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12月12日上午,由瑤海社區勤勞社居關工委聯合雛鷹行動青少年公益服務中心和梅香書苑悅書房,共同舉辦了名為「了解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蚊(病原生物學)」的公益科普講座。此次活動特別邀請了安醫大鄧勝群博士,為小雛鷹志願者們帶來了一場有趣的科普講座。
課堂開始,鄧博士先對小志願者們進行採訪,提出了「你們認識蚊蟲嗎?」「有誰知道蚊蟲的危害嗎?」以及「蚊蟲會帶來哪些疾病?」等問題。小志願者們紛紛加入討論,爭先恐後地搶答博士老師的提問。鄧博士每次很隨意的一句幽默話語,都頓時引起同學們的鬨笑,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接著,鄧博士通過一張對比圖來指出蚊子是世界上導致人類死亡最多的動物,說明蚊子的危險性,引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那麼,瘧疾是由什麼感染引起的,又是通過什麼傳播的呢?和蚊蟲有沒有關聯?登革熱、西尼羅腦炎、基孔肯亞熱、寨卡病毒病這些蚊媒病毒傳染病又是怎麼傳播循環的呢?鄧博士利用生動的圖片展示,向小志願者們一一作了介紹。同時,鄧博士也對蚊蟲的防控方式進行了總結,向小志願者們介紹了物理、化學、生物的各種防控方式,著重介紹了利用沃爾巴克氏菌控制蚊蟲的新技術。
最後,鄧博士向大家介紹了一些常見的對蚊認知的誤區,比如蚊蟲會不會傳播愛滋病和新冠病毒?O型血真的招蚊子?服用維生素B能防蚊?所有的蚊蟲都咬人等等。聽了這些專業的解答,小志願者們對蚊媒病毒傳播的相關科學知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走出了對蚊認知的誤區。
此次講座,採取「大手拉小手」的形式:科學家的「大手」拉起青少年的「小手」,喚起青少年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熱情,啟發青少年探索科學的奧秘。另外,這次講座,雛鷹科普講堂首次開通了線上直播,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便於更多的青少年和家長弘揚科學精神、學習科學知識。( 範玉)
延伸閱讀:
「合肥新站高新區雛鷹行動青少年公益服務中心」是合肥市較早在民政系統註冊的中小學生志願者組織,其宗旨為「教育好下一代,引導青少年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新時代接班人」。目前在冊的合肥市各社區中小學生志願者300餘人,現擁有品牌項目「暖心社區·雛鷹敬老」「雛鷹科普講堂」「公益地攤·淘你所愛」義賣等,並成立了「雛鷹行動媒宣中心」和「雛鷹公益宣講團」。目前中心已經開展了一系列敬老助困、社會實踐、科普講堂及科普基地體驗、勞動教育等主題志願服務活動,獲得了受益群體及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