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新生兒體重超過4千克就被列入巨大兒範圍。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對孕媽來說,懷孕時最重要的要數胎兒的發育情況。最緊張的時刻莫過於每次孕檢,看著醫師凝重的表情,生怕他下一句就是寶寶哪裡不正常。
看到單據上一串串數字,聽著醫生嘴裡一個個專業術語,基本上每個寶媽隊會研究半天,生怕自己遺漏了什麼關鍵信息。
露露在孕檢時,就遭遇了這種情況,當時已經懷孕8個月了,檢查的醫生突然來了句:「這孩子頭挺大啊。」露露小心翼翼地詢問,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醫生只說不要緊。
雖然被告知孩子發育正常,但是露露一直琢磨明白醫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直到生完孩子,露露第一眼就看到了自家兒子那碩大的腦袋。
儘管孩子早於預產期出生,卻足足有8斤重,露露總算明白了醫生說孩子頭大,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們常說的胎兒頭大不大,在醫學上有一專業術語,叫做雙頂徑,指胎兒頭部左右兩側之間最寬部位的長度。
雙頂徑是判斷胎兒發育的衡量依據之一,與胎兒頭骨發育、體重及推算預產期有密切關係。
在老一輩人的說法中,如果在B超中看到寶寶的頭比較大,懷的多是男孩,如果寶寶的頭比較小,懷的多是女孩。但從醫學常識可知,胎兒頭部大小與性別無關,而與發育水平有關。
1. 胎兒體重超重
雙頂徑數值與胎兒體重成正比。也就是說胎兒體重越大,頭圍也就越大。一旦寶寶各項發育數值均顯示體重超重,媽媽就要重視控制體重及飲食,避免形成「巨大兒」。
隨著各家庭對孕婦越來越重視,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巨大兒的發生率已經從上世紀末的3%達到如今的7%~8%,個別地區可達12.5%。
2. 順產增加困難
不論是因體重較重導致,還是受遺傳因素、個體差異因素影響,胎兒頭圍過大勢必會增加順產難度。分娩過程中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胎頭先娩出。
如果在產道停留時間過長,寶寶容易有窒息危險。為了安全起見,胎兒胎頭明顯大於平均水平的孕婦,都會被醫生建議剖腹產。
3. 需排除腦積水可能
在醫生發現胎兒頭圍明顯較大,達到發育異常標準,通常會安排孕婦進行進一步檢查,確定是否同時存在其他異常,排除腦積水的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聽到「腦袋大」就懷疑腦積水,需要接受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
1. 控制飲食
曾生育過「巨大兒」的寶媽,再次孕育「巨大兒」的機率是普通寶媽的5倍。
如果孕婦本身就是易胖體質,或是之前就生育過體重超重的孩子,不論是備孕期還是孕期,都要尤其注意控制體重,合理規劃飲食。
2. 低糖飲食
保證充足營養又控制體重的關鍵,就在於減少糖類的攝入。
不論是零食、水果還是主食,都儘量有意識地選擇低糖類食物,可以有效控制胎兒體重。
3. 適量運動
孕期散散步、做做操,不僅利於孕婦舒活筋骨,增強體質,更能消耗多餘熱量,控制體重。
糖果媽媽叮囑:胎兒時期的寶寶身體蜷縮,整個狀態看起來都會傾向於「頭大身子小」,只要醫生無異議就不必過度擔心。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