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B肝受體,李文輝博士獲全球B肝最高獎,這受體有什麼特別?

2020-12-16 小漫畫大健康

11月12日,我國科學家李文輝博士,

首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

巴魯克布隆伯格獎,可喜可賀!

有B肝的朋友就問,得了最高獎,

是不是治癒B肝的藥物快出來了?

接下來咱從醫藥學角度給大家講講,

為什麼李博士會成為中國的驕傲,

藥物是不是快出來的問題。

B肝病毒,從20世紀70年代就被確認了

但是經過40多年的醫學發展

世界頂尖科學家都沒能找到

它是通過什麼受體進入肝細胞的

這就好比有一個人經常進我家偷東西

我卻連這個小偷從哪裡進來的都不知道。

這樣不講武德,跑來偷襲

這好嗎?我勸這位病毒好自為之,好好反思一下

這麼一個小小的B肝病毒,只有40納米

比一根頭髮絲還要萬倍以上,

為了找到這個受體通道,

李文輝博士的團隊花了5年多的時間,

終於在2012年年初發現了這個受體

鈉離子牛磺膽酸共轉運多肽,

又稱「肝臟膽酸轉運蛋白」(英文簡寫NTCP)

這時,正值新春佳節

凌晨兩點的實驗室卻比窗外的花火更絢爛

科研是艱辛的

但其中的樂趣是一切其它享受都不能替代的

發現這個受體有什麼意義?

找到B肝病毒受體,等於打開了一扇門

我們把肝細胞內外,分為三層,

最外層,就是病毒要進入肝細胞膜的地方--血液,

中間層,病毒進行組裝的地方--細胞質,

最內層,病毒進行複製與寄生的地方—細胞核。

那麼這個受體就是在細胞膜這些位置。

現在我們使用的一些核苷(酸)類似物的藥物,

例如恩替卡韋,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TAF等,

都是在細胞質對B肝病毒進行阻擊,阻止其複製,

現在發現了這個B肝受體,

那麼,是否可以把病毒擋在細胞膜外面,

在它侵入細胞之前,

讓免疫細胞或者藥物,對其進行絞殺。

那這個怎麼實現呢?

就是通過

1, 直接降低NTCP受體蛋白表達,

2, 藥物與B肝病毒競爭受體

讓受體關上B肝病毒進來的大門,

現在研發的代表藥物有 myrcludex B

(圖中最後一個),

已經進入臨床二期了。

屬於入胞抑制劑,

如果研發成功,除了抗病毒的直接效果,

也可以聯合用藥,

例如,與恩替卡韋聯用,與幹擾素聯用等,

在細胞外與細胞質進行共同殺病毒,

阻止新細胞受到感染,

並減少cccDNA的形成可能。

具體怎麼產生作用的,大家可以關注一下我們,

我在這一期:張文宏說B肝能臨床治癒,那為什麼還有攜帶者7000多萬?

有講過。

細心的朋友不知道有沒有發現,

肝細胞質內與細胞外,我們都有抗病毒藥物,

但是作用細胞核內的藥物,才是清除病毒的關鍵,

因為B肝病毒最麻煩的是持續躲在肝細胞核,

沒有藥物進去核內破壞,它還是有重新複製的可能。

個人覺得更加期待的藥物,

是能夠進入細胞核內,

剪除另B肝感染的cccDNA或整合DNA ,

讓病毒從源頭上連根拔起

這兩個在研基因藥物,

其中一個是發明了C肝治癒的吉利德公司在研發。

相信不久的將來就能臨床使用了

B肝受體的發現,

除了提供抗B肝病毒研發藥物的可能,

還提供了其他靶向藥物進入肝細胞的遞送系統。

多了這個系統通道,

未來針對肝細胞的藥物可能會更加精準與有效。

也引來了許多的科學家投入到B肝的治療藥物當中。

因此,李文輝博士能得到全球B肝領域的最高獎,

是當之無愧的,雖然不是發明了治癒B肝的藥物。

我查了一下資料,他正在研發B肝的治療藥物。

希望他能成功研發抗B肝藥物。

好了,這期就和大家講到這裡了,喜歡本視頻的可以關注我們並轉發,

接下來希望做通俗易懂的醫藥學科普,讓大家更易接受,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B肝模式識別受體,如Toll樣受體,均屬於外源性傳感器
    B肝模式識別受體,如Toll樣受體,均屬於外源性傳感器然而,大多數病毒已經進化出有效機制,進而逃避固有免疫系統並建立感染。目前,基於這項研究發現而開發靶點包括Toll樣受體(TLRs)、維甲酸誘導基因I(RIG-I)、核苷酸寡聚結構域(NOD)樣受體(NLRs)和黑色素瘤分化相關基因5(MAD5),它們都是模式識別受體(PRRs),均屬於外源性病原體的主要傳感器。
  • B肝PD-1受體,恢復衰竭T細胞,體外阻斷改善動物亞群特性
    B肝PD-1受體,恢復衰竭T細胞,體外阻斷改善動物亞群特性PD-1受體,主要表達在活化的T細胞和B細胞表面,而其配體PD-L1、PD-L2主要存在於多種細胞類型當中,包括肝細胞。PD-1/程序性死亡1配體1(PD-L1)系統,可能在B肝病毒感染期間負性調節T細胞功能,耗盡的T細胞就是慢性B肝感染的標誌。
  • B肝熱資訊!2020年全球B肝新藥進展一覽,患者須知
    為了幫助更多專家學者及患者更及時的了解全球B肝新藥進展,綜合整理了全球最新B肝新藥一手資訊供大家參考。雖然新冠疫情影響全球,但B肝新藥的研究仍在繼續,這幾個月的時間裡,全球新藥更新有令人驚喜之處,備受期待的Bulevirtide治療丁肝的臨床研究進入III期,治療B肝的還處在IIb期。有5種新藥從臨床I期進入臨床II期研究,還有部分新藥從臨床前研究進入臨床I期。
  • B肝疫苗的「前世今生」:從「澳抗」到B肝疫苗
    11月12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因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作出的傑出貢獻,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科學家首次獲此殊榮。  聽到B肝,大家可能會想到我們都接種過的B肝疫苗。
  • 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再獲大獎;川大回應清退300餘名研究生|一周動態
    4校友連續3年斬獲這個大獎科爾獎(全名Frank Nelson Cole Prize),由美國數學學會授獎,包括數論獎(設立於1931年)和代數獎(設立於1928年),獎勵數論和代數領域的成果。該獎被認為是數學中代數分支領域最高獎項之一。華裔數學家張益唐曾於2014年獲得科爾數論獎。
  • 果蠅體內發現一類新的氣味受體
    史丹福大學生物學系,霍華德休斯醫學院頂級華人科學家駱利群在1月9日2009年第一期《細胞》(Cell )上發表文章,在果蠅體內發現一類新的氣味受體。
  • 【新藥進展】全球B肝新藥進展
    編者按:Hepatitis B Foundation網站開始恢復正常更新,但仍有部分新藥更新滯後。肝霖君查詢各大藥企官網更新的產品管線信息及相關網絡資料做了系統地整理。
  • 全球每10個人裡就有1人得B肝!筷子會傳染B肝病毒嗎?
    B肝一直是備受關注的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15年,有2.57億人患有慢性B肝感染(定義為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 2015年,B型肝炎導致約88.7萬人死亡,主要源於肝硬化和肝細胞癌(即原發性肝癌) 2017年,有110
  • 2020年全球B肝新藥進展
    編者按:Hepatitis B Foundation網站開始恢復正常更新,但仍有部分新藥更新滯後。肝霖君查詢各大藥企官網更新的產品管線信息及相關網絡資料做了系統地整理。
  • B肝HBV進入細胞機制和硫酸肝素蛋白多糖
    與硫酸化程度較低的硫酸軟骨素相比,高硫酸化抑制劑能更有效地阻斷B肝病毒與細胞結合。這一結果表明,HBV只與主要存在於肝細胞表面的高硫酸化熱休克蛋白相互作用,而不與內皮細胞和真皮細胞表面硫酸化程度較低的熱休克蛋白相互作用。此外,最近法國研究人員觀察表明,HBV優先結合glypican 5,一種在肝臟中強烈表達的HSPG,這可能部分解釋了HBV的強肝向性作用。
  • 沒得B肝,我們要感謝一個人|諾獎回顧
    然而另一種患病群體更大的肝炎——B肝,其患病人數的減少離不開一位傳奇生物學家的工作,他就是巴魯克·布倫伯格(Baruch S. Blumberg)。 2015年,全球仍約有兩億五千萬人受B肝病毒感染,其中以西太平洋地區(中日韓)、撒哈拉以南國家和地區最高,成年人感染率在約6%。這一年,約88.7萬人死於肝硬化和肝癌,皆由B肝病毒導致。
  • B肝治療性疫苗有了新進展,戰友又有治癒希望啦!
    圖1B肝病毒模式圖  B肝病毒的傳染出現全球流行性,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導,全球約有2.4億緩慢B型肝炎患者,每年約有快到100萬人死於緩慢B肝傳染所致使的肝功用衰竭、肝硬化和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不一樣區域,B肝病毒的流行性區別很大(見圖2)。
  • B肝在研新藥GS9620,顯示持久抑制,但cccDNA未下降
    激活人體先天免疫反應的幹預措施,是全球開發B肝潛在新靶點新機制。比如,Toll樣受體激動劑。Toll樣受體(Toll-like receptors,tlr),它已經被藥物學家證明是抵禦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全球有多家藥企基於Toll樣受體激動劑開發新藥當中(下圖:來源吉利德科學新藥研發管線)。
  • B肝全球藥物開發現狀,受耐藥限制,介紹主流最終藥物設計目標
    B肝全球藥物開發現狀,受耐藥限制,介紹主流最終藥物設計目標個性化藥物,一般指需要充分地了解患者的遺傳、免疫或代謝特性,目的是把個體患者和最適合治療這部分患者的原料藥相匹配,也就是「一把尺不適合所有人」。精準療法,主要指控制原料藥向目標輸送或選擇具有極端靶向特異性的原料藥。
  • B肝在研新藥2020年全球進展和Bulevirtide進入III期臨床研究
    目前,推薦的治療慢性B肝病毒(HBV)感染方法只能實現病毒抑制,而很少有B肝表面抗原(HBsAg)丟失。全球科研人員都已確立的主流觀點,即慢性B肝治療的最終重點是結合B肝表面抗原丟失、抑制新的肝細胞感染、消除共價閉合環狀DNA(cccDNA)池和恢復免疫功能來實現病毒控制。
  • B肝女性早孕7周,孕囊周圍出血,會引起胎兒宮內感染B肝病毒嗎
    B肝女性在懷孕早期,由於胎兒的各個器官還沒有開始發育、成形,孕囊周圍有出血,會暴露在B肝病毒的環境中。但由於B肝病毒複製需要在肝細胞內,因此而導致胎兒感染的可能性小。正常情況下,B肝病毒進入人體,會通過血液循環到達肝臟,在和肝細胞膜上面的受體結合後,進入肝細胞內,開啟真正的感染之旅。B肝病毒找到肝細胞膜上的那個受體,就像手握鑰匙找到定居人體的門鎖一樣,而孕囊內的胚胎的這個門鎖可能還沒有成形。
  • B肝在研新藥GS-9688和Ia期供健康者較高安全性
    吉利德科學旗下B肝在研新藥賽爾甘託莫德(英譯:Selgantolimod),即GS-9688,近期在全球四大頂級醫學期刊的《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中發布了在健康受試者中的安全性、藥代動力學以及藥效學研究數據。
  • 吉利德在研B肝新藥GS、9688B肝治癒藥,治癒來的再快一點吧!
    全球攻克B肝齊出力!患者最期盼的要數吉利德了,吉利德將C肝治癒藥物研發,又勵志幫助B肝患者研發治癒藥物,並且也已經有一定成效了,患者呼籲治癒來的再快一點吧!
  • B肝抗病毒治療選什麼方式最好?
    B肝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僅我國目前就有約9000萬B肝病毒攜帶者,其中約2800萬慢性B肝患者。全球醫藥界的精英人士致力於新藥研發,以期消除B肝,減少B肝病毒給人們生命健康帶來的威脅。 目前國內外公認的有效的抗B肝病毒藥物主要分為兩大類:長效幹擾素和核苷酸類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