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杰 陳俞印 濟南報導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9月24日從山東省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止到目前,山東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方面全國領先。其中,國家十大「雙跨」(跨行業跨領域)平臺山東獨佔兩席,海爾位居榜首、浪潮列第六位;全國74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行業平臺中,賽輪集團、渤海活塞等8家山東企業入圍。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於海田說,近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搶抓機遇、多措並舉,積極搶佔發展高地,山東省工業網際網路已逐步從「概念普及」走向「落地生根」,融合應用加快向深層次、多領域深化。
目前,低時延、高可靠、大帶寬的企業外網基本建成,網際網路專線接入企業超過7萬個,4G基站總數達31萬個,建成開通5G基站近5萬個,已為1412萬個固網終端分配IPv6(網際網路協議第六版)地址,均居全國前列。建成濟南浪潮、大陸機電和威海移動等3個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海爾家電、中車機械、如意紡織、山東青鳥等一批二級節點建設也在有序推進,數據互聯互通的核心基礎設施初具規模。
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方面,除海爾卡奧斯、浪潮雲洲入圍國家十大「雙跨」(跨行業跨領域)平臺外,在全國74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行業平臺中,山東省賽輪集團、渤海活塞等8家企業入圍;精誠電子、萬華化學、博遠重工等70個省級平臺立足行業、各具特色,多層次、系統化的平臺體系逐步建成。
於海田說,目前,海爾卡奧斯已經孕育出建陶、房車、農業等15個行業生態,並在全國建立了7大中心,覆蓋12大區域,在20個國家複製推廣,打造了「與大企業共建,與小企業共享」生態賦能模式。浪潮雲洲已在18個省和73個地市推廣應用,為128萬家企業提供服務,核心產品質量碼已在茅臺、格力、美的、東阿阿膠等企業應用,累計賦碼產品1.1萬種、賦碼11.43億個。
山東還在全國首創「雲服務券」補貼制度,組織「雲行齊魯」專題活動300多場,對接企業6萬多家,發放補貼超過1.1億元,帶動上雲用雲企業17萬多家;累計培育「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慧」「5G產業發展」試點示範項目492個,個性化定製、網絡化協同、服務型製造等新模式不斷湧現。
「東華水泥智能化生產,通過打造工業雲大腦,年節能減排綜合效益達到4000萬元;中瑞電子網絡化協同,通過『5G+工業網際網路』改造電子元器件生產線,總體成本下降25%,產品淨利潤從10%提高到20%左右。」發布會上,於海田還舉出了一些案例,酷特智能個性化定製,通過自身成功實踐,形成的解決方案在30多個行業、80餘家企業落地;山東臨工服務化延伸,通過設備互聯打造智慧營銷服務平臺,為經銷商和用戶創造增值價值。
此外,山東還組建省工業網際網路協會、5G產業聯盟等支撐服務機構;推動設立首期5億元規模的工業網際網路創投基金、2億元的5G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資金;聯合華為公司建設山東ICT學院,打造全國首個省級人工智慧人才培養基地;廣泛開展工業網際網路牽手行動,組織對接活動90多場;加強與華為、阿里巴巴、科大訊飛、中信網絡等頭部企業合作,引入優勢資源落地山東,「協會+基金+人才+牽手」的生態體系日趨完善。
責編:馬婉瑩
審核:辛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