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團員青年線上收看馳援湖北一線醫療隊隊員專題雲團課。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嶽青 供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4月15日電(記者 李川 通訊員 嶽青)4月13日晚,由團廣東省委、廣東醫科大學聯合主辦的馳援湖北一線醫療隊隊員專題雲團課(第四場)如約開講。本次雲團課以分享會的形式,以「小家與大家的抉擇」為主題,邀請馳援湖北歸來的廣東醫科大學戰疫英雄分享了他們在馳援湖北前在「守小家」與「護大家」之間做出抉擇的心路歷程。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羅鵬、感染內科主管護師李麗莎、急診科主管護師周健東、危重醫學科主管護師林康興和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重症專業護理護師江國棟做客直播間,帶來一場與眾不同的戰疫雲分享。醫護們感人的幕後故事,溫情的家庭互動讓直播間沉浸在一片感動的氛圍中。
羅鵬:「雲端陪產」的真漢子
在正月新年之初,看到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場景,羅鵬主動向醫院請戰,雖然當時他的妻子已經懷孕近8個月,但是在計算預產期後,他還是果斷請戰了。
在羅鵬看來,如果一切符合預期,他的馳援和隔離結束後,應該正好可以趕上妻子生產。可是出徵的指令遲遲沒有發出,眼看妻子的預產期越來越近,羅鵬的心裡開始有些緊張。直到2月10日,他接到一通來自醫院的電話,「前線恰好需要一名心內科醫生,你可以上陣了。」考慮到羅鵬妻子的特殊情況,醫院特意安排了一個小時讓他與家人充分溝通。
「當時我在想,如果我妻子有一絲絲不希望我去的表現,我會選擇留下,但是,讓我沒想到的是,她不但不反對,還幫助我說服不太支持的家人。」在羅鵬看來,妻子的一席話為他馳援湖北帶來了強大的動力,「現在是國家的危難時刻,出於公,你應該上,出於私,你做醫生多年,這是你的事業,也應該上。」
2月28日凌晨,羅鵬馳援湖北的第18天,他的妻子順利生產,羅鵬在湖北通過視頻連線看到了自己剛出生的兒子。
李麗莎:再戰「新冠」的「抗非」女戰士
馳援湖北的當天,是李麗莎女兒的三歲生日,但是疫情當前,原本答應為女兒慶生的她,默默地拿上行李出發了。
在李麗莎看來,錯過女兒的生日是遺憾的,但是,馳援湖北,是她作為一名參加過「抗擊非典」的醫務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馳援後不久,幫助她照顧兩個孩子的婆婆病了,照顧老人和孩子的重擔落到了丈夫的身上。
為了照顧母親和孩子,李麗莎的丈夫每日往返於家和醫院之間。李麗莎坦言,起初她很擔憂,怕丈夫忙不過來,內心滿是對家人的牽掛。但是在這樣困難的時刻,丈夫卻總是安慰她「放心,有我」。
在李麗莎的心裡,出徵時孩子用積木拼出的「加油」,兒子和丈夫一起為她畫的加油漫畫,一句句「放心」,是她在前線全身心投入戰疫的最好支撐。
周健東:與妻子並肩作戰
周健東是一名急診科的護士,他的妻子是一名重症醫學科護士,兩人是一對並肩作戰的戰疫夫妻。
在周健東出徵之前,他的妻子已在「一線」奮戰多天。由於存在接觸病患的風險,妻子常常在醫院隔離不能回家。接到出徵通知時,是出發前一天晚上的八點。
周健東卻犯了愁,3歲的女兒一直由夫妻二人親自照顧,現在他們一個在「一線」,一個要去「前線」,孩子怎麼辦?經過與妻子和家人商量,當晚在老家的親人就將孩子接了回去。
年幼的孩子,奮戰在「一線」的妻子成了周健東深深的牽掛,但是與妻子的並肩作戰和互相鼓勵成為了他在戰疫前線奮戰的強大動力。
林康興:瞞著家人請戰的「頂梁柱」
對於林康興來說,家人的支持是他出發馳援湖北時最欣慰的事情。
林康興是家裡最大的兒子,是家裡的「頂梁柱」。1月30日,林康興在醫院報名請戰,誰都沒有想到,他的這個決定隱瞞了家人,也隱瞞了相處多年的女友。
至今讓林康興印象最深刻的事,就是得知他報名馳援時女友的分手「威脅」和在出徵前一晚家人在餐桌上得知他要出徵時的驚訝神情。為了避免讓家人過度緊張,出徵前一晚晚飯後,他便離開了家,回到出租屋內獨自收拾行李,他的腦海中不停地迴響著出門前父親的話「你想清楚了嗎,這可是有生命危險的」,迴響著母親充滿矛盾的叮囑「兒子,一定要萬事小心」。
讓林康興感動的是,雖然滿心的擔心和不舍,家人們最後一致選擇了堅定支持。此次林康興所在的醫療隊對口幫扶荊州市石首市中醫院,直到他完成任務回到家,他才知道,在家人的手機中,「今日石首」「石首在線」成為了每個人的置頂消息。
在林康興看來,他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帶著全家人的力量在戰鬥。
江國棟:女兒眼中陌生又熟悉的好爸爸
出徵時,江國棟的女兒1歲4個月,告別時的不舍,妻子的擔憂,在孩子眼中根本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還是呵呵呵的笑著。
出門前,江國棟再次抱了抱女兒,就出發了。
在湖北的一個多月,是女兒自出生以來,他們分離最久的日子,無盡的思念只能化作休息時短暫的視頻聊天,每每這種時刻,妻子都會告訴他,「照顧好自己,我和女兒等著你回家」。他把妻子的鼓勵和對女兒的思念化作在前線奮戰的最強大的信念。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時,廣東醫科大學直屬附屬醫院的29名戰士踏上馳援的徵程,他們有著在「前線」的果斷、堅毅,更有著面對家人的不舍、柔情。在小家與大家間的抉擇面前,他們毅然選擇了大家,將思念留給家人,帶著家人的牽掛和支持走上保家衛國的徵程。
對於他們來說,這是許下「希波拉底誓言」時就必須堅守的使命,是為醫者對生命的尊重,是每一位醫務人員們肩上的責任,國家需要,他們就上。對於他們來說,面對黨旗宣誓時的黨員誓詞就是他們堅定的方向,是每一名黨員為黨和人民服務的最強大的信念,黨和國家需要,他們先上。
直播結束後,團員青年們紅了眼、暖了心。廣醫大第一臨床醫學院2018級張鎔喻同學說,「只知道白衣戰士的背後都有一段故事,但是沒想到這段故事這麼感人。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醫者的責任,也看到了為醫者的偉大。」
「看直播的過程中我幾次落淚,可能是女孩子比較感性,我在想,如果我遇到同樣的場景會怎麼做?看完這期直播,我想我會和他們一樣,做一個勇敢的人。」廣醫大公共衛生學院2017級陳佳欣同學說道。
據悉,此次直播是團廣東省委主辦的「馳援湖北一線醫療隊隊員專題團課」第四場,前三場分別以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馳援湖北醫療隊員主講,在全省團員青年中產生了強烈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