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舉行宴會歡迎尼克森
-親歷者
1964年9月30日晚7點,國宴廳開始忙碌。國務院秘書長等人在迎賓廳迎接客人,毛澤東和主賓席首長入席時,明快的歡迎曲在廳堂舒緩流出。稍後,僅有的兩道熱菜上桌,國宴氣氛達到高潮。
孫應武:1948年出生於安徽蕪湖,少年開始學做菜。1964年,人民大會堂國宴廳在全國各地徵調員工,孫應武入選,進入國宴廳做冷菜。1981年,人民大會堂改制,孫應武成為史上第一任人民大會堂國宴廳總廚,2007年退休後任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
奶油蘆筍湯、中式豉椒牛排、慄茸酥金槍魚卷、珍菌香瓜盅——這是奧運會閉幕式前,胡錦濤為參加閉幕式的外賓設的奧運國宴。
相比八菜一湯的純中式「開國第一宴」,奧運國宴顯得中西合璧。
60年的歲月裡,飯菜的清香始終瀰漫在大大小小的國宴中,卻被宴會主人和客人的尊貴身份的光芒所遮擋。
國宴是外交活動的一部分,不能出半點差錯,因為國宴的品質,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外交的順利。孫應武擔任總廚師長時曾奉獻了諸多豐美的國宴。
撥開政治的風雲變幻,國宴餐桌上,美食依然飄香。
首次見識國宴
建國十五周年的國慶招待會,是孫應武與國宴的第一次相逢。
彼時,孫應武十八歲,是人民大會堂培養的第一批「嫡系廚師」。由於技術不成熟,十五周年的國宴,人民大會堂從北京各大飯店徵調了一批老廚師,準備國慶宴會。
近半個月的準備中,孫應武等小廚師的工作,就是帶著飯店廚師熟悉廚房環境,幫他們聯絡、協調找好固定位置。
「每家飯店準備的菜,原料都是他們自備帶過來的。」孫應武回憶說,國宴前一天,廚師們整夜呆在廚房,只是抽空睡了一會兒,就大展身手工作了。
9月30日晚上7點,國宴廳開始忙碌。國務院秘書長等人在迎賓廳迎接客人,毛澤東和主賓席首長入席時,明快的歡迎曲在廳堂舒緩流出。
稍後,僅有的兩道熱菜上桌,國宴氣氛達到高潮。約兩個小時後,國宴接近尾聲。毛澤東和主賓席的全體人員集體祝酒,《東方紅》響起來。
外交部公開的檔案顯示,建國十五周年的國慶招待會菜譜報送國務院後,沒有在外交部存檔。至此官方資料已無法查證。
孫應武站在國宴廳門口,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看到了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內心抑制不住地激動。時隔多年,他已然不記得當時的菜譜。
他是第一次出安徽。老家在蕪湖,初中時輟學學廚,三年期滿分配在一家飲食服務部工作。
1964年年初,人民大會堂要在全國各地選調一批人員,培養成為「嫡系部隊」。
從學冷菜開始
人民大會堂外表的莊嚴雄偉,令剛到北京的孫應武震撼不已。二層最大的國宴廳兩側都是廚房,進了廚房,孫應武看到的是,依然使用磚塊砌成的灶臺和水池,木製的普通案板,普通的木頭蒸籠。
孫應武剛來時,並沒有進廚房,而是去軍訓。
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名人民大會堂新員工,被編成幾個班、十多個小組,統一進行軍訓。
早晨六點要出操,然後是學習,包括政治學習和文化學習。「政治學習,就是我們國家當時的方針政策,還有人民大會堂內部的規章制度。」
「還學英語呢,其實也只是簡單的幾句。」孫應武說自己差不多快忘記了。因為是廚師,不像服務員學得多,只需學會打招呼、幫忙指路即可。
三個月後,技術出身的孫應武終於進廚房學習做冷菜。「人民大會堂的冷菜有三百多種,八大菜系的所有冷菜基本都有,只是做法有所改變。」
孫應武開始成為小學徒,跟在老廚師後面學習調味和裝盤。以專門學過淮揚菜的基礎來說,國宴廳的冷菜並不難學,難的是掌握合適的度。人民大會堂要把各個菜的精髓加以融合,製造一種適用於國宴環境的風格——堂菜,其特點是清淡、軟爛、嫩滑、酥脆、香醇,口感溫和不刺激。
比如川菜中的怪味雞,本來應該是麻辣爽口的。來到國宴廳,就得變樣。「得把麻辣味調低,花椒辣椒要少放,味道儘量清淡些。這樣吃起來,仍舊是怪味雞的味道,但是口感就清爽多了。」
孫應武跟在老廚師的後面,亦步亦趨。老廚師調好一道菜,孫應武先是用眼睛看,是什麼顏色,大致放了什麼調味品;然後放進嘴裡嘗,看看各種調味品大致的用量。「四十多年以前都是憑感覺。」孫應武說,後來部分堂菜逐漸有了標準:什麼菜該放什麼調料、放多少調料。
給新國廚留下最初印象的,還有不可或缺的「取餐細節」。這是為了保證國宴菜品的安全性。每次切菜時,都有兩名專職化驗員,用鑷子取兩片菜裝在盒子裡;菜做好後,他們又過來用鑷子取一些,放在培養基裡保存好。等到國宴結束24小時後不出問題,菜樣才被銷毀。
鮑魚國宴
「文革」開始後,外事活動斷絕,國宴近乎停滯。直到1972年,中美關係破冰,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早在前一年年底,中國已經為這次宴請尼克森做準備。外交部打聽到美國人喜歡海鮮,決定準備1000公斤新鮮黃海鮑魚備用。
遼寧省長海縣獐子島人民公社的潛水隊接到了採捕鮑魚的任務。在零下20多度的天氣下,他們進行了數十次採捕,終於在1972年1月底採來了1500公斤鮑魚,並從中挑選出1000公斤精品,運到北京。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點半,尼克森攜夫人飛抵首都機場,他「尋求和平的旅行」正式開始。
人民大會堂國宴廳再次被啟用。當晚,周恩來在國宴廳隆重宴請尼克森一行。
30年後,美國國家檔案館公布了一批秘密檔案,顯示當晚的國宴菜單為:冷盤7道,黃瓜搓西紅柿、鹽封雞、素火腿、酥鯽魚、菠蘿鴨片、廣東三臘﹙臘肉、臘鴨、臘腸﹚、三色蛋﹙松花蛋﹚;熱菜6道,芙蓉竹蓀湯、三絲魚翅、兩吃大蝦、草菇蓋菜、椰子蒸雞、杏仁酪;點心7道,豌豆黃、炸春卷、梅花餃、炸年糕、麵包、黃油、什錦炒飯;水果2道,哈密瓜、橘子;酒水8種,茅臺酒、紅葡萄酒、青島啤酒、橘子水、礦泉水、冰塊、蘇打水、涼開水。
[責任編輯:wyxian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