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喜歡陶瓷的朋友分不清什麼是貼花陶瓷,什麼是手繪陶瓷,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貼花陶瓷,和分辨貼花手繪的區別。陶瓷貼花也叫移花,移花是用粘貼法將花紙上的彩色圖案移至陶瓷坯體或釉面。亦稱「移花」。是現代陶瓷使用最廣泛的一種裝飾技法。分釉上貼花和釉下貼花等。釉上貼花有薄膜移花、清水貼花和膠水貼花等。釉下貼花有在貼花紙上只印出花紋輪廓線,移印後再進行人工填色的;也有一次性貼上線條色彩的,稱帶水貼花。貼花紙有紙質和塑料薄膜兩種,用紙質花紙須經過揭紙、洗滌等工序,後發明了薄膜花紙,便不須揭紙等工序並便於機械化、連續化操作。絲印陶瓷貼花紙使用範圍及特性,陶瓷貼花紙主要用於陶瓷器皿圖案和色彩的裝飾,取代過去沿用的手繪和噴彩工藝。
貼花瓷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釉下的,顧名思義就是在陶瓷的素燒坯上,然後上釉料,高溫燒制。釉上貼花,是在燒成的白瓷上貼上釉花紙。而這種又分釉上和釉中,是經過高溫燒成後,貼花料融入釉中或附在釉上,景德鎮的貼花瓷往往用了這兩種方法,而由於釉上貼花成瓷效高,和層次分明,景德鎮青花貼花瓷主要採用釉上貼花。釉上貼花也是一種常用的貼花方式,它也貼於成瓷上經過低溫燒制而成,但不好做食器,含鉛量高。貼花是貼花紙有專門的生產廠生產,規模都不大,它是根據客戶的要求訂製或自己創作圖樣,在商店裡售賣。生產瓷器的個人和廠家都可以直截買來、貼上,送去燒就行了。貼花不需技藝,也不費力氣,省工、省料、省時,適合大批量生產。如日用瓷、陳設瓷等等。大大降低了成本。
貼花紙上的絲印油墨圖案貼在陶瓷器皿上後,要在700-800℃或1100-1350℃下燒制,才能附著牢固,色彩隨陶瓷中發色劑的品種而定。陶瓷貼花紙是陶瓷墨的載體,分為陶瓷釉上貼花紙和陶瓷釉下貼花紙,花紙的種類因組成而有區別。由於陶瓷油墨的遮蓋力強,透明度差,所以目前還不能運用三原色原理進行印刷,網點印刷方式採用非疊印的並排專用彩色墨網點印刷。釉上貼花紙印刷的油墨為高溫油墨;釉下貼花紙印刷的油墨為高溫水性油墨。
接下來教大家幾個區分貼花陶瓷和手繪陶瓷的方法,手繪的作品不存在兩件是完全一樣的。純手工繪製的瓷器畫面運筆流暢,濃淡相宜,線條灑脫,自然逼真。細看對稱的、或相同的圖案,每個局部,貼花瓷基本是一致的,而手繪的肯定不能做到完全一致,這一點很重要。純手繪是手直接在陶瓷上繪畫,非手繪的則是指貼花、印模等。貼花是把電腦製版的印刷品複製到陶瓷上,對稱工整,線條粗細均勻,但看起來比較呆板,沒有動感和神氣。用放大鏡看或用肉眼仔細觀察畫面的花紋,你會發現貼花圖案是由很多網紋網點組成的,有明顯的機器製作痕跡。視覺上會感到瓷器的貼花圖案很粗糙,內容很生硬,顏色發悶,不鮮亮,沒有豐富感,構圖不飽滿,立體感不強,美觀性大打折扣。
裝飾紋圖案。有很多瓷器,上、下、左、右邊緣,常常有一圈裝飾圖案。貼花的圖案普遍會出現圖形交疊、錯位、接頭出現缺口這三種缺陷狀況。在缸、碗、杯、瓶等圓形類的陶瓷器物上比較容易發現。手繪的花紋看上去流暢,細膩,色彩生動,水份飽滿,立體感強;貼花的圖案看上去平面、死板,不生動。青花的釉下貼花很難區別,手繪的由於著力不同,顏色會出現深淺不一致,貼花的則很難做到,這也是一個重要的鑑別要點。釉下貼花的色彩一般不夠豐富,大多是青花的,粉彩的貼花都是釉上的,二者很好區分。還有一種是陶瓷印花,也是陶瓷裝飾藝術的一種方法:用刻有裝飾紋樣的印模,在尚未乾透的坯胎上印出花紋;用刻有紋樣的模子制坯,使坯胎上留下花紋;刻有裝飾紋印,印上裝飾圖案,再人工繪色,這有別於貼花,也屬於手工繪製。貼花陶瓷,細看有時會發現缺色的現象,像被蟲咬過。這是由於貼花紙在轉運過程中,或操作時弄掉了貼花紙上的部份陶瓷顏料所致,但不一定每件瓷器上都出現,要仔細尋找才能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