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莊稼是別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能夠出人頭地,成為人中翹楚。理想當然可以很豐滿,但現實往往卻是很骨感的。
估計很少有家長想過,如果孩子不成才咋辦?其實在這個世界上不成功才是大概率事件。無論從任何角度衡量成功,有錢也好,有地位也好,有學問也好,任何一個成功的人在全世界幾十億人裡面,都是分子,那絕大部分人恐怕還是得當分母。
所以每個家長都要做好心理準備,我們努力去成為一個分子,但是如果成為分母的話,天也沒有塌下來啊,我們也應該坦然接受。只要孩子的身心健康、能夠立足於社會、無憂無慮地度過一生也是非常不錯的。不苛求孩子的完美,允許孩子有缺點,與孩子一起坦然面對生活,才是我們應該有的態度。當然,這裡說的坦然,並不意味著不管不顧。放手是對孩子和現實的尊重,但放任則是逃避責任了。
很多朋友可能要說,當分母的這個要求是不是太低了?其實一點都不低。在孩子面前,家長永遠都是「弱勢群體」。在我們抱怨孩子不夠優秀的時候,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他整天打架鬥毆,夜不歸宿,甚至殺人放火,他也是我們的孩子對吧,我們也不能把他怎麼樣,大義滅親那種戲碼畢竟只有極少數沒人性的人才做得出來。這樣比較下來,孩子的考試少得幾分又算得了什麼呢!所以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學會滿足,學會當阿Q。
要想做個合格的阿Q,首先要做到放手,就是大家經常講的散養。從孩子出生到上高中以前,主要處在一個性格和習慣的塑造過程中,還談不到別的。這個階段我們常遇到的問題除了學習成績,更應該關注的是,孩子有點自私啊、任性啊、沒有毅力呀等等。這些光靠學校和社會還遠遠不夠,家長才是最好的、也是終生的老師,我們要起到鼓勵和示範作用。
具體到皮皮娃,由於我對他的要求不高,所以也沒報過什麼補習班,學習成績能跟的上就可以了。但對他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一直是有要求的,也比較關注。這個方面,我的體會是言傳身教,並且身教勝於言傳。從某種意義上來看,與其說我們在培養孩子,還不如說是我們在自我修煉。我們把自己修煉好了,自然會給孩子做個榜樣。我們希望孩子什麼樣,首先自己做到就行。
還要特別指出的是,放手不等於放任,玉不琢不成器,該管的必須要管,不能自詡開明,耽誤了對孩子的小毛病的糾正,畢竟將來他要自己去面對這個社會,現在不改將來要吃大虧。
時代不同了,養兒防老已經過時,現在培養孩子肯定是給社會培養的。如果說我們把一個孩子引導好了,也是我們做為一個小人物對社會的一種責任吧,這一點還是蠻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