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局:疫情期間實施長處方報銷政策 慢病患者可放寬至3個月

2020-12-20 健康一線視頻網

今日,國家醫保局印發《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於優化醫療保障經辦服務 推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表示,疫情期間,實施「長處方」報銷政策,支持醫療機構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合理增加單次處方用藥量,減少病人到醫療機構就診配藥次數;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經診治醫院醫生評估後,支持將處方用藥量放寬至3個月,保障參保患者長期用藥需求。

通知全文如下:

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於優化醫療保障經辦服務 推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聯防聯控機制要求,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醫療保障經辦工作,確保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確保收治醫院不因支付政策影響救治,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醫療保障經辦服務

各級醫療保障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本著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態度,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重大政治任務,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醫療保障經辦工作,細化經辦舉措,明確辦事流程,減少工作環節,創新服務方式,做好費用預撥,優化結算方式,強化基金保障,提高疫情救治保障政策執行效率,保證參保群眾及時享受各項醫療保障待遇,保證經辦服務工作平穩有序開展。

二、大力創新服務方式,實現「不見面辦」

各級醫療保障部門要積極倡議、引導辦事群眾和單位實行「不見面」辦事,及時向社會發布「不見面」辦理倡議書、公告或通知,明確「不見面」辦理事項名稱、辦理方式、申辦材料和辦理流程等內容。大力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電話辦」「郵寄辦」等非接觸式辦理方式,探索試行容缺受理和事後補交材料,為辦事群眾和單位及時辦理參保登記、待遇申報、異地就醫備案、門特門慢認定、調整定點醫療機構及繳費基數核定、人員增減、參保信息修改等業務,減少因人員流動造成疫情傳播的安全風險。

三、建立「綠色通道」,實現「及時辦」

開闢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醫療機構協議管理、定點確立、資金撥付和結算等「綠色通道」,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優先處理,為醫療機構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保障經辦管理服務。

四、積極支持「長處方」,實現「便民辦」

各級醫療保障部門要以疫情防控為第一要務,出臺相應便民舉措。疫情期間,實施「長處方」報銷政策,支持醫療機構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合理增加單次處方用藥量,減少病人到醫療機構就診配藥次數;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經診治醫院醫生評估後,支持將處方用藥量放寬至3個月,保障參保患者長期用藥需求。

五、放寬醫療保障相關業務辦理時限,實現「延期辦」

對因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時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用的,各地可商相關部門合理延長繳納時限,允許疫情結束後補辦補繳,不影響參保人員享受待遇。各地可視實際情況延長定點醫藥機構每月醫療、藥品費用結算單報送時限,醫療保障經辦機構可根據系統數據先行結算撥付,減輕醫藥機構資金墊付和工作人員跑腿壓力。適當延長2019年度醫藥費用醫療保障服務窗口報銷時限,減少疫情期間人員流動。

六、做好經辦場地防護工作,實現「放心辦」

各地要嚴格按照國家對公共服務場所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認真做好醫療保障經辦大廳室內通風、衛生檢測、清潔消毒等工作,消除經辦場所疫情隱患,為參保群眾提供安全整潔的服務環境;要加強對一線經辦工作人員的關心關愛,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引導辦事群眾佩戴口罩並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避免交叉傳染,保護好辦事群眾和經辦工作人員的健康和安全,讓群眾放心辦事。

七、強化醫療保障經辦組織保障

各級醫療保障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主要負責同志要靠前指揮,扛起責任擔當,充分發揮廣大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合理調配人員尤其是黨員幹部充實到醫療保障經辦服務中來,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中高高飄揚。要全面壓實責任,加大對所屬各級醫療保障經辦機構業務指導,確保各項要求落實落地,如存在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不力、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等問題,將予以問責。要加強應急管理,制定應急預案,做好風險防控。要加強值班值守,確保各項醫療保障經辦服務不間斷。要加強協議管理,引導定點醫藥機構堅持守法合規經營。要做好政策宣傳解釋,確保將相關精神及要求及時準確傳達到協議管理各定點醫藥機構,方便患者及時享受到醫療保障待遇和服務。要做好數據監測和信息報送,如遇重要事項及時上報。

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

2020年2月2日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慢病患者如何保健康?國家新出臺的便民舉措,您一定要知道
    防疫 疫情期間,原本需要定期去醫院複診開藥的慢病患者,應該如何保健康?如何正確監管自己的血壓變化?國家醫療保障局針對慢病患者,又出臺了哪些便民舉措? 疫情期間慢病管理原則 研究表明,70-80%的慢病患者都處於病情平穩狀態,只要按時、規律、規範用藥,就可以保持病情穩定。
  • 北京市醫保局:慢性病患者一次可開12周藥量長處方
    新京報訊 7月10日,北京市召開第147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杜鑫介紹,為減少疫情期間市民到醫療機構就診次數,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北京市相繼出臺了慢性病長處方、網際網路複診醫療等多項舉措,方便市民就醫用藥。一是保障特殊治療慢病患者用藥需求。
  • 疫情之下的慢病管理與連鎖藥房
    疫情期間,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印發《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網際網路+」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政策角度大力推動了網際網路醫療進程,為慢性病管理建立新的通道,及時解決了民生問題。今天小喬就來為大家分析,疫情防控期間發布的相關政策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 治療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平均費用是多少?國家醫保局權威解讀
    熊先軍(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新冠肺炎具有較強傳染性,對全體人民的生命健康都有威脅。如果費用渠道不明確,患者會有顧慮,不利於及時診斷治療和控制傳染源。疫情發生以來,國家醫保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將維護人民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及時完善和調整疫情期間的醫保政策。
  • 寧德:疫情期間醫保相關業務可延期辦理
    記者昨日從市醫保局獲悉,對因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時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用的,允許疫情結束後1個月內補辦補繳,醫保待遇從2020年2月1日起按有關規定享受。疫情期間我市各級醫保經辦機構大力創新服務方式,實現「不見面辦」。
  • 呼吸慢病患者就醫要注意幾點
    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瀉等症狀 。如果患者在發病前14天內曾到武漢及疫情高發地區旅行,或接觸過來自上述地區的患者,或出現小範圍的聚集發病,應到當地指定的醫療機構就診、排查。 對於慢阻肺患者來說,疫情期間更需要謹遵醫囑繼續規範用藥,切記不能隨便停藥,以免引起嚴重急性加重,提升住院風險。
  • @深圳人 疫情期間你關心的20個醫保待遇問題都在這了!
    疫情期間,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一次就醫的處方量超過 1 個月,可以報銷嗎?答:疫情期間,在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含社區健康服務中心)試行 " 長處方 ",並實施 " 長處方 " 醫保報銷政策。醫療衛生機構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合理增加單次處方用藥量,減少病人到醫療機構就診配藥次數;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經診治醫生(全科醫生)評估後,處方用藥量放寬至 3 個月。高血壓等慢病特定病線上複診可以刷醫保嗎?答:可以。冠心病等 19 種慢性病特定病線上複診的診查費、藥費均納入醫保支付。
  • 疫情期間看病報銷有變,北京推12條舉措減少見面辦事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2月8日,記者從北京市醫療保障局獲悉,該局近日發布通知,從減少人員聚焦、方便群眾辦事等方面調整疫情期間北京市醫保參保人到醫院看病和醫保報銷等政策。其中明確,長期用藥患者可適量多開藥,減少就醫次數。
  • 肺炎疫情期間,糖尿病患者在家怎樣才能平穩控制血糖?
    點擊查看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形勢雖然依舊嚴峻,但是我們眾志成城,團結一致,共克時艱,終將取得這場戰"疫"的勝利。為減少病人到醫療機構就診配藥次數,降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國家醫療保障局和國家醫政醫管局的發文要求各級醫療保障部門要以疫情防控為第一要務,出臺相應便民舉措。
  • 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醫保可報銷
    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醫保報銷  海南正在制定政策  今年內患者可受益  10月10日,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藥監局聯合印發了《關於完善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今後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參保患者在二級及以下定點基層醫療機構看門診開降壓藥、降糖藥,可進行醫保報銷
  • 好政策多地基層落地滯後,「兩病」門診用藥報銷難在哪兒?
    「今年都5月份了,我們縣高血壓、糖尿病慢病門診仍然無法報銷。」5月15日,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的讀者郭先生向健康時報反映了當地高血壓、糖尿病慢病門診用藥至今無法報銷的情況。2019年,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規定「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門診用藥納入醫保,給予50%的報銷」。
  • 通遼市門診特慢病醫保報銷政策全知道
    A:門診特慢病是納入醫保門診報銷範圍的特殊病和慢性病的簡稱,在通遼市參加醫療保險的人員,經確診認定後,可享受門診特慢病報銷政策。門診特慢病包括哪些病種?A:調整後的門診特慢病種城鎮職工共52種,城鄉居民共54種。具體病種和支付標準如下圖所示:
  • 特殊時期,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如何控制病情?醫生給出2個建議
    長處方助力 綠色通道解決患者需求調查顯示,我國RA患者從出現典型的多關節腫痛及晨僵等症狀至確診為RA的中位時間長達6個月,25%的RA患者經1年以上才能確診[3]。由此可見,當前類風溼關節炎診療水平仍面臨著延遲確診率居高不下的情況。
  • 中山出臺醫保便民舉措,報銷時限延長至疫情結束後1年內
    為便利配合疫情防控共工作,中山將延長醫療保險醫療費用零星報銷、生育保險醫療費用零星報銷、生育津貼核發等業務的辦理時限,申辦時限為由出院後一年內,延長至疫情結束後的1年內均可辦理。中山市醫療保障局聯合市衛健局、市財政局於1月24日出臺《關於做好我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中山醫保發〔2020〕3號),成為全省首個將確診患者和需要隔離的「疑似」患者的救治費用全部納入報銷範圍的地市,同時將國家、省、市衛生健康部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覆蓋的藥品和醫療服務項目也全部臨時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醫保基金不能負擔的部分,全部由中山市財政列支的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資金支付
  • 南昌:新生兒3個月內辦醫保可追溯報銷[圖]
    醫保工作人員向居民解讀醫保政策  「落地」3個月內可追溯報銷  記者了解到,陽陽出生於2012年9月4日,家人尚未來得及享受孩子降臨的喜悅,卻被醫院告知孩子患有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1個多月,醫療費用就花去了7.8萬元。
  • 聊城將國家談判藥品納入門診報銷,患者一年可節省10多萬藥費!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謝曉麗8月28日上午,聊城市醫療保障局來了兩位特殊的辦事群眾,他們是C型尼曼匹克病的患兒家屬,「我們這次來,就是來送錦旗致謝的,感謝咱們醫保局心繫百姓,為群眾辦事,把高價的麥格司他納入了門診醫保報銷範圍,一年可為我們節省5至10多萬醫藥費,這拯救的不僅是一個患者
  • 基於醫保電子憑證的網際網路慢病續方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背景政策依據2020年2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出《關於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發揮網際網路醫院、網際網路診療的優勢,鼓勵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複診及藥品配送服務,降低患者線下就診交叉感染風險。2020年2月28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網際網路+」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
  • 北京11名參保患者已辦理醫保報銷 自付費用由財政承擔
    剛剛,記者從北京市醫療保障局獲悉,截至2月6日,本市醫保部門為11名已治癒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參保患者辦理了醫保報銷,個人自付費用全部由財政承擔。疫情當前,為讓患者放心就醫,市醫保局商市財政局及時調整針對確診和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報銷政策:對確診和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在本市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救治發生的醫療費用,本市患者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的部分,由市財政予以補助,不需要個人支付;外地患者的救治費用由北京市醫保局先行墊付,疫情結束後全國統一組織清算,不需要患者個人支付醫療費用,確保患者不因費用影響就醫
  • 國家醫保局:符合條件的罕見病藥已基本納入醫保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0日電 據國家醫保局官網消息,10日,國家醫保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2892號建議的答覆中透露,符合條件的罕見病藥品已基本納入了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並為貧困罕見病患者提供了醫療救助、慈善幫扶等多方面的解決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