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寶寶不肯接受新事物,總哭哭啼啼,是自閉症嗎?

2020-12-19 變得優秀358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三歲寶寶不肯接受新事物,整天哭哭啼啼的,是自閉症嗎?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什麼是自閉症,自閉症會有哪些表現?自閉症是由於大腦損傷引起的一種病症,常表現為交流性障礙,不願意和別人交流,怕見人,不喜歡說話,不喜歡與別人主動交流,兒童通常都有自己的世界。智力水平常低於一般兒童,也有極少一部分孩子在某一領域有著特殊的天賦。患有自閉症的兒童,跟他說話就好像沒聽到似的。比較嚴重的會出現智力低下,行為異常,更嚴重的,還會出現生活不能自理。

患自閉症的兒童有著一個好聽的名字:來自星星的孩子。首先要檢查一下他是否有上述症狀,在生產的時候有沒有過腦損傷,有沒有過腦膜炎之類的病症出現,如果沒有,孩子患自閉症的可能性不大。不喜歡說話、哭也不一定就是自閉症,自閉症要經過專業的機構檢查確定後才行。人的先天性格氣質類型分為5種,其中有一種就是沉默寡言型。他們言語較少,不太主動與別人交流,不合群,常常顯得很孤獨,不主動與人交朋友。好像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也不主動去探索周圍的新事物,容易找藉口,容易放棄,別人能做好的事情,對這種類型的孩子而言,容易退縮做起來有些困難。

這類孩子在智力上與別的孩子相差不大。這只是孩子的一種先天的性格氣質類型,但並不是自閉症。三歲寶寶不肯接受新事物,總哭哭啼啼是什麼原因呢?(01)哭就是孩子的語言,孩子用哭來表達他的感受,表示他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在孩子更小一些的時候,他們用哭來表示自己餓了、渴了、冷了、熱了、需要換尿布啦,想讓人陪伴了。[1]得不到滿足:孩子三歲了,應該可以通過語言交流來表達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他的哭很可能是心理上的需求總是得不到滿足而造成的。或者說家裡的氛圍太過緊張,經常爭吵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而孩子又不知道如何表達,只能哭。

[2]語言表達欠佳:0~3歲是孩子的親情撫育階段,也是孩子性格塑造的萌芽期,情商發展的初始期。孩子可以表達自己的需求,如果三歲的小孩語言發展欠佳,不能充分地表達自己的需要,他也可能靠哭來表達。[3]感覺統合失調症狀:總是哭哭啼啼,不喜歡去接受新事物、探索新事物,遇到事情畏縮,膽小害怕,不喜歡與別人接觸,不喜歡別人觸摸,不喜歡主動的刷牙、洗臉、換衣服、穿鞋子,情緒變化比較大,性格比較急惹、容易煩躁。那麼這個孩子很有可能患有觸覺統合失調症狀。觸覺統合失調多發生在剖腹產、胎位不正、早產、爬行不足、過早使用學步車,生活、活動空間太小,父母過分溺愛等小朋友身上。

如果有這些症狀,那麼0~3歲是感覺統合失調的預防期,3~6歲是感覺統合的矯正期,有很多的方法可以進行訓練,進一步完善感覺統合。除了專業性感統訓練以外,可以對孩子進行意志品質的訓練,還可多表揚孩子,鼓勵孩子,肯定孩子。進行有意識的運動,以加強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感知覺統合能力等。讓孩子拍球,可以教孩子跳繩,騎小自行車、跑步,在家裡多爬一爬、推推球,大籠球是我們常見的對感覺統合促進及感統失調症狀訓練的用具、玩具。網絡上及書本上都能找到訓練觸覺統合失調的教程,要耐心地看一看。三歲寶寶自我意識已經萌芽,要給孩子適度的自由和鍛鍊的機會,不要強制性的讓孩子非要聽家長的話,只能做家長應允的事情,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自我意識的完善。

如果在這方面得不到滿足,孩子也是會用哭來表達無奈。以上就是我對三歲寶寶不肯接受新事物,總是哭哭啼啼的一個大致判斷。不知道是否對您有所幫助。教育孩子方方面面牽扯到的比較多,一定要耐心細心,愛心。我專注於嬰幼兒早期教育,關注我得到更多育兒知識和常識,要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相關焦點

  • 話少、愛發呆,寶寶3歲前出現這些症狀,當心是自閉症!
    寶寶寶寶什麼是自閉症?自閉症又稱為兒童孤獨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約有3/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後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自閉症能治好嗎?
  • 農村裡的老年人都比較固執,不肯接受新生事物,你們怎麼看呢?
    作為農村人,你們是不是會發現身邊的一些老年人都比較固執,不肯接受新生事物呢?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農村的老年人,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不肯接受新生事物呢?就拿我父母來說吧!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對於這個手機支付就是接受不了,也不明白為什麼錢就到手機裡去了,雖然看著別人手機支付很方便,但是也會有很多擔心,怕手機裡的錢被別人弄走了。
  • 寶寶斷奶後不肯喝奶粉?學幾招讓寶寶順利接受奶粉
    瑤瑤家寶寶一歲時斷的母乳,可自從斷奶後他怎麼也不肯喝奶粉,現在都一個月了,都是家裡給他做飯吃。為了寶寶的營養,瑤瑤還是想讓他喝奶粉,可一直找不到好的辦法。不止是瑤瑤有這種煩惱,不少寶媽都遇到過斷奶後寶寶不肯喝奶瓶和母乳,那應當如何解決呢?芸芸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一、選擇接近母乳的奶粉寶寶不願吃奶粉,聞到奶粉味道就扭頭甚至推開表示抗拒,這說明寶寶不喜歡這款奶粉的味道,需要換一款。
  • 判斷寶寶患自閉症的6個表現
    自閉症多發於兒童中,自閉症的出現會影響到寶寶的一生,相信沒有父母朋友們希望自己的寶寶出現這樣的問題,不過,如果真的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家長們也一定要讓自己多多了解一些關於自閉症的小常識。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31日報導,近日,英國一名6歲的自閉症男童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因為他有著將非食用物品撕碎並吃下的瘋狂行為,甚至是家裡的地毯、牆紙和床都曾被他啃食過。 據佐伊介紹,儘管哈裡也在不斷長大,但他無法和人溝通,同時也無法理解自己的所作所為,對玩具,甚至是擺弄電線、插頭等危險物品也不感興趣。
  • 三歲前是自閉症治療黃金期
    目前的觀點認為,自閉症是多基因遺傳背景與異常妊娠等危險因子共同作用所導致。上海鴻慈兒童醫院主任蔣燕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閉症最好的治療方法是早發現、早治療,而三歲前是自閉症治療的黃金期。  三點結合判定是否患病  記者:自閉症兒童主要症狀有哪些?   蔣燕清:自閉症兒童的主要症狀有社會行為障礙、語言交流障礙、行為異常等。
  • 自閉症寶寶最早幾歲能辨別?有這些前兆家長警惕
    自閉症是從媽媽肚子裡就帶著的,寶寶生下來就患有的一種先天性發育障礙。在寶寶很小,大概六個月的時候可能就已經開始出現某種症狀的前兆。但是,這個時候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會,不會交流、不會做動作也不會說話等,導致患病前兆的表現並不是很明顯。所以,這個時間段之內很少有可以看出寶寶異常的家長。
  • 如果寶寶確診是自閉症應該怎麼醫治
    姑媽的小孫子確診是「自閉症」。親戚們都傳開了,大家都很奇怪:看上去健康的男寶怎麼會得了「自閉症」?「自閉症」是疾病嗎?有哪些症狀?如何確診?可以完全治療好嗎?小縣城裡,從沒聽說過誰家孩子得了「自閉症」,第一次聽說的病例就是這個同事的孩子。身邊一些六十多歲的老年人,壓根不接受這個病的名字,都說什麼「自閉症」?
  • 自閉症寶寶挑食怎麼辦?
    從寶寶給確診自閉症開始,這兩年來,陸陸續續也接觸了很多自閉症娃,這些自閉症娃多多少少都要挑食的毛病,如果你問一圈自閉症娃的家長,就會得到以下答覆:「我家不吃青菜」「我家不吃肉」「我家不吃蘋果」「我家只吃麵條」……等等各種情況。
  • 孩子一歲多有語言,現在不說話,是倒退型自閉症嗎?
    一般過了兩歲以後,甚至三歲多有些地方才敢將寶寶確診患有自閉症,但是有的地方10個月左右的寶寶在專業醫生的檢查下就可以診斷了。按照正常健康發育的寶寶父母們可以及時應對,如果是寶寶發育中出現問題,就很容易耽誤寶寶的情況。比如,有一類寶寶屬於「倒退型」。
  • 寶寶不與家人親近是自閉症的表現?家長如何與自閉症兒童相處?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在物質和生活上都有了很大的保障,不在只是天天擔心吃飽穿暖的問題,人們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但是據大數據顯示,在這個時代在越來越多孩子患上了自閉症。我們的眼中自閉症的孩子只會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對外界不理不睬,那麼與他們最親近的人的關係如何呢?孩子不願意與家人親近是患上自閉症了嗎?自閉症孩子會粘父母嗎?兒科醫生告訴您!
  • 自閉症寶寶不說話怎麼辦
    自閉症寶寶不說話怎麼辦  使用強化物是目前處理兒童自閉症最有效的行為管理策略之一。強化物可以有效地提高自閉症的溝通能力,促進其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包括學習和生活技能等。  一、什麼是強化物?  每個人都有自己所喜歡的東西,也會對不同的事物做出不同的回應。自閉症兒童也不例外,只是他們喜歡的東西不易被人發現罷了。  二、強化物包括哪些?  1. 與兒童生理需求相關的,如食物、玩具、機會等;  2.
  • 自閉症寶寶愛發脾氣嗎?家長這樣引導患兒會更好
    患有自閉症的兒童,在平時的時候和正常的兒童有很大的區別,除了不善表達之外,一般自閉症的患者,還會出現智力發育遲緩這種情況,甚至還會經常的發脾氣。那麼,自閉症寶寶愛發脾氣嗎?自閉症的患者在發脾氣的時候通常沒有預兆,而且發脾氣的次數也非常多,經常無緣無故的發脾氣。
  • 孩子的這2種特質,可能是自閉症?
    自閉症症狀與自閉症特徵有哪些?如何評估?如何治療自閉症?醫生這樣說……。寶寶不喜歡笑、不理人、沒什麼反應… 是自閉症嗎?幾歲可以診斷自閉症?普遍大約2~3歲可診斷自閉症,在症狀表現較為典型的寶寶身上,則可能落在1歲到1歲半之間。不過診斷時間的早晚,有一部分也來自於大人的敏感度。因為許多大人常是在寶寶已2歲多卻仍不太會講話才帶來就醫,所以才使2~3歲為自閉症較常被診斷出的年齡。為什麼會有自閉症?
  • 三歲前是治療自閉症的良機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兒童心理>幼兒心理>正文三歲前是治療自閉症的良機 2011-03-26 02:12 來源:新浪親子
  • 寶寶在三歲內有以下表現,多是自閉症的信號,媽媽別忽視
    悠悠一歲半時,媽媽就發現她與別的孩子不一樣了:喜歡自娛自樂,別人喊他他也不理;每天都重複說那幾句話,遇到問題只會哭鬧和做手勢;每次摔倒後都要先停頓幾秒再哭...悠悠剛滿兩歲時,媽媽去諮詢了醫生,結果醫生說這是典型的自閉症表現。
  • 「兒子2.3歲時好好的,怎麼4歲就成了自閉症」老家長淺談倒退型
    過了兩歲以後,甚至有的地方三歲多才敢被確診,而現在十分專業的醫生可以在孩子10個月左右,一歲多的時候就能診斷比如,有一類孩子屬於「倒退型」,也就說之前跟正常孩子無異,但是在三歲以後四歲多慢慢變得不愛說話,不回應家長,有些自閉症症狀就開始凸顯了。說到這裡,我們接第一段話的疑問,自閉症既然是天生的,為什麼會在之前都好好的,到了四歲左右才出現症狀的問題呢?
  • 寶寶2歲還不會說話會是自閉症嗎?
    寶寶說話的過程本應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事實往往不如想像的那麼美好。很多寶寶2周歲了,還只會叫爸爸媽媽,其他的字詞都不會說。按照語言發育標準,1歲半—2歲的寶寶詞彙量可能已經多達200個了,其中很多都是名詞。在18—20個月之間,寶寶學習詞彙的速度為每天10個或更多。有的寶寶每一個半小時就能學會一個新詞。2歲半的寶寶可以開始使用"我"和"你"了。
  • 王波主任:寶寶自閉症怎麼辦
    王波主任:兒童自閉症早期表現是怎麼樣「自閉症又稱之為兒童孤獨症,起病於嬰兒時期,自閉症早期的症狀表現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從人際交往方面來說,自閉症的患兒會出現不主動和他人交流溝通,會出現不善於表達自己,當別人主動與患者交流的時候,自閉症的患者不懂得回應和互動。
  • 輕度的自閉症的孩子能像正常孩子一樣嗎
    自閉症是兒童廣泛的發育障礙性疾病,發現自閉症要早期幹預越小越好,如果我們能在出生第一天就能發現那就好了,但是看起來還要等待科學的進步,目前認為黃金治療時間是3歲以下幹預,6歲以上再幹預,就有些困難了。要是說自閉症能像正常人一樣嗎,幹預到最後也不能完全像正常的人一樣。
  • 2歲兒童不說話,被誤診為自閉症……
    3歲時做評估,醫生不肯下自閉症診斷,說是疑似。後送機構5個月,各方面均有提高,3歲半進入幼兒園,沒有告知幼兒園她的實際情況,想讓她像普通孩子那樣生活,不想老師特殊照顧。 擔驚受怕半個月後,老師說孩子在學校適應良好,各方面均有提高,現在4歲多,很多方面也弱於同齡孩子,但能慢慢接近正常孩子,已經非常幸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