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等17家單位發起「國家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聯盟」

2020-12-16 金臺資訊

「國家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聯盟」發起儀式現場(學校供圖)

人民網北京11月30日電 日前,「2020年東北黑土地保護與利用高峰論壇暨第六屆梨樹黑土地論壇」在北京舉辦。開幕式上,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等17家單位共同發起「國家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聯盟」(下稱「聯盟」)。

據悉,聯盟依託中國農業大學吉林梨樹實驗站、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黑土地現代農業研究院,圍繞黑土地的保護與利用,聚集院校、科研機構、市縣農技農機推广部門、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等單位,旨在構建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與技術推廣,帶領並引導廣大農民應用新技術,以支撐東北地區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主持論壇開幕式(學校供圖)

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了保護好、利用好東北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2011年起,中國農業大學與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人民政府聯合創辦中國農業大學吉林梨樹實驗站。多年來,累計來站的博士、碩士研究生超過180名,多所。

「農業科學家要加強農業與科技的融合、加強農業的科技創新,科研人員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讓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開幕式上,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姜沛民介紹,自梨樹實驗站成立以來,中國農大聯合各科研院所、相關企業、農民合作社在東北地區建立了8個專家工作站、100多個技術推廣基地,開啟了「合作社 技術工作站 高校」的聯合模式,努力為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做出農大人應有的貢獻。

對於今後的發展規劃,姜沛民表示,中國農業大學成立了黑土地科技攻關領導小組,設立了黑土地辦公室,並將之列入學校的「十四五」規劃中。同時,學校組建了跨學院、跨學科的緊密型科技攻關創新團隊,啟動了「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專項」,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和應用推廣等方面加強支持,力爭在黑土地保護與利用中提供農大方案、貢獻更大力量。

科學技術部農村科技司二級巡視員高旺盛發言指出,「十四五」期間,科技部將組織開展重點研發計劃,把「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項目予以支持,希望廣大科研人員著力突破重大技術前沿問題、突破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的重大關鍵技術。

當天,圍繞「數位技術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研究進展」等話題,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張旭東等多位專家、行業代表進行了深入研討和交流。

據悉,「梨樹黑土地論壇」自2015年啟動以來,已連續舉辦了六屆,包括10餘位院士在內的近200名專家、學者為保護黑土地出謀劃策,成為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一張靚麗名片。本屆(李依環 實習生吳商羽)

相關焦點

  • 17家單位發起國家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創聯盟—新聞—科學網
    開幕式上,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等17家單位共同發起「國家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聯盟」。 據介紹,為了保護好、利用好東北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十多年來,中國農業大學吉林梨樹實驗站開展了黑土地保護的相關科技攻關工作。
  • 中國-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成立 華南農業大學等15所高校...
    12月18日,由華南農業大學牽頭髮起,中國、拉美46所涉農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組建的「中國-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正式成立,15所中拉高校籤署校際合作框架協議。據介紹,聯盟成立後,將致力於推動中拉成員在人才培養、科研攻關、合作辦學、技術推廣、技能培訓、人文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通過搭建合作平臺、創新合作機制、加強資源共享,促進中國與拉美國家農業教育科技領域互惠互利、融通發展。
  • 西北大學等單位發起成立長柄扁桃國家創新聯盟
    12月5日,由西北大學和陝西省林科院共同舉辦的長柄扁桃國家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暨長柄扁桃產業創新發展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生勇、陝西省林業局副局長、省林科院黨委書記劉保華,西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常江出席會議。會議由陝西省林業局副局長、省林科院院長昝林森主持。
  • 助力全穀物科技‖燕谷坊共同發起「國家雜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在2020 年12月10日—12日召開的「國家雜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大會暨2020國際雜糧產業科技論壇」上,由國家雜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牽頭組建的「國家雜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正式成立。燕谷坊集團參與共同發起聯盟成立,並成為國家雜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第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單位。
  • 國家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智庫聯盟成立
    12月13日,在科學技術部農村科技司和農業部科技教育司的指導下,由中國農業大學主辦,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林業科學院、中國科學院等國內外42家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在京共同發起成立「國家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智庫聯盟」。
  •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新時代,涉農高校科技創新面臨新挑戰
    人民網北京7月30日電 (記者林露)「新時代,涉農高校的科技創新面臨新問題、新挑戰,需要新理念、新舉措。」近日,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通過科技創新興農強農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業領域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有力地支撐了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上世紀70年代,由中國農大主持開展的「黃淮海鹽鹼地綜合治理大會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為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問題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
  • 華農牽頭成立中國-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
    華農牽頭成立中國-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 2020-12-22 0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智庫聯盟成立—新聞—科學網
    42家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在京共同發起成立「國家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智庫聯盟」(以下簡稱「智庫聯盟」)。來自國家科學技術部、農業農村部、水利部、林草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部門領導以及40多家聯盟理事會成員單位的代表和專家150餘人出席成立大會。成立大會由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主持。
  • 吉林省黑土地保護與生物質資源循環利用研討會舉辦
    1月14日,吉林省生物質資源利用研究會、吉林農業大學秸稈生物學與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吉林省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綠色農業專家服務團在長春聯合舉辦黑土地保護與生物質資源循環利用研討會。
  • 「中國-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成立
    「中國-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圖片由中國駐哥倫比亞使館提供) 人民網裡約熱內盧12月18日電(記者吳傑)12月18日,中國和拉美多所農業科技院校組建的「中國-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舉行成立大會
  • 國家天敵昆蟲科技創新聯盟在山東濟南啟動
    新華網濟南8月28日電(記者葉婧) 為深入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國家天敵昆蟲科技創新聯盟28日在山東濟南啟動,這是農業部批准成立的34個「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之一。  聯盟以天敵昆蟲擴繁和應用企業為龍頭,成員包括山東魯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浙江大學、吉林農業大學、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等9家大學或研究所和7家天敵昆蟲企業,將為我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提供科技支撐。  在聯盟啟動大會上,山東省農業廳副廳長王登啟說,山東是農業大省、農產品出口大省,也是多種農業有害生物多發重發省份和農藥使用大省。
  • 國家農科發展戰略智庫聯盟成立 42家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共同發起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國家農科發展戰略智庫聯盟成立本報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蔣建科)在科學技術部農村科技司和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指導下,由中國農業大學主辦,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科學院等國內外
  • 《中國科技網》第四屆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合作論壇在波蘭舉行
    《中國科技網》 2019年10月14日  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發起成立的第四屆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合作論壇近日在波蘭舉辦,來自中國、波蘭、塞爾維亞、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國家和地區的35所大學、聯盟和科研機構、企業的140餘位專家學者參會,35名中外專家作了專題報告,研究通過了9家新成員入盟
  • 又一重磅聯盟成立!西安這所「雙一流」高校發起,17個國家加入!
    發揮西北大學考古學科優勢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創新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西北大學發起成立「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12月10日,由教育部和陝西省人民政府主辦、陝西省教育廳、西北大學等共同承辦
  • 記廣西大學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記廣西大學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廣西日報記者 餘 鋒  在廣西大學東校園一隅,有一棟表面看起來不起眼卻相當有「內涵」的實驗大樓——這裡,曾湧現出一大批蜚聲中外的傑出學者。如今,它已成為我國亞熱帶農業高端人才聚集的高地,在保障我國糧食和食糖安全、廣西優勢特色農業創新發展、維護邊疆穩定和國家安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便是廣西大學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近日,記者到該實驗室採訪時,被其深厚的學術和人文精神積澱所震撼。
  • 中國農業大學聯合主辦「一帶一路」農科教聯盟大會
    大會由中國農業大學與海南大學聯合主辦,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杜太生代表聯盟秘書長單位出席會議並致辭,海南省教育廳副廳長陶洪建、教育部國際司政規處處長賈鵬出席會議並致辭。來自24所國內農林院校、12所海外聯盟院校、16個國家的留學生代表共138人參加會議。杜太生在致辭中表示,2020年是非常特殊而又充滿挑戰的一年。
  • 42家機構聯合成立國家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智庫聯盟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黃垚)13日,中國農業大學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等42家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在京成立國家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智庫聯盟,將為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提供戰略研究支持。「近年來,特別是疫情以來,多家科研機構對糧食生產、農產品銷售等進行了科學分析和研判,及時提出對策建議,充分體現了智庫的作用。」
  • 西北大學發起成立「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
    近日,由教育部和陝西省人民政府主辦、陝西省教育廳、西北大學承辦的「絲綢之路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在西安舉辦。會上,由西北大學發起成立的「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揭牌。該「聯盟」將闡釋絲綢之路文化遺產蘊含的豐富歷史信息,為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國際組織推動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提供決策支撐。目前已有17個國家共54家單位加入「聯盟」,聯盟秘書處設在西北大學。
  • 上海投保聯盟成立:中國證監會系統在滬單位等31家單位共同發起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原標題:上海投保聯盟成立本報記者 林倩 中國證監會系統在滬單位、上海市相關政府部門、證券期貨投資者教育基地等31家單位,日前共同發起成立上海投保聯盟。在聯盟成立會議暨上海投保工作聯席會議上,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副局長鄭鋒表示,希望聯盟在工作系統性和協同性上下功夫,相關成員單位凝聚合力,推動上海地區投保工作再上臺階。上海證監局副局長吳萌表示,投資者保護工作涉及面廣,在新形勢下面臨更高要求,客觀上需要按照「大投保」理念,以適當的組織和機制壯大投保「朋友圈」。
  • 同程生活共同發起成立:長三角農業創新賦能聯盟
    為了全面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推動長三角地區農業農村一體化發展,大會還籤署了長三角農業農村一體化發展備忘錄。會上在一市三省農業部門的指導下由同程生活、天貓、蘇寧易購、雲集、盒馬、鮮豐水果、生鮮傳奇、分眾傳媒、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竹子研究開發中心、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浙江大學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為發起單位,共同發起成立「長三角農業創新賦能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