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第一個想法是,「家庭條件好不好」、「學習好不好」、「是否出國上學」都不能決定一個孩子的發展。在相同的條件下,每個孩子性格不同、學習以外的能力不同、機遇不同,走出校園以後的狀況都會有很大差別。
可是,「家裡條件好但學習不好」並被要求出國上學的孩子,的確是一個典型的人群。我認識的一些朋友是高考失利之後,決定出國留學的;現在的小孩,中學階段就決定出國的也越來越多。至於他們的結局,任何境遇都有兩面,有的人因為出國而成熟了、懂得努力了,也有人依舊很混、連畢業都困難。
1. 出國以後奮發圖強的「富二代」
在國內學習不好的孩子,有可能是厭惡高壓的學習環境,反而適應國外的學習環境。出國之後,再也沒有老師追著逼你學,反而明白了學習是為自己的道理,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在國外從中學時期開始就是學分制,修夠學分就可以畢業,掛科了就重修。而且,還有選課的自由,能夠選自己感興趣的學科、擅長的學科,學習起來更帶勁。將學習的自主權交回孩子手裡,才能讓他們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另外,出國以後鬥志被激發出來,還因為他們已經沒有退路。在國內的中學生,大多認為國外的小孩上學非常輕鬆。家庭條件好的孩子,很容易在自己做得不好的時候,覺得大不了可以出國。殊不知出國之後,才發現連畢業都沒那麼容易。到了國外,無路可退,只能努力學習。
2. 出國以後依舊混日子的「富二代」
在國內學習不好的孩子,有可能是從小的學習習慣有問題、基礎差。這個類型的孩子,英語也好不到哪裡去,想要跟上國外的學校還是很困難的。英語不好的孩子到國外,學校通常會先安排大量的語言課,再修別的課。可是,如果沒有形成有效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沒有一定的學習能力,英語的進步也會很慢。即使出國之後有努力學習的決心,自己的努力總是失敗,也可能選擇放棄、繼續混日子。
還有很糟糕的情況是,孩子極端厭惡學習,特別是被迫出國的,逆反心理嚴重。這種情況是成長過程中的很多因素綜合造成的,不會因為出個國、換個環境而改變。
這兩種情況的孩子,都有可能畢不了業。有的人,也許會延遲畢業,比同齡人多讀幾年,直到學分修夠了畢業。也有人選擇輟學回國,由父母在國內安排工作。最可怕的是,在國外接觸到毒品、槍枝,走上歧途。
3. 走出校園以後的情況
家庭條件好的留學生,更多畢業後選擇回國發展。畢竟比起國外,他們在國內可以使用的人脈、社會資源要優越很多。
如果這些孩子選擇留在國外,就要面對身份的問題。家庭條件好的留學生,很多選擇了投資移民,有的孩子還沒畢業,身份就下來了。有身份以後,找工作的,自己創業的都有。發展得是好是壞,就要看個人的能力了。
不過,投資移民越來越難辦了,至少在美國,不是有錢就能拿到的了。如果投資移民走不通,就得找工作,通過僱主擔保工作籤證留下來。在這一塊上,很少有捷徑,就要看孩子的能力了。
我相信能夠在國外以不錯的成績畢業的孩子,無論如何也會強過於畢業有困難的孩子。不是學習好能保證成功,而是從國內學習不好到在國外學習過關、甚至學習優異,就說明了這個孩子有自制力、能吃苦,有學習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國外的小組合作非常多)等等。這些能力才是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