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多大的外力才能使地球偏離運行軌道?力應該怎麼計算?

2020-12-12 魅魅的小杜

要多大的外力才能使地球偏離運行軌道?力應該怎麼計算?力的作用需要滿足兩個要素,即力的強度、作用時間,即便是足以轟碎地球的力作用時間若短到無限趨近於零,可能也不足以對地球運行產生影響。換句話說,即便力很小,但是影響的時間足夠長遠,地球的軌道也會逐漸改變。事實上這樣的事情正在發生,據觀測地球正在逐漸遠離太陽,但未來的結局卻並不是這樣。

太陽系由於存在木星、土星等巨行星,距離地球雖然遠,但在接近地球的時候對地球的引力會逐漸造成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最後的結果就是地球軌道被改變。而月球自轉比地球慢得多,地球的引力也使得月球逐漸遠離地球。

太陽系目前看起來是很平靜的,但是未來還會發生行星相撞的問題,或者地球最終墜入太陽,結局不過是毀滅罷了。引力是長程力,會隨距離縮小但卻不會消失,太陽系其他行星都在非常緩慢地影響地球的運行。

如果想要主動改變地球的運行,必須得有非常強大的力量,得在某個時刻超越地球公轉的動量,從能量守恆這方面說的話,那起碼也得提供足夠大的能量,克服地球公轉時的動能或相對於太陽的「重力勢能」,這得看地球公轉時的軌道位置,軌道位置不同,軌道高度、公轉速度都不同。

地球質量是如此大,以至於短時間改變地球的運行軌道耗費的能量大到難以想想,至少人類要掌握這麼多的能量運用,可能需要達到2級或者2級以上文明,還需要很久的時間。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地球的運行軌道是橢圓的?
    二,形成橢圓軌道的理論分析如果地球的實際運動速度大於理論計算作圓周運動的應有速度,那地球的軌跡就會脫離圓周運動,開口變大,原因當然是這個速度做圓周運動需要的向心力大於太陽的引力。隨著地球軌跡偏離圓周,太陽對地球引力方向不再垂直於地球的運動方向,在地球運動反方向上受到一個引力分力加速度,對地球運動起到減速作用,直到它受到的引力大於它的實際速度對應的向心力,且引力方向與運動方向垂直時,地球停止遠離太陽,開始向太陽靠近(當然隨著遠離太陽,受到太陽的引力也在減小,不過因它的速度下降導致所需向心力也在減小,且減小速度大於引力減小速度,這意味著地球早晚會在太陽的引力作用下再次向太陽靠近
  • 地球公轉軌道並不是毫秒不差,也不可能正圓形,你知道為什麼嗎?
    有人提問:地球繞太陽轉,速度毫秒不差,但是,軌跡是橢圓的,說明有個力幹擾,這力來自何方?這是一個缺乏基本常識的問題。首先地球運行毫秒不差是什麼意思?地球每年的運行都在發生著變化,如果嚴格地說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
  • 在地球同步軌道上建造一個圍繞赤道的行星環可行嗎?
    儘管地球同步軌道很長很開闊,但架不住衛星多啊,加上許多衛星還不是完全靜止的,它們會前後左右上上下下地晃動(這個我們後面要重點談),所以需要很大一片空間才能保證不撞上。目前國際空間機構只允許在地球同步軌道部署最多180顆衛星,如此一來地球同步軌道就顯得比較擁擠,你要是沒有見縫插針的功夫搶C位,就只能眼巴巴看著人家先到先得了。
  • 火箭只有達到第一宇宙速度才能出地球大氣層嗎?能否慢慢飛出去?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物體如果要實現環繞地球運行,那麼它在地球表面的最低運動線速度必須要達到7.9公裡每秒,而這個速度與大氣層的有無並沒有關係。即使在月球這樣大氣幾乎可以忽略的星球上,發射一個火箭實現環繞運行,也得需要達到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即1.68公裡每秒。
  • 月亮的運行軌道並不是一個圓形,真實的軌道是一條弧線
    天文學家對於月亮的運動分析,查出月亮運行有一種長期的加速。如果在公元1850年的時候有天文學家非常精確度的測定了月亮在軌道上的速度,在1950年的時候又有天文學家利用這個數據去計算這時候月亮在天上應該所在的位置,但是計算出的位置和月亮實際的位置並不一樣,月亮的實際觀測到的位置在計算位置的前方22公裡處或者兩者之間形成了22分的角度。
  • 流浪地球中諸多不嚴謹科學,真的可以用離子推進器推動地球嗎?
    如果發生這種狀況,我們是無法逃脫的,太陽爆炸的時候光線需要8分鐘到達地球,而同時產生的巨大輻射也隨之到來,也就是說我們發現的時候,地球的毀滅也會同時降臨。太陽膨脹為紅巨星階段,這個過程外力無法控制,太陽非常穩定,在沒有到紅巨星階段,是不可能產生大膨脹的,目前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能讓太陽膨脹至地球軌道。拋開這些方面,我們就說太陽提前進入紅巨星階段。
  • 地球同步軌道的空間站內,「離心力」可以達到地面1G的水平嗎?
    ,因為靜止軌道在高緯度角度不合適,軌道的星下點就是一個8字3.靜止軌道:靜止衛星軌道大家應該最熟悉不過了,即衛星繞地球的速度與地球自轉角速度一致,這個位置大約在赤道上方3.6萬千米的位置!一般我們所說的同步軌道大都指的是靜止軌道。二、同步靜止軌道位置的衛星「離心力」和其所受到的地球引力一樣大?
  • 地球進入倒計時?研究發現,48年後「阿波菲斯」小行星將撞上地球
    地球進入倒計時?在太陽系之中,除了太陽、八大行星、衛星等擁有固定的軌道,很難受到外力的影響「逃離」軌道之外,太陽系中還有著一群不速之客。它是一顆體積較大的小行星,直徑約為305米,同時,在太空非均勻輻射的影響下,「阿波菲斯」小行星猶如安裝了加速器一般,正在飛速朝著地球前進,這也讓它和地球相撞的時間被大幅提前。這顆名為「阿波菲斯」的小行星,最早發現的時間是在2004年,當時它在圍繞著太陽運行的過程中,被科學家們發現,此後就一直關注著它的一舉一動。
  • 離心力就是一個沿軌道運行的物體離開吸引體的趨勢!
    根據牛頓的說法,哈雷當時問他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的力量會劃出怎樣的曲線,他不假思索地說經他演算應該是橢圓形。但當他尋找自己的演算證明時,卻怎麼也找不著了。哈雷一直等到11月,才收到了牛頓的一篇短篇數學論文《論軌道中物體的運動》。牛頓在這篇《論運動》中勾勒出的宇宙是一個抽象的體系,其中運行著一個個遵循特定數學規律的物體。牛頓在這裡創造了「向心」這一術語,用來描述在其體系中運作的朝向中心的吸引力。
  • 木星和金星每隔40.5萬年改變地球的運行軌道
    圖解:末次冰期最盛期地球的藝術想像圖幾十年來,地理學家一直嘗試去探尋由木星和金星每隔40.5萬年對地球運行軌道的部分變化而產生的變化原因。如前所述的一樣,地球在其氣候中經歷周期性變化(這與地球軌道的變化有關)的觀點已經被接受了近一個世紀。這些變化包括米蘭科維奇循環,它包括地球軌道偏心率的100000年周期變化,地軸相對於軌道平面傾斜41000年周期變化,以及由行星軸的變化引起的21000年周期變化。
  • 地球軌道力正強烈地影響著地球上的氣候模式,會影響人類居住麼?
    在不斷重複的過程中,我們太陽系中最大的兩顆氣態巨行星,木星和土星的引力使得地球軌道的形狀從近乎圓形變成了略微橢圓形。離心率衡量的是地球軌道的形狀偏離整個圓的程度。這些變化影響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地球離太陽最近的點(稱為近日點),出現在每年1月3日左右,離太陽最遠的點(遠日點)一般出現在在7月4日,產生約510萬公裡大概是3.4%的差距。
  • 地球體積收縮多少倍會變成黑洞?不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樣能計算
    首先要拋棄力的概念,想像一個沒有力存在的世界。而任何物體都是沿最短時空運動的,這裡需要注意,如果時間是絕對的那就是沿最短距離,但在廣義相對論的框架裡,時間並不是絕對的,所以是沿最短時空運動。當時空曲率足夠大的時候,任何物體都會認為到黑洞的中心時空最短。
  • 地球繞太陽運行的速度會逐年變慢嗎?
    這對地球繞太陽的速度意味著什麼?這就是許多人想要知道的,有人這樣問我:「我讀過您的一篇文章說,(目前)地球軌道正在緩慢地遠離太陽移動。地球繞太陽旋轉是更快或更慢嗎?你能為我澄清一下嗎?」這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問題,答案確實如此。每年,地球遷移都離太陽如此微小,並且花費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一次完整的公轉。
  • 科學家要在末日來臨時強行改變地球軌道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家近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認為,大約5億年後地球環境將變得極為惡劣,人類等絕大多數物種將無法在地球表面生存,甚至連蟑螂都無法存活。不過,研究者對地球居民的未來仍然抱有一絲希望。科學家認為,人類有許多辦法可以將迫在眉睫的大災難向後推延,如發射小行星以改變地球軌道、將人類的意識與情感輸入到機器中去等。
  • 科技:如何計算G力?
    德克薩斯賽道的高速和急轉彎組合在轉彎時產生近5 Gs的力。一個G是地球引力的力量 - 正是這個力決定了我們的重量。在5G時,駕駛員的力量等於其重量的五倍。例如,在5-G轉彎期間,有60到70磅的力將他的頭部拉到一邊。讓我們來看看如何計算一輛車在轉彎時拉多少Gs以及這些Champ車如何在如此大的力量下留在賽道上。計算驅動器上的G力實際上非常簡單。
  • 地球上70億人同時起跳,地球軌道會改變嗎?可能會更危險!
    在最近幾天又看到了一個同樣的問題,勾起了小編的這段回憶,這個問題就是如果所有人同時跳起在地球上,那麼地球的運行軌道會改變嗎?這一個問題聽起來,有一些瞎扯淡。
  • 太陽帆飛船在地球軌道上「揚帆」
    儘管在科幻電影中,依靠太陽風為動力的太空飛船已經司空見慣,但當23日「光帆2號」飛船真的在地球軌道上展開面積達32平方米的巨大「風帆」時,國際航天界仍是一片讚嘆。《科學美國人》網站23日稱,美國太空組織「行星學會」宣布,「光帆2號」已經成功張開了太陽帆,成為「地球軌道上第一個完全由太陽風驅動的太空飛行器」。
  • 天文學家推算出「HD 106906 b」行星運行軌道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Engadget」12月14日報導,天文學家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長期觀察,確認了一顆編號為「HD 106906 b」的行星運轉軌道。據悉,這顆太陽系外行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位於距離地球約300光年的南十字座,其母恆星編號為「HD 106906」,也是迄今為止該母恆星周圍唯一一顆被觀測到的行星。「HD 106906 b」行星的質量大約是木星的11倍,與母恆星的距離大約是650天文單位,即接近970億公裡。
  • 如果地球改變了軌道,那會給人類帶來什麼後果?
    幾乎太陽系的每一個物體都有著確定的軌道,並且一直遵循軌道運行。不同的行星圍繞太陽以不同的速度運行,例如:地球花365天的時間完成繞太陽一周,這就是為什麼在我們的行星上365天是一年的原因。軌道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