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三歲寶寶不肯接受新事物,整天哭哭啼啼的,是自閉症嗎?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什麼是自閉症,自閉症會有哪些表現?自閉症是由於大腦損傷引起的一種病症,常表現為交流性障礙,不願意和別人交流,怕見人,不喜歡說話,不喜歡與別人主動交流,兒童通常都有自己的世界。智力水平常低於一般兒童,也有極少一部分孩子在某一領域有著特殊的天賦。患有自閉症的兒童,跟他說話就好像沒聽到似的。比較嚴重的會出現智力低下,行為異常,更嚴重的,還會出現生活不能自理。
患自閉症的兒童有著一個好聽的名字:來自星星的孩子。首先要檢查一下他是否有上述症狀,在生產的時候有沒有過腦損傷,有沒有過腦膜炎之類的病症出現,如果沒有,孩子患自閉症的可能性不大。不喜歡說話、哭也不一定就是自閉症,自閉症要經過專業的機構檢查確定後才行。人的先天性格氣質類型分為5種,其中有一種就是沉默寡言型。他們言語較少,不太主動與別人交流,不合群,常常顯得很孤獨,不主動與人交朋友。好像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也不主動去探索周圍的新事物,容易找藉口,容易放棄,別人能做好的事情,對這種類型的孩子而言,容易退縮做起來有些困難。
這類孩子在智力上與別的孩子相差不大。這只是孩子的一種先天的性格氣質類型,但並不是自閉症。三歲寶寶不肯接受新事物,總哭哭啼啼是什麼原因呢?(01)哭就是孩子的語言,孩子用哭來表達他的感受,表示他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在孩子更小一些的時候,他們用哭來表示自己餓了、渴了、冷了、熱了、需要換尿布啦,想讓人陪伴了。[1]得不到滿足:孩子三歲了,應該可以通過語言交流來表達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他的哭很可能是心理上的需求總是得不到滿足而造成的。或者說家裡的氛圍太過緊張,經常爭吵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而孩子又不知道如何表達,只能哭。
[2]語言表達欠佳:0~3歲是孩子的親情撫育階段,也是孩子性格塑造的萌芽期,情商發展的初始期。孩子可以表達自己的需求,如果三歲的小孩語言發展欠佳,不能充分地表達自己的需要,他也可能靠哭來表達。[3]感覺統合失調症狀:總是哭哭啼啼,不喜歡去接受新事物、探索新事物,遇到事情畏縮,膽小害怕,不喜歡與別人接觸,不喜歡別人觸摸,不喜歡主動的刷牙、洗臉、換衣服、穿鞋子,情緒變化比較大,性格比較急惹、容易煩躁。那麼這個孩子很有可能患有觸覺統合失調症狀。觸覺統合失調多發生在剖腹產、胎位不正、早產、爬行不足、過早使用學步車,生活、活動空間太小,父母過分溺愛等小朋友身上。
如果有這些症狀,那麼0~3歲是感覺統合失調的預防期,3~6歲是感覺統合的矯正期,有很多的方法可以進行訓練,進一步完善感覺統合。除了專業性感統訓練以外,可以對孩子進行意志品質的訓練,還可多表揚孩子,鼓勵孩子,肯定孩子。進行有意識的運動,以加強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感知覺統合能力等。讓孩子拍球,可以教孩子跳繩,騎小自行車、跑步,在家裡多爬一爬、推推球,大籠球是我們常見的對感覺統合促進及感統失調症狀訓練的用具、玩具。網絡上及書本上都能找到訓練觸覺統合失調的教程,要耐心地看一看。三歲寶寶自我意識已經萌芽,要給孩子適度的自由和鍛鍊的機會,不要強制性的讓孩子非要聽家長的話,只能做家長應允的事情,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自我意識的完善。
如果在這方面得不到滿足,孩子也是會用哭來表達無奈。以上就是我對三歲寶寶不肯接受新事物,總是哭哭啼啼的一個大致判斷。不知道是否對您有所幫助。教育孩子方方面面牽扯到的比較多,一定要耐心細心,愛心。我專注於嬰幼兒早期教育,關注我得到更多育兒知識和常識,要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讓我們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