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煙雲:姚木蘭愛孔立夫嗎?

2020-12-17 自我再生

這幾天又重溫了京華煙雲,覺得姚木蘭是愛孔立夫的,卻委屈自己和曾蓀亞過一生。姚木蘭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和孔立夫志趣相投,兩人都是才華橫溢,互相欣賞,有聊不完的話題。

姚木蘭因為妹妹的任性替她出嫁,在花轎裡還在想著孔立夫。我真的不理解她這樣接受了新時代思想的女性,她的才華是有目共睹的,對新思想的理解應該更透徹。竟然因為老人的祈求就下嫁,我更希望她可以像莫愁一樣隨心所欲。莫愁可以因為曾蓀亞扶了女學生產生誤會而逃婚,她也可以呀!為什麼要委屈自己離開心愛的人。

看到這兒時我心情特別複雜,對她既心疼又生氣。後來才想明白,她不是沒有莫愁的勇氣,她是不想看到父母為難,委屈自己成全父母家庭。

踏進曾家後,曾蓀亞覺得娶了木蘭不是自己的本意,他受委屈了,半夜出走。真的為木蘭不值,她一個有氣質,有才華,有美貌的女子為什麼要受這樣的委屈。曾蓀亞是無能的,怯懦的,不現實的,木蘭身上光環太強,他自覺高攀不起,選擇逃避。找了一個溫溫柔柔的曹麗華,只有那樣的人才和他相配,都是嬌養在溫室的花朵,經不起一點風吹雨打。

曹麗華被牛同義侮辱,也是木蘭去向牛同義那種人渣鞠的躬救下了她,而曹麗華的報答就是和曾蓀亞又搞到了一起。後來木蘭都打算成全他們了,已經和孔立夫有了約定,曹麗華竟然撞柱死了。和曾蓀亞愛的轟轟烈烈,不惜一次又一次騙把她當作朋友的木蘭,就因為孩子被曾太太抱走自己要不回來就這樣輕生,這樣不堪一擊。其實曹麗華知道如果她向木蘭求救木蘭會幫她的,就像曾蓀亞出國留學,木蘭幫曹麗華躲過曾太太讓她嫁給安大夫一樣。曹麗華大概知道他們這樣的家族躲過了一時躲不過一世,曾蓀亞那麼軟弱,護不住她,就算木蘭對她夠仁至義盡,她也躲不過豪門貴婦的手段。

我是不相信曹麗華對木蘭有悔改之意,不然就不會木蘭已經把她當作了朋友,她還和曾蓀亞往來。曾蓀亞出軌,出國留學把曹麗華託付給木蘭,他一點愧疚心都沒有。他從來沒有把木蘭當作妻子。曾蓀亞說他相信木蘭,他是相信木蘭的能力,木蘭能保護曹麗華。木蘭就這樣委屈自己成全別人。木蘭進了曾家一直都在委屈自己,奉獻自己,成全他人。

曹麗華死後,木蘭養著她的孩子,這樣善良,這樣有擔當。而曾蓀亞每天渾渾噩噩。我覺得木蘭最後之所以接受曾蓀亞大概也是不想讓曾家瓦解而不是愛,細數曾家,能挑大梁的就剩下木蘭一個人。

木蘭去見好色的吳司令時,蓀亞也沒有說想想其他辦法去救孔立夫,讓一個女人去面對這樣的險境。這樣的男人木蘭怎麼可能看得上,不過是有些責任她必須去承擔。

這樣看來,她和孔立夫很像,孔立夫未必喜歡姚莫愁,結婚是在救姚莫愁。在他們的世界裡,責任大概是重於愛情。總要有人要背負起現實,而另一些人在他們的羽翼下去任性,隨心所欲。

生活並不完美,完美如姚木蘭都要將就,都要委曲求全。我們也只能接受現實,堅強面對。

相關焦點

  • 《京華煙雲》孔立夫對自己不自信,木蘭嫁人,走錯一步,錯過一生
    文|新面紗原創文章,抄襲必究關注我,你的心事,說給我聽我寫了十幾篇《京華煙雲》的觀後感和劇評,終於,忍不住來寫一寫孔立夫和姚木蘭之間的愛情。一對璧人,卻因為孔立夫的不自信,躊躇不前,走錯一步,錯過一生。遺憾,遺憾。
  • 重溫《京華煙雲》大結局:姚木蘭和孔立夫錯過,沒什麼好遺憾的
    作者:愈姑娘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01 看完《京華煙雲 倘若沒有曾家衝喜,木蘭和孔立夫該是最般配的一對。不過仔細想想,木蘭和曾蓀亞,孔立夫和姚莫愁,難道真的是錯誤嗎? 木蘭和孔立夫在一起,就一定幸福嗎?未必。 姚木蘭和孔立夫的確般配,但是過日子未必能過到一起。因為他們太相似了,兩個人都在背負責任,哪有時間考慮兒女私情。
  • 京華煙雲:從曾蓀亞到牛懷玉,再到孔立夫。莫愁用怎樣的代價在成長
    在《京華煙雲》一劇中,姚家的兩個女兒都是命運多舛,大女兒姚木蘭放棄所愛,替妹妹姚莫愁出嫁嫁給了自己不愛,同樣也不愛自己的曾家三少爺。一路心酸的走過來,活生生的把一個京城才女變成了受盡委屈的原配。到最後也終於讓莫愁明白了真正的愛,奈何這份明白來的太晚,晚的莫愁還來不及真正體會和享受這份明白所帶來的愛,就已經用生命來做出回應。最初的莫愁,作為姚思安疼愛的女兒,京城才女姚木蘭愛護著的妹妹,活的是那麼的意氣風發,開朗活潑。
  • 特殊時期發生在老北京的故事,《京華煙雲》為什麼經久不衰
    《京華煙雲》是林語堂旅居巴黎時,於 1938年 8 月至 1939 年 8 月間用英文寫就的長篇小說,英文書名為《Moment in Peking》,《京華煙雲》是他轉譯為中文後的書名,1939年發布首版英文版。
  • 《京華煙雲》原著:如果姚木蘭嫁給孔立夫,真的會更幸福嗎?
    很多看過05趙薇版《京華煙雲》的人,都對姚木蘭的婚姻感到意難平,認為孔立夫和姚木蘭才最為般配。上一次我已經分析過,曾蓀亞並不是渣男,且與木蘭足夠相愛。但即使在原著中,林語堂先生也大有將立夫和木蘭配在一起的意願。
  • 孔立夫雖視姚木蘭為紅顏知己,但真正愛的還是相守一生的莫愁
    而在《京華煙雲》中,林語堂先生也塑造了這樣一個男子形象,那就是同木蘭和莫愁都有感情糾葛的孔立夫。這種感情糾葛並不是爛俗言情裡面的三角戀,實際上他們之間的感情,糾葛之處在於一種遺憾。孔立夫是很小的時候隨著母親一起來北平求學的,因為一些原因,他同姚家人有了交際,自然也就認識了姚家的兩個女兒,木蘭和莫愁。
  • 《京華煙雲》中姚木蘭一家的日常生活情趣,滿是林語堂的美好想像
    林語堂的小說一向被影視改編者熱愛,《京華煙雲》、《風聲鶴唳》都曾經被改編成電視劇。不過我始終覺得,《京華煙雲》的骨架子是姚木蘭、孔立夫、曾蓀亞等人的情感糾葛、人生經歷和他們生存的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而小說的血肉和靈魂則是北京的風情、北京的精氣神、北京的內在底蘊——這一切,又是幾千年的中國文化、中國傳統、中國思想在幾個北京家庭和幾位北京人身上體現出來的。
  • 英文原著傾倒海外讀者 《京華煙雲》起起伏伏70年
    11月20日,電視劇《京華煙雲》在央視上演大結局。     人們對電視劇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同名電視劇的播出至少讓《京華煙雲》這本書登上了暢銷書排行榜。對《京華煙雲》來說,這說不清是幸運,還是悲哀。     原著的魅力在哪裡     對於名著的電視劇改編,可能是這兩年來最招人罵的文化現象之一。因為這類電視劇無一例外地和原著嚴重脫節。
  • 《京華煙雲》:林語堂告訴你家庭教育對孩子有多重要
    《京華煙雲》是林語堂先生的一部小說。雖然這部小說主要描述的姚家曾家還有牛家在風雲變幻時代的變遷,但是,通過這部小說,我們還可以清楚地看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多麼深遠。姚木蘭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孕育出的一顆晶光閃閃的珍珠先來看姚家。姚老爺姚思安雖然是做生意的,但是他崇尚道家思想,加之家中也不缺錢,所以他對金錢不是特別看重。也許越是有錢的越感覺不到錢的重要吧?所以姚思安很會讓錢發揮他的最大價值,把錢用在需要他的人身上。這也讓姚思安不知不覺有了一種寡淡的味道。
  • 鬱達夫翻譯過《京華煙雲》嗎?
    2015年10月21日,臺北林語堂故居公布《華僑評論》月刊所載之《瞬息京華》譯文,宣稱此文系鬱達夫所譯林語堂英文小說Moment in Peking(今多譯《京華煙雲》)的一部分。
  • 京華煙雲:原來曾家一直都在利用姚木蘭,可惜她還那麼為曾家考慮
    《京華煙雲》是一部上乘之作,不僅裡面的明星陣容很是壯觀,涵蓋了老中青三代表演藝術家,其中趙薇飾演的姚木蘭,尤其被大家喜愛。顧大局,識大體,知進退,不管是在姚家還是曾家,她都很大氣。姚木蘭是一個才女,生得漂亮,明眸大眼,很是乖巧。
  • 《風聲鶴唳》——《京華煙雲》姊妹篇,女性不甘被當作欲望的玩偶
    林語堂先生的小說《風聲鶴唳》是《京華煙雲》後篇,以民國內戰爆發,日軍入侵為背景,講述姚家長孫博雅和一位命運悽涼的女性崔梅玲的愛情故事,個人的愛恨糾葛捲入國恨家仇、時代興衰的大洪流中,個體的命運隨著時勢起伏跌宕,最後的結局令人唏噓感慨。
  • 《金粉世家》和《京華煙雲》與《紅樓夢》的聯繫
    《京華煙雲》則是林語堂旅居巴黎時,於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間用英文寫成的中國小說。相傳,1938年春天,林語堂突然想起翻譯《紅樓夢》。後來再三思慮而感此非其時也,且《紅樓夢》與現代中國距離太遠,所以才有了如今的《京華煙雲》。值得一提的是,林語堂憑藉《京華煙雲》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 《京華煙雲》姐妹篇《風聲鶴唳》電視將播出
    ●關於劇本  原著  《風聲鶴唳》在中國內地可能沒有像林語堂的另一部作品《京華煙雲》那樣影響廣泛,然而它在國外的華人中卻有極大的影響力。《紐約時報》在評論這部長篇小說時,把它稱為中國版的《亂世佳人》。
  • 遍地美女的《京華煙雲》,胡可邱琦雯亮眼,網友:她太驚豔了
    相信大家對《京華煙雲》應該都有印象吧,這部劇當時播出的時候真的是深受觀眾喜歡,每到播出的時間點就會自動的打開電視,坐在沙發上等著看。《京華煙雲》這部劇裡的演員們個個顏值都不低,隨便一個配角都能讓人眼前一亮。
  • 《京華煙雲》中關於教養的10大金句一針見血!
    《京華煙雲》作為記錄近代中國上流社會生活點滴的文學名著,其富含文化價值而又接地氣之處,正如林語堂在序中所說:「只是敘述當代中國男女如何成長,如何過活,如何愛,如何恨,如何爭吵,如何寬恕,如何受難,如何享樂,如何養成某些生活習慣,如何形成某些思維方式……」1.富有之家的千金小姐和丫環的分別,只要看態度是否從容雅靜
  • 《京華煙雲》姚父育兒:為何懂得因材施教的父母,養出優秀的孩子
    最近重溫2005版《京華煙雲》時,我才發現原來姚家大家長姚思安才是真正的育兒高手,他是名門望族出身,對待孩子卻講求平等,他認同孩子的不完美,善於發掘每個孩子特有的優點。正如同原作者林語堂先生曾寫:「若為女兒生,必為木蘭也。」姚木蘭就像是我們口中「鄰居家的孩子」,永遠拿到一百分,似乎一直都是完美的代表,好像她不需要父母的引導,就能夠成功,但是真的如此嗎?不,在木蘭的教育中,姚思安付出了很多,因為女兒骨子裡好強,所以姚思安更重視的是木蘭精神上的養育。
  • 京華煙雲·錄
    《京華煙雲》本是林語堂的英文著作,國語譯本眾多,隨性選了個譯本來讀,篇章詞句若是不和君意,自可去讀原著。
  • 京華煙雲散,幽蓮一夢醒:金鐘視後李麗鳳病逝,選擇樹葬令人欽佩
    她曾出演過多部瓊瑤劇,其中包括《庭院深深》《在水一方》以及《京華煙雲》等等,1989年,李麗鳳憑藉《京華煙雲》奪下第24屆金鐘女主角。曾經瓊瑤劇御用演員除了眾所周知的《京華煙雲》《一簾幽夢》等,她還在《六個夢》系列中出演角色,《六個夢之婉君》中的張玉琴,《六個夢之三朵花》中的章佩如,《六個夢之啞妻》中的沈淑貞,因為李麗鳳面容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偏老,多是以婆婆活著母親的身份登場,其出色的演技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