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家和館」裡手制創意家譜

2020-12-14 湖南頻道

昨日在芙蓉區韶光社區,孩子們展示寫有家風家訓或繪有家譜圖的創意風箏。長沙晚報記者陳飛 攝

  長沙晚報記者 胡媛媛

  「你知道姑爺爺是指誰嗎?」「爸爸姐姐的爺爺」「爺爺的姑姑」,回答得雖然像繞口令,卻都不正確。直到標準答案揭曉,許多人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爺爺的姐夫或妹夫。」

  隨著獨生子女的一代人逐漸成長為家庭的頂梁柱,親情關係圈逐漸縮小到單傳直系,許多親緣稱謂慢慢淡出人們的生活。「血濃於水,要讓包括親屬稱呼在內的家文化代代傳承!」昨日,市文明辦、芙蓉區文明委主辦的「日照百家故事 傳承中華文明」活動現場親情蕩漾:孩子們不僅在新穎的「家和館」裡聆聽家風故事、了解親緣傳承,更自製大樹狀、風箏狀的家譜,創意十足。

  堂表親分不清,「家和館」教你識

  「逛上一圈,真學了不少常識。」昨日,「家和館」剛亮相芙蓉區東湖街道韶光社區,立刻引來不少居民和孩子。家譜展區的紅色背景牆上,一幅「四世同堂」的親緣圖十分醒目:我和兄弟姐妹是第一層;上面一層是爸爸媽媽;兩端分別延展出大伯大娘、叔叔嬸嬸、姑姑姑父和舅舅舅媽、姨媽姨父;第三層是外婆外公和爺爺奶奶,最上面一層則是太爺爺太奶奶、太外婆太外公。

  居民黃橙子表示:「我是獨生子女,兄弟姐妹都是堂表親,一年也見不了兩次面,分不清楚誰算堂親、誰又是表親,還鬧過笑話。」

  「有時候人們簡單地用父母來區別堂表親,比如父親的親戚都是堂親,母親的親戚都是表親,這其實有誤區。」「家和館」的講解員解釋:堂有家的意思,意味著同根同枝,所以堂親是指父親兄弟的後人,按照過去的風俗,指要生活在一起的人;表親則是指父親的姐妹及母親的兄弟姐妹的後人,是今後不在一個大家庭裡生活的人。

  讓更多人了解親緣傳承、感受家文化,正是韶光社區書記楊正文打造「家和館」的原因。今年春節期間,他在走親訪友時發現,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親戚圈越來越小,不僅對許多親緣稱謂不知所云,有時甚至連一些親屬的名字都喊不出來。

  製作創意家譜,感悟血濃於水

  「提筆繪製家譜圖時,發現自己從沒問過舅舅的名字,真不應該。」「回家後我要第一時間給奶奶打個電話,半年不見,我很想念她。」在「家和館」裡,寫下一個個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名字和稱謂時,大夥感悟頗多。

  自製家譜顧名思義,記錄家庭的親緣關係圖是關鍵,在「家和館」講解員的指點下,孩子們創意滿滿:有的將整個大家族繪成一棵大樹,樹幹、樹枝、樹冠分別代表不同的親人;有的將親緣圖繪製在三角形風箏上,「四世同堂」的關係恰如金字塔呈現。7歲的朱貝和小夥伴別出心裁地制出「家譜報」:不僅有全家四五代人的稱謂、姓名、照片,更有姓氏起源、家風家訓等,可讀又耐看。孩子們悄悄告訴記者:「下筆沉甸甸的,一輩子都忘不了。」

  與此同時,社區一個個「好家風」家庭走上故事臺,通過自己的生活故事,詮釋百善孝為先、家和萬事興的真諦,給予居民諸多感悟。楊正文介紹,「家和館」還將挖掘有意義的家族故事、繪製家訓長幅等,讓更多人重新認識家、珍愛家。

相關焦點

  • 娃娃手制創意家譜 「家文化」浸潤童心
    娃娃手制創意家譜 「家文化」浸潤童心 原標題:   長沙晚報7月28日訊(全媒體記者 胡媛媛)「你知道姑爺爺是指誰嗎?」「原來是爺爺的姐夫或妹夫。」標準答案揭曉,許多人恍然大悟。
  • 家譜手抄報 傳承好家風
    同學們在觀賞集中展示的《家譜手抄報》。 近日,齊賢鎮中心小學的學子,用自己充滿童真的視角,通過收集自家的老照片、尋訪家訓家史、書寫家訓家規等方式,動手製作了自家的《家譜手抄報》。一條條家訓,一則則家史故事,無不承載著一個家族乃至一個民族的思想延續、文明教育,傳承和發展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與文化,讓同學們再次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誠實、孝道、勤儉、誠懇」等優良品質的薰陶。
  • 製作《家譜手抄報》 傳承好家風
    、書寫家訓家規等方式,動手製作了自家的《家譜手抄報》。一條條家訓,一則則家史故事,無不承載著一個家族乃至一個民族的思想延續、文明教育,傳承和發展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與文化,讓同學們再次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誠實、孝道、勤儉、誠懇」等優良品質的薰陶。
  • 家譜中的精華——談名人的家譜
    徐世昌曾在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主修過《續修天津徐氏家譜》(二卷二冊,鉛印本,上圖等單位有藏),與1918年這次纂修僅隔十年。家譜修譜間隔時間一般通行為「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徐世昌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重修家譜,或許與這一年他任民國大總統有關。徐世昌祖上世代業儒,祖父、父親也曾做過幾任小官。傳至徐世昌,才給這個家族帶來了史無前例的輝煌和榮耀。
  • 《家譜手抄報》傳承好家風
    張影文高建剛攝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齊賢鎮中心小學的學生,用童真的視角,通過收集自家的老照片、尋訪家訓家史、書寫家訓家規等,動手製作了自家的《家譜手抄報》。同學們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誠實、孝道、勤儉、誠懇」等優良品質的薰陶。
  • 張氏家譜——張氏文化
    張氏家譜修編譜牒加深了豪門大族與庶族寒人之間的鴻溝,使世家大族內部嫡庶尊卑關係得以強化。它用血緣關係的紐帶模糊了階級意識,使封建宗法制度得以維持和鞏固。但是,家乘、譜牒也具有不可忽視,的文獻價值。就張姓的家乘、譜牒而言,它記錄了張姓諸家族的氏族來源、世代系統、人物傳記、遷徙居住、婚姻嫁娶、子孫繁衍和與此相關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不失為研究家族史、社會史的重要原始資料。
  • 全國張氏家譜總匯
    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張氏文化,共建文明家族!
  • 聾啞人辦黑茶足療館 長沙計劃開連鎖幫殘疾人就業
    聾啞人辦黑茶足療館 長沙計劃開連鎖幫殘疾人就業 來源:紅網 作者:馮鈞 尹燕平 編輯:劉飛越 2014-09-20 17:30:30
  • 手工創意館:紙張不是書寫工具 是創意藝術(圖)
    在深圳市中心書城的AccuCut愛酷卡手工創意館,一名九歲的小女孩興奮地向媽媽展示著自己的成果。  指尖藝術演繹紙上風景  「在這裡,紙張不是書寫的工具,而是創意藝術。」在手工創意館店內,從美國遠道而來的格雷格(Greg)向踏進店內的顧客如此解釋。
  • 有關家譜及家族的常識
    家 譜 的 起 源 關於家譜的起源,目前學術界眾說紛紜,但是從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國早期文字,及史類文獻對家譜起源的考證,家譜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譜制度並撰有《世本·帝系篇》。
  • 長沙湧現多家新式照相館 寫真式證件照走紅
    愛美需求 朋友圈裡曬美美證件照引來圍觀 近日,在長沙讀大三的宋欣在朋友圈裡曬出了自己剛拍的證件照。飄逸的長髮、自然的妝容、從容的儀態、規範的服裝……美美的證件照引來同學朋友紛紛點讚評論,「美美噠」「怎麼不叫上我」。
  • 家譜是什麼
    家譜,亦稱族譜、宗譜、家乘、通譜、統譜、世譜、支譜、房譜等等,名稱各異,其內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區別而已,現在一般統稱家譜或族譜。家譜是系統記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緣集團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況的歷史圖籍。
  • 生態動物園開極地館了,和長沙海底世界比怎麼樣?
    最近,長沙生態動物園開極地館了,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麗絲本著資深長沙旅遊景點愛好者的本性,去實地探秘了一番,從客觀角度分析一下這個新的極地館和長沙海底世界這個老館的區別。說實話,這個極地館和長沙海底世界比還是有點差距。說下面積,生態動物園的極地館官方建築面積是6796㎡,長沙海底世界最新官方數據,佔地是約60000㎡。
  • 中國各省市何姓家譜大全!快看看,有你家的嗎?
    家乘譜牒是一個姓族根之所系、情之所系,無數的族中先賢,在族譜文獻裡可以生動形象地鮮活起來,他們可以先知生者來者自己族姓的來龍去脈,過去現在和未來。像所有的姓族一樣,何姓族人也無不把修撰家乘譜牒看作是自己生命的延續,無不把家譜文獻看得比生命還都重要。  魏晉以來特別是宋明以後,何姓人特別關注族譜的修撰工作,續族譜明世系往往成為幾代人薪火相傳的事業。
  • 黃氏家譜、字輩大全,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家的!
    江夏黃氏,這時才開始了確實可信的家史族譜在民間流傳。六朝隋唐是中國譜牒之學始盛時期,但因為當時黃氏的衰落,黃氏族譜也就不見於《魏書》和《新唐書》等官方正史,仍在民間流行。直到宋朝,隨著黃氏的興旺,也出現了黃氏譜牒的繁榮。各地黃氏紛紛立祠修譜,家傳、譜序,多見於當時名人文集中。明清以來,黃氏譜牒之學更加發達,長盛不衰。這一時期的許多族譜,至今仍被流傳和保存下來。
  • 樸實長沙小夥朱威軒創業昱升長沙牛肉湯粉館做出最美的粉面
    9月5日記者在長沙市嶽麓區茶子山路上走進「昱升長沙牛肉湯粉館」,一股濃鬱的噴香迎面而來。年輕英俊的總經理朱威軒告訴記者說,嚴把質量關,嚴把食品衛生關,實實在在為消費者服務,腳踏實地接地氣做好品牌,這就是自己真實的想法。
  • 鋼鐵廠有救了:臺灣金屬創意館的工業旅遊之
    館內分為五個區域:金屬大門藝術入口、可愛動物景觀花園,現場製程區、文化展示館、教育體驗館。每個參觀時段都會有導覽員解說導覽,介紹企業故事,創意館的起源,還有園區的介紹、產品的製作及背後故事。大門口旁的公車站很特別,有二個大大的鋼鐵人『木金鋼』跟『水金鋼』矗立在那裡,像是左右護法,守護等公車的乘客!一進到館區,即是可愛動物景觀花園。
  • 指南丨長沙這13家顏值爆表的遊泳館值得一去
    擔心太熱,別怕,小編為您精心整合了長沙最全的遊泳館信息,既有高顏值的土豪遊泳館,也有親民的高性價比遊泳館,相信總有一款適合您! 以下這8家土豪遊泳館絕對刷爆眼球,不管是「顏值」,還是舒適度,絕對是5星級水平。
  • 濱江文化園「三館一廳」彰顯長沙文化力量
    當然,去濱江文化園除了逛長沙博物館,還不可不去長沙圖書館、長沙音樂廳、長沙規劃展示館。「三館一廳」這個新崛起的星城文化地標,已成為長沙市民的文化天堂。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易煉紅強調:「文化對於一個城市來說是不可替代的軟實力,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
  • 家譜是新年裡送給長輩最好的禮物
    新修的家譜或新請的家譜按規矩是要開光的,一般是用硃砂和公雞血,用針尖蘸著點在家譜上所有的人名上。這樣家譜就可以正式供奉了。供家譜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要準備供品和祭器,主要有供桌,蠟臺,蠟燭,香爐,燒紙等。供品包括水果,點心,饅頭,米飯,餃子等。一般在臘月二十八就蒸供饅頭,蒸的時候還要在饅頭上加上五個大棗,在供桌兩邊分別疊放起來,一堆五個,下面三個上面對疊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