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亞東河畔話變遷

2020-12-23 中國軍網

亞東河畔話變遷——珠居村紀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慶祝活動見聞

位於亞東縣下司馬鎮東北部的一個普通村落,在過去幾十年間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集體財政處於虧欠狀態到現在家家戶戶人均年收入過萬,小車新房,一應俱全,集體產業發展壯大,醫療、教育、衛生全面普及,這個村子便是有著「小江南」之稱的珠居村。

古老的亞東河從村中奔騰而過,一排排磚木結構的房屋顯得光鮮亮麗,一面面國旗在屋頂隨風飄揚,別有一番欣欣向榮之景。

「講黨恩愛核心,亞拉裡索,擁戴忠誠……」三月初,走進珠居村,遠遠便聽到村委會廣場上傳來了歡快的樂聲,十幾名群眾正圍成圈盡情地跳著鍋莊。

在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來臨之際,珠居村舉行了盛大的文藝慶祝活動,村民們沉浸在節日的祥和氛圍中。席間,熱情的村民尼瑪多吉提著裝滿甜茶、酥油茶的暖壺,頻頻給周圍的群眾添茶。

尼瑪多吉是村裡的先富戶,腦子活,幹勁足。早些年認真專研焊接技術、四處拜師學藝,在市、縣組織的培訓中著重學習了焊接技術,手上功夫慢慢熟練了起來,在工地上憑藉一技之長賺到了不少錢。

後來,隨著業務範圍的擴大,尼瑪多吉便和同村6名群眾一同創立了「團結農牧民焊接隊」。2017年和2018年兩年時間,焊接隊總收入近140萬元。

尼瑪多吉說:「這一切,都得益於新社會黨的好政策。要是在舊社會,我們幹的這一行是被人瞧不起的低賤職業。焊接隊賺到了錢,永遠不會忘記黨的恩情,永遠不會忘記困難鄉親。」

在工作之餘,尼瑪多吉經常跑到鄉親家中免費修繕門窗,並和困難群眾一道談心聊天,講述焊接隊致富增收的歷程,激勵困難群眾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活動現場,記者還見到了村支部書記塔傑。「來來來,看看我們村新修的停車場。」塔傑盛情地邀請記者參觀。站在珠居村停車場裡,塔傑告訴記者,每年停車場能幫村裡增收40萬元,這些錢是珠居村脫貧群眾防止返貧的重要保障之一。在塔傑的計劃中,將來會在停車場附近建修理廠、洗車場、小商鋪和家庭旅館……

近年來,塔傑帶領當地群眾轉變思路、發展產業,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引導村民參加合作社,擴大集體經濟規模,創辦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加村民收入。2011年以來,爭取「興邊富民」項目資金280餘萬元,興建唐嘎布糌粑加工廠、珠居村養殖基地、珠居村民俗旅遊度假村,承包了蔬菜溫室大棚等項目,帶動50名群眾增收致富,村集體每年增收20餘萬元。

「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是共產黨帶領著我們一步步走到現在。我們一定要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未來!」

聽著塔傑豪邁激昂的話,我們相信,未來像珠居村這樣的村子會在亞東越來越多,群眾會越來越富。

責任編輯:張思遠

相關焦點

  • —— 西藏日報《叫我怎能不歌唱——慶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特別...
    《叫我怎能不歌唱——慶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特別報導》,匯集成就宣傳創新的諸多亮點,以精心策劃、新穎題材、紮實採訪、樸實文風以及對歷史的深入挖掘和靈活多樣的全媒呈現手段等,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發揮了主流媒體主力軍的重要作用。
  • 西藏邊陲重鎮亞東舉行首屆國際旅遊文化節
    貢桑拉姆 攝中新網亞東6月3日電 (記者 貢桑拉姆)2日,西藏日喀則市亞東首屆國際旅遊文化節在亞東仁青崗邊貿市場開幕,前來參加活動的車輛在亞東河畔排起了長龍。當地民眾表示,亞東變化大,發展速度快,來此觀光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圖為開幕現場。
  • ——慶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大會側記
    ——慶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大會側記新華社記者張宸、白少波三月的拉薩,樹枝已經冒出綠芽,春天的氣息愈發濃鬱。28日上午,布達拉宮廣場彩旗飄飄,充滿了節日的喜慶。這是一個讓人欣喜的時刻。西藏各族各界幹部群眾,上萬人共聚布達拉宮廣場,熱烈慶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日子。60年前的今天,中國共產黨領導西藏人民砸碎了封建農奴制的枷鎖,百萬農奴翻身站起來,開啟了在社會主義康莊大道上闊步前行的新徵程。上午10時,慶祝大會正式開始。布達拉宮廣場頃刻間沸騰了。
  • 紀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壯麗的時代巨變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同時也是百萬農奴翻身解放的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60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西藏各族人民平息了西藏上層反動集團發動的武裝叛亂,實行了民主改革,廢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百萬農奴和奴隸翻身得解放,西藏和全國各省區一樣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民主改革是西藏歷史上最為廣泛、最為深刻、最為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
  • 正在直播 | 首屆亞東國際邊貿旅遊文化節今日啟幕 一起感受「西藏...
    【新民晚報·新民網】6月2日上午11時20分,首屆亞東國際邊貿旅遊文化節將在西藏日喀則亞東縣舉行。在文化節活動中,將包含內容豐富的文體活動,如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達諧舞蹈等。此外還有開幕式、篝火晚會、書畫攝影展、傳統射箭比賽、中印物資交流會、「舌尖亞東」廚藝比賽、賞印度歌舞品印度紅茶等精彩內容,以此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獻禮。亞東縣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境內,與印度、不丹接壤,藏語是「卓木」,有「漩谷,急流深谷」之意。喜馬拉雅山脈共有亞東溝、吉隆溝、樟木溝、陳塘溝、嘎瑪溝等五條溝,均在日喀則境內。
  • 【西藏民主改革61周年】歷史的選擇 人民的選擇
    【西藏民主改革61周年】歷史的選擇 人民的選擇 2020-03-26 13: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偉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7日發表《偉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白皮書,全文如下:偉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9年3月結束語前言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1966年河北邢臺地震時,西藏60多位牧民組成一支送馬隊伍,走了整整26天,行程5500多公裡,將240多匹馬送到邢臺。30多年後,一個由28人組成的代表團,帶著60臺邢臺牌拖拉機到拉薩回訪,回饋當年西藏兄弟的送馬之情。
  • 西藏民主改革60年來民族語言文化得到全面傳承與發展
    中國西藏網訊 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60年來,西藏自治區高度重視保護包括藏語在內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化,通過雙語教育推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在舊西藏,接受教育是上層貴族和少數僧侶的特權,百萬農奴根本沒有識字讀書、接受教育的權利。
  • 免費義務教育圓了大學夢(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
    「去年我拿到西藏大學錄取通知書時,我爺爺完全不相信這是真的。」西藏大學文學院2018級學生次仁,是班裡唯一的盲人,坐在春風催開的桃林裡,他和記者說起往事。  22歲的次仁出生在西藏薩迦縣吉定鎮加姆村。民主改革前,他的爺爺奶奶都是莊園裡的農奴,沒有讀過書。
  • 《偉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白皮書(全文)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月27日發表《偉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白皮書,全文如下:偉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9年3月  結束語  前言  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
  • 白瑪赤林︰西藏民主改革偉大歷程創造了六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間奇跡
    2019年3月28日,首都各界紀念西藏百萬農奴解放60周年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央和國家機關、解放軍有關部門、涉藏有關單位負責同志以及在西藏工作過的老領導參加會議,熱烈慶祝西藏百萬農奴解放60周年。即日起,「統戰新語」陸續刊發與會代表發言,讓我們在學習交流中, 銘記歷史、珍惜現在、開創未來,繼續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西藏偉大事業推向前進。1959年3月28日,也就是60年前的今天,周恩來總理簽署命令,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
  • 在亞東河畔 感受最濃鬱的民族風情
    西藏日喀則亞東縣地處西藏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麓的一個邊境縣,山清水秀,氣候溫和,水源充沛,物產豐富,素有「西藏小江南」之美譽。半農半牧,農作物主要有冬小麥、春小麥、青稞、豌豆、馬鈴薯等。畜牧業主要有犛牛、犏牛、黃牛、綿羊、山羊、馬、驢、騾、豬等。主要經濟林有蘋果、李子等。
  • 專家解讀《西藏民主改革50年》:一個真實發展變化的西藏
    廉湘民: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西藏的民主改革充分考慮了地區的特殊性:一方面採取了與內地不同的方針政策,另一方面也借鑑了其他少數民族地區民主改革的先進經驗,形成了包括土地制度、階級關係、城鎮牧區、基層政權建設、牧工牧主兩利、宗教信仰、寺廟管理、贖買等一系列民主改革的政策規範和具體措施。
  • 【西藏民主改革60年·高原新時代】守望相助 雪域高原盛開民族團結花
    【西藏民主改革60年·高原新時代】守望相助 雪域高原盛開民族團結花 2019-03-23 11:57:27   來源:央視網
  • 風碑——「老西藏」陰法唐將軍軼事
    【筆者按:2017年3月28日,中國西藏網在「西藏百萬農奴翻身得解放58周年紀念」之日,新闢「老西藏精神專欄」,非常有意義,特別是陰法唐將軍的音容笑貌近在大家眼前,在「老西藏及老西藏子弟」以及熱愛西藏的群體引發熱議,朋友來電來訪相互交流,回憶起當年力主西藏民主改革的陰法唐的種種事跡,討論《一身正氣兩袖和風——記陰法唐將軍二三事》「
  • 【統戰新語】【心聲】安七一:民主改革使西藏文化成為人民的文化...
    新語按  2019年3月28日,首都各界紀念西藏百萬農奴解放60周年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央和國家機關、解放軍有關部門、涉藏有關單位負責同志以及在西藏工作過的老領導參加會議,熱烈慶祝西藏百萬農奴解放60周年。
  • 「民主改革是西藏發展史上最廣泛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偉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白皮書於27日發表。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羅布頓珠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白皮書運用大量的歷史史料和新舊對比,揭露了舊西藏封建農奴制的極端黑暗、殘酷和落後,揭示了民主改革在西藏發生的歷史必然性和重大意義,再現了新西藏生產力得到解放、人民當家作主的壯闊歷史畫卷,反映了60年來西藏政治經濟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生態文明保護、宗教信仰自由、民族平等團結各方面的歷史進步。
  • 藏族老教授扎西旺都追述西藏民主改革50年(組圖)
    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新華網北京1月22日電 題:「農奴解放日」亞咕嘟——藏族老教授扎西旺都追述西藏民主改革50年  新華社記者 唐召明  他,精神矍鑠、睿智熱情,有著藏族「康巴漢子」的率真和堅毅。75歲的扎西旺都是中央民族大學的退休教授。記者日前在中央民族大學宿舍樓裡採訪了這位從事「西藏歷史檔案公文選」教學和研究工作30多年的藏族老人。
  • 西藏亞東:邊境產業興 邊民喜脫貧
    海拔4360米的日喀則市亞東縣帕裡草原是西藏最肥沃的草場之一。當地農牧民草上掘金、水中尋寶,積極發展鮭魚、犛牛、藏雞等產業,走上了脫貧致富路。亞東鮭魚養殖基地魚池裡的鮭魚。新華社記者張汝鋒攝今年49歲的達瓦過去靠養牛和打零工為生,年收入約1萬元。今年初,他用家裡的6頭犛牛做股本,入股帕裡犛牛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 西藏民主改革轉變舊觀念 激發農奴對新生活渴望
    同樣,對於民主改革的意義,廣大農奴是很難理解的。儘管1959年下半年,西藏各地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民主改革,這一切對於農奴們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價值觀都產生了極大的衝擊,但他們的思想一時卻很難放開。  農奴的思想轉變  山南地區乃東縣的克松鄉,當年西藏第一個進行民主改革的村莊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