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女工的生命故事:苦與樂、愛與痛、欲與求【女性書寫小輯】

2021-02-24 中華文學選刊雜誌

文|呂途

我們都會走過從生到死的過程,沒有人永生,這是人與人之間最公平的地方。人的一生如何度過,小的時候在很大程度上由父母和社會決定,而長大成人以後的人生道路在一定程度上是每個人主體選擇的結果。通過講述一個個人生故事,也許可以從中認識到人的生命力,進而認識到,過一個主動的人生是可能的,獲得解放也是可能的。我所說的解放不是說無牽無掛,而是不為物質所累,不為功名利祿所累,不為他人的閒言碎語所累,不為別人而活,不為社會輿論和壓力而活,而是為了正確的人生選擇和人生過程而活。

我所說的生命力指的是什麼?最初對生命力的思考來自蘇浩民的故事。在《中國新工人:文化與命運》中,我詳細書寫了蘇浩民的生命故事。當我第一次訪談了他以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浩民是一位普通的青年人,生長於多災多難的家庭,親人沒有給予他太多積極的言傳身教,反而有很多負面的東西,但是,他就如同叢林中的一棵小樹,本能地追求陽光和溫暖,本能地去反對錯誤和邪惡的東西。我當時就想,正是這樣的風吹雨打都無法改變的「做正常的人」和「做好人」的追求,使得一棵小樹向上生長,這就是我說的生命力。在蘇浩民故事的啟發下,我希望了解更多人的故事,想看看更多人的生命力是如何伸展的。

這種生命力的本質也許是繼承而來,但是必須通過生命過程才能激發出來,這個生命過程對於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這就是活著/體驗的重要性。技術可以傳承,生命體驗卻無法傳授,只能通過自己一天天活著去體驗、去獲得。這也是生命故事分享與技術知識傳播的本質區別所在,這也是為什麼我選擇寫作生命故事的原因。在生命歷程中遇到的任何一次有良知的真善之舉都是對生命力的一種滋養。

在我有限的閱讀範圍內,很少有書裡會記述女工的故事,個別書裡有記述,也只是片段,沒有完整的生命故事;如果想了解六十年前出生的,或者一百年前出生的一個普通女性的故事幾乎不可能;我們可以找到名人傳記,但是不會找到普通人傳記。那麼,了解一百年前或者六十年前出生的女工的一生經歷了什麼,對她和她那個時代有沒有意義?對今天有沒有意義?我認為很有意義,如果沒有歷史我們其實不知道我們是誰。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希望記述今天的女工故事,這也是為什麼本書定名為《女工傳記》。

有一次,我和一對過著較優越生活的老夫妻提及打工者的事情,我用了「工人」這個詞,老先生順著我的話也用了「工人」這個詞,他的妻子立刻很反感,說:「什麼工人?!就是農民工!」我什麼也沒有說,不想引發不愉快,但是我的內心很痛,我感受到她對工友的歧視和不屑,而且我知道,像她這樣的人很多很多。我想,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改變,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改變。但是,一定會有一些人在了解了這些「工人」以後會發生思想和看法上的改變。有一顆溫暖的心的人,會了解那些工友其實在很多方面和所有人一樣,不僅經歷著喜怒哀樂,甚至經歷了更多的困難,而且為社會做著不可或缺的貢獻,同時,她們頑強地活著並且煥發著積極的生命力。我相信,一些人不僅會改變某些成見,也許還會對她們生出尊敬和愛意。無論這是不是我一廂情願,這是我的期望。

我知道,我寫的故事離真正的女工傳記還有很大的距離,我起這個書名的目的是:為女工立傳。我寫的不是一個女工的傳記,是多位不同年齡的女工的傳記,這延伸出了兩個歷史,一個是時代變遷的歷史,一個是個人的生命歷程。一個時代和時代的變遷會影響處於那個歷史時期中的每一個人,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也必然折射那個時代的某個側面。通過女工們的故事,希望可以勾勒個體和群體,以及歷史和現實之間的關係。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蘊含著能量,但是當一個人沒有方向的時候,再有能量也沒有力量,反而有深深的無力感。

最為重要的是,我寫的是「女工傳記」,不是「工人傳記」。我始終記得這樣的論述:衡量社會進步的指標是這個社會婦女解放的程度,婦女所受的壓迫是所有壓迫中最為深重的。一個女人所受的苦往往是男人無法體會和想像的。一個男人反過來會說同樣的話,但是,這個我不能代言。寫女性是我一直以來的夙願,原因之一是,我自己身為女性,有直接的女性體驗;原因之二是,我碩士學位的專業是「婦女與發展」,專業學習的時候膚淺地接觸了一些概念和理論,而後來,當自己經歷痛苦,也看到其他女性遭受苦難,才開始理解那些概念和理論。寫這樣一本書,希望不愧對我身為女性,希望不愧對媽媽養育我長大,希望不愧對這個專業,更希望不愧對的是願意接受我訪談並給予我信任的女工們;原因之三是,「女人」和「工人」在「女工」之中合二為一,這兩者是有機的整體,正如同一個人的生命故事無法分割。

我先後訪談了近一百名女工,書中和讀者見面的是三十四個故事。訪談對象的選擇是隨著研究的進展而逐步確定和調整的。記得一次和學者好友聊天,說起我的寫作過程,我說,有點兒像我們古人說的「道」,最初是混沌的,但是其中已經孕育了我全部的想法,隨著事物的進展,慢慢生出具體的物象來。

我的寫作目的是雙重的:一個層面希望原生態地展現女工的生命故事;另一個層面,希望可以從那些用行動改變命運的女工中看到希望和可能性。我所寫的女性中沒有典型的英雄式的和領袖式的人物,這是我在研究之初就確定了的。如果一個社會有希望,並不是因為憑空出現一個偉大的領袖人物,而是無數普通人匯聚成進步的力量推動社會前行。如果普通人中間看不到生命力和力量,那麼社會就沒有希望。

相關焦點

  • 書寫我的生命故事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這三句話異曲同工之妙,都在詮釋我們和萬物合一的生命神聖神奇。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本厚厚的故事書,封面是父母恩賜的,內容是我們每個人自己走過的人生心路歷程書寫。
  • 書單|女性作家書寫的女性故事:世界一半人口過著怎樣的生活
    房思琪、金智英近年走進大眾視野的、由女性作家書寫的女性形象,把常常被無名化、客體化的女性變為主角。女性作家書寫的女性故事,不僅僅是我手寫我心的自我表達,更是要書寫傳播佔人類一半人口的女性體驗。原來那些在文學史上被作者走過場的女人們,那些情婦、房東、主婦、瘋女人都有這樣豐富、殘酷,卻都統統不為人知的生活。
  • 她故事 | 「加油木蘭」讓「愛」撐起生命與家——生活總是無常,而...
    她故事 | 「加油木蘭」讓「愛」撐起生命與家——生活總是無常,而她們始終堅強 2020-12-23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用生命書寫精彩》
    《拿生命書寫人生,用毅力成就自我》~我的自傳《冬子》自序生命如一張白紙,那麼我們每個人手裡都有一支筆
  • 這位家政女工、單身媽媽,把自己的故事寫成了暢銷書
    因為史蒂芬妮自己就曾是這樣一位家政女工:在寫出那本令她一舉成名的紀實回憶錄《女傭的故事》之後,這位曾經在困境中艱難掙扎、最多時領取七份不同類型政府補助的單親媽媽,終於實現了自己的作家夢,並受到各大媒體的關注,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和著名奇幻作家尼爾·蓋曼等名人都公開盛讚並推薦了這本書。
  • 人生有八苦,也有八樂,你的選擇決定你的人生是苦還是樂
    無論高矮胖瘦,無論貧窮富貴,人這輩子都會經歷諸般磨難,生命不止,磨難不停。二苦:老任何有生命體徵的生命體都需要面對一個最終的結局:老。五苦:愛別離所愛之人卻不得不離開,傷人心扉。可能是戀人的別離,可能是親人的別離,可能是友人的別離。都說別離是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這無非是自我安慰罷了,誰也不知下次是什麼時候。
  • 關注女工權益 注重女工健康 重視女工成長
    要充分發揮女工委的個人魅力、感召力、公信力,注重溝通、協調、激勵,使「溝通——理解——互動」成為女工工作有效的新型模式,溝通不僅是起點,而且要貫穿於女工工作的全過程。同時要注意以協調求穩定,以協調求發展,學會運用科學的激勵方法和高超的激勵藝術,促進女工工作的群眾化、民主化,把工作重點真正的放到基層,放到為女職工提供幫助和服務上來。
  • 從書寫看見背後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在小程序的書寫功能中記錄下聽後感受以及生活中的小故事。用書寫記錄你的人生,用閱讀聯結你的生活,讓我們一起去創造和發現這些美好!我在講《陪一顆心長大》的時候,常常會被作者講述的一個個溫情的小故事感動著。
  • 張鳴:用愛和堅強書寫「生命日誌」
    張鳴:用愛和堅強書寫「生命日誌」 「我所失去的,正是你們擁有的,請好好珍惜!」這是他在日誌中寫到最多的一句話。住院期間,張鳴將筆記本放在床上的小桌子上,敲打文字記錄自己的心情,即使是化療期間也忍受病痛堅持著。「化療後,左手開始腫大,只能從冰箱取出冰塊來緩解疼痛。沒法吃飯,因為嘴裡都是潰瘍。電腦用不了我就用手機敲。」這近三年來他一天都沒有間斷過。300多篇日誌,累計超過30萬字,記錄了他的點滴感觸和生命感悟。
  • 橋西區總工會舉辦2020年度「女工先鋒」表彰活動
    12月18日,橋西區總工會隆重舉行「弘揚先鋒精神,貢獻巾幗力量」——橋西區2020年度「女工先鋒」頒獎表彰活動。據了解,自今年9月開始,橋西區總工會在全區廣大女職工中啟動了「女工先鋒」評選活動,經過各直屬工會層層推薦、評委嚴格評審等環節好中選優,最終選樹出孟凡凡、曹震男、劉春麗等19名「女工先鋒」。
  • 佛教:一個小故事,喚醒正在造惡業的人們,尊重生命、關愛生命
    01開篇序佛經常常教導我們種善因,得善果,然而許多人卻只是將注意力聚焦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上,而忽視了一花一草,一貓一鳥皆是生命,我們在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的同時,也應該善待這世間所有的生靈今天便為大家分享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小故事,希望以此喚醒正在造惡業的人們,要懂得尊重生命、關愛生命。02世間萬物皆平等春秋時期的李當心禪師一向過著雲遊天下的行腳生活,他以普度眾生為己任,以發菩提心提煉內在的禪定功夫,希望證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成佛境界。
  • 苦諦
    苦諦所講的,就是人生的根本痛苦,錯認為眼睛看到的是實有的,認為生命的實質就是身心的不可分離性。這是一切苦的開始,也是一切苦無法解脫的原因。所以,人們對苦樂的認知普遍是一種本能,而這種本能就是固有的概念所形成的,固執地相信這個世界總有某些事情是快樂的,決不能說一切都是痛苦的,這就是人不能解脫的真正緣由。一切的苦皆從苦受開始,而苦受是從苦緣而生。
  • 飯圈女子圖鑑:數據女工和她們背後的組織
    普通女工的日常:對愛豆好,我都可以對一個普通數據女工來說,打投和籤到是日常工作中最基本的一項。藝人超話中的早安帖或數據組置頂帖,都會提醒粉絲(數據女工)去幾個甚至十幾個平臺不厭其煩地籤到或投票。這只是每天工作中的一小部分。
  • 廣東惠州男子為求愛殺女工友 圖財再殺女工妹被擒
    廣東惠州男子為求愛殺女工友 圖財再殺女工妹被擒發稿時間:2015-03-05 21:12:44來源:中國新聞網(完)原標題:廣東惠州男子為求愛殺女工友 圖財再殺女工妹被擒責任編輯:黃晟哲
  • 了解杜甫的生平經歷,讓他的生命重新鮮活起來 | 書寫人生
    在沒有好好了解一個人的時候,對杜甫的認識在那些如史一樣的詩,讓我覺得他就是一個憂國憂民的老者,甚至有點古板;不像李白,在我的印象中永遠都是白衣飄飄欲成仙的美男子!今天聽書後覺得這個老者的生命重新鮮活起來!原來在那些成就的背後也有很大的付出!
  • 【園長研修室的學習故事】第7期:成長之痛與樂
    學習中的筆記讓我收穫了不少,可是隨著學習的深入,我會發現,筆記已經遠遠滿足不了記錄老師課堂上所說的內容。因為除了每節課本身的內容外,老師脫口而出的理論視角和知識點也是我們需要自主深入了解的。這讓我對每次老師的授課更是充滿了期待。在學習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打破自己已有的知識建構,在思維破解的痛苦中掙扎。
  • 我的生命教育故事——雄仔的故事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雄仔的故事。在故事開始前,先請大家看一個小視頻。視頻裡朗讀文章的男孩,就是故事裡的主人公雄仔。雄仔很願意向我敞開心扉,道出了一個個令人感動的小故事。日積月累,筆畫從曲到直,字形由歪到正,書面從髒亂到整潔,他的書寫水平逐漸提高。雄仔對我說:「老師,倘若我沒有堅持下來,如今不僅可能不會寫字,而且手部功能也將逐漸退化,若一切當真,那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情呀!」聽著他的講述,我心裡百感交集。是啊,如果不是雄仔的堅持,他今天能書寫一手漂亮的字嗎?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的真實寫照啊!
  • 19歲女工疑服用墮胎藥身亡 年輕女性如何安全避孕
    江西姑娘小馮進廠半年,就連和她親密的工友也不知道,這個看上去嬌小聽話的少女懷孕了。  有知情者稱,小馮之死,是因為服用墮胎藥不慎導致大出血。不過,對此說法警方並未回應,只是排除了他殺。  事實上,錢江晚報記者調查發現,外來年輕女工「未婚先孕」甚至反覆人流現象較為普遍,且有年輕化的趨勢。
  • 總是過來人才會苦口婆心
    用喜劇手法聚焦了女性從十月懷胎到一朝分娩後的故事,剛剛開播沒幾集就拿到了豆瓣8.6的高分。產後調理與育嬰問題得到了廣泛關注。不得不說韓劇總是能有它自身的魅力和特點,講述的都是普通人的故事,又在描述上細節細膩,真實貼切生活。
  • 「最美女工」痴情公交不言悔
    她叫李麗莉,是公交集團第六巴士公司139路公交車一名普通的女司機,作為一名女性公交車駕駛員,她努力將工作和家庭放在一個平衡點上。在去年的合肥市「最美女工」的評選中,她光榮地被評為合肥市「最美女工」。崗位辛苦她默默堅守我們先來看一看下面的這段文字,這是去年三伏天時,一位市民跟隨李麗莉跑完一次車程後媒體人所記錄的情形:那時,139路公交車還是發動機前置的老式車型:車內地面是木質結構,沒有空調,一進車廂就感覺置身「蒸籠」。用溫度計測了下,車內溫度高達45℃,發動機引擎蓋的溫度有65℃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