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知聲
P2P——是一個英文縮略詞的簡稱,即為peer to peer lending,意思為個人對個人借貸業務。
國內最早的P2P業務出現於2006年,當時並沒有引起多少關注度,只是小範圍內的略有傳播。
到了2010年,隨著人們投資觀念的興起,P2P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慢慢浮出水面。
p2p監管
到了2012年,國內的P2P機構已經達到了2000多家平臺,但是活躍的也沒多少家,很多只是有業務,沒業績。
到了2015年,P2P真正爆發開來,平臺達到4000家左右,而正是從這一年開始,P2P的問題開始出現。
在2015年12月,隨著e租寶問題的爆發,人們終於意識到了,這種集資模式問題非常巨大,e租寶公司成立於2014年2月25日,2015年12月6日,e租寶涉嫌非法集資,被公安機關查處,從2014年2月25日到2015年12月6日,短短不到19個月期間,e租寶公司共非法集資762億,扣除重複投資部分外,共非法集資598億,截止案發,未兌付資金為380億,牽扯到的投資人90.85萬人。
e租寶
在e租寶問題爆發之後,P2P的問題開始不斷爆發,之後的兩年時間,問題平臺不斷出現,到了2018年末,P2P平臺從巔峰時期的接近7000多家,變為只有1100多家。
在2018年期間,是P2P大面積暴雷高峰期,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在2018年期間,P2P暴雷平臺多達580家,平均每天1.5家。
網際網路金融風險
在2019年,國家加強了對P2P的監管力度,從2019年開始的「175」號文件《關於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範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堅持以機構退出為主要方向,定調了P2P的命運,那就是慢慢退出。
在19年4月份《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有條件備案試點工作方案》流出,該方案對P2P目前現存的機構進行了指導約束。
同時,各地也開始清退現存P2P機構。
在2019年10月份,湖南宣布取締省內現存P2P平臺,隨後拉開了各省取締P2P的行動,截止到2019年底,已有甘肅、雲南、河北、四川、重慶、河南、山東、湖南、山西在內的九省市宣布取締轄區內所有網貸平臺。而其他省市也宣布取締省內不合規平臺,至少涉及到948家機構。
至此,國內現存P2P平臺就剩下456家,在最近三年期間,取締的平臺多達6000多家。
而央行也對外宣布「力爭在2020年上半年,基本完成網貸領域存量風險化解」。
遠離非法集資
留給P2P平臺的時間不多了,接下來它們的選擇只有消失或者轉變合規,不論哪種模式,為的也是普通老百姓的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信息,請以實際情況為主。感謝原作者的辛勤創作,轉載只是為了更好的傳播新聞資訊之目的,未與作者取得聯繫,如有侵權,請原作者速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