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後每個月繳納的個稅變為0,將失去購房購車資格? 視覺中國 圖
按新個稅法規定,納稅人可以享受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六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但對部分家住北京又想買車的外地人來說,享受不享受個稅改革紅利似乎成了一個兩難的抉擇。不僅買車,據北京日報客戶端2月15日報導:買房資格可能也受影響。
12366北京稅務熱線的工作人員向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表示,在北京市沒有住房且連續5年(含)以上在北京市繳納社保或個稅的非京籍居民家庭,限購1套住房。這位工作人員強調,「個稅零申報不視為納稅記錄,算中斷納稅。」
家住北京的天津人小鄭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他已經到北京工作2年多,稅後工資穩定在8000元左右。這次個稅改革,由於起徵點提高至5000元,如果再加上房租、贍養老人兩項專項附加扣除,他已經可以做到每月無需再繳納個稅。
但是他同時對記者表示了擔憂,因為有同事告訴他,如果想在北京買車買房,就不能讓自己每個月繳納的個稅變為0。這樣會失去購車資格。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查閱了北京市相關規定,發現確實如此。
據北京交管部門於2014年1月發布的《申請小客車指標辦事指南(個人)》規定,持有北京市有效居住證的非北京市戶籍人員申請小客車配置指標需要具備「持有本市有效居住證且近五年(含)連續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和個人所得稅」的條件。
該指南對「連續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和個人所得稅」這一條件做出了詳細解釋:「近五年(含)連續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是指:申請月的上一個月開始往前推算60個月連續,不能斷月(如有斷月,補繳後有效)。「近五年(含)連續在本市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指:申請年的上一年開始往前推算連續五年,每年都有繳稅記錄(大於零),可以斷月,不能斷年(如有斷年,補繳無效)。
很顯然,小鄭的同事沒有騙他,外地人在北京如果想買車,就必須保證5年連續繳納社保和個稅,且繳稅記錄必須大於零。
小鄭對記者表示,「這樣一來,我這種情況肯定就不會主動申請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了,雖然我現在還沒有北京居住證,也要等幾年,但我必須保證每個月交一點稅,以保留我的購車資格,可能以後工資漲了再考慮申報。」
像小鄭這種工資剛好卡在特定區間的人在近期確實遭遇了尷尬。一方面,申請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就可以每個月少交一些甚至不交個稅,但是如果每個月的納稅額為零,又將面臨短期內失去購車資格的問題。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也查詢了上海市交管部門相關規定,相比北京市較為寬鬆。根據上海市《申請參加個人非營業性客車額度拍賣常見問題與解答》。上海市的購車門檻是「本市戶籍,或者持本市居住證明且自申請之日前已在本市連續繳納滿3年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不僅連續繳納期限縮短為3年,社保和個稅也可以二選一不再兩者都為必須,而且對個稅的繳納額度未規定是否要高於零。
有相關專家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從原理上來講,個人所得稅零申報不等於不申報,零申報也能說明是這個人有收入的,只不過未達到繳稅門檻。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範子英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上述問題確實是此次個稅改革出現的一個新現象。每個大城市對自己的購車購房條件都會做一些限制,常見的就是在社保和個稅方面的連續繳納要求。
「這就引發了那些之前有繳個稅,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後可以不繳的人群的尷尬。」範子英稱,「其實還有另外一種更為複雜的情況,就是新的個稅徵收方法是累計徵收,應納稅金額是年間逐月提升的,這可能會導致一部分人在一年的前幾個月個稅繳納為0,後幾個月又會繳納的情況。」
其實,有的城市已經出臺了相關協調政策。如上海人社局就在官網的互動交流欄目回應此問題稱,「個稅實行專項抵扣屬於國家法律法規,申請居轉戶需要滿足依法納稅要求,因專項抵扣造成的稅額降低的情況不會影響落戶申請。」
範子英建議,其實解決上述困境的辦法也很簡單,在納稅記錄上註明稅額的降低甚至降為0是由於專項附加扣除所導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