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31 09:51 |柯橋日報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記者 張影 文 通訊員 高建剛 攝
近日,齊賢鎮中心小學的學子,用自己充滿童真的視角,通過收集自家的老照片、尋訪家訓家史、書寫家訓家規等方式,動手製作了自家的《家譜手抄報》。
一條條家訓,一則則家史故事,無不承載著一個家族乃至一個民族的思想延續、文明教育,傳承和發展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與文化,讓同學們再次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誠實、孝道、勤儉、誠懇」等優良品質的薰陶。
人人製作《家譜手抄報》
為了幫助孩子建立來自家庭的文化自信,傳承和弘揚良好家風,齊賢鎮校給全校每名學生布置了一個特別的作業,與家人一起製作《家譜手抄報》,活動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積極響應。這些家譜不僅包含了家庭世系表、家庭大事記、家庭史料,還有一個一個動人的家庭故事。
「韓金生出生於1886年8月27日。王美娟出生於1888年9月30日。黃阡陌出生於1891年8月31日。」在學生韓夢菲的《家譜手抄報》上,詳細記錄了五代人的出生日期。因為齊賢鎮不少村子保留著族譜,為學子們尋根提供了依據。
「家族無論大小、無論貴賤、無論民族都有豐富、神奇、曲折的故事。孩子聽長輩講過去的故事、尋找老照片的過程,就是尋根問祖的過程。」齊賢鎮中心小學校長戴曉萍表示,編制家族的歷史,不光是讓孩子們數典認祖,更是能讓孩子們從祖輩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傳承好家風。
手抄報講述長輩感人故事
一張名叫《韓氏家譜》的手抄報詳細記錄了發生在自己爺爺奶奶身上的故事。《韓氏家譜》的製作人是五(7)班的學生韓依書。
在手抄報的家庭故事一欄,韓依書寫道:奶奶是個勤勞、肯吃苦的女人。在生孩子當天,奶奶還在田裡收割麥子,直到吃晚飯前才歇下來。吃完晚飯,奶奶又挺著大肚子醃起了鹹菜,忙到晚上10點才睡覺。睡夢中奶奶感覺肚子疼,不到夜裡12點,就生下了韓依書的爸爸。而韓依書的爺爺更是一位有擔當的男人,曾先後在不同地點救起過三名落水者。
為了做好手抄報,韓依書請爺爺奶奶給她講他們的光榮歷史,讓爸爸幫忙找韓氏宗譜,還請媽媽幫助電腦排版。終於,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幫助下,精心設計版面,認真書寫文字,完成了《韓氏家譜》。
韓依書說:「雖然我製作的家譜手抄報內容還不夠豐富,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家譜,但通過這次製作,我初步了解到製作家譜就是為尋根留本、增知育人、血脈聯情,從而達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老照片講述歷史變遷
六(8)班的學生章懿茗,將手抄報取名為《光陰的故事》。老房子,煤油燈,永久牌自行車……手抄報上粘貼的一張張上個世紀珍貴的黑白老照片,記錄了家族生活的變遷史。
家譜中的長輩,在爺爺之上的,章懿茗都知之甚少。所以,他就虛心向父母請教。「當爸爸講起太爺爺和太奶奶時,我也仿佛回到了他的童年時代。一間泥地瓦房,笨重的石磨吱吱地轉,一隻只冒著熱氣的大鍋,裡面咕咚咕咚煮著豆漿,而大缸中的豆漿安靜地等著那時還年輕的爺爺去點滷,爸爸趴在大鍋邊,直溜溜地盯著鮮白的豆漿,饞得直流口水。白天,爺爺奶奶出門跑街去賣豆腐,太奶奶在家包豆乾,滷臭豆腐。」對於這段歷史,章懿茗現在已經能娓娓道來。
老話說,人生有三苦:撐船、打鐵、賣豆腐。章懿銘得知自己的祖輩們從事的活,恰是三苦之一。不過,因為家人的辛苦打拼,家裡的光景也變得越來越好!
章懿茗告訴記者:「以前我一直以為,家原本就是有寬敞的房子的。一家人很自然地一起吃飯,在同一個屋簷下睡覺。現在我更加明白了,家是每個成員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修築與守護起來的,那裡有我們的源,我們的根。」
編家譜讓同學們學會了愛
四(3)班的學生壽魏揚將手抄報取名為《歷史的星空》,追溯了自己家族,歷時整整兩周,畫出了53人的五代家譜。
壽魏揚先是向爺爺奶奶詢問關於自己家族成員的基本信息,做了記錄。然後,又上圖書館查閱了一些資料,並實地走訪了家族中的親戚前輩,從他們的口中深入地了解家族的重大事跡。
「根據我的了解,在我的家族裡面,或許沒出過什麼偉人。但在那些和我同姓的偉人裡,幾百年前他們也許真的和我沾親帶故,只是我不知道而已。如果是這樣,我可能是漢代兗州太守壽良的後代,我也可能是魯迅啟蒙老師壽鏡吾的後裔。」壽魏揚打趣說,家庭給他溫暖和快樂,製作家譜讓他懂得要多去關愛身邊的家人。因為在此之前,他連長輩的生日都不知道,而長輩們卻處處關心著他、愛護著他。今後,他願意更多地了解和關心身邊的親人。
148314910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