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人民醫院成功開展本市首例結膜腫物切除聯合羊膜移植手術

2020-12-22 瀟湘晨報

我院成功開展本市首例結膜腫物切除聯合羊膜移植手術

10月15日,援藏專家、中山大學眼科中心楊靜副主任醫師,我院眼科吳軍民主任,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超聲醫學科援藏專家胡志文副主任醫師、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麻醉科援藏專家吳澤玉副主任醫師的協力配合下,為一名藏族聾啞老人順利完成了林芝市首例結膜腫物切除聯合羊膜移植手術,填補了本地羊膜移植手術技術空白。

這位患者是一位聾啞老人,由於無法表述自己的眼睛不適感,只能用不停地手揉眼睛;因為長期暴露和手部衛生的原因,左眼開始出現結膜感染的症狀,伴有一些黃白色的分泌物溢出。患者到我院就診時,位於眼球外眥部的腫物已經從眼球突出到了眼瞼外面;楊靜醫師接診發現,腫物的內側侵犯到了黑眼球(角膜)的邊界,並且引起了角膜邊緣的水腫,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和眼睛的正常功能。腫物表面欠光滑,不能完全排除惡性腫物的可能性,而且腫物的浸潤深度、是否與下方的鞏膜組織粘連以及是否侵犯到了眼內都不明確,然而這些都是決定手術切除方式的關鍵。

胡志文醫師在檢查時,採用高頻B超探頭為患者進行超聲檢查輔助診斷,超聲顯示腫物與下方的鞏膜組織沒有明顯的粘連,代表腫物可能還沒有侵犯眼內;最後,楊靜決定給患者行腫物切除術。

根據患者病情,楊靜認為,切掉腫物的同時肯定要切掉大範圍的結膜組織(白眼球表面的一層組織),考慮到患者的年齡和癒合能力,切除創面肯定要修補,但是創面太大,如果採用周邊結膜組織轉位覆蓋的方法縫合口張力大、不容易癒合,可能造成眼瞼和眼球之間的粘連。經過反覆推演,楊靜決定採用羊膜移植技術,將羊膜組織移植到創面進行修補,既可以減輕術後的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又可以減少手術後的復發機率。

在三位廣東援藏專家和我院本地醫生配合下,手術非常順利,患者後期恢復良好。羊膜移植手術是眼表潰瘍、化學傷、燒傷、翼狀胬肉、眼表腫物等多種疾病治療的理想手段,過去在林芝地區從未開展。本例手術在林芝市人民醫院的首次應用推廣,標誌著林芝市人民醫院眼科今後診療領域的拓寬和診療水平的不斷進步,為醫院實現「強三甲、創一流」的目標再添新彩。

供稿人:楊靜、陳思蓓、郭衛平

【來源:西藏林芝市人民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資訊】廣東醫療援藏林芝完成首例羊膜移植手術
    近期,廣東組團式援藏醫療人才、中山大學眼科中心楊靜副主任醫師、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胡志文副主任醫師、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麻醉科吳澤玉副主任醫師和林芝市人民醫院眼科主任吳軍民齊心協力下,為一名藏族聾啞老人完成了林芝地區首例結膜腫物切除聯合羊膜移植手術,填補了當地羊膜移植手術技術空白。
  • 「資訊」廣東醫療援藏林芝完成首例羊膜移植手術
    近期,廣東組團式援藏醫療人才、中山大學眼科中心楊靜副主任醫師、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胡志文副主任醫師、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麻醉科吳澤玉副主任醫師和林芝市人民醫院眼科主任吳軍民齊心協力下,為一名藏族聾啞老人完成了林芝地區首例結膜腫物切除聯合羊膜移植手術,填補了當地羊膜移植手術技術空白
  • 男孩眼睛上長粉色腫物 原是「結膜交界痣」
    中新網·湖北男孩眼睛上長粉色腫物 原是「結膜交界痣」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03日 10:21 來源:中新網湖北今日熱點:同仇敵愾御外侮 浴血奮戰奏凱歌湖北餐飲業將禁止設置最低消費多所高校被指「批量」清退不合格博士生 原因為何?災害多發年景差?
  • 即墨人民醫院完成首例惡性腫瘤切除並眼瞼再造手術
    原來,六年前老爺子右眼下瞼長出了一個黑色的腫物,不疼不癢,起初也不在意。近幾年年齡在長,腫物也越來越大,如今已是鵪鶉蛋大小,下眼瞼也被腫物拽的翻了出來。平日裡不見風也流淚,輕輕觸碰腫物就會流血,然後結痂,如此反覆,很是痛苦。趙大爺忍受不了四處求醫,但因為手術難度大,年齡過高,術後恢復差,一直未能得到醫治。
  • ...唐山市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成功開展首例側方切口甲狀腺手術
    近日,唐山市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成功開展首例側方切口甲狀腺腫物切除術。手術由韓曉晨主任主刀,患者術後恢復良好,不僅甲狀腺功能無損且術後美容效果明顯。來自某縣區的張女士,30歲左右,在唐山市某公司任職,7個月前體檢時被查出甲狀腺腫物需要切除。由於工作需要,張女士要經常出差、參加外事活動,為此她很擔心,如果術後聲音嘶啞、頸前部留下難看的疤痕,會對她的職場生涯造成很大影響,半年多來一直猶豫不決。經朋友介紹,她專程找到了韓曉晨主任。聽了韓主任的耐心介紹,張女士打消了顧慮,建立了手術治療的信心。
  • 【運城首例】市人民醫院成功完成運城市首例雙鏡聯合手術
    近日,市人民醫院成功實施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經內鏡逆行胰膽造影取石術,實現了一次麻醉同時完成兩個手術。這也是人民醫院首次開展雙鏡聯合微創手術。目前為止,為全運城市首例,標誌著市人民醫院微創手術水平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 中山開展首例高難度乳腺癌手術!術後乳房能完好重造
    一月前,47歲的鄧女士在中山市人民醫院複查彩超時發現,身體左側乳房有3個腫物。考慮患者乳腺腫物較小,良性可能性大,中山市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黃志華建議採用超聲引導下左乳腫物微創切除術,切除腫物。然而,數天後,病理報告卻讓鄧女士遭受晴天霹靂。原本,考慮的良性腫物,結果卻呈現出惡性,鄧女士被確診患有乳腺癌。
  • 喜訊,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成功開展乳腺腫物微創旋切術
    藍字,關注章貢發布8月28日,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贛州市立醫院)普外科在廣東省人民醫院乳腺專家李學瑞教授幫助下成功開展「乳腺腫物微創旋切術」,標誌我院乳腺疾病的微創技術邁上新臺階。兩名女性患者在彩超引導下行「微創旋切術」,不到10分鐘手術順利完成。最大腫物直徑約2.5cm,創口微小僅5mm,無需縫合,貼上創可貼即可。傳統的手術切除,會在乳房上留有多處瘢痕,甚至導致乳房形態改變。既影響女性體形美觀,又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心理傷害。
  • 唐山市人民醫院成功完成一例腹膜後重約20kg巨大腫物切除術
    唐山市人民醫院肝膽外科近期接連完成數例腹腔巨大腫瘤切除術等高難度、複雜性手術。日前,該院馬龍濱主任帶領的肝膽外科在影像科、麻醉科及手術室多個科室的共同配合下,成功完成一例腹膜後巨大腫物切除術。腫物大小達到40*20*18cm3,重約20kg!
  • 樹蘭(杭州)醫院完成首例心腎聯合移植手術
    11月29日下午5點,樹蘭(杭州)醫院,在歷經近7小時的心腎聯合移植術後,郭女士(化名)被手術團隊推出手術室,她重獲新生。  郭女士的女兒姚婷(化名)幾度落淚,「從來沒想過我媽能接受移植,這次得救的不僅是我媽,還有我們整個家。」  這也是樹蘭(杭州)醫院完成的首例心腎聯合移植手術。
  • 曹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全縣首例減重手術
    最近,王女士來到曹縣人民醫院,希望通過手術達到減肥的目的。曹縣人民醫院普外科一病區苗緒學團隊為王女士做了全面的檢查,評估了她的肥胖情況:該女士體重已達100多公斤,體重指數BMI達39,屬於重度肥胖。可以進行減重手術治療,達到減重的目的。6月18日,對王女士來說是一個難忘的日子。
  • 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開展超聲引導下乳腺腫物微創旋切術
    超聲引導下乳腺腫物微創旋切術中乳腺腫瘤超聲顯示圖近段時間,資興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成功為多名患者實施了超聲引導下乳腺腫物微創旋切術。該類患者常因乳腺無痛性腫物或體檢時發現乳腺可疑癌性腫物來乳腺外科就診,傳統手術切除活檢手術時間長、創傷大、手術過程疼痛感重、住院時間長,在超聲引導下乳腺腫物微創旋切術無手術切口、精準定位,旋切腫物疼痛感小、術後當天就可以正常活動工作。乳腺癌的發病率近10年來呈持續升高的態勢,發病率為女性癌症第一位。
  • 臨泉縣人民醫院成功實施首例ERCP手術
    12月8日,臨泉縣人民醫院肝膽外科成功為一名惡性腫瘤所致膽管阻塞性黃疸患者實施了ERCP手術(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避免了傳統手術的痛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該項技術的成功開展將造福廣大膽石病患者。病例介紹患者張某,女,77歲,於11月26日因「阻塞性黃疸」入住臨泉縣人民醫院普外科一病區。患者表現全身皮膚黃染、尿黃,腹脹、納差。住院進一步檢查後明確診斷:膽管惡性腫瘤晚期,根治手術無望。
  • 中山大學開展援藏工作17年,助林芝市人民醫院強三甲、創一流
    去年8月,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校長羅俊赴林芝市人民醫院考察慰問時,對學校援藏醫療人才提出了「三個一」的希望:一是在援藏期間至少幫帶一名「徒弟」;二是留下一門自身擅長的專業技術;三是結合藏區疾病特點,實際開展科研,發表一篇高水平學術論文。通過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林芝市人民醫院與中山大學各附屬醫院結下深厚友誼。
  • 「支援」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佛山一院傾力相助羅定市人民醫院
    12 月 30 日,口腔醫學中心李金、檢驗科聶璐、心臟功能檢查科李豔莊、耳科賴彥冰和麻醉科張濤5位專家正式駐點羅定市人民醫院開展「組團式」幫扶工作,李金掛職副院長。在5位專家的幫扶下,指導相關科室完成多項高難度手術,開展現場教學,把最新、最前沿的技術帶給我院,盡心盡力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專家團隊」。半年時間過去了,羅定市人民醫院相關科室開展了血管畸形的平陽黴素注射硬化治療、聚桂醇注射硬化治療、顳骨次全切除術、乳突根治術、骨鏈重建術等10多項新技術,還提交了2個專利,這就是這佛山市一「組團式」幫扶成效最好的試金石。
  • 臺灣亞東醫院首例「三心人心臟移植」手術成功
    中新社香港一月二十七日電臺北消息:臺灣臺北縣亞區醫院今天表示,該醫院完成首例「三心人心臟移植」手術成功,目前接受手術後擁有三顆心臟的黃姓病人恢復情況良好,可望於近日轉回普通病房隔離室。  據「中央社」今天報導,患有心臟衰竭的黃姓病人,亞東醫院於一月十八日為他進行第一次心臟移植手術後,發現移植的心臟功能不良,再度接受第二顆捐心,由於兩顆捐贈的心臟各有功能,醫院方面決定將不同的心臟與病人原有的心臟相連接,於是再進行第二次手術,歷時十八個小時,終於取得成功,使黃姓病人成為首例擁有三顆心的人。
  • 樹蘭(杭州)醫院首例心腎聯合移植手術患者今日出院,她的新年願望是...
    12月31日上午,55歲的郭女士(化名)出院回家了,她是樹蘭(杭州)醫院首例心腎聯合移植患者。「新的一年,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回家和家人團聚,抱抱小外孫!」出院時,郭女士說出了自己的新年願望。對她而言,這個質樸的願望曾經卻是奢望。「你們救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我們一個家!」郭女士的丈夫在一旁熱淚盈眶。
  • 「羊膜」移植可幫助患者恢復視力 日本開始技術普及
    人民網東京9月26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羊膜」是子宮內包裹嬰兒的一層薄膜。這層膜擁有加速傷口恢復、移植給他人後排異反應少的特徵,應用這個特徵治療眼部的疾病與外傷的「羊膜移植」正在日本開始普及。日本的醫療機構也在進行保存孕婦剖腹產後提供的羊膜的行動。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主辦「博鰲外科直播時刻」超級學術盛宴
    工人日報客戶端9月22日訊 3D腹腔鏡、胸腔鏡、輸尿管軟硬鏡、經皮腎鏡、神經內鏡、耳內鏡……記者今天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獲悉,9月14-18日,接連5天,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舉辦了一場超級規模的學術盛宴——博鰲外科直播時刻。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開展腔鏡下甲狀腺切除手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澤文 通訊員 吳學濤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外普外三科順利完成醫院首例腔鏡下甲狀腺切除術,該手術的順利實施,填補了醫院的一項技術空白,進一步提高了醫院腔鏡手術技術水平。患者蘇某因發現甲狀腺結節來到醫院胸外普外三科就診,結合超聲檢查判斷患者為甲狀腺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