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已落幕,接下來最令人關心的莫過於放榜了。截止目前,已有20餘省份公布了查分時間。
那時候,又有一批嶄新的高考狀元產生,成為街頭巷尾津津樂道的話題。但卻鮮少人去關注那些低分者。
有沒有想過,那些當年高考故意考0分的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01
那些任性的高考0分兒
高考0分,如果不是有意而為之,蒙都能蒙對幾道題。那些0分者,顯然是預謀而來。
2008年高考,有個叫徐孟南的安徽考生,為製造考0分的轟動效應,故意在答題卷上寫下:
「我的名字叫徐孟南,我的考號是……我是蒙城二中的……」
當媒體的聚光燈和叛逆的光環快速褪去,家境貧困的徐孟南終將要面對的是粗糲的農村人生。
沒有文憑和學歷的他,輾轉多個工廠和車間,組裝廣告箱,製造窨井蓋,生產衛浴品……什麼樣的髒活累活都幹遍了。
他也在生活的捶打中逐漸反省年輕時所犯的錯。
為此,2012年徐孟南創辦了名為「高考0分生」的網站,呼籲後來者不要重蹈其覆轍。
事實上,在外漂泊9年、已為人父的徐孟南,2018年再次拿起高考複習資料,並於當年5月順利拿到了一所大專的錄取通知書。
今年9月,徐孟南即將步入大三,再上兩個月學就要開始實習了。
他說,想再一次利用高考,改變自己的命運,學個技能未來有更好的發展。
無獨有偶,2020年一個叫張皎的陝西考生,也以「零分狀元」的爭議頭銜,瞬間走紅網絡。
高考時,他在每份試卷前面只寫上了「破釜沉舟、不破不立、破而後立、不生則死」16個字,導致語文、數學、外語和綜合,均為零分。
這位家境貧困的少年,其實在高中之前都是優等生。
考上重點高中後,他漸漸落伍,抗拒高考。
在另一名高考失意者的鼓動下,張皎策劃了這場「高考零分」的鬧劇。成為暴風眼中的人物後,張皎直接在網上發出豪言壯語:
凡不是來找我投資的,一律免談!10年內賺下1000萬的目標,成為中國的首富!
字裡行間無不透露著幼稚和荒唐,沒多久這個夢就破碎了。
為了所謂的首富夢,張皎走上製作偽卡消費套現之路,涉案金額高達40多萬,最終從「白卷英雄」淪為「竊卡大盜」。
談到緣何走向不歸路時,張皎懺悔道:「也許是太渴望成功,也許是想做一個不平凡的人。」
追求成功並沒有錯,但總想走捷徑不勞而獲,總想譁眾取寵,註定是行不通的。
於學生而言,踏上高考的徵程,努力踏實的學習,才是最為穩妥的途徑。
徐孟南與張皎,當年都紅極一時,但很明顯,前者重新點亮人生的機會更大。因為他知道,不斷學習進取,才是普通人逆襲的出路,沒有人能輕易成功。
02
聰明的人,都在光鮮之下的暗處使勁
善妒,是人的天性。
但往往只知眼紅別人的光鮮,卻忘了別人在暗處的努力。
相信大家都見過鴨子戲水,看上去是極其輕盈地漂在水面,悠哉遊哉,殊不知它水下的雙掌一直都在拼命地划動著,沒有一刻停歇。
「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而這便是「鴨子定律」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同樣,所有我們看到的人前光鮮,背後都藏著別人無數的辛苦。
前幾天,一則快遞小哥李慶恆比肩李佳琦,成為高層次人才入戶杭州的消息刷屏。
不僅可以優先搖號選房,還有100萬購房補貼,3萬塊車牌補貼,還能在醫療保健、子女上學受照顧。
並且登上了央視新聞,被人民日報等多個重量級媒體點讚!
全國那麼多快遞員,憑什麼是95後、高中文化的李慶恆?
這跟他在暗處使的那些勁兒分不開。
剛入職時,李慶恆是客服崗,不需要參與配送環節。但他想,不去一線經歷,怎麼更好地服務客戶?
於是,李慶恆自討苦吃申請支援一線,早上五六點到崗,晚上10點才回家休息,卸貨、分揀、掃描、裝車......
他的勤奮被上司看在眼裡,很快成為了一名分揀員,負責將商品按地區迅速分類,以便送貨員能儘快將商品送出。
工作中李慶恆發現,分揀訂單時越熟悉訂單的代碼數據效率就越高。因此他決定把全國的地域數據信息通通背下來。
有時在回家路上看到外地車車牌,他都會把相關城市的信息在腦子裡過一遍。
久而久之,他掌握了一項「絕活」:一秒快速分揀。
能從數百件物品中,一眼就把固體膠、U盤、打火機、人民幣、桌球等航空禁寄物品「掃描」出來。並且能在12分鐘內,作出19件快遞的最佳派送路線設計。
李慶恆的能耐被公司賞識,經常派他參加快遞員職業技能比賽。
這次,李慶恆獲得了團體一等獎。
當公司告訴他,可以憑這個獎去評選杭州市高層次人才並領取百萬房補時,他簡直不敢相信。
時代不會辜負任何一個有心人。
很多人覺得,快遞員按部就班地分揀,派送,收取包裹就行了,做很難的技能訓練,根本就是份外的事,既不會漲工資,還耽誤時間。
但恰恰就是那些埋頭費力搬起的磚,幫助李慶恆搭成了一座通往驚喜收穫的橋。
這也說明,你主動吃下的苦,總有一天以嶄新的方式饋贈於你。
所以,越想被人羨慕,就越是不怕辛苦。
03
越早使勁的人,收穫更亮麗的人生
小小年紀在WWDC開發者挑戰賽中獲獎,並與蘋果公司CEO庫克視頻互動,獲得去大公司實習的機會,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這在大多數人看來,無比榮光。
可17歲的高中生女孩餘鐵琳深知,這榮光來得並不輕鬆。
餘鐵琳出生在溫州一座三面環山的小鎮,教育資源匱乏。通過網絡,她逐漸對編程感興趣。
但想要學編程,困難重重。
父親常年在新疆,幾乎是母親一人打理家庭。
別人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可以直接問父母,但餘鐵琳的母親則堅決要求她自己翻閱書籍或去網上找答案。
於是,她便養成了在各大編程學習網站、軟體、APP上摸爬打滾的習慣。
這次參加WWDC開發者挑戰賽提交的作品,是她準備了近半年的APP,靈感來源於中國傳統的剪紙藝術。
於是,她請初中時期的紙藝社老師幫忙設計圖案,利用網上自學的Swift語言,搭建了一個提供用戶實現剪紙圖案,並完成AR投影功能的APP。
遇到不懂的地方,她跑去蘋果線下門店蹭免費的教學,一站就是一個下午。雖然腿腳發酸,但絲毫不影響她繼續學下去。
「感謝我曾經下過的苦功夫,才讓我有今天的編程技能。」 談及此次獲獎,餘鐵琳感嘆道。
當然,苦鑽編程除了給她帶來榮譽與工作機會外,還收穫了其他驚喜。
我們難以想像,這位在各類編程和信息競賽中獲獎且期末測試均拿滿分的「理科學霸」,曾經一看到數學就發怵,再簡單的題目也經常算錯。
「難道是自己真的不擅長數學?」慢慢地,學了編程後她發現,數學不是複雜的計算,歸根結底是邏輯問題。
在「用邏輯引領學習」的方式下,她的數學進步飛快。
她還嘗試將編程運用在不同學科的學習中。「比如,數理化學科論文中,利用電腦編程來處理數據,就能節省龐大的計算時間。」
如今,餘鐵琳不僅是學校USAD「美國學術十項全能」社長,還參與了USAD官方教輔的編寫。
如果不了解她的故事,我們可能覺得她的優秀是拼爹拼媽的結果。現在看來,她拼的僅是自己罷了。
所有的暗中努力,都將成為人前成功的秘密。
越早發力,就越有接住天上所掉餡餅的底氣。
戳下方藍色字【了解更多】,每一個學霸,都偷偷在學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