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天沒更新,想死你們啦:)
微信公眾號改版,
一定要「星標」享學樂公眾號哦。
不然就不能及時看到我的更新哦。
(雖然我的更新頻率比蝸牛還慢,請多多包涵昂)
這段時間工作任務特別多,
群裡的各種學習資料、暑期課程也在緊鑼密鼓的準備中,
恨不得有三頭六臂。
2020真是個多事之秋啊,希望——疫情早消滅、災難不再來,歲月靜好,國泰民安。中華民族經歷了那麼多坎坷和磨難,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
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大的努力。
2020的寒假是史上最長的寒假,開學剛幾天,神獸們又被打包退回哈哈,繼續在家「盤娃」吧。這個超長假期,其實是非常考驗家長的組織安排和執行落實能力的,好好利用、查漏補缺、夯基拔高、堅持到底,肯定會收穫滿滿。
正是基於這種情況,我們啟動了「2020專題學習」計劃,一個專題一個專題的來,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上,側重自主學習、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爭取讓娃在這個超長假期有收穫、不虛度。前兩期專題分別做了「成語專題(初級)」「文言文精讀(初級)」,在學習的同時,教給大家思路和方法。
即將開始第三期專題——成語(中級)。
預祝大家端午節快樂呀:)
背了那麼多文言文,折騰了那麼多版本,
具體到考試,考什麼、怎麼考?
《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語文》,這份大綱是要好好看一看的。
識記,是最基礎的能力要求,A級。
對古詩文的考查,也就是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鑑賞評價,ABCD四級。用不著你去用文言文寫作(表達應用)和探究。把精力和時間放在該放的地方。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B。
本考點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兩點:
一是「常見實詞」,這是考查範圍;
二是「在文中的含義」,「在文中」這一限制成分是所給條件。綜合這兩點,再加上「理解含義」的具體要求,既是考查學生掌握文言實詞的情況,又是考查運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所謂「常見實詞」,是從詞的出現頻率上來講,「常用實詞」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詞和次常用詞,所謂「在文中的含義」,實際上就是指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由於文言實詞絕大部分具有多義性(本義、引申義),因而要確定某個實詞在特定的語境中究竟表示哪一個義項,這也就是一種能力。
文言實詞考查的重點仍在詞語的理解和積累上,在學習和複習中要注意實詞的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字和偏義複詞。其中考查的重點是實詞的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
學文言文語法知識,我們先從字詞入手。
掌握較多的實詞,是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的關鍵。
一篇文章是靠實詞傳情達意的,虛詞只起連接句子結構、調節語法語氣作用,本身沒有多少客觀實際意義。所以要看一個人的文言功底深不深,主要看文言文實詞能積累多少,「文言實詞顯實力」 也就是這個意思。
實詞,是含有實際意義的詞。實詞能單獨充當句子成分,既有詞彙意義又有語法意義。一般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等。具體的語法知識點數不勝數:
古今異義包括詞義擴大、詞義縮小、詞義轉移、感情色彩變化;
一詞多義包括本義和n個引申義;
古今通假包括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替代、聲旁字體替代形旁字、形旁字替代聲旁字、同聲旁的「形聲字」互相替代;
詞類活用包括名詞作動詞、名詞作狀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
..
看到上面的解釋和概念是不是頭都大了?
這麼難,這麼多,咋入手?咋學?
還是那句話,一輪一輪學,一層一層加深。
雖然是高考的知識點,但是中學生有中學生的學法,小學生有小學生的學法,打牢基礎、循序漸進,最終收穫的不僅是知識點,還是學習的思路和方法。
以上說到的那些文言文語法知識,其實在成語中都有體現。
記住一個成語,了解一個故事、記住一個實詞,化繁為簡、由簡到難。
文言文實詞,我們先從實詞的「本義」開始學起。例如:
【安】
「安」是會意字,上面是「宀」,表示屋子;下面是「女」,女子。合起來的意思指女子在家中生活,不必外出擔風險。通過解釋字形,知道「安」的本義。
【本義】安靜、安寧
【成語】惴惴不安
【字詞】惴:憂愁、恐懼。
【解釋】形容因害怕或擔心而不安。
【出處】《詩經·秦風·黃鳥》:「臨其穴,惴惴其慄。」
【造句】他每次被皇帝召見,心裡總是惴惴不安。
【背景故事】
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於公元前621年死後,秦國決定用177名活人殉葬,其中包括大臣子車氏(子車zǐ jū,複姓)家族的奄息、仲行、於虎三人在內。這三人才能出眾,給秦國做過貢獻,深受百姓愛戴,如今卻要無辜被活埋,秦國人對他們無限同情,對統治者這種滅絕人性的暴行十分憎恨,他們無可奈何地創作了《黃鳥》一詩,來表達他們的悲哀和憤恨之情,這首詩保存在《詩經·秦風》裡。
交交黃鳥,止於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維此奄息,百夫之特。臨其穴,惴惴其慄。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止於桑。誰從穆公?子車仲行。維此仲行,百夫之防。臨其穴,惴惴其慄。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止於楚。誰從穆公?子車針虎。維此針虎,百夫之御。臨其穴,惴惴其慄。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臨其穴,惴惴其慄」——穴:墓穴。惴惴:恐懼的樣子。慄:戰慄。這兩句大意是:當臨近墓穴將要被活埋時恐懼地戰慄起來。後來發展演變為成語「惴惴不安」。
【拓展知識】
殉葬,是奴隸社會的一種惡習,被殉的不僅是奴隸,還有統治者生前最親近的人,秦穆公以「三良」從死,就是一例。《黃鳥》一詩只哀悼「三良」之死而不提其他人,由此可知,那174人均為奴隸。
【相關成語】
坐臥不安、寢食難安、忐忑不安
以上成語的「安」字都是本義——安靜、安寧的意思。
這一輪學習只學文言文實詞的本義,只學實詞的本義、只學實詞的本義,重要的話說三遍,切記貪多嚼不爛。通過學成語、看故事的方式,讓孩子在一個小小的語言環境裡了解、掌握、積累一些重要實詞的本義,然後再去學引申義、詞類活用等等,一步一個臺階的往上走。
本期開始時間:2020年7月6日(周一)
本期學習方式:和之前一樣。打卡、學習、復盤。
可參見這篇文章:
特別說明的是,第一期專題學習的60個成語的資料、成語學習單,被某些微商盜用了,有的還改頭換面把「享學樂」水印去掉,換成自己的水印。好吧,我也不說啥了,不在烏七八糟的事上浪費精力,帶著群娃學東西才是王道。
這期成語專題還是60個,只發10篇資料電子版,然後集結成冊出紙質版。
請不要問我適合幾年級的孩子,
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學習情況都不同,
只有家長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對吧,
學習資料會發,請自己去判斷。
如果孩子年齡太小、認字寫字關還沒過,就別參加了。
學習任務並不繁重,學習內容並不繁瑣,
請確定自己能堅持再加入,
對自己負責,對孩子負責。
打卡小程序(7月6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