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截斷巫山雲雨,巧奪天工

2020-12-22 柏言捷語

高峽出平湖,毛主席當年的願望得以實現

高峽出平湖,毛主席當年的願望得以實現

長江下遊大旱,在網上一片對修建三峽大壩的大聲質疑中我們來到了大壩。 眾所周知,三峽工程的上馬有頗多周折,甚至在人大會議上都出現了幾百張的反對和棄權票,的確是很特俗的現象。其實在國民的心中都有著這樣的夢想:長江中有三峽大壩,大海海裡有航空母艦 ,一方面圓了主席「截斷巫山雲雨」的遺願,一方面也一改甲午海戰以來海軍貧弱的局面,畢竟大家都認為這是國力強盛的象徵。

遊船都是深夜入閘

關門,進水和出水代表著一次工作流程

芝麻,開門,是否有這種感覺?

我們是在晚上12點左右開始過大壩的船閘,這時的大家不顧睡意一律都湧到了天台之上。所謂五級永久船閘,即雙向船閘各分為五個層次,全部通過要三四個小時。想著看過第一級船閘就行了,道理都一樣。五級船閘全長 6.4公裡,主體部分 1.6公裡,引航道 4.8公裡。壩前正常蓄水位為海拔 175米,而壩下通航最低水位 62米,落差 113米,相當於三四十層樓房的高度了,每扇門的重量800噸左右。我們的船是第一艘,觀景的位置特別好,這裡也是設置紅綠燈,紅燈時船固定好,綠燈一亮,就準備開門了,這裡的開閉閘門對每名遊客而言都有點「芝麻,開門吧」那樣的渴望。船在閘裡平平穩穩,大家紛紛拍照留念,充水,進閘;放水,處閘;通過中心控制室的控制,船舶完成著這浮浮沉沉的過程。

4 月28日 ,6點,音樂叫早,開窗,這裡正對著一棟古建築,發現原來船已經靠泊在黃陵廟碼頭。早餐後遊三峽大壩,登岸時黃陵廟還沒開,看簡介,知道黃陵廟古稱黃牛祠,又稱黃牛靈應廟,是一座以紀念大禹開江治水的禹王殿為主體建築的古代建築群,主要保存有關長江三峽特大洪水水位等重要的水文遺蹟和實物資料。我們又穿過一片長長的旅遊商品售賣區來到停車場。每輛車前都貼著「看三峽,遊大壩」的廣告語。車輛穿過修葺一新的三鬥坪鎮,跨過西陵長江大橋,來到安檢口。安保檢測還挺嚴格,導遊提前和我們說要把刀具液體等拿出來,安保是應該的,不過反過來說現在國人的放心感是越來越低了

船靠碼頭,背面是三鬥坪鎮的老黃陵廟

直接到達罈子嶺。罈子嶺因其山體形狀像做泡菜的罈子而得名,還有個美麗的故事: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在神牛幫助下打通夔門,川江百姓感恩,用巨舟載24頭肥豬和一大壇美酒前來犒勞。行至三鬥坪時,神牛騰雲而去,只在高山上留下了個影像,就是黃牛巖。那大禹也追蹤神牛遠行,遺留下了一尊巨石作為紀念。人們深受感動久久不肯離去,令巨舟在江中守候,結果巨舟化成一座小島--中堡島。船上的肥豬變做24座礁石,而那壇美酒則放在了左岸,幻化成流傳至今的罈子嶺。

白天的船閘,基本沒有遊輪

這是用以截流的四方體模型,據說這樣的形狀最不容易被水衝走

五級船閘中的一級

這裡是三峽壩區的制高點,參觀完大壩模型後我們來到壇頂。事先得到一些常識,大壩位於西陵峽三鬥坪,為混凝土重力大壩(混凝土知道,重力大壩也不知是什麼意思),由攔河大壩,洩洪道,水電站和通航道等組成,全長 2309米,高 185米,底寬 115米,頂寬 40米,正常蓄水 175米,總庫容量393億立方米。舉目四望,這下可是俯瞰五級船閘了,由於位置高,也沒感覺閘的巨大。目光轉一圈,西陵長江大橋、大壩、秭歸新縣城、高峽平湖,全部掃如眼底,相機不好,但還是不斷地按下快門。罈子嶺的壇體四面是一組抽象銅板浮雕。壇下有塊江底石,是二期工程修圍堰基坑時從基坑裡挖出來的,另外還有塊重達28噸的截流石,實際上所用的是它的1/2,是個四面體,因為這樣的四面體穩定性最好,拋下水後能迅速地插入水下的淤泥中,並且相互鍥合,從而很好地阻擋水流對它的衝擊。

三鬥坪鎮

車輛繼續把我們運到大壩邊上的185觀景臺。高峽平湖,蔚為壯觀。不過我們的宣傳容易走極端,按照以前宣傳的理論,三峽大壩建成後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長江水災的隱患。想想也是,如果把長江比作美女的話,原來的葛洲壩就是她的腰帶,可當大人的為了讓美女更漂亮,於是又給她加了一條腰帶,將美女從腰部束起,但結果呢,為了牢固, 這腰帶變成了練功帶,結果扎得太緊了,於是造成上半身奶大波粗,而下半身由於缺氧,逐漸萎縮,大致就是小兒麻痺的症狀。所以,洪災雖免,下遊就大旱了,澇死與乾死,一樣是死。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許多專家又出來說這不是大壩的原因,但關鍵是這幾年許多專家的公信力可能比妓女黑社會都還差了,讓人如何相信。還是不能沉醉於人定勝天的豪言壯語,人定勝天永遠只是一種夢想,日本比我們先進,一個海嘯,不也就什麼都沒了嗎?不按規律辦事遲早會遭受到規律的懲罰。

不管怎麼說,景色絕對秀美,從孫中山、毛澤東到鄧小平,都有這樣運用長江造福人類的厚望,三峽大壩將幾代偉人的設想變為現實,如今,能讓人發不同聲音就是一個進步。沒有一個工程會有百利而無一弊。都建好了,還是讓時間檢驗吧。

相關焦點

  • 三峽大壩景區介紹及票務信息
    在這裡雄奇秀麗的自然山水與世界一流的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的壯觀美景也已呈現在世人面前。作為新三峽旅遊的核心景區,它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為依託,全方位展示著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景區擁有罈子嶺園區、截流紀念園、185園區3個園區為常規性開放園區。
  • 高峽出平湖——參觀三峽大壩旅遊區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每當背誦完這首詩,在感嘆毛主席心中對三峽工程所期待的那種出神入化的美好向往時,不免憧憬要親身看一看這被稱為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三峽大壩了。
  • 立體感受三峽大壩的雄偉壯觀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自古以來,三峽就以其壯美景色而聞名隨著三峽工程的興建這裡更是成為世界知名的旅遊景點三峽大壩旅遊區對國民免費真正告別了「門票經濟」體現了三峽集團作為央企的社會責任感三峽大壩旅遊區如此受歡迎它的吸引點到底在哪裡?
  • 實拍三峽大壩景區,感受高峽出平湖的壯闊,國家5A景區,門票免費
    到宜昌不能錯過兩個5A景點,一個是三峽人家,包括西陵峽,燈影峽,石牌,還有巴王宮,龍津溪等看點。還有一個就是三峽大壩了,它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距離葛洲壩是38公裡。我是從重慶朝天門坐船,四天三晚,到了三峽大壩這裡旅遊。
  • 三峽竹海 大壩 九畹溪漂流二日遊
    景區介紹  九畹溪漂流位於三峽大壩長江南岸20公裡、秭歸新縣城向西50公裡處的九畹溪鎮(原秭歸縣周坪鄉),整個漂流水域為13.2公裡,漂流時間在2個半至3個小時之間。九畹溪漂流風景區是長江三峽黃金線上崛起的一顆新星,是集探險、休閒、觀光為一體的生態遊樂區,是「觀三峽大壩,攬平湖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被中外遊客譽為「三峽第一漂」。  三峽大壩旅遊區位於湖北省宜昌市境內,於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現擁有罈子嶺園區、185園區及截流紀念園等園區,總佔地面積共15.28平方公裡。
  • 【住兩晚】三峽人家、大壩、大瀑布三/四日遊
    ,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之間,跨越秀麗的燈影峽兩岸,面積14平方公裡。三峽大壩景區5A級:三峽水電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而由它所以發的移民搬遷、環境等諸多問題,使它從開始籌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終與巨大的爭議相伴。
  • 洪水衝擊了十幾年,三峽大壩會變形潰壩嗎?專家:只會越衝越結實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1918年,28歲的孫中山在上海香山路7號的一棟小樓裡,寫下了一份《建國方略之二——實業計劃》。這份計劃是當時孫中山心中構建的通往現代化強國的藍圖,其中包括構建港口、鐵路以及企業。
  • 重慶:重慶遊玩好去處,帶你遊覽長江三峽好風景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三峽》這首詩,小編相信很多人都能朗朗上口,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重慶著名旅遊景點之一的長江三峽。長江三峽的別名峽江或者又叫大三峽,位於重慶,恩施州,宜昌地區境內的長江幹流上,西起重慶的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的南津關,全長193千米。
  • 三峽大壩擋得了洪水,卻擋不住某些人腦子裡的水
    所以,才會有武漢等地的民眾感慨說,如果沒有三峽大壩,就今年這麼瘋狂的下特大暴雨,可能武漢等地早已被淹沒了...可奇怪的是,此次武漢等地的洪水出現不僅與三峽大壩沒關係,甚至還要感謝三峽大壩才沒有令問題加重這樣一個如此簡單明了的事實,一些網絡大V乃至名人卻似乎理解不了。而在他們的忽悠之下,網絡鍵盤俠也「傾巢而出」,開始詭異地噴起三峽大壩。
  • 我從武漢遊秭歸:屈原故裡到三峽大壩吃住玩全攻略
    提前做了功課,屈原故裡已經在9月份開通了到三峽大壩的直通觀光車,這兩個5A景區可購買優惠套票,我可以直接先到秭歸住下慢慢玩。遊玩第一天:屈原故裡到西陵峽早上8點來到屈原故裡景區,門口有一個高大的指示牌「三峽大壩旅遊區-秭歸換乘中心」,先到窗口了解屈原故裡和三峽大壩通票購買事宜,如果單獨購票,屈原故裡80元,三峽大壩60元觀光大巴車費(大壩景區是不收費的),都是5A景區,這價格確實很親民,如果買通票更便宜了,兩個景區100元。
  • 中國首次橫斷長江三峽 三峽工程進入最後攻堅
    11月6日電 (記者熊金超 劉紫凌)中國一流的水利、壩工專家指揮裝備精良的施工隊伍,於今天上午10時,成功截斷長江三峽,為在這裡興建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作好了最後攻堅的準備。 那次截流,是截斷長江左岸與中堡島之間的江流,並非真正意義上地截斷長江,而是截流前,已讓長江主流首次從這一小型的「人造長江」上改道,因此,習慣上又把那次截流稱之為「大江截流」而非「長江截流」。   在大江截流後的5年內,三峽工程建設在絲毫不影響長江航運的情況下,突飛猛進。
  • 三峽工程截流紀念園記
    2004年9月28日,由長江三峽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三峽工程截流紀念園」,在雄偉的三峽大壩下遊平臺奠基。無論是作為宵衣旰食的建設者一員,還是作為運籌帷幄的工程建設管理者,中國三峽總公司新一任掌門人李永安欣喜地為紀念園掀一鍬土,感覺是填進了一代水電人的驕傲與祈盼。
  • 三峽大壩11月將開始截流 高峽出平湖夢想將實現
    本報記者曾偉報導 記者昨天從中國三峽總公司了解到,三峽大壩導流明渠截流已初步定於今年11月中下旬進行,屆時整個長江將被「攔腰截斷」。目前,導流明渠截流前的驗收工作已正式啟動,截流具體日期將根據當時長江水情而定。
  • 是誰最早發現三峽大壩彈性變形的?
    7月初這幾天,三峽大壩彈性變形這事已經成為了社會熱點話題,不少瓜友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懷著深深的擔心和憂慮? 很快三峽官方微信和主流媒體新京報做出解釋,三峽工程運行安全可靠,壩體變形處於彈性狀態。大致的意思是三峽大壩現在是彈性變形狀態,讓大家不用擔心。
  • 三峽大壩在哪裡?
    三峽大壩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境內,距下遊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裡;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三峽大壩旅遊區的核心景觀、三峽水庫的東端。三峽大壩簡介三峽是由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組成。三峽水電站,又稱三峽工程、三峽大壩。
  • 著名水利工程學家稱反對三峽工程者對其貢獻最大
    宜昌三峽大壩施工現場  有人說,三峽大壩一建,三峽就沒意思了,還有什麼可看?  去年5月底,我參加了中國作協和水利部組織的「作家走長江」採風活動。採風歸來,我最想告訴朋友的一點是:三峽建大壩之前值得去,建大壩之後也值得去。長江三峽,紀念著太多史詩般的蒼懷、徹悟與慨嘆!無論你去過多少次,三峽永遠是新的,三峽永恆。  沿著古老的傳說、沿著長江與山脈行走,我們走了許多人都去過的長江,還有許多人不能去的精神長江。
  • 三峽大壩修建多年,長江裡的魚有多大?有沒有什麼「大傢伙」?
    三峽大壩是新中國成立之後,舉全國之力,大型修建的一座世界超大型工程,三峽在防洪、發電以及航運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在當時,三峽大壩的電量足以提供全國近一半人口的用電量,儘管三峽大壩有一定弊端,比如淹沒一些名勝古蹟,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周圍生態環境,大量人口被迫疏散遷移等等,相比三峽給我們帶來的好處,這些問題可以忽略不計。
  • 三峽大壩一日遊,不虛此行
    來到宜昌旅遊,一定要去的景點就是三峽大壩旅遊區了。昨天下了飛機安排在宜昌東站附近,一大早就搭乘106路城際公交到了三峽大壩景區。遊覽三峽大壩景區分兩種。1):大壩下遊觀光車車票35/人(福建地區可以免門票)參觀的景點有,罈子嶺,185平臺,截流園。2):三峽大壩全景遊套票185/人(福建地區150一人)參觀景點有罈子嶺,185平臺,截流園,大壩迎水面,西陵峽,高峽平湖觀景區。
  • 我從屈原故裡-秭歸去大壩,暢遊三峽大壩
    屈原祠 從秭歸換乘中心(屈原故裡)入口參觀三峽大壩,還可以遊覽屈原故裡,並從上遊觀看三峽大壩全景,產品多元化,文化內涵更豐富,可以從三峽大壩
  • 我心目中的三峽大壩
    有緣親近三峽,有幸歌唱三峽,是我人生的驕傲。置身三峽熱土,既參與三峽工程建設,也追蹤庫區百萬移民。14個寒暑,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在13億人民的祝福聲中順利實現了三大目標:水庫初期蓄水、船閘試通航、左岸首批機組發電。2003年6月1日,三峽大壩落閘蓄水,持續半個月後,大壩至重慶以下近600公裡範圍的狹長水庫雍成「高峽平湖」,水位漲至海撥135米高程。水庫漲水,心海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