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九華山上共出現六尊肉身菩薩,你都知道哪六位嗎?

2020-12-22 天天拉呱

自明代至今,肉身菩薩在九華山共出現六尊。現以形成時間為序,將其概況介紹如下。

海玉,1513出生1623年圓寂,字無瑕,順天宛平今北京市人。明嘉靖十五年出家於五臺山,後遍參名山,曾四上峨眉。萬曆年間來至九華山,於東崖摩空嶺結茅而居,庵名「摘星亭」。無瑕刻苦清修,戒律精嚴,據說終年與煙霞為伴,不食人間煙火,飢來食野果、黃精、葛根,渴來飲山澗泉水。他用舌血和金粉,費時二十餘年,抄寫八十一卷《大方廣佛華嚴經》,為後世留下「血經珍寶,至今保存完好。天啟三年圓寂,世壽110歲。臨終時拈一謁:「老叟形骸百有餘,幻身枯瘦法身肥。岸頭跡失魔邊事,洞口言來格外機。天上星辰高可摘,世間人境遠相離。客來問我歸何處,臘盡春回又見梅。」徒眾遵其遺囑,將遺體勘趺於缸中,三年後啟缸,「顏面如生,全身不壞」氣於是植信將肉身塗金保護,捐資建塔供奉。後其徒慧廣在「摘星亭」舊址之上建庵,俗稱「百歲庵」。崇禎三年也就是公元1630年,思宗敕封為「應身菩薩」,並題額「為善為寶」,賜肉身塔名「蓮花寶藏」。海玉肉身雖幾經磨難,但因僧徒妥為保護,特別是「文革」期間,山僧惟能、普光、悟廣冒著風險將其秘密轉移至地下,方逃過被焚燒的劫難。至今,海玉肉身仍供奉在百歲宮內。

隆山,1757年生1841年圓寂。法名洞山,俗姓朱,安徽建平今郎溪縣人。年輕時曾隨僧歷遊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桐柏山等佛教聖地。受佛教感化,遂於清乾隆四十一年也就是1776年出家。出家後行腳至九華山,居人跡罕至的伏虎洞,修頭陀苦行,砍柴種菜,自食其力,閒時便誦《法華經》。隆山於伏虎洞苦修二十餘年。相傳,在誦念《法華經》時,有一條巨癖盤聽,隆山拜佛時,巨癖也跟著磕頭。消息傳出,遠近百姓都稱其有道行。嘉慶年間,抵園寺住持乏人,庵將傾頹,隆山應當地吳、柯大族及諸寺長老之請,出洞住持。他率眾重修殿宇,新塑佛像,弘揚法道,祗園寺煥然一新,香火旺盛,遂成叢林。道光二十一年也就是1841年,84歲的隆山自知時至,囑附徒眾「當嚴持戒律,毋負其志」。言畢,端坐而逝,弟子將其肉身裝金供於寺。鹹豐年間,祗園寺遭兵毀,「唯其肉身獨存」。肉身於「文革」中被毀。

德風,出生日不詳,1882年圓寂。安徽潁州(今阜陽市)人,世家子弟,家道殷實。受祖母影響,自幼信佛。銅陵大通鎮是長江邊的一個港口,是通往九華山的水路門戶,香客遊人朝禮九華,經水路必須在此上岸,因而往來商賈雲集,香客遊人眾多。德風出家後至九華山朝拜,路過大通鎮時見此情景,便居住此地財神廟中,改名蓮花寺,於此接待往來的善男信女和行腳僧,免費供應膳食,給予眾人種種方便。他效法地藏,儘量滿足眾生願望,人稱「大願僧」。德風曾多次跪拜地藏菩薩,一步一蘊頭,直至地藏塔前。清光緒八年,德風圓寂於蓮花寺,據說前來弔唁的僧眾達萬人之多。十年後,當人們打開安放德風肉身的大缸時,據說指甲變長了,頭髮也生出來了,樣子像活著一樣。於是給他全身裝金,供奉寺裡。

聖傳,生於1828年,1889年圓寂。字玉忠,俗姓王,安徽桐城人。幼時即喜效法僧侶作佛事,六歲依性源和尚出家本縣定安寺。身體魁梧,性格柔和,且善詩文,士夫多樂與之遊。十九歲時忽感嘆曰:「人生過隙夠耳,徒斤斤於無謂之糟粕,其如生死大事何?」於是「發大心,求受淨戒」,尋遊至九華山。在山四年,勤奮研讀,而「諸經大旨,已略會通」。當時甘露寺虛席,聖傳應眾僧之請為住持。一年後,自感見聞寡陋,「須遍謁名山,參諸知識,求了己躬大事」。於是,由普陀至天童,阪依長老奇之,命;充任首職。清同治十年也就是公元1871年,復歸九華,見山麓林壑幽邃,而由唐代王季舍宅改建的無相寺,「淪為棘榛」。於是在其址結茅以居。經過六年苦心經營,終成巨剎,僧眾雲集。聖傳於此幵壇傳戒,三度弟子四百餘人。一次,聖傳至銅陵大通鎮,見往來衲子無息肩之所。查古有大士閣,頹廢雖久,但舊址尚存。於是他又在此結茅而居,以接待往來行腳僧人。當時有同鄉姚明盛居士,慕名問道,「感沾法益」,便投巨資以提倡。「遅邇聞風樂助」,不到一年,殿宇重建,遂成叢林,額曰「普濟寺」。因此處是舟行朝山之要道,故又稱大九華山頭天門」。聖傳念教綱滅裂,禪道晦冥,佛設三學,戒為根基。戒根不固,定慧何依?」於是在普濟寺又復開壇傳戒,宏宣律學,以期四眾有所秉承,不忘佛囑以戒為師之義。光緒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889年臘月二十日,示眾曰:吾隨幻緣而轉,恆以生死未了為念。今衰老,不久人世。佛法以究心實行為要,徒弄唇吻,無濟於事,汝輩當自勉之。危坐三日,寂然而逝,世壽六十一,僧臘四十二。到了1999年8月,大通鎮興建水利,在普濟寺遺址挖泥取土時,發現清代蓮缸一座,內有挪趺而坐的不腐肉身一具,經考證為聖傳禪師真身,現仍置於紅內封存,並建塔供奉。

法龍,生於1812年,1909年圓寂。俗姓方,河南人。生來患有腋臭,遭人歧視,也不為家人所容,自幼出家。先至西安、終南山等地,後到四川等地,學有所悟。清鹹豐年間至九華山,靜坐修禪,數十年不懈。光緒年間,募建翠雲庵。宣統元年圓寂,壽至九十七歲,肉身裝缸數年後不腐,於是裝金供於庵中。肉身於文革中被毀。

常恩,生於1818年,1909年圓寂。俗姓胡,字朗德,龍舒(今安徽舒城)人。約於清道光末年、鹹豐初年來至九華山甘露寺。時甘露寺己成十方叢林,香火旺盛,僧人眾多。常恩於此燒火、撞鐘、管理菜園、巡護山林,升為都監。數十年間,常恩「赤足芒鞋,慈悲忍辱,苦行過人。久之,心地幵通,與人談吐,語出常情,人多不測」。宣統元年也就是公元1909年十月十五日,預知時至,以香湯沐浴,搭衣禮佛辭行,旋即端坐安詳而逝,壽至九十一。裝缸三年半,開缸後肉身不腐,於是全身裝金供寺中。肉身於「文革」中被毀。

相關焦點

  • 九華山肉身菩薩——大興和尚的神奇事跡
    大興和尚是建國後第一尊肉身菩薩,被尊稱為「九華濟公」和「地藏三世」。正如海濤法師所說,大興和尚是地藏王菩薩千萬分身之一,他以神奇的一生來影響著世人,度化眾生……他的名言: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一定會被越來越多人傳頌和學習。
  • 地藏王菩薩的肉身原來在九華山,吸引全世界信徒前來朝拜
    安徽九華山有條天上的街市-九華街。九華街因附近寺院眾多,香火鼎盛而興起。在九華街,最著名的大殿莫過於地藏王菩薩的正殿-肉身寶殿。從九華街中心出發,徒步約15分鐘-20分鐘左右便可以抵達肉身寶殿。肉身殿是安葬金地藏肉身的地方,亦稱作地藏塔,九華山是與金地藏,金喬覺的名字分不開的。金喬覺為古新羅國僧人,生於公元696年,圓寂於公元794年,俗稱金地藏。金喬覺在24歲時削髮為僧,攜白犬「善聽」,從新羅國航海到江南登岸,經南陵等地上九華山。金喬覺來山後,居住在東岸峰的巖洞裡(後人稱之為「地藏洞」),過著十分清苦的禪修生活。
  • 世界上唯一一座「肉身菩薩像」,皮膚與常人一樣,專家都無解!
    世界上唯一一座「肉身菩薩像」,皮膚與常人一樣,專家都無解!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都信佛,這並不是「迷信」,而是為了讓自己的精神可以有一個寄託,而選擇去拜佛。在我國有很多寺廟,這些寺廟裡供奉著各式各樣的佛像供人祭拜,這些佛像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人做出來的,但是大家知道嗎?其實在一個地方有一座「肉身菩薩像」,是得道高僧坐化之後形成的肉身佛像,這個肉身佛像在我國的九華山,這尊佛像是一尊女性肉身佛像。據說這尊佛像在生前是一位名叫仁義的師太,這個師太在出嫁前是一位大家小姐,名叫姜素敏。
  • 秀美九華山,神奇的地藏王菩薩
    一場比賽,出發前兩天才開始訂酒店,買車票,在我之前參加過的所有外地賽事中,都是未曾有過的。在不考慮工作時間的情況下,只能說明,這個比賽,我可能是真的不太在乎。報名新安江歙馬,加了賽事運營方的微信群,從群裡知道了這場比賽。一場群眾性的休閒活動,能夠吸引我的,只有一個主題,持號碼布可以免費遊覽九華山。
  • 九華山四大佛山·地藏菩薩道場攻略
    一晚的價格是不到200塊,很值,非常值了,來到就會知道住的地方真的關鍵,九華山99個寺廟,前山後山,九華街絕對是最佳選擇。圖9是庭院的小吊椅和店主家養的花花,美的咧。可以提前和店家預約好你到達時在池州高鐵站出站口接你的車車,有償的,有償的接。
  • 登臨九華山百歲宮,一窺難以解釋的肉身菩薩無瑕禪師真如法身
    百歲宮,坐落於九華山海拔871米的插霄峰巔,原名摘星庵,又名萬年禪寺,始建於明代,與祗園寺、東崖禪寺、甘露寺並稱九華山「四大叢林」。早就對九華山上存在許多肉身菩薩有所耳聞,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不,這次有機緣能上九華山參拜,怎麼也要親眼見識一下肉身菩薩的真如法身。剛上九華山頭幾天大霧瀰漫,能見度很低,有一種仿佛仙境的感覺,今天天氣晴朗,便打算上百歲宮參拜一下無瑕禪師的真如法身。
  • 讓心靈來場旅行之「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
    此地最有名的洞穴是地藏洞,也叫轉身洞,據說是地藏菩薩金喬覺最初的禪居之洞。其他還有堆雲洞、老虎洞、獅子洞、華嚴洞、長生洞、 飛龍洞、道僧洞等,均為古代僧人修行之用。巖石景觀也不在少數,每處被開發的景點都形神兼備。比如在天台峰西側有一處「大鵬聽經石」,傳說當年金地藏講經時,有隻大鵬受其感化而變身為石。
  • 九華山唯一女性「肉身佛像」,形態栩栩如生,專家也無法解釋
    我國是佛教大國,在我國幅員遼闊的國土上,有著眾多跟佛教有關的遺蹟,各種各樣的寺廟,是不成了,必不可少的旅遊景點,信奉佛教的信徒,遍布我國各地,在景點遇到寺廟,就算是不信佛教的人也會進去朝拜一下。九華山唯一女性「肉身佛像」,形態栩栩如生,專家也無法解釋神廟裡有許多的佛像,有的佛像用金銀銅鐵等金屬製作,有的用石頭或者是木頭雕刻。但是還有一種佛像特別的特殊,因為它們都是高僧圓寂以後形成的肉身佛像。
  • 到九華山上香拜佛,你拜對了嗎?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提起九華山,相信大家都知道,它是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在2019年4月還被批准為世界地質公園。很多人都說,九華山的佛最為靈驗,那去九華山拜佛該怎麼拜,你知道嗎?
  • 佛教中極為神秘的「肉身菩薩」:打破物理規則,比舍利子更難得
    形狀上有圓形、橢圓形,有成蓮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薩狀;顏色上白色為骨舍利,赤色為血肉舍利,黑色為發舍利,亦有雜色者有些舍利子像珍珠、有些像瑪瑙、水晶,還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鑽石一般。所以,在「舍利崇拜」的基礎上,又衍生出「超物質說」,認為舍利子不僅是物質,更是一種超物質,其質堅利,高溫不能熔,高壓不能損。
  • 九華山「女肉身坐佛」,圓寂之前不吃不喝,多年後肉身不腐
    對於精神文化追求大多都是佛教旅遊景點。我國佛教信眾非常的多,您來到這些佛教旅遊勝地參觀祈福的遊客非常的多。我們的旅行都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旅遊目的地,但是對於那些喜歡佛教文化的人來說,去一些與佛教有關的景點,了解佛教文化。對於我國佛教旅遊景點,九華山是佛教的四座名山其中之一,這裡曾有一尊「女肉身佛像」。
  • 富家小姐出家為尼,去世後化成肉身菩薩,身上女性特徵為何消失?
    至於肉身菩薩,則比舍利子複雜多了,它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全身舍利子。特徵在於死後遺體經久不爛,而且還能保持生前的大概模樣。至於原理,科學至今尚無定論。而在佛教徒看來,倘若死後能化成肉身菩薩,生前功德遠比那些舍利子高僧大得多。我國歷史上修成肉身菩薩的高僧寥寥,有記載的第一尊肉身菩薩源自公元630年,唐朝時期的「釋地藏」。
  • 九華山,一步一蓮花
    九華山位於安徽池州,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並稱為佛教四大名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又被譽為「蓮花佛國」,為中國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九華山在佛教界的盛名,來自於唐朝時新羅國(韓國)僧人金喬覺,他西渡來華後,在九華山修行75載,99歲後坐化,因其形跡與地藏菩薩酷似,於是被尊為地藏菩薩化身,九華山也因此被闢為地藏菩薩道場。唐代以前,九華山因有九座山峰形似蓮花,古稱陵陽山、九子山。約在唐代天寶年間(742~756),李白曾在九江船上觀賞九華山,提筆寫下詩句:「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
  • 親眼目睹九華山地藏王菩薩真身示現
    如同「千江有水千江月」,地藏王菩薩的聖像在天王殿屋頂、雙溪寺廣場、大興和尚肉身殿前等處都有觀見。九時零六分,不到眨眼功夫,如同剎那燈滅,地藏王菩薩突隱,柔和的佛光消退,夜幕籠罩。     一路師兄:你看到的是什麼情形?     嶽母:當時天上看到了三尊菩薩,身邊兩位菩薩好像是護法,看的輪廓比較不清楚,但是中間的地藏王菩薩非常的清晰,手持錫仗,一看就知道是地藏菩薩。大家都跪下來焚香誦念南無大願地藏菩薩。     一路師兄:看的到地藏菩薩的面部表情嗎?
  • 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歷史探秘:全盛時廟宇林立
    此外,地藏又於寺內放生池旁建臺,安置四部經於其上,終日焚香,味其深旨。貞元十年(794)夏,地藏坐滅於本寺,時年九十九歲。《宋高僧傳》中又有地藏傳,實據《化成寺記》而作,故文多類同,唯將卒年訛為貞元十九年而已。《佛祖統紀》指地藏為成都靜眾寺金和尚無相禪師,清代儀潤所撰《百丈清規證義記》稱地藏「姓金,號喬覺」,這些都是無典無據之說。
  • 我國「最神秘」的寺廟,全是木頭建造,而且擁有十四尊肉身舍利!
    人們都說佛教能讓人看透人生,明白人生的道理。所以佛教文化多年來一直很流行,中國的寺廟很多,其中最神奇的是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的鎮國寺。建於五代時期,是中國保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之一。而且整個寺廟都是木頭做的,不用一顆釘子,非常珍貴。真國寺建立時,考慮到風水與建築位置的關係,所以在建寺時對其規格非常講究,寺廟的入口是山門。
  • 中國最大地藏菩薩佛像—九華山,被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據說唐朝時,李白曾登臨九華山,並作了一首詩:"昔在九江,遠眺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九仙。"因而得名「九華山」,有「東南第一山」之稱。九華山景區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就是地藏王菩薩的佛像。它高達99米,歷時十餘年,耗資十五億元,是世界上建造的最大的地藏王菩薩大佛。更令人驚嘆的是,每當太陽升起,這座佛像就會顯露出神秘的佛光,甚至可以說,佛像也會露出很神奇的微笑。
  • 八大菩薩分別是誰?佛教八大菩薩的來歷
    在佛教的眾多菩薩中,觀世音菩薩也最為民間所熟知和信仰。  唐寧以來,民間信仰的有三十三變化觀音。密宗造像有六觀音、七觀音等變化。六觀音是十一面觀音、不空羅索觀音、千手千眼觀音、如意輪觀音、馬頭觀音和準提觀音。另外加上聖觀音,稱為七觀音。觀音的造像很多,有一面二臂、一面四臂、三面二臂、三面八臂等;三十三體變化的觀音中,特別受歡迎喜愛的是白衣觀音。
  • 「肉身菩薩」昨起「妝佛」 預計春節前塑成金身
    昨日記者從普照寺了解到,為長久地、更好地保存福厚老和尚「金剛不壞之體」,寺裡請來九華山「肉身佛」製作服務隊吳德玉師傅塑金身(閩南也叫「妝佛」),昨已開始進行第一道工序,預計春節前可完成。【「妝佛」最新進展】塗漆 裹布 貼金 預計春節前塑成金身昨天一早,就有市民慕名驅車來到紫帽山普照寺,希望一睹「肉身佛」真容,但卻撲了個空。普照寺祖堂裡供奉的福厚老和尚肉身不見了?經詢問才知,老和尚肉身已請入專門的房間裡,由九華山的吳德玉師傅和同伴著手塑金身。
  •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蓮花世界九華山
    九華山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大願地藏王菩薩道場。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著名的遊覽避暑勝地,現為國家5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被譽為國際性佛教道場。九華山主體由燕山期花崗巖構成,以峰為主,盆地峽谷,溪澗流泉交織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