真皮這麼細膩。
它主要是防滑,所以摸起來有非常明顯的顆粒感。
苯胺真皮
苯胺和半苯胺皮:最高檔的真皮面料就是苯胺皮,以苯胺作為染料,天然紋理和觸感比較突出,所以瑕疵很難被掩蓋。
就必須要求原材料的真皮是0傷殘的動物皮革,不能出現任何缺陷。
半苯胺皮
半苯胺皮就帶有一些少量瑕疵的皮革,要用一些染料來掩蓋這些瑕疵,所以就比苯胺皮要低一些。
總結:
座椅的材質並不是大同小異,在分辨它們時,光從肉眼還是不能很好的判斷,但這也並不是說哪種材質的座椅就一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