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大地回春,農事初始
第二屆大西安農民節於2019年3月8日(今天)在長安區舉行,此次農民節圍繞著傳承農耕文化、建設五美鄉村、敬農愛農助農、推進鄉村振興的主題,策劃組織了一系列活動。
各個區縣將在不同時間舉辦不同類別的活動,向廣大群眾展示西安農業的發展成果。
↓有沒有WiFi都要看↓
接下來
就請大家跟著小編一起
探秘第二屆農民節上的藍田亮點
本次活動將表彰
「西安市十佳最美鄉村」
「西安市十佳最美農民」
「西安市十佳最美庭院」
「西安市十佳最美民宿」
「西安市十佳最美村黨支部書記」
「西安市十佳最美勵志脫貧戶」
等多個獎項
可喜可賀
多個項目
藍田榜上有名
01
「西安市十佳最美鄉村」
——小寨鎮董嶺村、洩湖鎮黑溝村
藍田縣小寨鎮董嶺村
「文化+」鄉村旅遊 助力鄉村振興
沿環山路東行至藍田將軍嶺隧道西路南,便是藍田縣小寨鎮董嶺村。寬闊的路面、精緻的農舍、蒼翠的青林吸引了不少遊人在這靜謐的小山村裡,悠閒享受美妙的田園風光。
如今的董嶺村正在乘風借力地處白鹿原影視城近旁的地利優勢,發展影視城配套服務和錯位互補旅遊項目。董嶺村以市場為導向,依託白鹿原影視城和影視藝術小鎮,探索 「文化+」的鄉村旅遊發展路子,鼓勵農民開展第三產業,發展農家樂、民宿等鄉村經濟,引導村民栽花種草、美化環境,成立物業管理公司,豐富旅遊產品、提升旅遊服務、提高綜合收益,打造全域旅遊示範村和『五美』建設示範村。
藍田縣洩湖鎮黑溝村
依託核桃產業 實現村綠民富
洩湖鎮黑溝村距藍田縣縣城15公裡,藍田八景之一的「秀嶺春芳」就在這裡。整個區域內溝壑、丘陵交錯,常年碧水長流,既有秀美的生態景觀,又有著豐厚的農、林、特產品資源。憑藉秀美的生態環境,黑溝村被評為2018年度「全國生態文化村」。
藍田縣低山區和沿山橫嶺區都是核桃的最佳適生區,核桃栽培歷史悠久,已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經濟來源。黑溝村地處嶺區,土地資源豐富,光照條件良好,且遠離工業汙染,交通便利,借著良好的區位優勢,黑溝村近年來發展良種核桃4100餘畝, 2017年人均收入10050餘元,已初步實現村綠民富的目標。
下一步,黑溝村還將以核桃產業發展為依託,不斷擴大產業經營,著力構建美麗鄉村,向著核桃經濟產業園與現代農業觀光園的方向發展。
02
「西安市十佳最美農民」
——黑溝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陳書貴
新型職業農民、全國勞動英模人物,現任黑溝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近四十年的基層工作經驗讓他深深意識到,要致富改革是硬道理,敢想、敢做才能有收穫,從土坯房到小洋樓,幹就行了!
Style 1
退耕還林,開展新產業
陳書貴自1979年6月擔任村幹部以來,興修基本農田680餘畝,植樹造林1500餘畝,退耕還林 1002畝,農網改造19公裡,新架變壓器2臺,更換舊變壓器4臺。2010年起,他積極響應上級號召,以核桃產業為村主導產業,發展優質核桃栽植4100餘畝。成立種養專業合作社、建設深加工生產線,使黑溝村成為藍田縣核桃種植規模最大的村莊。
Style 2
房子搞起來,生活才能富起來
陳書貴多次和縣扶貧辦、土地局聯繫,爭取移民搬遷,建設以新居所、新設施、新環境、新管理、新生活為主要內容的新型社區的項目。投資5400萬元,建新社區及綠化面積9.7萬平方米;投資135萬元,打深井一眼;投資290多萬元,建成1002平米綜合性大禮堂,建成村級服務中心。通過移民搬遷,昔日貧窮落後、破爛不堪的小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居環境大大改善。
Style 3
新農村,穿新衣
要致富,先修路。陳書貴帶頭改造完成水泥硬化道路28.3公裡,道路綠化5.5公裡,2010年,新建村級公共服務中心9間2層,硬化廣場5350平方米,配置各類健身器材。
03
「西安市十佳最美庭院」
——藍田縣孟村鎮康禾村、
藍田縣湯峪鎮圪塔村
藍田縣孟村鎮康禾村
趙鶴齡:充滿詩情畫意的小院
走進藍田縣孟村鎮康禾村的趙鶴齡家,「清雅閒居」的門匾首先映入眼帘,迎門大幅壁畫高貴典雅,走進庭院內一眼望去整潔有序,雜物也是擺放整齊。院子雖然不大,但主人卻精心構建了虛實相伴的景致,假山背後隱匿著涼亭,閒時賞花觀鳥。
趙鶴齡的庭院內栽植了多種花草,待到花開時節,各種花卉爭奇鬥豔,滿園花香四溢。趙鶴齡是國家二級美術師,在庭院建設方面他講究內外統一,實用美觀,做到牆內開花牆外香,加強對周邊環境美化,達到乾淨、整潔、美觀和統一。下一步,在做好美麗庭院的同時,他還要發揮好自己的書畫特長,為鄉村文化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藍田縣湯峪鎮圪塔村
張曉莉:田園風光如畫 庭院溫馨別致
「我們將院子進行了改造,打造與周邊山水一樣的自然環境。改造之後,環境好了,農家樂的生意也紅火了起來。」藍田縣湯峪鎮圪塔村地處秦嶺保護區,「十佳最美庭院」之一的張曉莉家就坐落在此地。
庭院裡三季有花、四季常綠,院內的魚池中魚兒在水裡歡快的遊來遊去。「每逢周末,遊客們都來俺村爬山玩水,賞田園風光,吃農家菜,住農家院,真切體驗到鄉村農家的樸實熱情。」張曉莉說,「幹活勤快,樂觀生活。美麗庭院美化了自己的居住環境,更是讓整個鄉村環境向好發展,能吸引更多遊人來休閒旅遊,農家樂的生意也紅紅火火。」
04
「西安市十佳最美民宿」
——桐花鄉約民宿、白鹿原舍民宿
桐花鄉約民宿
特色美食
定製式服務
桐花鄉約民宿是桐花鄉約·田園綜合體一期民宿示範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藍田縣九間房鎮桐花溝村,距離西安鐘樓約45分鐘車程,交通便捷。
在1號示範區目前有4個院落、9套客房、2個公共廚房、1個共享咖啡書吧、2片菜園、1處室外茶憩區、1個景觀水面組成;房屋建築風格分為中式傳統四合院大宅和原生態民宅兩種;在特色民居的改造升級上,更注重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民宿的服務植根於鄉情,起點高端精品酒店,形成以本土化特色美食、人文風俗、定製式服務三大核心優勢;民宿有詳細的服務標準和流程,注重細節品質的同時,儘可能地將鄉村民宿原味呈現給每一位旅客,實現精品旅遊度假服務標準。
民宿經營者將「精、情、歸」作為三字箴言:用看的見的服務力求「精品」「精緻」,客人能通過服務和氛圍感受到「鄉情」「真情」,讓來客自覺參與體驗,做到對田園、鄉情、傳統文化等精神需求層次的「回歸」和城市忙碌紛雜的事物當中「回歸」自我。
白鹿園舍民宿
位置優越
特色突出
私密的環境,清新的空氣,可口的農家飯菜,舒適的房間,簡單的咖啡,優美的風景,這一切小美好都在白鹿園舍民宿。白鹿園舍,毗鄰環山旅遊路,地理位置優越;依託白鹿原影視基地,旅遊資源豐富;依山傍水風景優美,鄉村民宿特色突出;民風淳樸善良,社區功能完善,基礎保障強而有力。
這裡將現代簡約設計與隨處可見的鄉村老物件置於一體,創造了一次時尚與懷舊的碰撞;將綠樹白牆原木色門窗高度融合,形成一幅色彩和諧的山間小屋圖。不論從室內到室外都願意將更多的美好相互融合,從民房改造的大落地窗到景觀營造的叢林青石步道,都是讓陽光多一點,再多一點;河岸近一些,再近一些。不追求形式感,而立足於為遊客提供更多的生活體驗。
在空暇時間,攜三五好友,來白鹿園舍,看春夏秋冬四季交替,賞山野鄉村陰晴雨雪。我們既可以喝茶談心增進感情,也適合集體包院聚會。總之,這裡就是一個隨性放鬆的好地方。
05
「西安市十佳最美村黨支部書記」
——藍田縣西河村黨支部書記李小平
發展集體產業 實現共同富裕——訪藍田縣輞川鎮西河村黨支部書記李小平
藍田縣輞川鎮西河村是由原小溝口村、獅子溝村、龍王廟村、白巖溝村合併而成的新行政村,全村336戶1147人,其中貧困戶28戶58人,過去小溝口村、白巖溝村是省定貧困村。全村面積89000餘畝,僅有耕地790畝,其餘都是森林,10年前主要種植玉米和土豆。
「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條件落後、產業結構單一以及集體經濟薄弱等諸多不利因素制約,村子發展難。2008年,我當上獅子溝村村委會主任,便下決心帶領鄉親們改變這一落後面貌。當時我們認識到,唯有發展壯大村上的集體經濟,才能幫我們早日摘掉『窮帽子』,才能實現共同富裕,我覺得這樣才能無愧於群眾的信任。」藍田縣輞川鎮西河村黨支部書記李小平說。
修路、發展土雞養殖、食用菌栽培、土地流轉……一次次探索,一步步發展,村裡富裕了起來,全村還吸收全鎮貧困戶39戶參與分紅。現如今,西河村依託原獅子溝村的發展模式,緊抓鄉村振興機遇,因地制宜發展集體產業。並堅持黨建引領,深入推進「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農村發展模式,逐步形成了「農民主體、村級主導、市場引導、企業帶動」的發展格局。
06
「西安市十佳最美勵志脫貧戶」
——藍田縣藍橋鎮圪塔廟村村民陳建奇
面對苦難他選擇勇敢面對——記藍田縣藍橋鎮圪塔廟村村民陳建奇
陳建奇家住藍田縣藍橋鎮圪塔廟村三組,是一名在冊低保貧困戶、殘疾戶。原本他也有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2002年到2003年,父母卻因突發疾病相繼去世了,丟下耳背、吐字不清、偶爾精神異常的兩個兄弟和少不更事的孩子。
為了照顧兩個殘疾的兄弟、自己年幼的孩子和體弱的妻子,陳建奇不便外出打工了。於是,他在家裡開始養殖山羊和肉牛,農閒時間在周邊幹點零活,一方面償還為父母治病和埋葬所欠下的外債,另一方面艱難地維持全家的基本生活。就這樣,一家六口相互攙扶,過著艱辛的日子。
了解到陳建奇的狀況後,鎮村兩級為他免費發放中蜂20箱,並組織他多次參加養蜂專業技術培訓,掌握了致富增收的一技之長。同時,幫助他申請貧困戶扶貧信用小額貸款1萬元,養殖奶山羊11隻、肉牛2頭。並享受到移民搬遷政策,解決了住房安全問題。
如今,陳建奇還被聘為村上中蜂養殖的管理技術員,不但年底有分紅,而且還有工資收入。經過幾年的努力,2018年底陳建奇一家收入達到53385元,徹底還清了外債。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讓我們為獲獎的他們喝彩
一同關注
第二屆大西安農民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