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加油木蘭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收錄於話題#加油木蘭1個
戴木蘭(化名)坐在床上,兒女們圍著求她去醫院;
丁木蘭(化名)攥著自己乳腺癌的確診通知書,站在醫院大門口;
童木蘭(化名)不明白人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苦難。
戴木蘭、丁木蘭和童木蘭是三位生活在河南信陽光山縣的女性。光山縣屬於大別山集中連片的貧困地區,她們三個人的家庭都是當地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當「貧困地區、貧困戶、大病」這三個標籤同時疊加在一個人身上時,故事似乎沒有一丁點轉圜的餘地……
1
年過古稀的戴木蘭仍要承受癌症的打擊。
2018年,當她被查出換上宮頸癌的時候,即使小腹已持續疼痛許久甚至便血,她也斷然拒絕了兒女們讓她去醫院的請求。「我就說不要做手術了,那年做嗓子的手術都花了很多錢了,家裡什麼都沒有了,我也這麼一把年紀了,讓我死也值了。」
這一年,戴木蘭74歲了,有6個子女,她始終記掛著每個孩子的難處,即使自己受再大苦也不能給兒女再多添一方難,是她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
2
都說苦盡甘來,丁木蘭卻不知道她的苦何時有盡頭。
丈夫廖建國(化名)身體一直不好,幹不了重活。但丁木蘭並不認命,兩口子依然堅持用雙手打拼生活,去工廠剪線頭、看大門和守夜……報酬雖低,但兩口子仍然靠著省吃儉用,養大了兩個兒子。
都說苦盡甘來,但並非都能如願。
2016年,丈夫廖建國被查出患有心臟病,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同年,本來小生意做得風風火火的小兒子也發生了車禍,一場手術掏空了家底,讓丁木蘭家徹底斷了收入來源。
2019年,小兒子終於取出了身體裡的鋼板,做起了賣鴨脖的小買賣,每個月有了2000-3000元的收入。丈夫廖建國也在村幹部的幫忙下有了一份公益性崗位的工作,一家人的生活開始有了轉機,丁木蘭卻在這時被診斷出罹患中期乳腺癌。
辛勞半生,她仍在堅持,堅持著尋找人生的轉機。
3
接二連三的噩耗讓童木蘭倍感艱難。
2017年,丈夫吳強軍(化名)在工地幹活時遇到火災,手部、臉部嚴重燒傷,康復不久又遭遇車禍;
2018年,公公吳建國(化名)被診斷為肝硬化、肝腹水,需要手術治療。但命運的無奈並不就此戛然而止。
2019年1月,童木蘭突然感覺小肚子疼得厲害。1月17日,她到武漢同濟醫院進行了細緻的檢查,檢查結果一出來,她就幾乎崩潰了。「醫生說是宮頸癌末期的末期,我們一家人當時就哭了,這兩年我們家運氣太差了。」
當初家裡蓋房,已經借了不少外債,兩次為丈夫吳強軍治病,外債就更多了。公公吳建國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住院,為了省錢,術後三天就急著出院,一萬塊醫藥費讓老人家心疼不已。公公吳建國說,「我都這麼大歲數了,無所謂了,不用治了,他們還年輕。」在吳建國的眼裡,病痛和死亡遠沒有這個家庭重要,只要孩子們能渡過難關,他這點犧牲不算什麼。
匯聚愛的力量,為她們送去一份暖心保障
一位患病的貧困女性,面對病痛的折磨和周邊醫療資源的匱乏,她只能選擇放棄嗎?
針對建檔立卡女性讀書難、看病難的問題,我們發起了「加油木蘭」——關注貧困女性保障項目。這三位貧困女性的故事只是千千萬萬個項目受助人中的冰山一角,「加油木蘭」匯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力量,為每一位建檔立卡女性提供一份免費的公益保險,進一步提高貧困女性的教育和醫療保障水平,也讓她們在面對苦難時能擁有一份對抗命運的「底氣」。
對於戴木蘭來說,20000元的公益保險賠付讓她終於不再有拖累兒女的愧疚,經過治療,在咿咿呀呀的戲曲聲中,戴木蘭又拾起了針線活。
對於丁木蘭來說,20000元的公益保險賠付保障了家人一年的日常生活開支,經過治療,丁木蘭對日子信心滿滿,辦了小額貸款,打算通過養魚增加家庭收入。
對於童木蘭來說,20000元的公益保險賠付讓家人不用在救誰之間做出痛苦選擇,甩開思想包袱的童木蘭積極配合治療,不放棄康復希望。
公益保險在「愛」的槓桿下
撐起了一個個貧困女性的尊嚴和生命
故事從註定寫滿悲劇到圓滿
只差了一個槓桿的距離
▲
從放棄治療到接受治療
戴木蘭現在已經可以做簡單的針線活了
原標題:《她故事 | 「加油木蘭」讓「愛」撐起生命與家——生活總是無常,而她們始終堅強》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