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開展本市首例結膜腫物切除聯合羊膜移植手術
10月15日,援藏專家、中山大學眼科中心楊靜副主任醫師,我院眼科吳軍民主任,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超聲醫學科援藏專家胡志文副主任醫師、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麻醉科援藏專家吳澤玉副主任醫師的協力配合下,為一名藏族聾啞老人順利完成了林芝市首例結膜腫物切除聯合羊膜移植手術,填補了本地羊膜移植手術技術空白。
這位患者是一位聾啞老人,由於無法表述自己的眼睛不適感,只能用不停地手揉眼睛;因為長期暴露和手部衛生的原因,左眼開始出現結膜感染的症狀,伴有一些黃白色的分泌物溢出。患者到我院就診時,位於眼球外眥部的腫物已經從眼球突出到了眼瞼外面;楊靜醫師接診發現,腫物的內側侵犯到了黑眼球(角膜)的邊界,並且引起了角膜邊緣的水腫,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和眼睛的正常功能。腫物表面欠光滑,不能完全排除惡性腫物的可能性,而且腫物的浸潤深度、是否與下方的鞏膜組織粘連以及是否侵犯到了眼內都不明確,然而這些都是決定手術切除方式的關鍵。
胡志文醫師在檢查時,採用高頻B超探頭為患者進行超聲檢查輔助診斷,超聲顯示腫物與下方的鞏膜組織沒有明顯的粘連,代表腫物可能還沒有侵犯眼內;最後,楊靜決定給患者行腫物切除術。
根據患者病情,楊靜認為,切掉腫物的同時肯定要切掉大範圍的結膜組織(白眼球表面的一層組織),考慮到患者的年齡和癒合能力,切除創面肯定要修補,但是創面太大,如果採用周邊結膜組織轉位覆蓋的方法縫合口張力大、不容易癒合,可能造成眼瞼和眼球之間的粘連。經過反覆推演,楊靜決定採用羊膜移植技術,將羊膜組織移植到創面進行修補,既可以減輕術後的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又可以減少手術後的復發機率。
在三位廣東援藏專家和我院本地醫生配合下,手術非常順利,患者後期恢復良好。羊膜移植手術是眼表潰瘍、化學傷、燒傷、翼狀胬肉、眼表腫物等多種疾病治療的理想手段,過去在林芝地區從未開展。本例手術在林芝市人民醫院的首次應用推廣,標誌著林芝市人民醫院眼科今後診療領域的拓寬和診療水平的不斷進步,為醫院實現「強三甲、創一流」的目標再添新彩。
供稿人:楊靜、陳思蓓、郭衛平
【來源:西藏林芝市人民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