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教育學院教師鄭雨田於2020年1月14日攜家人從荊州到北海度假,在銀灘新區的蛋家小鎮過了一個久違的「鞭炮年」。年後北海出現疫情二十多例,為配合北海市及全國居家隔離的防疫工作,宅「家」畫了《戰疫英雄》系列作品,因所帶繪畫工具及居住空間限制,鄭老師選擇了8開小幅鋼筆淡彩的形式來表現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戰士們,每天與英雄「相處」,了解他們的戰疫事跡,為他們畫像,用畫筆向他們致敬,用畫筆與他們共同抗擊疫情,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戰疫英雄榜》系列作品均參考手機網絡圖片創作,有大家熟悉的老院士、院長、專家,更有無數大家不熟悉的醫護人員、軍人、火神山建設者,社區防疫自願者、援助人士等等。整個系列均以溫暖的紅橙色為作品的主色調,用光榮榜式簡單直述來呈現抗疫一線英雄們的肖像,也是一幅幅讓人肅然起敬的英雄榜,這是最鮮豔明了、最具親和力、也是最容易使大眾接受的藝術形式,也就能更好的宣傳他們,致敬他們。
鄭雨田《戰疫英雄》系列作品:
作品局部展示
創作感言:
《靈魂之窗,希望之光》是根據網絡報導及圖片構思,以重慶三峽中心醫院重症肺炎應急區副主任(黃霞醫生)為「原型」而創作。從她這雙布滿血絲而專注的大眼睛裡,感覺到了醫者的敬業精神和責任與擔當,也看到了逆行天使們的忙綠和疲憊,就是這樣一雙雙溫柔而堅定的眼神照亮著無數患者在黑暗疫情裡前行的星空,當一名名治癒者離開時而又閃爍著喜悅的淚光、露出欣慰的笑容,我們通過這雙天使靈魂的窗口,感受到希望的光明,待疫除毒祛後,讓我們相約在湖北,相約在武大櫻花爛漫的四月吧。
光榮榜·英雄榜
——讀《戰疫英雄榜》有感(節選)
筆墨當隨時代,藝術應塑英雄。歲月靜好,那是有一群最勇敢最有擔當的人奉獻與獻身;生活幸福,那是這個和平的時代有人為我們拼搏與守侯!鄭雨田同志隔離他鄉,以簡陃的畫具、飽滿的激情,畫英雄,頌英雄。他創作的《抗疫英雄榜》系列,從自身簡單、率真的心性從發,把戰鬥在前線各行各業的英雄用最質樸的、大眾喜聞樂見的光榮榜的形式呈現。越是因為這種表現形式簡單,越是直達人們心靈。這種簡單直述心聲,心才可以找到崇敬、安放的歸宿;因為簡單,畫家與我們才有了為之一生可以堅守的信念。
文學、藝術的重要性在於對人間悲歡作出思考,進入一種人生境界。我想:人類的修行,不如歸於至簡,自然可悟出真善真意!
教育即生活,「學習」在真實的當下。教育學院的鄭教授在教學中常以自己的創作當「教材」,與學生們分享,講解創作思想和繪製技巧,也倡導學生們畫抗疫英雄,正如作家王鋼所說:「生活,就是功課。」他的所作所為也是給學生們在講,這一場疫情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
「光榮榜、英雄榜」在繼續,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因為簡單,人們智慧的花朵才可以在淨土中盛開!……
2020年2月23日寫於宜昌「來福居」來遠廳/鄭開來
創作感言: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鬥中沒有「局外人」,對於不能到抗疫一線的每一位民眾,只要我們積極配合、嚴格遵照國家和地方統一的「防疫」部署做好自己,保護好自己和家人,不給國家添亂,也是「防疫戰士」。所以,畫自己、畫家人也是在用畫筆「戰疫」,作品《靜待春暖花開》就是以自己和小孩戴口罩的形象為素材進行創作的。
鄭雨田創作現場
鄭雨田,荊州教育學院藝術系教授。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美術教育(油畫),在《美術》《美術觀察》《中國美術》《美術大觀》等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及作品60多篇幅,出版畫冊3本,專著2本,油畫作品《紅音綠韻》《勝利的號角》曾分別入選湖北省十屆、十二屆美術大展,2014獲荊州市文藝成果獎(政府獎),2015年入選湖北省文化廳「百人美術」文化人才培養工程培養人選。油畫《逝去的戀情》獲第八屆中國高校美術學年展一等獎,2017年油畫《紅色經典》入選湖北省全省優秀美術創作重點項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