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聖吳清源的雙面人生:出生在中國,卻是骨子裡的日本人

2020-12-11 米君說史

文|米君,優質原創作者、自由撰稿人

有德者心力難濟,無德者霸擁民眾所賦世權以為私勢,神器私用,貪腐國賊舉家富貴,萬眾民脂民膏皆被劫掠。則國力日衰,國力衰則國家民族之心力衰竭,內可誘發天在兵禍,朝代更迭,官僚、商賈、農工、學者盡難免沉淪。--毛澤東

吳清源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陌生的字眼。但是在東亞的圍棋界,吳清源是一個邁不步過去的大山。他出生於中國,卻在日本侵華時毅然加入日本國籍,日本戰敗他又被迫加入中國國籍。讓我們看下吳清源的傳奇一生。

01為了生計,和日本俱樂部下棋

而圍棋是我們中國的老祖宗帝堯發明的博弈性遊戲。圍棋流行於東亞諸國之間。吳清源絕對是圍棋界天才中的天才。

吳清源,民族漢,國籍日本。

吳清源1914年出生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出身於鹽商家庭,後隨父母投奔外公而遷居北京。

吳清源青年時期

吳清源少時就體弱多病,是名副其實的「手無縛雞之力」,但卻是「圍棋神童」。正所謂「上天關閉了一扇窗戶,就會給你開啟另一扇窗戶」。

他的棋藝超凡,11歲時竟引起當時北洋政府的統治者段祺瑞的注意。段祺瑞把他請入段府,每月資助100大洋。十年之後的魯迅先生月薪也就是350大洋。吳清源小小年紀就周旋於官宦名流之間,可見吳清源的優秀。11歲養家,這點本事,你我是不如的,畢竟大多數孩子的11歲還在路邊玩泥巴。

100大洋雖然不少,但是這依然入不敷出。為了養活家人,他到日本人的俱樂部裡下棋。贏了就有錢賺。日本商人山崎有民被吳清源的棋藝折服,經常資助他,並不遺餘力地推進吳清源東渡日本一事。吳清源感激地說:山崎是「永世難忘的恩人之一」。

說到吳清源赴日本,這要講下當時圍棋在日本的背景。當時的圍棋只流行於東亞地區,本來中國是圍棋的根,但是中國貧弱,而日本逐漸強大,圍棋在日本取得長足發展,盛極一時。而當時的中國,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飯都吃不飽,誰有心思管圍棋的事情。

為了填飽肚子,吳清源心甘情願去日本下棋。這無關家國讎恨,只是為了吃飽飯,而且吃得還不錯。

02昭和棋聖:吳清源,擊敗日本所有的圍棋對手

吳清源人生的巔峰是在日本的10年。

1928年,10月23日,吳清源赴日留學。日本圍棋界名人秀哉親率眾棋士到火車站迎接。吳清源到了日本,時任日本棋院每月資助吳清源200日元,兩年為期。條件是,吳清源要有足夠的戰績,來證明自己有資格留下。

在日本的吳清源

1930年吳清源晉升四段,成為日本棋院的正式棋士。初步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他有資格留在日本。

而此後,吳清源成了當時頂尖的棋士之一。他用十年時間讓自己走向人生的巔峰,1939年到1956年是吳清源圍棋人生的的全盛時代,被稱為「吳清源時代」。

1939年吳清源升七段。此後,他將除頂尖棋手雁金準一以外的日本對手全部降至先相先或定先。因此被他公認為圍棋界第一人。讓我們看下吳清源的輝煌戰績:

1939年10月-至1941年,吳最終以六勝四負戰勝木谷實七段。1941年6月至1942年,吳清源與雁金準一的十番棋開始。吳清源四勝一負領先,因顧及名譽問題,雁金退出比賽。1942年年底至1944年,吳清源與藤澤庫之助的十番棋結束。吳清源四勝六負,失敗。1946年至1948年,吳清源與橋本宇太郎(八段)十番棋結束,吳六勝三負一和。1948年1月,吳清源與坂田榮男(先相先)三番棋舉行,吳三連勝。1948年7月至1949年,吳清源與巖本燻十番棋結束。吳清源七勝二敗一和。1950年至1951年8月吳清源與橋本宇太郎本因坊十番棋結束,成績五勝三負二和。1951年至1952年,吳清源在十番棋中以七勝二負一和的成績擊敗藤澤庫之助九段。1953年,吳清源五勝一敗將藤澤降為定先手合。1954年,吳六勝二敗將坂田降為定先手合。1955年至1956年,吳清源在十番棋前八局中六勝二負,將高川格(七段)降為先相先手合。1958年,吳清源在第一期日本最強者決定戰中,以八勝二負的成績奪冠。吳清源的圍棋戰績確實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譽為「十番棋之王」「昭和棋聖」。受到不少名人的吹捧。

楊振寧教授和翁帆

我國著名科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說:「愛因斯坦在物理的地位沒有吳清源在圍棋裡高。為什麼呢?因為物理裡愛因斯坦是第一,但是第二跟愛因斯坦的距離我想沒有吳清源和20世紀第二的圍棋手的距離那麼大。」

武俠大師金庸說:我最敬重佩服的兩個人,古人是範蠡,今人是吳清源。

中國棋聖聶衛平說:「我覺得他加入日本籍是件非常可以理解(的事)。」

03侵華戰爭中的吳清源,為日本勞軍

吳清源在日本的時代,是中國最不幸的時代。因為日本從1931年開始大肆侵略中國,日本妄圖吞併中國的野心已經不能抑制。日本侵華戰爭爆發,身處日本的吳清源做了什麼?他只是想活著,只想下好圍棋,其他的什麼都不想管,哪怕同胞被屠殺也是無所謂的。

現在有很多人說,吳清源作為圍棋大師,請不要糾纏在他放棄中國國籍加入日本國籍的事情上。但是,雪崩來襲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1937年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出現了,慘絕人寰舉國震驚。在日本的吳清源不可能不知道這樣的慘劇,但在1941年,吳清源參加了日本棋手組織的「棋道報國會」,通過下棋到軍營勞軍。不是給中國勞軍,而是給侵華日軍。

1942年應南京「汪偽」政府顧問青木一男的邀請,隨同瀨越到中國勞軍。到達上海以後,飯店旁就有人貼上「殺死夷化漢奸吳清源」的標語。吳清源說:「因為中國人認為我去慰問鼓勵日本軍人,是嚴重出賣祖國」。但他本人對此頗不以為然。

吳清源說:「我相信天意是要中日親善的,但中日親善也不是馬上就可以解決的。我信仰的紅會就說「不語政治,世界無國境」,所以我也在超越民族或是國家的心理。」吳清源認為日本強大,中國被統治是遲早的事情,他認為符合自己所謂「中的精神」。

但他也有一丁點良知。他給的日本兵粉絲回信:「別太虐待中國人。」顯然他很清楚在侵華戰爭中發生了什麼,中國軍民死傷慘重。這件事他在戰後反覆提起,洋洋自得地認為是做了好事。

梅蘭芳先生蓄鬚明志

我們可以對比梅蘭芳先生。他在北京蓄鬚明志,堅決不給日本人唱京劇,這樣的民族氣節令人敬佩。而吳清源的老東家段祺瑞也立志不給日本人做事。這就是民族精神。

而在中日戰事吃緊的時候,1941年吳清源與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女生中原和子訂立婚約,1942年2月7日成婚,婚後移居中原和子家裡。吳清源的所有的衣食住行和榮耀都來自日本,所以他的內心認可自己是日本人,而非中國人。

04日本戰敗,加入中國國籍,但在1979年又成為日本人

但是和吳清源預測的相反。1945年8月6日,為了避免採取大量傷亡的登陸戰以及在先蘇聯一步拿下日本本土,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枚原子彈,3天後又在長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彈。日本扛不住了。

公元1945年1945年8月15日,這是偉大的一天。日本國王裕仁宣布投降。吳清源成了戰敗國的國民。

日本投降

但頗為詭異的是,國民政府向日本提出要將將吳清源收回剝奪其日本國籍,授予中國國籍。吳清源非常的不滿,認為蔣介石根本沒有徵求他的個人意見。這言下之意是,我不喜歡當中國人。

因為對國民政府而言,一個出生於中國的棋聖應該是中國人,而非日本人。但吳清源明白自己的處境,因此,他不敢言語,他沒了日本國籍,但他從認為自己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而且他依然生活在日本,而非中國。

所以在1979年,吳清源再次加入日本籍。2014年11月30日,吳清泉死在了日本神奈川縣小田原市。

吳清源是日本人,但很奇怪,中國各地給吳清源製作了很多紀念。

福州把福州吳清源故居當成了文物景點,和吳清源八竿子打不著的湖南人在湘西鳳凰南長城製作了吳清源銅像,福建省福州三山人文紀念園裡面有吳清源紀念園,為了紀念日本人吳清源,國家體育總局棋牌運動管理中心舉辦了吳清源杯世界女子圍棋賽。

一個日本旗聖,和大家有什麼關係呢?

05怎麼看待吳清源加入日本國籍?

對比當時的中國文化界,吳清源無疑是軟弱和自私的。魯迅先生領銜的左聯,在魯迅去世後,秉承了抗日救國的主張,堅持用文字來和日本侵略者對抗。

在歷史的洪流中,吳清源也有自己的選擇,他不偷不搶,他以下棋為生,如果以一個平民來說,他並無過錯。但是在日本侵略的的前提下,自己的同胞被大肆屠殺,他卻在敵國的領土上心安理得的生活,這樣苟且偷安的態度,實在是沒有民族氣節。只能說他是一個懦夫。

日本文學家川端康成將吳清源描繪成「高貴女子」、「超然僧侶」,吳清源是柔和的、是衝淡的,缺少豪情與烈性。我不知道川端康成這樣的描述到底算是誇讚還是諷刺。

有網友評論他:「吳清源要麼是個棋藝精湛的漢奸,要麼是個棋藝精湛的日本人。沒有第三種身份!」

這話我不知道該怎麼接,只能說他是「出生在中國,但是骨子裡卻是日本人」。如果他自我認知是日本人,當然不算漢奸了。還是留給大家自己評判吧!

黃秋生跌宕人生:年輕時保釣,現被封殺生活拮据,卻力撐澳大利亞

難以置信!漢語是澳洲第二語言,但澳華人已成亞裔澳人,而非華裔

以色列和伊朗相隔一千多公裡,怎麼就成了世仇?從恩愛2000年說起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中國的月球土壤會送給那些國家呢?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我,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吳清源履歷:棋聖!十番棋打遍日本頂尖高手
    原標題:吳清源履歷:棋聖!十番棋打遍日本頂尖高手   吳清源資料圖   原標題:吳清源履歷:棋聖!十番棋打遍日本頂尖高手   一代棋聖吳清源   據日本媒體《讀賣新聞》消息,圍棋大師吳清源在日本當地時 間11月30日凌晨1時11分於神奈川縣小田原市內去世,享年100歲。
  • 吳清源履歷:十番棋擊敗日本頂尖高手 被稱棋聖
    原標題:吳清源履歷:十番棋擊敗日本頂尖高手 被稱棋聖   網易體育12月1日報導:  一代圍棋大師吳清源在日本當地時間11月30日凌晨去世,他因為在十番棋擂臺擊敗了當時所有超一流高手,被稱為「棋聖」。
  • 橫空出世的中國圍棋少年,引渡日本打遍無敵手,成為「昭和棋聖」
    圍棋,作為一種策略性棋類遊戲,在中國古代早就是盛行不衰。但20世紀,圍棋的中心是在日本昭和時代,甚至世界上大部分認為,圍棋起源於日本。但是,20世紀之初,中國出生的一位少年,橫空出世,自年幼就展露出天才的技藝。當他東渡日本深造,便開始了傳奇的一生。
  • 圍棋老師金慶松Rockville Library主講吳清源一生
    吳清源華府書友會九月份演講,邀請到金慶松博士在Rockville Library主講「棋奕人生—吳清源的一生」。吳清源7歲開始學棋,13歲即成為北京圍棋界第一高手,14歲赴日,師從瀨越憲作。60歲的秀哉名人是當時日本的圍棋天皇,唯一的九段,號稱「不敗的名人」。19歲遇上60歲、中國小孩對上日本名人、創新革命挑戰傅統權威,全日本未演先轟動。這盤「三三.星.天元」的棋,經13回打掛、歷105天盤搏,震驚盤內盤外,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被稱為「廿世紀名局」。
  • 正本清源落子無悔 百歲棋魂吳清源仙逝
    □哀訊   棋聖仙去百年垂範   生逢戰亂,他一生三次改換國籍。作為日本圍棋黃金時代的第一人君臨日本。晚年,他將全部精力放在了提攜後進、促進圍棋國際化和中國圍棋的發展上。   為世界圍棋做出革命性貢獻的吳清源老先生,於北京時間11月30日凌晨0時11分在日本神奈川縣小田原市內的醫院病逝,享年100歲,他是因為過度衰老而去世的。
  • 中日韓圍棋高手昨攜210名福州小棋手致敬吳清源
    福州晚報記者 劉琳 陳堅/文 通訊員 凌波/攝  昨天上午,陰了多日的福州城再次鋪陳開藍天白雲,助興在三山人文紀念園舉行的「致敬棋聖,弈揚名城」系列圍棋文化活動。中日韓三國圍棋高手攜210名福州小棋手,共同舉行敬師禮,以閩江水、青紅酒和鮮花致敬福州籍圍棋大師吳清源。隨後,210名小棋手下了105盤棋,為吳清源誕辰105周年賀壽。
  • 吳清源:憶川端康成先生|川端夫婦|川端|安田|吳清源|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是日本文學界泰鬥級人物,1968年以《雪國》《古都》《千隻鶴》三部代表作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川端康成愛好圍棋,生前與素有「棋聖」之稱的圍棋大師吳清源是好友,經常作為重要圍棋賽事的記者觀賽,並發表不少觀賽記錄。今天選取一篇吳清源回憶川端康成的文章,與大家分享。
  • 吳清源:憶川端康成先生|吳清源|川端康成|川端夫婦|川端|安田
    川端康成是日本文學界泰鬥級人物,1968年以《雪國》《古都》《千隻鶴》三部代表作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川端康成愛好圍棋,生前與素有「棋聖」之稱的圍棋大師吳清源是好友,經常作為重要圍棋賽事的記者觀賽,並發表不少觀賽記錄。今天選取一篇吳清源回憶川端康成的文章,與大家分享。
  • 棋聖聶衛平摯友沈君山去世 他是金庸的圍棋師父
    知名物理學家沈君山騰訊體育訊 北京時間9月12日上午10時,中國臺灣「清華大學」前校長、知名的物理學家沈君山因腸道破裂引發的感染,在新竹馬偕醫院去世。78歲的他與吳清源、聶衛平等棋壇名宿私交甚篤,還被金庸尊為「圍棋師父」。棋聖聶衛平此間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心情十分難過很希望有機會替老朋友送行。沈君山出生於1932年,父母都是著名的農學家。1949年時沈君山就讀於廣州嶺南大學,第二年他轉道中國香港到了臺灣。沈君山在1956年就曾出任過「清華大學」梅貽琦校長的助理,並擔任過吳大猷教授的助教。
  • 「弈道秋聲圍棋俱樂部專欄」壽石不老和自強不息——吳清源詰棋...
    有些稱號是吳清源大師獨有的,比如「大師」,當然有些著名棋手也能稱作大師,但是單稱「大師」時,一定是指吳清源,就像「主席」就是毛主席的專有名詞一樣。還有些名頭,更是大師獨有的,充分說明了大師的崇高地位,比如「昭和棋聖」、「十番棋之王」、「古今第一人」、「圍棋之神」……   說到詰棋,我們知道詰棋是來自日本的圍棋術語,我們習慣叫做死活題。當然,嚴格說來,詰棋和死活題還是有點區別的。
  • 吳清源杯首輪吳依銘完勝謝依旻 黑嘉嘉等順利晉級
    9月27日下午,2020第3屆吳清源杯世界女子圍棋賽在線上戰罷第一階段首輪24強的比賽,結果中國棋院4位女棋手取得了2勝2負的成績,天才少女吳依銘完勝日本「小魔女」謝依旻,李赫中盤擊敗紐約棋院院長殷明明
  • 吳清源五大名局賞析 一生名局永為棋界典範(譜)
    02-局面圖二   吳清源、橋本宇太郎第一次十番棋第二局  1946年,吳清源迎來與師兄橋本宇太郎的首次十番棋。當時因為中日戰爭以及沉迷於宗教之中等因素,吳清源正陷於人生低谷。精神狀態欠佳的他第一局執黑輸了5目,前景灰暗。  第一局結束的三天之後,第二局又拉開了帷幕。吳清源執白後行,開局仍不見起色,棋至中盤,看起來行將崩潰的白棋七零八落地散成幾堆。但橋本宇太郎此時也失去了對局面的掌控,吳清源先生回憶說:「絕對優勢的橋本落子開始有些失常。
  • 高川格遭遇苦手吳清源,一勝難求(升降十番棋第二局)
    吳清源與高川格對局升降十番棋是十九世紀末流行於日本棋界的一種比賽賽制,這種比賽,一般是分先比賽,由於雙方段位的差別,也有採取先相先比賽的。在那個把棋手榮譽看得高於一切的年代,升降十番棋失敗的代價除了失敗本身,還會使名譽掃地,其殘酷性自不待言,所以日本名譽棋聖藤澤秀行說:「升降十番棋的比賽就是用真刀真槍決鬥」。也有翻譯做是「懸崖邊上的決鬥」,無論是那一種說法,都 可以反映出這種賽制的殘酷性。
  • 11歲下圍棋打敗段祺瑞,18歲橫掃日本圍棋界,22歲卻主動加入日籍
    圍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在隋唐時期,圍棋經過朝鮮傳入日本,後流傳到歐美各國。而圍棋是現代以來流傳起來的文化,不過在近代史上,有一人號稱「棋聖」,他11歲就跟段祺瑞下圍棋,他更是被稱為世界圍棋革命的推動者和實踐者,這個人就是圍棋大師吳清源。
  • 《吳清源》在日本漸入佳境 劇組體驗完美境界
    棋盤搭起,棋士落位,年輕的吳清源在「開麥拉」聲中浮現,導演田壯壯此時才真正覺得自己開始走近吳清源。在日本2004的秋冬,他以一顆虔敬的心去捕捉和再現棋盤背後輕靈飄忽的身影。電影《吳清源》目前正在日本拍攝,儘管遭遇了颱風和地震,但是記者了解到,目前該片在進度和資金等方面,拍攝情況一切正常,中日兩國員工都似乎進入了吳老那物我兩忘的境界,在不斷出現的颱風和地震等「小麻煩」面前,所有人都心態淡定,忙碌一如既往,田壯壯打趣說,這是大家開始得到吳老的真傳。
  • 棋魂中塔矢亮一對四下和棋,清代棋聖一對三全勝後安然離世
    而在中國清代也有一位棋聖同時對弈三位高手,令人惋惜的是,那位棋聖在對局後心力交瘁,不幸離開了人世。真是為棋而生,又為棋而終。我們三人都很想得到您的指教呢」「哼,我黃龍士以棋聖自居,還怕你們不成,星友,快拿出棋盤,讓我會會你在信中提到的浙江名手」。就這樣,錢塘江畔,江風和煦,黃龍士在來回走動全身心投入對戰中,絲毫不敢大意,終於將3人「趕盡殺絕」,3盤棋都贏了。
  • 日本誕生史上最年輕棋聖:年僅17歲的男高中生
    成為棋聖后,藤井寫下了自己的新目標(報知新聞社)海外網7月17日電 當地時間16日,在日本將棋棋聖戰中,17歲的高中生藤井聰太戰勝對手渡邊明,成為了日本將棋史上最年輕的棋聖。據日本報知新聞社17日報導,日本將棋棋聖戰第四場16日在大阪舉行,藤井之前已經取得兩勝一負戰績。比賽中,藤井在多次被將軍的不利情況下,憑藉終盤時的一記妙招,涉險戰勝現任棋聖渡邊明,以17歲11個月的年齡成為日本將棋史是最年輕的棋聖。賽後,藤井把頭深深低至棋盤下,向對手恭敬地行禮致意。
  • 一盤比一盤輕鬆 日本棋聖戰井山輕取河野 拿到賽點
    2020年2月1—2日,第44期日本棋聖戰挑戰賽第3局,在日本長崎縣西海市戰罷。三冠王井山裕太棋聖執黑153手快勝挑戰者河野臨九段,將比分進一步擴大為3:0,距離棋聖八連冠偉業只有一步之遙。河野再不振作,美食節目要堅持不下去了呀第一日上午,井山棋聖點了熱咖啡河野挑戰者選擇了冰咖啡中午井山棋聖選擇了手握壽司河野臨挑戰者選擇了咖喱飯下午的點心,井山棋聖選擇了由博多產的海王草莓
  • 清代三大棋聖 一人棋力十三段 一人號稱「棋仙」一人看山泉悟棋
    清代三大棋聖,指清代康熙時期的圍棋國手黃龍士、清代乾隆時期的圍棋國手範西屏和施襄夏。三人棋藝超群,在所處年代所向披靡,被稱為「清代三大棋聖」。清代三大棋聖:1、黃龍士黃龍士(1651 - 不詳),名虯,又名霞,字月天,號龍士,以號行,江蘇泰州姜堰人,生於順治年代。清代圍棋國手,和範西屏、施襄夏並稱「清代三大棋聖」。
  • 中西合璧雙面澳門 骨子裡的那些悠閒(三)
    澳門是一個骨子裡悠閒的城市,在其充滿歷史的特色老街道走走,從中西合璧的雙面古舊民居、從迎面而來的當地人身上,都能嗅到澳門的生活味。地球人都知道,議事亭前地是集美食、購物、觀光於一身的商業步行區,GIORDANO、Lev-i’s、Sasa、卓越等店鋪總是擠滿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