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家風故事館】葛莉娜:十六歲的「小媽媽」撐起一個家

2021-01-14 慶陽婦女

五月飛花,愛暖人間。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季節裡,「慶陽家風故事館」今天開館了,將陸續展播「最美家庭」故事,讓我們一起學習最美、分享最美、踐行最美。夥伴們,不見不散!!


洗衣、做飯、輔導弟弟妹妹寫作業……在這個失去父母的家裡,正寧縣周家鎮喬坡村十六歲的葛莉娜像父母一樣撫養著弟弟妹妹,為他們撐起了一個家,將家庭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她做媽媽的經歷已有5年了。

葛莉娜的事跡早已在正寧縣傳為佳話,為了自己這個「特殊」的家已拒婚十次。今年「三八」節期間,莉娜被正寧縣文明辦、縣婦聯評為全縣「最美家庭成員」—好兒女。


8年前,葛莉娜的父親外出務工受傷癱瘓,常年臥床不起,一家人的生活重擔就全部落在了柔弱的母親肩上。然而,禍不單行,由於長期過度操勞,其母親於2012年臘月患肝癌去世。次年3月,其父也因悲傷過度永遠離開了這個需要他守護的家。當時,16歲的葛莉娜正在讀中專二年級,妹妹6歲,剛剛入學,弟弟才3歲。面對家庭的突然變故,葛莉娜除了放棄學業回家照顧弟弟妹妹外別無選擇。



葛莉娜堅強的面對眼前的一切,毅然承擔起了撫養弟弟妹妹的責任。有時候想念爸爸媽媽,有些事讓她倍感委屈,偶爾也會因為弟弟妹妹的調皮惹禍而氣憤,但她從不在弟弟妹妹面前掉淚,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躲在被窩裡偷偷地哭泣。即便有人提及她的家事,訴說中她總要露出一張笑臉,每一次轉身都要把即將迸出的淚花擠回去。她從自己的低保金中省出2萬多元建了院牆,莉娜說要像大人一樣做一些大人該做的事,她要帶好弟弟妹妹,給她們樹個好榜樣,完成父母臨終的遺願,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


葛莉娜父母去世後,鎮、村幹部立即幫助她們姊妹三人申請了農村低保和孤兒基本生活補助,並推薦莉娜進喬坡小學當了一名學前班老師,她每天可以領著弟弟妹妹按時上學工作,還可以靠自己掙一份工資緩解家庭經濟的壓力。正寧縣婦聯聞訊後,積極協調愛心媽媽團隊、慶陽大愛無疆協會等社會團體和愛心人士,先後20多次深入葛莉娜家庭開展幫扶關愛活動,伸出援助之手。細心的莉娜將每一次的受助情況記在了自己的記事本上,也深深地刻在了心裡。提及她對未來的打算,她說自己要藉助黨的好政策,學一技之長,盡力使弟弟、妹妹順利完成學業,考上大學,回報社會和幫助過她們的好心人。


如今,葛莉娜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對自己的終身大事,她也想過,也曾幻想找個可以依靠的大男孩風風光光的出嫁,但轉身看看年幼的弟弟妹妹,看看這個她苦苦經營起來的家,再想想婚後所面臨的另一個家庭,她憂慮重重,她深深地體會到了撫養一個孩子有多麼的不容易,也能想像到自己結婚後另一個生活環境對弟弟妹妹的影響,她不願打破這個平衡,更不能打破這個平衡。因為,她把撫養弟弟妹妹成人、供他們上大學、幫他們成家立業作為自己的責任和夢想,也正是考慮到這些,她決定把弟弟妹妹作為自己的陪嫁。村裡村外總有一些熱心腸的阿姨大媽前來給莉娜介紹對象,卻往往因為莉娜的特殊「陪嫁」而犯難,更有一些適齡小夥知情後直接放棄相親。當有人問葛莉娜啥時候結婚時,她總是堅定地回答說:等到弟弟妹妹成家立業的時候!

供稿:正寧縣婦聯

編輯:李昊龍  牛海娟

責任編輯:趙海瑞

相關焦點

  • 【家風故事匯】第二十六期:致青春 ——18歲「成人禮」給兒子的信
    」、「戰疫家庭故事」和「家風家訓故事」,以深度挖掘歷史名人,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抗疫家庭故事,同時,展示昆明市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科學教子、勤勞致富、鄰裡互助、熱心公益等優秀有代表家庭的家風家訓,家風故事,共同展現昆明風採。
  • 福州市啟動「聽媽媽講家風故事」進校園活動
    福州新聞網9月1日訊(記者 邱陵 文/攝)好家風溫潤心靈,好故事散發芬芳。1日,福州市紀委監委、福州市婦聯、福州市教育局在福州群眾路小學舉辦「聽媽媽講家風故事」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為群眾路小學師生帶來一場向上向善的心靈洗禮,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儀式伊始,群眾路小學的同學們為大家吟誦《弟子規》。
  • 衡南縣:家風小故事講述廉潔大道理
    來自全縣的20名選手通過一個個家風小故事講述了廉潔大道理,給現場觀眾呈獻了一堂廉潔家風盛宴。比賽現場選手們圍繞主題,結合PPT和背景音樂,從古人好家風到身邊好家風的故事,從家風家訓傳承到自我踐行,通過自身實際或身邊典型,分享了來自不同行業講廉潔、樹廉潔、見廉潔的好故事、好家庭。
  • 成都網紅洛帶 有個客家家風館
    遊客參觀客家家風館。日前,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走進這個土樓,感受客家家風家規;與客家後代子孫們聊家風對自己成長、做人的影響。網紅地標博客樓 展示五大主題客家家風客家土樓的正式名稱,是「博客樓」,「四川客家家風館」位於「博客樓」三樓,由龍泉驛區紀委監委等聯建而成。
  • 12歲女孩為家撐起半邊天
    「我上一年級的時候,跟媽媽要零食吃,當時媽媽流著淚跟我說『孩子,對不起』……我知道,媽媽不是不想給我買,而是因為家裡沒有錢,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跟媽媽要過東西……」陳燕的父親患精神疾病,母親勞累成疾,她從7歲起就開始操持起家務,撐起了半個家。3月4日,12歲的陳燕當選2007年度「感動李滄」十佳人物。
  • 長沙「家和館」裡手制創意家譜
    「血濃於水,要讓包括親屬稱呼在內的家文化代代傳承!」昨日,市文明辦、芙蓉區文明委主辦的「日照百家故事 傳承中華文明」活動現場親情蕩漾:孩子們不僅在新穎的「家和館」裡聆聽家風故事、了解親緣傳承,更自製大樹狀、風箏狀的家譜,創意十足。   堂表親分不清,「家和館」教你識   「逛上一圈,真學了不少常識。」
  • 家風故事丨言傳身教 潤物無聲
    從古至今,家風始終傳遞著家族先輩們的道德準則和價值取向,有了家風,記憶可以留存,時空可以跨越,親情可以守望。成都市婦聯堅持家風引領,與市紀委監委機關、市直機關工委聯合開展了全市家風故事徵文活動,深入挖掘成都市優秀家風故事。
  • 【巾幗脫貧故事匯】「小車間」承載「大夢想」 ——記慶陽妙麗香...
    【巾幗脫貧故事匯】「小車間」承載「大夢想」 ——記慶陽妙麗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巾幗扶貧車間負責人任豔豔 2019-12-30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物件傳家風 鄉愁館潤鄉風
    這些老物件不說話,卻無聲地訴說著每家的故事。」近日,彭州市民張秀英和老夥伴一起參觀通濟鎮橋樓社區鄉愁記憶館後感慨道。鄉愁記憶館是橋樓社區的「文化地標」,館藏「文物」來自當地居民,從風谷車、犁耙、土陶水缸,到石磨、糧食櫃等不一而足,總計80餘件,全是傳統農用老物件。
  • 講好家風故事,踐行勤儉養德 龍山小學「家風故事匯」潤物無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7日13時23分訊(幸柏汝)講一個故事、唱一首歌曲、訪一個家庭、談一點感受。12月16日下午,在渝北區龍山小學「儉以養德·家風故事匯」德育課堂上,主持人鄢俊老師與全校學生暢聊家風,暢談勤儉,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的事、身邊人教身邊人的形式,將「勤勉持家,愛家愛國」的正確家風思想吹進學生心中。
  • 單親媽媽撐起一個家,在脫貧路上奮力前行
    谷秋鳳是李集村的一個單親媽媽,她看上去個頭不高,性格沉穩。然而正是這樣的一個弱女子,不僅走出人生困境,還憑藉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政府的幫扶,將一雙兒女撫養長大。 丈夫離世 弱女子撐起一個家 曾經,谷秋鳳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上進能幹的丈夫,一雙乖巧懂事的兒女,再加上她的勤儉持家,一家人的日子讓四鄰看了都羨慕。
  • 【家風故事匯】第四十九期|高碩:我的家風家訓故事——自強不息
    」、「戰疫家庭故事」和「家風家訓故事」,以深度挖掘歷史名人,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抗疫家庭故事,同時,展示昆明市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科學教子、勤勞致富、鄰裡互助、熱心公益等優秀有代表家庭的家風家訓,家風故事,共同展現昆明風採。
  • 家風的「家」也是國家的「家」
    眾所周知,好的家風是家庭和睦的重要前提,家庭中積澱的優良品質才能世代傳承。家風好,往往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如果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風家訓就是代代相傳的精神滋養,家風正則國興。
  • 美麗玉環·巾幗愛家丨家風家教宣傳月,women做了這些事!
    美麗玉環·巾幗愛家丨家風家教宣傳月,women做了這些事!二、最美家庭講最美2同心戰疫最美家庭事跡巡展5月,「最美家庭講最美 戰疫故事進禮堂」同心戰疫最美家庭巡展走進各個鄉鎮(街道)。巡展的28戶家庭以他們優良的家風家教肩負起了新時代的責任與擔當,吸引群眾學習觀看。
  • 好家風「最美家庭」故事【1-10】
    一條山路坑坑窪窪的,並且又高又陡,奶奶在爬了一小段之後就放棄了,一個人拄著根木棍下山了,接下來還剩下四個人,爸爸、媽媽、姑外婆,還有我們的小小登山者——涵涵,作為一個經常爬山的小朋友,涵涵無論多麼艱苦的環境,無論是下雨,還是烈日下,他都沒有說過要放棄。他和爸爸一起組成了一個「小分隊」率先登上了山頂,媽媽和姑外婆落後他們二十分鐘才到達山頂。
  • 涵育良好家風 構築堅固堡壘
    老楊家風館自2018年5月建成以來,楊兆斌通過書寫廉政詩句、講述家風故事等多種形式,引導社區黨員幹部、居民和青少年傳承優良家風家訓,進一步推動黨風廉政教育。這裡已經成為居民家門口的家風教育陣地,累次接待參觀人員20餘批次500餘人次。  位於國勝社區的崇川經濟開發區廉政教育中心,則是另一個群眾家門口的廉政教育基地。
  • 【家風故事匯】:十八而志 責任以行——「成人禮」給兒子的一封信
    真沒法想像,怎麼一轉眼,你就變成一個大人了,在我們的心裡,在遊樂園玩耍,騎在爸爸肩頭就像是昨天的事。時間走得真的好快,再有兩個月你就是十八歲的男子漢了。上禮拜你說,媽媽,成人禮上你給我寫封信吧,當時我玩笑的說,不寫了,我寫的太多了。是的,一直以來媽媽都有用書信和你交流的習慣,我總覺得文字的表達比語言更過豐富和感人。
  • 一家繪本閱讀館,點亮一個社區——米家繪本館
    在學前階段,他們較少接觸關於競爭、攀比、服從等世俗的概念,也沒有進行文化課的系統學習,是學習負擔最小、學習欲望最原始的階段。如果家長和老師抓住這個黃金窗口期,樹立起小朋友對學習知識的興趣,幫助他們掌握學習的基本技能,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對小朋友未來的一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 他們的家風與愛情故事,令觀眾的紙巾溼了
    「我的祖國我的家·弘揚廣州好家風」活動從全市鑽石婚、金婚、銀婚上百對的夫妻裡挑出10對有故事、有代表性的夫妻代表(寓意「真情恆久遠」),與親朋好友一起分享家風故事,品讀家書經典,傳唱家風歌曲,解讀家風載體,結合時代變遷的大背景,重溫風雨同舟、相濡以沫的愛情親情,傳承尊老愛幼、擔當責任的家庭美德。
  • 【倡清廉家風 創最美家庭①】清風正氣從家出發,濱州經典家規家訓...
    為充分發揮家風建設在廉潔家庭建設中的獨特作用,即日起,「濱州婦聯」微信公眾號開設「倡清廉家風 創最美家庭」專欄,不定期推出優秀作品,一起學廉、思廉、倡廉、助廉,以德立家、以廉護家,築牢家庭拒腐防變堅固長堤,共創幸福家庭,共享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