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雙十一,這已經成為一個中國特色的消費折扣季。歷史有時候不能回顧,今昔兩個形象很難統一起來。
回到十年前:
淘寶創辦於2003年非典時期,首任總經理孫彤宇以「財神」這個ID在社區發帖:「第一表揚大家沒被非典打趴下;第二表揚多了一個淘寶;第三表揚這裡人少空氣好。」
最初的時候用戶積累比外界的預期還要慢,2003年,淘寶的用戶只有23萬人,交易額2271萬。
不過孫正義仍然決定投入巨額資金。公司記錄,當時阿里巴巴集團投資4.5億元創辦淘寶。除此之外,孫正義還要給予文化層面的支持。
2003年11月18日,每日商報訊:昨天晚上9點,淘寶網站周末特拍終於在最後10秒鐘拍下一筆大單:亞洲首富孫正義的手錶被國內IT評論家酈曉拍走。
報導稱,孫正義是軟體銀行(Softbank)總裁,素有世界網絡公司教父之稱,先後投資了包括雅虎、阿里巴巴等十幾家全球著名的網絡公司。該手錶購於4年多前,孫先生戴這塊手錶參與了多次成功的投資,他在不久前的西博會西湖論劍上,將該表捐獻用於拍賣,當時他笑稱:「我把財運留下來。」
淘寶初創期的團隊
淘寶曾拍賣的孫正義手錶
其實在2000年2月18日,軟銀股價創下歷史新高,每股60667日元。孫正義一舉超越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
這是一款CREDOR,貴朵一詞源自「黃金之冠」的意思,王冠標記上的三顆星,代表技術純熟精細,追求美的執著以及精選材質。
當然,阿里巴巴的公關人員不會錯過這個順水推舟的推廣機會,這也是淘寶第一個營銷案。
淘寶網指出:孫正義先生從腕上取下手錶,對馬雲說,這塊手錶是他的隨身之物,跟隨他四年不曾離開。這塊錶帶有他的體溫,是他的「幸運」之表,今天他把它留在淘寶,做為對淘寶和淘寶的愛心救學堂行動支持。
有所思,因此我在當地《都市快報》他的專欄上寫了《淘寶的商業模式》一文。文中談到了「B2B2C」,即把最活躍的小商戶群體吸引到線上,重要的是這是小商戶們少數機會之一。
當時輿論普遍認為,孫正義對淘寶的巨額投資是不合邏輯的,這個故事已經結束了,易趣擁有國內超過90%的市場份額,而其背後站立著當時世界上最成功的網際網路公司eBay。
當時的認識是,由於阿里巴巴收購3721未果,B2B業務面臨搜尋引擎和中文實名的競爭,預期成長空間變小。而B2B2C,相當於是提供給零售從業者同每一個顧客保持聯繫的工具,展現了更大的機會。
之後同孫彤宇聊天,我說,你們這個業務的定位應該是「指尖上的Mall」,孫彤宇一下沒有聽清楚,同在的王帥還幫著解釋了一下。
實際上,購物中心在此時也是一個嶄新的領域,1999年,萬達同沃爾瑪探討,即在開發商業地產之前,就依照沃爾瑪的需求建設,同時獲得沃爾瑪的入駐。這一模式的首個項目是長春萬達購物廣場,2001年,萬達成立商業地產開發管理有限公司。
馬雲和王健林都觸摸到了經濟發展前沿和最活躍的領域。
之後一段時間,淘寶和易趣的競爭成為媒體填補空餘版面的常規內容。我曾對易趣的建議是,儘快收購淘寶,同時重新定位易趣的業務,即易趣定位為商城,而淘寶則是集市。當然易趣有自己的認識,此後逐漸走向寂靜。
回顧來看,變化是驚人的,在2012年11月30日晚9點50分,淘寶的年度交易額突破了1萬億元。當年創造的直接就業和間接就業人數估計分別為467.7萬和1333萬。
重溫一下2003年當時孫正義的話,「如今的年輕一代已經甦醒了,他們有最新的技術,有最高的激情,有著非常美好的未來。一旦中國成為了第一,美國將無法趕超,因為他們的人口基數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