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女孩自稱老子與父親對打,子承父業,基因來自遺傳

2020-12-12 萬子嫿

《語言本能》一書中,曾說過:人類語言,來自遺傳。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便讓我想起《富有的習慣》一書中,也對人類遺傳做了一些簡單的分析。

人類受基因遺傳的因素很多,不僅僅是人類語言,我們的很多習慣、品行、健康狀況、智商,甚至是我們長大後的工作能力、溝通能力等等,都或多或少受到父母的一些遺傳。

雖然,上一代或好或壞的基因,極其可能遺傳給下一代。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基因都會被直接複製。因為後天接受文化和所受環境(包括社會環境)的差異,父母遺傳給下代的基因也會有所改變。但就發展層級來看,很多孩子都會子承父業。

最近,在一部專門拍給農民工的電影《歸途列車》中,就看到了子承父業的普遍現象。

電影中,出生在四川農村的張昌華夫婦,為了解決孩子學費問題,在女兒出生一歲時,便雙雙去往廣東打工。

因為文化水平有限,夫妻倆來到舉目無親的廣東後,找到了一家工廠做流水線針線工作。

雖然工作不算太累,但是收入也不多。為了多存點錢,夫妻倆常常加班。目地就是希望兩個孩子將來不要走他們的老路,能通過讀書找到出路。

每次打電話回家前,夫妻倆都有數不盡的話想對牽掛的孩子說,可是拿起話筒,卻始終無法組織語言。最終,每次的通話只能以問問成績、了解了解健康狀況、囑咐一些農作物…草草結束。

又是一年春運,為了能搶到和回家的票,張昌華夫婦在火車站等了數十個小時,好在最後如願上了火車。

車廂內人滿為患,還沒有開出多久,張昌華夫婦就汗流浹背,但即便如此,想到能馬上見到分別一年的孩子、老母親,心裡依然是數不清的快樂。

張昌華夫婦的回家路並沒有那麼容易,除了乘坐火車,還要轉乘大巴、輪船、徒步,多翻周折後,夫妻倆才回到家鄉。

回到家,張昌華拿出了給女兒買的手機,女兒剛剛初中畢業,接過手機後笑著謝過了父親。

團圓飯上,張昌華原本有千言萬語想要向老人和孩子表達。然而,在飯桌上,話語到了嘴邊,卻還是對孩子學習的關心,最終還引起了女兒的抗拒,短暫的團圓就這樣被尷尬收場。

春節過後,張昌華夫妻倆又離開了家鄉回到廣東打工。大女兒和兒子依然留在農村奶奶身邊讀書。

但是,夫妻離開不久,大女兒也離開了家鄉。

高一那年,張昌華的大女兒看到很多同學出去打工後,回來都衣著光鮮很是羨慕。於是,這個叛逆的女孩便在同學的幫助下離開了家鄉,去到了另一個城市做與父母同樣的工作,只是無父母不在一個工廠。

當父母得知大女兒不讀書跑出來打工時,不善言語的張昌華幾次跑來勸阻女兒,可是最終都沒有說服她。

又是一年春節,張昌華準備帶家人回家過年,他跑到女兒宿舍幫助打包行李,卻不想女兒根本不想回那個農村。因為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女兒只能眼睜睜看到父親幫她收拾行李。

回到家,張昌華夫婦見到兒子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問問孩子成績怎麼樣。當看到慢慢長大的兒子開始對自己有些生分時,張昌華的妻子決定停工一年,在家裡陪伴兒子督促學習。

不料,大女兒卻笑著告訴弟弟說,母親才不會回來帶他,父母只是說說而已。

當聽到這樣的話時,一向性情溫和的張昌華被激怒了,他開始大聲質問女兒,而女兒卻脾氣暴躁、張大著嗓門回復他,這讓張昌華很是惱火。

緊接著,父女還是你一句我一句的爭吵。最後,氣頭上的張昌華說讓大女兒出去。沒想到,大女兒竟然飆出一句:「老子這就走」。

就這樣,從不動手的張昌華第一次動手打了女兒。而女兒也毫不示弱,第一次和父親撕打起來…

影片中,後來張昌華的妻子還是選擇了暫時回到家鄉督促兒子的學習,因為大女兒已經把夫妻倆當仇人,張昌華不想兒子也像大女兒一樣。

在外打工辛苦十餘年,最終換來不是實現兒女完成學業實現出人頭地的夢想,卻是孩子的仇恨和埋怨,這讓夫妻倆痛苦不已。

而在他們傷心的時候,女兒卻早已開始了與父母一樣的工作……

子承父業,從遺傳角度來分析,不單單只是承接了父母的家業,還有父母幹事業的能力。

能力的遺傳,在任何一個人的身上都會有所體現。只是,有些孩子深知自己的成功需要後天的努力,在不斷提高文華、認知能力的過程中,父母比較弱的基因便會被後天自身努力的再創基因而覆蓋。

但是,這樣的努力需要很高的自控力,也需要比較好的環境因素。

如果,被先天稍微劣質一些的基因遺傳的孩子,沒有一個好的自控力,沒有一個能夠促使他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的環境。

那麼,父輩的能力,也將成為孩子人生能力的定格線。子承父業就極易產生。

也許,這樣的子承父業還不算太壞。起碼,在一部分人心裡會覺得,至少餓不死、有飯吃,能養活自己。

如果你這麼想,就發錯特錯了!

近年來,社會發展突飛猛進,人工智慧的出現,不僅取締了很多沒有技術含量的流水線工種,甚至某些高端計算領域的工作,也一併被它代勞。

如果後天的不努力,加上先天遺傳基因的弱勢,21世紀的今天,想要子承父業、繼續在沒有被需求的工種上長期下去,幾乎不可能!

也許,有些人會對這樣的遺傳基因說法感到恐怖;會將當下自己的不好生活歸咎於父母基因的差異化;會認為是父母的能力有限導致了自己的碌碌無為……

其實,大可不必!我們沒有辦法選擇出生,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是否珍惜時間,是否願意向那個更好的自己行進。

遺傳因素對我們後天發展,佔得一定的影響比例。但是,最終決定我們一生能否在更高圈層發展的,卻是我們後天是否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去努力提高自己。是否願意用自己的自控力去重塑基因!

要知道,你後天重塑基因的堅定信念,意味著,你的後代、世世代代,將在你的基因中不斷演化和提高。這就是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的真正原因!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必刪!

相關焦點

  • 基因故事動畫:子承父業獲諾獎 「基因業務」能遺傳?
    這段子承父業的佳話不得不說的關鍵就是「基因」。 難道科恩伯格一家具有可以遺傳的「諾獎基因」?其實,他們父子所獲獎項不同,研究課題也不同,但是,他們的研究成果都涉及遺傳基因。 在遺傳學中,有一部「憲法」,被稱為「中心法則」,規定了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其中,DNA可以實現自我複製,也可以將遺傳信息傳遞下去。
  • 13歲張悅軒最新硬照,身高170cm遺傳老爸張亮,子承父業的節奏
    現在天天的氣場就十分有爸爸的感覺,不管走秀還是拍大片都非常的在線,這是子承父業的節奏啊。天天的身高有足夠的優勢,可以說是從小就是衣服架子,身穿白色的風衣外套,搭配黑色休閒褲,腳踩藍色運動鞋,一身的造型休閒運動範兒十足,風衣的衣擺隨風搖曳,看上去非常的灑脫隨性,氣場非常的足,這派頭非常有超模的潛質。
  • 僅僅是子承父業那麼簡單嗎?
    由於其父親在業內過於優秀,在郭麒麟剛出道時,觀眾們就開始討論,他是否能夠子承父業,在郭德綱「退休」後撐起德雲社。起初人們並沒有對郭麒麟抱太大的希望,因為郭德綱在相聲方面的實力太過強大,想要接替郭德綱,郭麒麟並不具備這樣的實力和能力。
  • 不願「子承父業」不是壞事
    (5月25日《中國青年報》) 41.3%的受訪者不願意子女從事自己現在的職業,看起來比例稍微有些高,但同時卻意味著超過一半的人願意子女從事自己現在的職業,「子承父業」往往被許多人所期待,現在「子承父業」的意願降低了,這絕不是什麼壞事,如果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理解,這反而是件好事,是值得慶幸的,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進步的信號。
  • 國企不是「子承父業」的自留地
    國企不是「子承父業」的自留地 2014-05-21 15:30:40作為一座因為石油而興的城市,很多大慶人認為大慶只有兩種工作:市政和油田,其他都是待業; 而石油子弟回到油田工作,「就像回家那樣理所當然」,因為那是「老子打下的江山」。  子女頂替制度早在1986年就被國家明令廢止,作為號稱擁有現代企業制度的上市企業的分公司,大慶油田卻將此特權保留至今,簡直令人匪夷所思。特權一旦被固化,取消特權就會異常艱難。
  • 工人階級子弟為何子承父業?
    他們為什麼往往會繼承父業?如果他們自願繼承父業,那麼,他們為什麼自甘如此?基於上述問題,在一九七二至一九七五年,威利斯參與觀察了英格蘭中部工業化城鎮漢默鎮男子中學十二位工人家庭出身、具有叛逆性的白人男孩畢業前後的經歷,從文化生產的角度揭示出工人階級子弟為何繼承父業的問題。在《學做工》中,威利斯採用的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已發展得比較成熟的民族志研究方法。
  • 三星集團是子承父業,為什麼阿里巴巴的繼承人,不是馬雲兒子?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子承父業是一件很正常不過的事情,可能和中國古代禪讓制結束後的世襲制也有一定關聯。現在雖然不再有所謂的封建帝制,不需要繼承皇位。但是在商界,一些公司和企業還是存在家族繼承的,比如韓國三星集團就是典型的子承父業的企業,整個三星都是李氏家族的。
  • 林宥嘉曬兒子高清側照,他一個動作引網友熱議,網友:子承父業?
    林宥嘉曬兒子高清側照,他一個動作引網友熱議,網友:子承父業?近日娛樂圈可謂有喜有悲,張馨予結婚婚,闞清子,馬思純雙雙分手。而父親林宥嘉則是高鼻梁,深邃的眼窩。二人的容貌疊加在一起,基本生孩子都會繼承父母的優秀基因,從二位的長相來看,兒子也一定是不差的。再看酷比的長相,猜猜網友們怎麼說?除了大多數粉絲送上祝福外,很多人都在討論酷比的長像,說他的鼻子耳朵是完美繼承了林宥嘉的,面相與林宥嘉也是極為相似,而更有人把寶貝照片p了一個話筒上去,是想讓兒子繼續唱歌嗎?
  • 基因揭秘:孩子身上的哪些基因遺傳媽媽?哪些基因遺傳爸爸?
    孩子生下以後,不管是在外貌、身高,還是在性格上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因為他是同時受到父母兩人基因影響的。大家也都知道,基因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就像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常常說:「哎呦這孩子簡直是跟他爸爸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那麼在孩子的基因遺傳方面,到底哪些是來自母親,哪些來自父親呢?
  • 石油企業存「子承父業」潛規則 暴露制度性陋習
    石油企業存「子承父業」潛規則 暴露制度性陋習   「子承父業」的潛規則該改改了  「等油田招工、靠單位分配」,這是石油系統職工子女和家長長期以來的就業觀念。
  • 森碟已成網球少女,小亮仔能「子承父業」嗎?田亮:我真的累了
    森碟已成網球少女,小亮仔能「子承父業」嗎?田亮:我真的累了運動員們在完成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之後,通常都會轉型,有的人是繼續從事和原本運動生涯相關的職業,比方說教練,也有的運動員轉型到了其他領域,有人進入娛樂圈當了明星,有人轉戰商界成了商人。
  • 高招錄取季不少「醫二代」選擇「子承父業」
    這個高招錄取季,不少「醫二代」選擇「子承父業」——治病救人,「我想成為這樣的你!」8月19日是中國醫師節。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醫師節的意義更顯厚重。戰疫英雄的慷慨從容,不僅包含著奉獻與大愛,更是用情懷和擔當深深影響了下一代的人生選擇。在今年的江蘇高考志願填報中,記者就找到了不少「醫二代」的身影。
  • 基因是如何工作的?男孩還是女孩?父親的基因起著一定作用
    這項研究包括一項對927棵家譜的研究,其中包含了來自北美和歐洲的556,387人的信息,可以追溯到1600年。蓋特利解釋說:「家譜研究顯示,你是否有可能生一個男孩還是一個女孩,都是遺傳的。我們現在知道,如果有更多的兄弟,男人就更有可能生兒子,而如果有更多的姐妹,就更有可能有女兒。然而,在女人身上,你就是無法預測。」
  • 林宥嘉曬娃,兒子側臉照曝光,P上麥克風的照片仿佛讓其子承父業
    林宥嘉近日也被曝光了自己兒子的照片,從照片中我們應該不難看出,林宥嘉似乎有點想讓自己的兒子子承父業的味道。雖然之前大家可能就已經知道了林宥嘉是已經有了一個兒子的,但是照片卻是一隻沒有曝光。直到今天,林宥嘉兒子酷比的比較清晰的照片才被大家所看到。
  • 田亮教兒子跳水,兒子怕水不敢跳,田亮:還有可能子承父業嗎?
    近日,著名跳水冠軍田亮放出了一段自己教兒子小亮仔跳水的視頻,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大家紛紛表示,田亮的兒子怕是沒有可能繼承父業了。作為跳水冠軍的兒子,小亮仔似乎應該繼承父親的跳水天賦。畢竟,小亮仔長得那麼帥,又繼承了來自父母的美貌,以後縱橫娛樂圈也不是不可能呀。而且和小亮仔比起來。田亮的女兒顯然更有運動天賦,說不定是田亮把自己運動基因都遺傳給了女兒森碟,沒有遺傳給兒子呢。田亮如果真的想要培養自己的孩子繼承父業的話,還是把著重點放在森碟身上吧,感覺把森碟培養成跳水冠軍,比培養小亮仔的難度要低上很多呢。
  • 「女孩像爸,男孩像媽」,這些優勢基因,媽媽最容易遺傳給兒子
    父母自然都希望孩子能遺傳到自己的優秀基因,不好的基因希望最好不要遺傳。但遺傳這樣的事情是隨機性的,人為可控制率極低。但生活中都說「女兒長得像爸爸,男孩長得像媽媽」,其實這句話並非完全絕對,但也是一個大概率問題。為什麼說「男孩更像媽,女孩更像爸」?孩子生命的起源,要從受精卵說起。
  • 「女孩像爸,男孩像媽」,這些優勢基因,媽媽最容易遺傳給兒子
    父母自然都希望孩子能遺傳到自己的優秀基因,不好的基因希望最好不要遺傳。但遺傳這樣的事情是隨機性的,人為可控制率極低。但生活中都說「女兒長得像爸爸,男孩長得像媽媽」,其實這句話並非完全絕對,但也是一個大概率問題。
  • 男孩還是女孩?在父親的基因裡
    「父母雙方遺傳的基因導致一些男人有更多的兒子,有些則有更多的女兒,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看到人口中男女人數大致平衡。例如,如果男性人口過多,女性將更容易找到伴侶,因此,擁有更多女兒的男性將遺傳更多的基因,從而導致更多女性在後代出生。」紐卡斯爾大學研究人員說。蓋拉特利先生。
  • 鄧睿:子承父業 法律工作者「變身」蔬菜種植能手
    鄧睿:子承父業 法律工作者「變身」蔬菜種植能手 2019年02月21日 17:15  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 有種「遺傳」叫張亮兒子,13歲穿西裝總裁範兒,繼承父親超模基因
    如今7年過去了,13歲的天天已經整成了真正的男子漢,從爆出的近照中可以看到,小小年紀就遺傳了父親的超模基因,逆天長腿讓很多人羨慕不已,連爸爸張亮也忍不住喊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