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最近,網上不斷出現湖北同學回鄉信息被洩露、在外武漢人住宿被婉拒等事件。
對此,不少網友發起呼籲:「抗疫」不能成為「抗鄂」!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1月28日晚,湖北省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例行新聞發布會,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馬國強對此表示,相信在全國各地對武漢人、湖北人的歧視都是個例,絕大部分人都會善待湖北人,因為大家都有可能碰到類似的情況。
武漢市:加緊籌集口罩、護目鏡等醫護用品,
全力確保醫護人員防護安全
發布會通報了武漢市在加強群防群控和社區居民生活保障方面的情況。
目前,武漢已啟動實施領導包保、分級負責的工作機制,各區組織區直機關、街道黨員幹部下沉至社區,每個社區增加3至5名工作人員,開展隔離觀察、分類篩選,宣傳引導、環境治理和關愛幫扶等工作。
同時,加強物資儲備供應,通過減免批發市場進場交易費用、加強「南菜北運」調運力度、開通24小時綠色通道等方式,確保市民必需品不斷檔不漲價。
發布會上,武漢市還表示,正千方百計加緊籌集口罩、護目鏡等醫護用品,全力確保醫護人員防護安全;同時,嚴格按照國家衛健委新出臺的醫用防護用品使用範圍指引,科學合理使用醫護用品,提高醫療資源使用效率。
在物資捐贈和援助方面,已拓寬渠道,全市各區紅十字會、慈善總會均可接受,下一步,還將在城市邊緣啟動新的轉運點,打通物流「卡口」,確保援助物資及時、便捷運抵有需求的地方。
武漢市委書記回應武漢人在外地受歧視
在發布會上,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馬國強就醫療物資儲備、病人收治、務工人員返程、物資捐贈等回答記者提問。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數據增長是否意味著疫情擴散加劇?
針對確診病例數據增長是否意味著疫情擴散加劇的問題,馬國強表示,當前,新增確診病例明顯增多,並不意味著疫情擴散的加劇,而是隨著檢測權力逐步下放,全市醫院和疾控中心檢測能力和檢測範圍大幅提升,這有利於實現「早診斷、早治療」。
武漢市委書記:武漢醫護人員緊缺情況很快會緩解
武漢市委書記馬國強表示,當前醫護人員短缺的主要原因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的增加,導致武漢市需要住院的病人比往年增加,醫護人員的負荷也增加,為了做到應收盡收,開闢了一些新的醫院、醫療點。
他強調,截至目前,全國各地主動支援武漢的醫療隊達到22個,醫護人員接近3000人,問題後續的解決要依靠黨中央、國務院、全國各地的支持,相信很快醫院醫護人員緊張、人手不夠的問題,會大大緩解。
有記者提問:武漢人在外地受歧視,如何看待?
馬國強說,相信在全國各地對武漢人、湖北人的歧視都是個例,絕大部分人都會善待湖北人,因為大家都有可能碰到類似的情況。同時,湖北人也要理解這些防控措施,是為了全國人民、為了全世界。雖然疫情在武漢,但目前已經是全國群防群控的態勢,每個人都應該自覺做到自我保護。
武漢市委書記:將視疫情情況,決定是否向國家申請假期再延長
武漢市委書記馬國強表示,為保障城市運轉,歡迎想回到武漢或需要回到武漢工作的人。同時,對於要回到武漢的務工人員,為防控疫情,武漢也正在擬定方案,將做好體溫監測、做好各個用工單位對人員資料的登記等。此外,武漢也將視疫情情況,看是否向國家申請假期再延長。目前,已經通知用工單位,對於保障城市運轉的人員回武漢,要建立暢通渠道,同時做好監測。
武漢市委書記:武漢一定用熱情回報感謝醫療隊支援
針對媒體關注的各地來漢醫療隊是否能夠得到生活保障問題 ,馬國強坦言,春節期間,酒店接待能力不足,各地醫療隊來漢之初,安排了基本的住宿和飲食,還不夠周到。馬國強說,感謝大家離開親人、捨棄春節假期來到武漢。現在,武漢市已經安排專班負責接待,一定要用武漢人的熱情回報感謝各地醫療隊的支援。
武漢市已有10家醫院和7家疾控中心能夠開展核酸檢測
1月28日召開的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圍繞媒體提出的「一日新增892例是否意味著疫情擴散」的問題,武漢市給出答案:是檢測的擴面提速。
武漢市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確認,需要通過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檢測,檢測的嚴格程度有一個逐漸放寬的過程。
在16日之前,檢測要到國家疾控中心進行,武漢收治的病例,標本要送至國家疾控中心。到了17至18日,國家把檢測的權力下發到了湖北省疾控中心,檢測能力在300例左右。
這一次的增加,緣於24日起,為了早診斷、早治療,武漢市已有10家醫院和7家疾控中心能夠開展檢測,檢測的效率和能力大幅度提高。這892例,大部分是源於檢測能力的擴大新增的,不是突然一天增加這麼多。
「我們防的是病毒,不是武漢人!」
今日,人民網發布名為「我們防的是病毒,不是武漢人!」的文章,文中描述了全國人民對武漢人民的熱切關心和幫助。
南京:市委黨校深夜迎來「特殊客人」
26日晚,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應急救援部副主任許彬向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匯報了FD326航班情況。位於新城大廈的指揮部裡,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這並不是第一批抵達南京的湖北籍滯留旅客。1月24日,從高雄抵寧的MU2946航班,機上有9名湖北旅客;1月25日,由日本大阪抵達南京的HO1612、1616航班上,乘客均為武漢一旅行社組織的赴日旅行團成員,其中湖北籍旅客39名。
「湖北」「武漢」「發熱」……這些敏感詞無一不在挑動著人們的神經。南京怎麼辦?
「我們防的是病毒,不是武漢人!」南京市委市政府領導態度堅決而明確,迅速安排相關部門進行對接和處置。
FD326航班飛機落地後,檢疫部門先登機詢問旅客身體狀況,5名發熱旅客先下飛機,由停機坪上等候的120急救車帶到定點醫院。其他旅客逐一接受體溫檢測和詢問。隨後,武漢籍旅客集中在一輛大巴車上,提前邊檢,非武漢籍旅客登上另外幾輛大巴車進行邊檢。之後,沒有發熱症狀的旅客,乘車統一送至南京市委黨校安置。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因為之前是去泰國旅遊,很多旅客除了身上的一套棉衣,隨身攜帶的多是夏天的衣服。「感覺有點冷,能不能幫忙買點棉服?」客人們在專門建立的微信群中請求。27日一早,60件棉服送到服務臺,由專人送給需要的客人。
「很多地方都拒絕武漢籍及湖北其他地區旅客入住,沒想到我們在南京享受到了這樣的暖心安排,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FD326航班乘客馬靜說,最暖心的是,26日晚飛機落地檢疫時,有一名旅客檢出發燒,隨即被帶至附近醫院進一步檢測確診,「原以為檢測結果要等一段時間,沒想到一會兒就出來了。這名旅客並不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這個火速出爐的結果,不僅讓全團的人暫時放心,也讓全飛機的人安了心。我們都為這樣高效的南京點讚!」
1月27日凌晨5時多,在接待完FD326、SL922航班後,工作還在繼續,南京祿口機場又迎來了機上有11名武漢乘客、另有2人發熱的MU7714航班。一位乘客在朋友圈點讚,「表揚一下南京政府這次的行為:迅速、立即、果斷,大巴接送,酒店全免,工作人員都非常耐心,有條不紊。」
杭州:200瓶「老乾媽」的心意
對於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地勤工作人員詹俊來說,1月24日晚是個不眠之夜。隨著一架載有116名武漢乘客的TR188航班落地,機場國際到達廳內的平靜被打破。300多名旅客下機後,被統一安排在隔離區等待進一步觀察。
詹俊參與了留觀期間旅客服務工作。據他回憶,當天晚上他和同事來回跑了十幾趟給旅客搬運餅乾、飲料,都是按照不限量來提供。有的旅客提出想吃點熱乎的東西,他們搬來了泡麵。怕旅客著涼,他們還每人發放了一條毛毯。25日上午八九點,他們又給旅客送去了早餐,包括包子、雞蛋、豆漿和稀飯。
土豆燒肉、紅燒蘿蔔、炒長豇豆,「一葷兩素」,還有一碗熱騰騰的西紅柿蛋花湯……這是130餘名被隔離在杭州的武漢旅客的晚餐。
據了解,賓館每天為客人準備一日三餐,餐標是每人每天100元,這個費用是政府出。「我們儘量把大家當作普通客人一樣對待」,想到武漢客人喜歡吃辣的,酒店這兩天正在採購200瓶「老乾媽」辣醬,預計很快能夠送到每個人手裡。酒店負責人說:「在春節期間一下子採購200瓶『老乾媽』不是特別容易,但是這也是我們的一份心意,希望大家能夠平安度過這個特殊時期。」
長沙:寒冬中的一股暖流
團體抵達外地的遊客得到了妥善安置,其他單獨滯留的旅客又是何境遇?
「2020,難忘的春節!我,偶感寒冬中遇到了一股溫暖,感謝你們!」武漢市民屠先生在朋友圈裡感慨道。
屠先生一家1月20日從湖北出發經長沙飛日本衝繩後,於1月25日返回長沙黃花機場。原本擔心無處住宿,得知其困境後,開福區政府協調安排他們住到了指定酒店。屠先生說,「長沙給我的不是冷遇排斥,而是寒冬中的一股暖流!」
「一家三口深夜抵達長沙,正不知往哪投宿之際,雨花區的社區工作人員及時出現,將我全家進行了妥善安置,感謝有愛的長沙人。」家住湖北潛江的雷先生一家也有類似經歷,他們26日從泰國旅遊回來無法返回老家,只能選擇暫時飛抵長沙,路中遇到的酒店都已客滿,結局也是柳暗花明。
「26日晚12時我們加完班正準備回家時,在花侯路與香樟路交會處的十字路口正好遇上一籌莫展的雷先生一家。」雨花區東山街道高鐵新城社區主任黃杰說,路遇求助,責無旁貸。黃杰趕緊和同行的黎郡社區黨支部書記方天明一起,為湖北客人測量體溫、進行信息登記、了解其出行軌跡,確認沒有狀況後將他們送到指定酒店,為其安排好住宿,並叮囑酒店方為其提供好生活上的保障。等一切忙完時,已是27日凌晨2時。
27日晚,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對外公布了部分省、市、自治區針對在外的武漢遊客設置的集中接待酒店或指定對接機構。此外,越來越多的地方設立了「愛心車隊」「愛心賓館」,給滯留的武漢旅客提供方便。
編輯|徐豪 王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