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媽媽撐起一個家,在脫貧路上奮力前行

2020-12-20 騰訊網

11月18日,在鄄城縣左營鎮李集村的檔發加工車間裡,記者見到了谷秋鳳,她正嫻熟地在釘板上「拉」著手中的假髮。谷秋鳳是李集村的一個單親媽媽,她看上去個頭不高,性格沉穩。然而正是這樣的一個弱女子,不僅走出人生困境,還憑藉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政府的幫扶,將一雙兒女撫養長大。

丈夫離世 弱女子撐起一個家

曾經,谷秋鳳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上進能幹的丈夫,一雙乖巧懂事的兒女,再加上她的勤儉持家,一家人的日子讓四鄰看了都羨慕。然而,這種幸福卻在2015年戛然而止。

「那一年,我的丈夫在外地出了意外,搶救無效不幸去世了。」谷秋鳳回憶說。

家裡的 「頂梁柱」沒了,但是,谷秋鳳卻來不及過度悲傷和消沉。當時女兒10歲,兒子只有8歲。丈夫沒了,她必須要為孩子們撐起這個家。

「孩子還小,我不能倒下,我得掙錢養家,把孩子撫養長大。」谷秋鳳說。

辦完丈夫的後事不久,谷秋鳳就開始四處打零工。因為要照顧孩子,她只能在村內幫人在地裡幹活,無論多熱,都能看到她在地裡勞作的身影。勞累了一上午後,她還要匆匆趕到學校接孩子,拖著疲憊的身軀給孩子做飯……

「苦點累點都沒什麼,能看著孩子們健康地長大,我做什麼都值了。」谷秋鳳說。

精準扶貧 各種幫扶落地見效

儘管谷秋鳳非常能吃苦,但是一個女人要撫養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日子還是過得捉襟見肘。鑑於谷秋鳳家裡的情況,當地政府將谷秋鳳一家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之後,一系列精準扶貧政策接踵而至。

「現在兩個孩子都上了初中,不僅免去了學雜費,每年還有助學補助,一人1250元,孩子們上學不用愁了。」谷秋鳳說。谷秋鳳還告訴記者,縣教體局幫扶人經常到她家來問候,時常給他們帶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幫他們解決了很多生活上的困難。

為了改善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在原有住房的基礎上,共青團鄄城縣委給谷秋鳳的孩子設計裝修了一間「希望小屋」,同時配備了必要的家具和學習生活用品。

當谷秋鳳推開「希望小屋」的門時,記者看到,床、衣櫥、學習桌、檯燈、鞋架等學習生活用品應有盡有。新鋪的地板磚、暖色調的窗簾、淡藍色的牆漆,讓整個房間顯得非常溫馨。

「毛巾、床單、被子和枕頭都是給新買的,有這樣一個房間,孩子們可開心了。」谷秋鳳說。

勤勞致富 給兒女樹立榜樣

在其中一個嶄新的學習桌上,記者看到了這樣一句話:中考加油!唯有父母和前程不可辜負。

谷秋鳳笑著告訴記者,這是明年就要參加中考的女兒寫的。但是,她卻認為,孩子們最不該辜負的是那些幫扶過他們的人。所以,谷秋鳳經常教育兩個孩子,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有能力了回報社會。

「父母養育孩子是應該的,那些人和我們無親無故,卻幫我們渡過了一個個難關,我們應該永遠記得他們。」谷秋鳳說。

現在天冷了,地裡沒活幹了,但是谷秋鳳卻不捨得閒下來,又到村裡的檔發加工點幹活。因為計件發工資,所以,她總是最早一個來上班,最晚一個回家。

「我還年輕,能多幹點就多幹點吧,我想通過自己的雙手過上好日子,給孩子們樹立榜樣,讓他們明白困難並不可怕。」谷秋鳳說。

記者 焦同帥 通訊員 劉永霞 李 銀

相關焦點

  • 2020我的脫貧故事.阿壩.旦真措:脫貧路上的單親媽媽
    我是若爾蓋縣達扎寺鎮多瑪村人,我曾經有過幸福的家庭,但在幾年前一場家庭矛盾打破了我們家原本幸福的生活。從此我就成了一名單親母親。離婚給我和兩個孩子帶來了巨大的打擊,我在那之後消沉了一段時間。當看著兩個女兒傷心難過的表情,我下定決心要振作起來,一定要為了她們撐起這個家。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帶著兩個女兒重新立了戶,開始了新的生活。2014年,經過村民代表大會研究同意,我被納入了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藏區新居項目以及教育扶貧基金、醫療保險、生態管護崗位等扶貧政策。2017年實施到戶到人項目,購買6頭母犛牛。貧不足羞,可羞的是貧而無志。
  • 單親媽媽開漢堡店,推出「可樂免費喝」,靠一人之力撐起整個家庭
    有志者事竟成,江蘇有一位單親媽媽,投資10萬元在自家的小鎮上開了一家漢堡店,最開始父母都不同意他的這個做法,又要照顧孩子又要開店,一個人怎麼可能忙得過來?再次和家人見面已經是三年後,這一次是父母主動來區裡面找到張女士,只有一個原因,弟弟結婚要用錢,還是來借錢的,並且順便嘲笑一下張女士,要是當年肯聽父母的話,怎麼可能一個人辛辛苦苦帶著這個孩子,一個女人家不要這麼辛苦,說不定現在已經找到另一半過上了安生的日子。
  • 山西七旬老人養牛脫貧 用堅強意志撐起一個家
    中新網太原6月6日電(任麗娜)居住在山西省臨汾市隰縣午城鎮水堤村一個已過古稀之年的七旬瘦小老人,用他傴僂的身軀靠養牛脫了貧,還把孫女供上大學,憑一己之力、用堅強意志為全家人撐起了一片蔚藍的天。  李明文是一個意志堅韌、生活樂觀的老人,這一切變故並為打倒他。2003年的時候,隰縣扶貧部門給村裡的貧困戶每家一頭牛,後來,許多人都沒堅持下來,只有李明文一直堅持把牛養到了現在,牛最多的時候發展到了11頭,這些牛也為他們家帶來了好的經濟收入,改善了他們家的生活。
  • 脫貧小故事:單親媽媽的「曙光」
    田玉晶是輝縣市北雲門鎮前卓水村普通的農家婦女,也是有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在她生活最無助、最黑暗的時候,國家的扶貧政策為其送來了曙光、送來了光明。 田玉晶的丈夫在一次車禍中傷亡,留下孤兒寡母4口人。當丈夫離開時,田玉晶覺得天塌下了一樣,失去了生活的勇氣。
  • 單親父親癱瘓在床,8歲女孩撐起整個家
    8歲,原本是天真爛漫的年紀,可山東莒縣小店鎮楊家崮西村的魯春曉,卻過早地擔起了生活的重任——單親父親不幸因意外高位截癱,離婚後,父親意外受傷癱瘓 8歲孩子默默擔起生活重任 魯春曉,家住楊家崮西村南邊,四合院有四間正房,還有幾間偏房。客廳的牆上貼滿了她和姐姐的獎狀,魯春曉的父親魯守波一般躺在裡屋的床上。
  • 我的脫貧故事 | 這位單親媽媽供出3個大學生
    我的脫貧故事 | 這位單親媽媽供出3個大學生 2020-11-11 1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博白十齡童 撐起半個家
    ……然而,在博白縣博白鎮第一小學四(7)班卻有一位小學生,用稚嫩的雙手撐起了半個家,把家打點得井井有條。不僅如此,他還全心全意地照顧起一位孤寡老鄰居的生活起居,直至老人去世。他叫蘇建豪,家住博白鎮西江村橫嶺17隊,受到附近村民的交口稱讚,在學校也有口皆碑。
  • 唯品會成立「唯愛•媽媽+ 幸福賦能計劃」 為更多單親媽媽提供...
    唯品會作為全國第三大電商,目前已經建立起了覆蓋美妝、服飾鞋包、母嬰、居家、金融等不同消費特性產品的全面組合,成為備受用戶喜愛的網絡零售平臺和眾多女性用戶網上購物的首選平臺,時尚生活的引領者。唯品會不僅聚焦時尚,而且關注公益,充分發揮網際網路企業優勢,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其公益行動一直在路上,從未停歇。
  • 唯品會公益發布首個全國性單親媽媽服務需求調研第一階段數據
    近5成單親媽媽負疚前行在中國,單親媽媽是一個龐大而隱藏的群體。只要度過這段低谷期,單親媽媽的自我認知與生活感受都明顯回升:·近8成單親媽媽無法得到前任配偶足夠的撫養費,需面臨階段性或持續的經濟壓力;·超6成的離異單親媽媽表示前任基本不參與孩子的教育;·近5成單親媽媽因覺得沒有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感到虧欠;
  • 克度鎮:「天眼婦女之家」撐起脫貧攻堅「半邊天」
    黔南州婦聯為獲貴州省「五星級婦女之家」的中國天眼迎賓館婦女之家進行授牌「脫貧攻堅,婦女撐起半邊天。解決婦女就近就業,就解決了貧困戶的脫貧問題,作為克度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的馬鞍社區,十分重視婦聯工作,婦女成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主幹力量,譜寫了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的巾幗力量。」近日,記者走進平塘縣克度鎮馬鞍社區了解婦聯工作開展情況和轄區婦女權益保障情況,該社區婦女主任兼任婦聯主席楊小美說,為了幫助社區婦女創業就業,特成立「天眼婦女之家」,為社區婦女辦實事,助力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 張幼儀這樣的單親媽媽,再婚嫁給誰,都會幸福
    他們就是偉大的單親媽媽一族。最近,演員張佳寧參加了真人秀《我家那閨女》。張佳寧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母親一個人拉扯她長大的不容易,一直被她深深記在心裡。在節目裡,她說:希望媽媽能再婚。她知道,媽媽把她養大,付出的代價太大了,沒有如此經歷的人,很難體會一個單身媽媽的苦楚和辛酸。張媽媽是一位聲樂老師,為了讓女兒生活得更好,她一個人打好幾份工,每天早出晚歸,非常辛苦。她當過導遊、擺過地攤、賣過鞭炮、甚至還賣過水果。
  • 好不容易脫貧丈夫卻突然癱瘓,農村婦女說要靠自己撐起這個家
    村民盧愛麥笑著揉揉溼潤的眼睛,拿起筆在《2020年度貧困戶脫貧摘帽「雙認定」驗收表》意見欄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回憶起盧愛麥家這五年來從脫貧、返貧、又脫貧的跌宕起伏的生活變化,我不禁感慨萬千。盧愛麥一家4口,早前只有丈夫一人外出務工,兩個孩子在讀書,經濟收入僅夠解決溫飽,2015年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從那時起,我便成了她家的對口幫扶人。
  • 致力綠色崛起 美麗峨邊脫貧路上闊步前行
    在脫貧攻堅的路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幫扶幹部匯聚峨邊,脫貧攻堅一仗接著一仗打,致富奔康一茬接著一茬幹,幹部群眾共同書寫了一首忠誠與使命、擔當與責任的壯歌。□若水 (圖片由峨邊縣委宣傳部提供)砥礪奮進 書寫脫貧摘帽的新篇章  脫貧攻堅,關鍵在人。黨政苦抓、部門苦幫、幹部苦拼、群眾苦幹,在脫貧攻堅的徵程中,湧現出一個又一個感人故事。
  • 農村單親媽媽樂觀的面對困難,用自己的努力給兒子一個幸福的家
    農村單親媽媽樂觀的面對困難,用自己的努力給兒子一個幸福的家在農村的家庭當中丈夫的這個角色是很重要的,他是一個家庭的主心骨。這位單親媽媽姓陳,小編稱她為陳女士,如今的陳女士看上去是一個很有氣質的中年女性,在她的身上絲毫感覺不到過去的歲月的滄桑。但是聽完了陳女士的故事,小編真的感到了震撼,一位農村婦女一生經歷了這麼多的磨難,依然如此樂觀的生活著。
  • 「我的脫貧故事」黎紅梅:用勤勞和智慧 為苦難的家庭撐起了一片天
    在醫生奮力救治下,他雖然保住了性命,但無法痊癒,從那時起,丈夫就一直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丈夫的意外受傷,使這個家塌了,當時,女兒只有5歲,兒子剛滿5個月,家庭的重擔一下子全部壓在了我身上,對於一個本來就貧窮的家庭來說,這是雪上加霜。常言道: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 一個單親媽媽決定好好活下去
    接下來的5年時間裡,她帶著女兒搬了10次家。她每天一睜開眼睛,就要為了生計發愁。因為她身無分文,也沒有家人的支持,她必須想盡辦法賺錢才能保證自己和女兒活下去。於是她幹起了保潔工作。去不同的家庭打掃衛生,跪著清潔馬桶,再髒再亂也只能忍受。
  • 賦能單親媽媽,守護單親家庭 唯愛媽媽+公益聯盟成員火熱招募中
    三月八日,一個屬於所有女性的節日。女人如花,怒放生命;女人如水,孕育未來。當女性被賦予母親的責任,她們不僅僅是個體而是一個家的代名詞,也承擔著成就孩子未來的責任。對於廣大單親媽媽而言,獨自撐起家庭的她們,更需要社會的支持。
  • 單親媽媽與自己的孩子會發生矛盾嗎?
    離婚率越來越高的當下,小孩子大多數都是選擇跟著媽媽的,單親媽媽這個身份並不是非常少見的,那她們會和自己的孩子發生矛盾嗎?我覺得會的。一個手機就可以做很多事情的今天,孩子們變得越來越依賴家長和電子產品,而父親的作用很大一部分就是做出表率,教會自己的孩子怎麼去自立自強。而少了父親這個角色,單親媽媽一個人很難撐得起這個角色,孩子就會更加地去依賴她,以至于越來越不獨立。日後的矛盾也是會越積越多的。
  • 《女傭的故事》:單親媽媽的成長之路
    朋友是單親家庭出身,他的爸爸媽媽在結婚當天就因為婚禮的問題而大吵一架,各不相讓。或許此時就為這段婚姻埋下了悲劇的伏筆。果然,婚後,這個家庭充滿了爭吵與謾罵。在朋友的弟弟出生後,這對疲憊的男女再也吵不動了,分居,離婚。朋友的媽媽獨自帶著朋友和弟弟生活。雖然朋友在訴說那段經歷的時候雲淡風輕,但是一個單親媽媽帶著兩個孩子獨自生活,這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 單親媽媽很難,但努力工作獨自帶娃的你們最優秀
    #她們更因為單親媽媽的標籤,承受著社會負面輿論# 很多單親媽媽被認為是婚姻裡的loser,而未婚媽媽這個分支,更是常常被指責生活不檢點,背負著社會道德歧視。 她們生了娃就成了二手貨;再次嫁人就是找人接盤;長相好的還會被惡意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