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諮詢:
家裡條件好但學習不好被弄到國外上學的那批孩子,他們現在什麼狀況?孩子成績不好,是否應該送到國外留學?
一個朋友家的孩子,在國內上高中,成績一塌糊塗,考大學基本上無望,因為家庭條件還不錯,於是把孩子送到國外,「死馬當作活馬醫」,誰知道孩子到了國外大學,根本畢不了業,關鍵的是,人家大學還不讓你走,這和國內大學不一樣,畢不了業就要繼續上,本來計劃一年三四十萬,上完大學花一百多萬就可以了,結果孩子多上一年就多三四十萬,最後沒法畢業,眼看家裡經濟條件就要承受不了了,這個朋友一怒之下,要和孩子斷絕關係, 不讓他回來了。
在國內,成績不好的學生,多數都是自覺性、自律性很差的學生,這些學生在家長和老師的嚴密「監視」下,都管不著自己,指望他們出國後能變好,也不太現實。
當然,也有一些國內學渣,國外學霸的例子!
我之前有個學生,高中成績非常差,在國內只能考個專科,高考結束後,眼看國內沒有大學上,就去了馬來西亞留學,誰知道到了那裡,成了成績最優秀的學生,不僅如此,平時很內向的他,還擔任了班長的職務,各方面都表現很好。暑假回家,不是在家裡玩,而是讓家長給報了各種特長班和雅思班,他感覺自己還不夠優秀,所以利用假期回家學習,就這樣大學畢業後,成功申請了英國的研究生,變得越來越優秀了。
網友也舉了這麼一個例子:老公因為學習好,考了個不錯的大學,留在了國內。妹妹因為學習不好,去了英國,讀完研究生回來的。在英國那邊有做兼職,前腳畢業後腳兼職那家公司就要月薪2萬讓去工作。最後還是選擇回來,廣州剛找的工作月薪1.5萬,工作兩個月後跳槽,月薪3萬。而哥哥留在了小縣城。
所以,對於出國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什麼樣的孩子,適合出國留學?除了有錢之外,這兩個條件最重要!
一、出國留學,自控力最重要!
國內是學渣,國外是學霸,這樣的情況有,但是比例是多少?會不會受到「倖存者偏差」的影響,只有那些成功轉型的學生出來「現身說法」?多數一事無成的學生,根本不會出來說出自己的「光榮歷史」,所以,不要因為有些學生成功轉型了,就因為出國留學是一條捷徑。
要想出國留學,成績還是次要的,學習興趣也不是很重要,因為國內和國外的教學模式和評價模式不一樣,這些可能都會彌補,很多學生在國內屬於」問題學生「,但是到了國外,卻成了優秀的學生,主要就在於評價方式的不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了學習的信心。出國留學,孩子的自控能力是最關鍵的。在國外,是否上課,能否跟上,能否畢業,老師和學校平時是不管的,一切靠孩子自覺。一旦出國,孩子會迅速分層。有的很快適應新的生活和學習,但也有很多會逐漸沉淪。出國留學,這條路並不比在國內讀書輕鬆。
二、出國留學,需要有一定的獨立性
在國外,父母通常不擔心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孩子住校或者住寄宿家庭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由於培養方式的不同,國內的孩子不太一樣,特別是一旦脫離父母的懷抱,一些孩子很難適應國外的學習和生活。對出國留學的孩子來講,離開父母的視線也就意味著獨立生活的開始。沒有一定的獨立性,尤其是生活自理能力,成功完成學業幾乎不可能。
所以,對於孩子成績不好,又想送孩子出國的家長來說,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