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道秋聲圍棋俱樂部專欄」壽石不老和自強不息——吳清源詰棋...

2020-12-23 搜狐網

  

  老蕭按:本文為「弈道秋聲」圍棋俱樂部獨家原創文章。我友吳國繁兄棋藝不俗,國學功底深厚,尤其推崇吳清源大師。他精研吳大師各種著作,深有心得。此篇為國繁兄遍讀吳清源詰棋著作後有感之作,知識性強,頗具價值,老蕭有幸首發,與諸位共享。林暉先生提供了相關資料,亦為文章添彩。

  文章較長,分為上下兩篇,今日為上篇

  

  壽石不老和自強不息——吳清源詰棋漫談(上)

  吳國繁

  資深的棋迷看了文章標題可能會心一笑,他們知道這是吳清源大師兩本詰棋集的書名。

  「吳清源在圍棋界的地位比愛因斯坦在物理界的地位高。」這是楊振寧在2014年吳清源大師一百歲紀念活動中說的,我深以為然。記得看了這條新聞的當天晚上我做了個夢,大師讓先小林光一下了一盤紀念對局,白棋輕靈飄逸、揮灑自如,中盤輕鬆取勝。由此可見,大師在我心中崇高的地位。有些稱號是吳清源大師獨有的,比如「大師」,當然有些著名棋手也能稱作大師,但是單稱「大師」時,一定是指吳清源,就像「主席」就是毛主席的專有名詞一樣。還有些名頭,更是大師獨有的,充分說明了大師的崇高地位,比如「昭和棋聖」、「十番棋之王」、「古今第一人」、「圍棋之神」……

  說到詰棋,我們知道詰棋是來自日本的圍棋術語,我們習慣叫做死活題。當然,嚴格說來,詰棋和死活題還是有點區別的。詰棋是指棋手精心設計的饒有趣味的死活與攻殺方面的題目,裡面蘊藏著很多意想不到的巧妙手法,既有欣賞價值,也有提高棋藝的功能。詰棋體現作者的獨創性和巧妙構思,比一般死活題更嚴謹,具有初手唯一的特性,也就是說第一手只此一手,而死活題可能有多種答案。「詰」是中國漢字。詰,問也,責問、追問、查究的意思。詰棋的說法我們圍棋界已然接受並使用。

  

  還有一個字我特別想說說,就是「碁」這個字。「碁」當然是漢字,專指圍棋。只要出現這個字,就是專指圍棋,其他棋類不能用。在古代,圍棋始稱弈,又名碁。可惜,「碁」這個字我們現在很少使用了,倒是日本繼承下來一直沿用至今。囲碁、詰碁、十番碁、打碁集、蛤碁石、碁盤、碁笥等等。圍棋日語裡寫成「囲碁」,囲也是漢字,古同圍。去年賢侄蔣辰中職業三段在蘇州創辦圍棋教室,我就推薦使用了這個「碁」字,是謂「新碁點」。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棋」這個字日本也使用,比如中國棋院、日本棋院,棋士、棋力等,用的就是「棋」這個字。

  現在享譽棋界的人工智慧AlphaGo,翻譯過來就是阿爾法圍棋。為什麼圍棋在英文裡稱作Go,因為碁在日語裡發音就是Go,這是日本長期在歐美宣傳推廣圍棋的結果。這兩天看到TWT騰訊圍棋錦標賽的報導,英文是Tencent weiqi tournament,用的是Weiqi而不是Go,真心欣慰。我想總會有一天,圍棋在世界上的稱呼會恢復到本來的名稱。

  還有日本把裝棋子的容器稱作棋笥,笥也是漢字,本意是有專門用途的竹製容器。棋笥稱呼起來比棋盒、棋罐要文雅。當然,棋笥在選材做工上是非常講究的,所以很多也只能稱作棋盒、棋罐,不能把裝棋子的道具都叫做棋笥。日本繼承中國傳統文化有些地方比我們做得好,本來是我們老祖宗發明的字,現在卻感覺是我們在跟他們學。不過人家用得好,我們再學回來也是對的。過去作為圍棋強國的日本,確實對圍棋的發展做了大量的貢獻,我們在向他們學習的過程中,也學習沿用了他們的一些圍棋術語,比如手筋、手割、見合、氣合、急所等。

  

  說起圍棋,就有聊不完的話題,書歸正傳,我們來聊聊吳清源大師的詰棋。大師的詰棋作品和他名揚四海的棋局一樣,精彩紛呈,這也是大師留給圍棋界的寶貴財富。作為有志的棋手,大師的詰棋都應該好好看看,即使是欣賞也是令人賞心悅目,不容錯過。

  大師公開出版的詰棋集有12部,其中大師原創作品9部,解說古典著作3部,共計20本。以下是書目和出版時間:

  1、《吳清源詰碁集—初級編》1975年(人民體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吳清源圍棋死活題精選》

  2、《吳清源詰碁集—上級編》1975年(蜀蓉棋藝出版社的《吳清源圍棋高級死活集》)

  3、《吳清源鬼手三十題》 1978年(人民體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鬼手妙手魔手》)

  4、《100萬人的詰碁3-吳清源》(臺版世界文物出版社的《吳清源詰棋集》)

  5、《吳清源詰碁集—壽石不老》1995年

  6、《吳清源詰碁集—自強不息》1997年

  7、《吳清源詰碁道場》(上)2005年

  8、《吳清源詰碁道場》(下)2005年

  9、《玄妙—吳清源詰碁》2007年

  10、《吳清源的碁經眾妙》5冊,吳清源解說,1974年

  11、《官子譜》4冊,吳清源解說,1977年出版

  12、《玄玄棋經集》2冊,吳清源解說,1980年出版

  

  這些著作大部分沒有在國內出版,令人十分遺憾,我等吳清源迷只能尋覓日文版來翻閱。好在詰棋主要看棋譜,無需太多文字,加上日語裡也有很多漢字,也算能夠大部分看懂。

  我最喜歡的是《壽石不老》和《自強不息》這兩本書,不僅內容好,編排合理,而且書名很有文化氣息,封面設計高雅,印刷裝幀精美,色彩豔麗,令人愛不釋手。這兩部書都是大師的助手牛力力整理成集的,大師分別為兩部書取名為《壽石不老》、《自強不息》,分別於1995年和1997年出版。「自強不息」容易理解,這可以說是大師一生的寫照。「壽石不老」從何而來呢?聽我慢慢道來。

  

  大家都知道吳清源大師1914年6月出生於福建閩侯,同年10月便隨全家遷往了北平。很少人知道吳清源的祖籍是浙江桐鄉石門,這裡被稱為「吳家石門」。吳家的老祖宗吳涵得中康熙壬戌科榜眼,後官至左都御史(正二品)。因審案公允,獲康熙皇帝御賜「慎行」二字,吳涵遂以為堂名。1825年,「慎行堂」裔孫吳渶中舉後赴福建任學官(主管學務的官員),不久晉升為「漳州府學」的教授(清代學官中最高的一級),吳渶也就成了福建族姓的始祖,此人便是吳清源的曾祖父。吳清源晚年曾囑咐裔孫尋訪石門祖根,並書「壽石不老」,以表追祖懷鄉之情。這就是「壽石不老」的來源。非常遺憾的是,大師「壽石不老」的手跡沒有公開發表,我們沒能看到。要知道大師的墨寶也是好生了得,有很高的造詣。

  

相關焦點

  • 圍棋老師金慶松Rockville Library主講吳清源一生
    吳清源華府書友會九月份演講,邀請到金慶松博士在Rockville Library主講「棋奕人生—吳清源的一生」。吳清源7歲開始學棋,13歲即成為北京圍棋界第一高手,14歲赴日,師從瀨越憲作。在吳清源時代,日本圍棋積四百年之傳統,許多棋道的見解與定論,棋手們無不視為鐵律。獨在他鄉為異客的吳清源,敢於徹底突破棋盤上的戒律與定見,發起圍棋革命,開創新布局法,這種氣概更令人擊節喟嘆。在圍棋大師吳清源的心中,圍棋早已不是棋技、技藝,而是哲學。
  • 圍棋元老華以剛:吳清源是一口京腔兒的老北京
    原標題:圍棋元老華以剛:吳清源是一口京腔兒的老北京  作為中國棋院的元老之一,華以剛在昨日向北京青年報記者回憶他與吳清源的交往故事時,著重提到了一件令他感到大吃一驚的事情:那是在1985年,當時華以剛的身份是中國圍棋隊領隊,有次吳清源來中國訪問,華以剛負責接待。
  • 中日韓圍棋高手昨攜210名福州小棋手致敬吳清源
    福州晚報記者 劉琳 陳堅/文 通訊員 凌波/攝  昨天上午,陰了多日的福州城再次鋪陳開藍天白雲,助興在三山人文紀念園舉行的「致敬棋聖,弈揚名城」系列圍棋文化活動。中日韓三國圍棋高手攜210名福州小棋手,共同舉行敬師禮,以閩江水、青紅酒和鮮花致敬福州籍圍棋大師吳清源。隨後,210名小棋手下了105盤棋,為吳清源誕辰105周年賀壽。
  • 棋聖吳清源的雙面人生:出生在中國,卻是骨子裡的日本人
    01為了生計,和日本俱樂部下棋而圍棋是我們中國的老祖宗帝堯發明的博弈性遊戲。圍棋流行於東亞諸國之間。吳清源絕對是圍棋界天才中的天才。吳清源小小年紀就周旋於官宦名流之間,可見吳清源的優秀。11歲養家,這點本事,你我是不如的,畢竟大多數孩子的11歲還在路邊玩泥巴。100大洋雖然不少,但是這依然入不敷出。為了養活家人,他到日本人的俱樂部裡下棋。贏了就有錢賺。日本商人山崎有民被吳清源的棋藝折服,經常資助他,並不遺餘力地推進吳清源東渡日本一事。吳清源感激地說:山崎是「永世難忘的恩人之一」。
  • 圍棋:如何應對吳清源的尖頂?此前百餘年,丈和的苦手給出了答案
    圍棋裡的尖頂,是一種很常見的下法。如下圖,黑3位尖頂,頂撞對方的棋子,讓對方的棋子走重,以後有A位扳出守角的後續手段。在某些接觸戰中,尖頂是很嚴厲的手段。用吳清源大師早年的一盤棋來學一學這手棋。出自《吳清源對局全集》(吳清源著,孔祥明譯,成都時代出版社)這盤棋,高橋重行執黑,吳清源執白,白中盤勝。黑27二路託,適應手,開始打白棋左下角的注意,下圖。
  • 11歲下圍棋打敗段祺瑞,18歲橫掃日本圍棋界,22歲卻主動加入日籍
    而圍棋是現代以來流傳起來的文化,不過在近代史上,有一人號稱「棋聖」,他11歲就跟段祺瑞下圍棋,他更是被稱為世界圍棋革命的推動者和實踐者,這個人就是圍棋大師吳清源。吳清源,1914年出生在福建一個鹽商家庭當中,吳清源的父親早年留學日本,對日本圍棋非常痴迷,在他回國時,還帶回了大量的日本棋書,吳清源從小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而且小時候生了一場大病,不能出門,他只能用圍棋來解悶。
  • 影帝張震現身福州 跨界助力「吳清源杯」世界女子圍棋賽
    記者謝銳福州報導出演過《臥虎藏龍》、《一代宗師》、《繡春刀》、《吳清源》等電影主角的臺灣影星張震來到了福州,他此行只是為了宣傳吳清源杯世界女子圍棋錦標賽,行程匆匆的他只有一天在榕的時光,但這一天,他也安排得滿滿當當。
  • 正本清源落子無悔 百歲棋魂吳清源仙逝
    生前,他為世界圍棋做出過革命性貢獻,為現代圍棋界留下了璀璨功勳,這位圍棋界的巨匠活躍在跌宕起伏的時代,對圍棋的摯愛燃燒至生命的終點。                      □哀訊   棋聖仙去百年垂範   生逢戰亂,他一生三次改換國籍。作為日本圍棋黃金時代的第一人君臨日本。晚年,他將全部精力放在了提攜後進、促進圍棋國際化和中國圍棋的發展上。
  • 吳清源:憶川端康成先生|川端夫婦|川端|安田|吳清源|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愛好圍棋,生前與素有「棋聖」之稱的圍棋大師吳清源是好友,經常作為重要圍棋賽事的記者觀賽,並發表不少觀賽記錄。今天選取一篇吳清源回憶川端康成的文章,與大家分享。憶川端康成先生文 / 吳清源出院後,從翌年的二月到三月之間,我與木谷實進行了三番棋的對局。這次對局是東京日日新聞的計劃之一,觀戰記者仍然是川端康成。
  • 吳清源履歷:棋聖!十番棋打遍日本頂尖高手
    十番棋打遍日本頂尖高手   一代棋聖吳清源   據日本媒體《讀賣新聞》消息,圍棋大師吳清源在日本當地時 間11月30日凌晨1時11分於神奈川縣小田原市內去世,享年100歲。   1914年6月12日,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後舉家遷入北京   1921年,吳清源開始學棋   1925年,進入段祺瑞府下棋   1927年,吳清源戰勝了中國圍棋第一高手劉棣懷,坐上北京乃至中國棋界的第一把 交椅   1928年,赴日,師從瀨越憲作門下,連勝笙原正美四段、秀哉名人和村島義勝四段 ,被日本棋院授予三段棋力
  • 吳清源:憶川端康成先生|吳清源|川端康成|川端夫婦|川端|安田
    川端康成愛好圍棋,生前與素有「棋聖」之稱的圍棋大師吳清源是好友,經常作為重要圍棋賽事的記者觀賽,並發表不少觀賽記錄。今天選取一篇吳清源回憶川端康成的文章,與大家分享。憶川端康成先生文 / 吳清源出院後,從翌年的二月到三月之間,我與木谷實進行了三番棋的對局。這次對局是東京日日新聞的計劃之一,觀戰記者仍然是川端康成。
  • 吳清源履歷:十番棋擊敗日本頂尖高手 被稱棋聖
    原標題:吳清源履歷:十番棋擊敗日本頂尖高手 被稱棋聖   網易體育12月1日報導:  一代圍棋大師吳清源在日本當地時間11月30日凌晨去世,他因為在十番棋擂臺擊敗了當時所有超一流高手,被稱為「棋聖」。
  • 吳清源名局賞析 與坂田榮男對決
    一代圍棋大師吳清源,名滿天下。當年他把日本的圍棋高手全部用十番棋打倒在地的故事,我們已經聽過N遍了。那麼,就來打一譜吳大師的棋吧。要說吳清源的棋譜,趙治勳就說過這樣一句話,「書都已經翻爛了,只好再去買了一本。」
  • 吳清源杯首輪吳依銘完勝謝依旻 黑嘉嘉等順利晉級
    9月27日下午,2020第3屆吳清源杯世界女子圍棋賽在線上戰罷第一階段首輪24強的比賽,結果中國棋院4位女棋手取得了2勝2負的成績,天才少女吳依銘完勝日本「小魔女」謝依旻,李赫中盤擊敗紐約棋院院長殷明明
  • 星陣圍棋成功衛冕
    聶衛平(左一)在2020親緣圍棋邀請賽對局中。 福州晚報訊 昨日,「福建海峽銀行杯」2020世界人工智慧圍棋大賽在吳清源圍棋會館結束了決賽的爭奪,衛冕冠軍星陣圍棋在七番棋決賽中4∶0完勝採薇圍棋,再次成功登頂。第三屆「吳清源杯」世界女子圍棋賽三番棋決賽的第二局也於昨日進行,周泓餘扳回一城。
  • 靖遠縣青少年圍棋俱樂部
    圍棋,起源於中國,有超過好幾千年的歷史,是一種古老而又神秘的遊戲,是中國古代四大藝術(琴棋書畫)之一。圍棋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成為體育項目被列入高考單招,棋下的好,還可以上重點大學。靖遠縣青少年圍棋俱樂部是靖遠首家專業圍棋培訓機構,是甘肅省圍棋運動協會直屬的定點圍棋教學與升級升段單位。
  • 9旬國醫大師獨鍾圍棋90載 曾為吳清源把脈(圖)
    黑白際遇 當年為吳清源大師把脈  紋枰喟嘆 而今棋友依稀時感寂寞  「人機大戰」,李世石為什麼會輸給人工智慧「阿爾法」?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94歲的國醫大師李克光的看法則簡單至極——「李世石有感情,電腦沒有,有感情的人總是會有失誤的,所以他下不贏。」
  • 橫空出世的中國圍棋少年,引渡日本打遍無敵手,成為「昭和棋聖」
    而他與圍棋的起源,卻來自於父親吳毅的一次日本留學。當時日本的圍棋水平十分高,因那邊的薰染,更重要的是,吳毅察覺到小兒子自幼對圍棋的熱愛,他在病逝前,給了小兒子一本棋譜,最後,吳清源也確實取得很高的成就。當吳清源初展露棋藝水平,是在被引薦給一位大人物後,這個人是當時的中華民國國務總理——段祺瑞。
  • 圍棋與性格養成的關係
    很多家長讓孩子學圍棋都主要是基於智力、靜心、專注力等方面的培養,很少有人會想到圍棋其實對一個人的性格磨鍊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其實從現在主流觀點對一個人成功因素的分析來看,圍棋在這方面的意義和價值也許是最應該被重視的
  • 藤澤庫之助六段定先挑戰吳清源十番棋第三局:小雪崩脫先定式
    吳清源與藤澤庫之助對局有的人非常八卦,看到橋本宇太郎和橋本昌二都是九段棋手,都來自關西棋院,就覺得這倆人是親戚,其實這倆人沒有親戚關係,像中國的老張和老張一樣是純潔的同事關係。但藤澤庫之助(後來改名叫藤澤朋齋),他和藤澤秀行先生有關係嗎?答案是肯定的,他們兩個是親屬關係。雖然藤澤秀行(1925年生人)比藤澤朋齋(1919年生人)年紀小,但卻是他的叔父。典型的人小輩份大。藤澤庫之助。是吳清源時代最厲害的日本本土棋手,木谷實都比不上他。坂田榮男最崇拜的棋士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