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經常腹痛,還一會腹瀉,一會便秘 醫生:你的腸道「感冒」了

2020-12-23 騰訊網

25歲的小王最近非常苦惱,就是他的肚子問題,腹痛、腹瀉或便秘已經有6、7年了,特別讓他抓狂的是本來打算和女朋友在公園裡溜溜彎,聊聊天,可是肚子就不爭氣,在公園凳子上坐不了幾分鐘就會腹痛難忍,急忙找廁所解決問題。

最讓他出糗的一件事是有一次女朋友帶他來參加閨蜜的生日派對,結果可能是吃了些油膩的、辣的食物及冷飲,結果那次餐廳的衛生間離得有點遠,實在沒有憋住,弄髒了褲子,只能提前結束,最後連女朋友也和他拜拜了。

為此,他去了好幾家醫院看了很多次,就連專家門診的門檻估計也都被他踏平了,抽血化驗、糞便化驗都正常,就連最難受的電子結腸鏡都做過三次,結果也是正常。

最後連腹部的CT、核磁也都做了,也沒有發現什麼問題,醫生說他是腸道功能紊亂,中藥西藥吃了一大推,可症狀時好時壞,有的時候,工作稍微緊張一點,得,這病又犯了。

其實,和小王有著同樣痛苦的人據保守估計,在中國,其患病人數至少10%,也就是1億,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不僅生活中需要忌口,辛辣刺激的不敢碰,更有可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這種疾病醫生稱作腸易激症候群。它的主要症狀包括腹痛腹脹、腹瀉、便秘、裡急後重、黏液便、食欲不振及其他上消化道症狀等。

腹痛腹脹:最典型的症狀,不規律發生,可持續數小時或數天,常呈鈍性絞痛,位置不固定,腹脹病人叫苦連天,總覺得氣不順,吃東西也吃不下,胃裡像裝滿了東西一樣難受。

腹瀉:常常為水樣或是糊樣,腹瀉前通常有腹痛的症狀,腹瀉後能緩解。腹瀉發生不規律,大多數在進食後15分鐘發生,可以是早飯、中飯,也可以是晚餐後發生,有的時候精神一緊張也會發生。

便秘:常呈球形或顆粒狀,與腹瀉交替出現。

裡急後重:通俗講就是大便大不乾淨,剛上完又想去廁所解決,但又拉不出來,典型的直腸刺激症狀。

黏液便:黏液與大便混合存在,白色、綠色、藍色都有,較常見的是白色,像唾液一樣。但一般不會有鮮血顏色(除非伴有痔瘡)。

對於這種是病又不是病的腸易激綜合症來說,我們基本上從2個方面入手:一是管住嘴,那些辛辣、冷食、油膩及含糖類和易過敏的食物,儘量不吃,忌煙戒酒是必須做到。

二是放鬆心情,由於人體胃腸道存在一套獨立的腸-腦和腦-腸相互調節的自主神經系統,在壓力、憤怒、抑鬱等負面情緒下,就會產生大腦對胃腸道的影響,出現消化不良,甚至出現腹瀉或便秘。

相關焦點

  • 腹痛、腹瀉就是胃腸病?可能啥病沒有,而是腸道在「抗議」
    很多人覺得,進食後腹痛、拉肚子可能是得了腸胃炎,但並不盡然1、腸道易激惹症候群如果你經常在進食後或者出門旅行,飲食和作息不規律時就容易肚子疼,拉肚子,拉完後腹痛就能緩解但是總有拉不乾淨的感覺而這種腹痛是由於腸道受到刺激因素發生痙攣而導致,是一種胃腸功能紊亂中的一種,此時腸道內菌群失調,容易拉肚子,但也可表現為便秘或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
  • 經常腹痛便秘,腸道不通暢?這可不是小問題,可能是……
    但現在有很多年輕人不僅飲食不健康,比如喜歡用飲料代替水,長期吃外賣,吃過度加工的零食,聚餐時暴飲暴食等,還愛熬夜,周末、假期甚至是通宵達旦。調查結果顯示,好好睡覺比好好吃飯還難,41.4%的被調查者作息不規律,其中有9.3%的被調查者作息非常不規律,生物鐘混亂。除了關注怎麼吃好、睡好外,我們還得注重腸道健康。腸道是人體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也是維護人體健康的天然屏障。
  • 腹痛、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預示著怎樣的腸道疾病呢?
    其發生於長期食用外賣食品導致消化道功能紊亂、腸道菌群變化為主的表現。我們最常見的就是以腹痛伴排便習慣改變為特徵的腸易激症候群,無器質性病變的功能性腸病。此種疾病的發生時由多種因素形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腸道感染,越來越多的數據表明,腸易激症候群可能是由急性或慢性胃腸道感染引起的,其發病的嚴重性與不健康飲食有很大關係,其中外賣食品,其組成成分都是一些廉價級別的食品,有的黑心商家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使用地溝油,這也是容易造成我們胃腸道處於一個長期不健康的狀態,反覆刺激腸道炎症的發生,使得腸道微生態環境的改變,菌群的失調,久之就會形成此種疾病。
  • 長期腹痛、腹瀉、便秘怎麼辦?你可能只是想太多了?
    他這個人長期腹痛、腹瀉,喝點酒、吃點辣就受不了,隔天必定拉得稀裡譁啦的,拉完也就好了,這些年他跑了好幾家醫院,也做了好多檢查,基本都沒查出什麼問題,用他自己的話講就是,其實也不怎麼難受,就是不爽。這個到底是個什麼問題呢,基本所有醫院都跟他說,你這個是腸易激症候群!
  • 經常腹痛、腹瀉、便秘?研究發現藍莓中的成分可以改善腸道炎症
    撰文 | 令頁編輯 | 王聰排版 | 水成文生活中,我們會遇到一些腸胃不好的朋友,經常腹痛、腹瀉和便秘,苦不堪言,這很多都是腸道消化系統存在炎症的表現2020年9月,FASEB Journal 雜誌發表了來自東京科技大學的一項題為:Pterostilbene reduces colonic inflammation by suppressing dendritic cell activation and promoting regulatory T cell development 的研究論文提示,藍莓中的成分可以改善腸道炎症
  • 經常腹瀉、腹痛,強直患者的「肚子」是怎麼了?
    為什麼強友會經常拉肚子呢? 腸道的炎症和菌群失調,是導致患者大便性狀和次數改變的主要原因,表現為腹痛、腹瀉、腹瀉與便秘交替,甚至有膿血便出現。 但是,在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中,30%~60%都有亞臨床腸道炎症,而這些炎症表現與炎症性腸病患者相似。
  • 腹痛、腹脹、便秘?你可能得了這種病!醫生總結了13種治療方法,快看看
    食物給每個人帶來的影響都會不同,有些人食用過多的纖維(尤其是一次食用過多)會出現腹瀉和排氣,且你可能不適合吃一些高纖維食物。 幹李子、西梅汁、磨碎的亞麻籽和水也有助於疏鬆腸道。 3、另一個好主意 遠離咖啡、碳酸飲料和酒精,這些飲品會減緩排便。
  • 一吃火鍋就拉肚子、經常腹瀉,我的腸道是不是沒救了?
    腸易激症候群(IBS) 腸易激症候群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它有三種類型:便秘型、腹瀉型和混合型,其他症狀包括腹痛、痙攣、腹脹和脹氣。
  • 一到換季寶寶就便秘腹瀉怎麼辦?
    一到換季寶寶就便秘腹瀉怎麼辦?澤橋醫生各位寶媽們最近是不是又為家裡「小鮮肉」的腸道問題發愁了呢?確實,每逢季節交替時,寶寶嬌弱的腸道就容易出問題。特別是當寶寶免疫力低下的時候,腹瀉便秘的問題通通都會找上門。一會拉,一會「堵」病怏怏的樣子真的是心疼壞各位寶媽了吧?所以今天小澤要給大家介紹一種利於寶寶腸道調節的「好東西」——益生菌!
  • 寶寶大便一會黑一會綠,一會血便一會奶瓣?到底正不正常?
    但就是這麼一件很常規的事情擱到小寶寶身上,家長經常會為這個大便的事而糾結煩惱,都糾結什麼呢?—— 「寶寶平時一天就排一次大便,這幾天怎麼一天排兩三次?這算不算腹瀉?需不需要就診?需不需要化驗?」—— 「大便裡邊那些粘液到底是怎麼回事?」—— 「大便怎麼一會是綠的,一會是黃的?」
  • 經常上廁所,就是腹瀉嗎?醫生坦白告訴你:不排除是便秘
    你的排便規律嗎?隨著時代在不斷發展,人們生活質量在逐漸提高,不少人就會因為生活工作壓力增大,飲食多樣化,作息時間不規律,長期缺少運動等因素,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排便方面的困擾。有人因經常上廁所給生活帶來不便而煩惱,有人因總是不排便,一排便就困難而煩惱。那你真的能判斷自己是哪種嗎?
  • 經常出現這七種情況,說明是你的腸道菌群失調了!
    有一些人對腸道菌群失調不太了解,因而導致沒有及時採取措施,會使身體受到進一步的損害。所以當身體出現以下情況時,應該提高警惕,極有可能是你的腸道菌群失調了。腸道菌群失調的症狀有哪些?1.腹痛腹痛是腸道菌群失調的常見的症狀之一。
  • 焦慮→腹痛、腹瀉:我的腸子經常被激怒!
    不止是期末考試前,這種情況還多見於:體育測試前、面試前、相親前……    總之,一切引起緊張焦慮的因素,都會導致這種「由腦子發號施令→肚子痛」的情況發生。    其實,這也是一種病哦!它的學名是:腸易激症候群(IBS)     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腸道疾病,臨床以反覆發作的腹痛,與排便習慣相關或者是伴隨排便習慣改變為特徵表現。    什麼是功能性呢?功能性疾病是和器質性疾病相對應的。
  • 28歲男子,半夜腹痛,緊急送醫,醫生也無能為力,一件事做太久
    小濤今年28歲,是個標準的辦公室職員,他告訴醫生自己最近一直腹瀉和便秘交替,之前沒那麼嚴重,可是這次竟有了血便! 小濤一聽到這樣的結果失聲痛哭,自己才28歲,還這麼年輕,怎麼會突然惹上腸癌呢?事實上,小濤這病不是憑空得的,經常吃外賣,腸道受不了。
  • 冬季便秘腹瀉,一忍了之可不行!專家:這樣做,腸道健康人輕鬆
    入冬以來,許多人做好了防寒保暖工作,卻忽視了對腸胃的保養,一不注意,腸胃疾病就開始集中爆發:腹瀉、腹痛、便秘……為什麼腸胃總是容易受傷?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腸道免疫力,愛護腸道健康?一、胃痛,一陣陣,總要上廁所,鬧肚子還拉水,能不能吃飯?
  • 長期便秘的人,毒素排不出去,會引起腸癌嗎?醫生說很多人都錯了
    經常有患者問我,醫生呀,我經常便秘,好幾天才大便一次,會不會引起腸癌呀。首先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長期便秘並不會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病率,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指南把便秘作為大腸癌的高危因素。儘管這個理論似乎很有道理,很多天不排便,大便裡面的毒素就被腸道吸收了,久而久之,腸道細胞受到損害,就可能導致癌症。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的,實際上大便裡面並沒有什麼「毒素」,大便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未消化的食物殘渣。
  • 經常便秘腹瀉!那是你還不知道納豆菌的真相!
    便秘和腹瀉是現代人最常見的「腸道疾病」。有數據顯示,中國超過10億人經常出現腹瀉或便秘,每年大約有8億人承受胃腸疾病的困擾,而造成腸道問題反反覆覆的根本原因就是腸道菌群的失衡。 而由於熬夜、年齡、飲食、抗生素等因素影響,腸道菌群出現失調,致使有益菌、有害菌和條件致病菌的質與量產生變化,就會出現腹瀉、便秘、食慾差、疲倦等一系列問題。
  • 腹瀉、腹脹、腹痛、便秘、嘔吐,寶寶腸胃5大症狀,如何緩解?
    寶寶為什麼會腹脹、腹痛、腹瀉、便秘、嘔吐?分別可以如何緩解?如何做好腸胃保健?寶寶腸胃狀況多,爸媽別擔心,聽聽醫生怎麼說。腹痛腹痛可分為病態性腹痛與非病態性腹痛:病態性腹痛:例如:腸套疊;或是細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腸胃炎等,腸胃炎的症狀如腹痛、嘔吐、腹瀉或甚至解血便。病態性腹痛應儘早就醫。
  • 孩子經常腹瀉或者便秘,是不是就是消化不良呢?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孩子經常腹瀉或者便秘,是不是就是消化不良呢?」 一、什麼是消化不良? 常見的兒童消化不良症狀包括:上腹痛、腹脹、早飽、噯氣(俗稱打飽嗝)、厭食、燒心、反酸、噁心和嘔吐。消化不良又可分為器質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
  • 小學生腹痛腹瀉快速治療
    小學生經常出現腹痛、腹瀉現象,一般情況是孩子吃了不潔淨的東西引起的腹痛、腹瀉。如果出現多人腹痛、腹瀉,可能是食物中毒或吃得過多,引起的消化不良等。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這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