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衛生部長訪臺只是一場政治秀
8月9號,美國衛生部長亞歷克斯·阿扎到訪臺灣,給民進黨當局極大的鼓舞。哪裡知道這位部長致辭的時候,不小心口誤,把蔡英文稱呼錯了。這本來無關痛癢,畢竟阿扎在職業生涯裡對蔡英文的確很陌生,口誤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國民黨開記者發布會專門要求民進黨當局讓這位阿扎道歉。民進黨呢?則有點惱羞成怒,斷然否認阿扎口誤外,還口出不遜說國民黨以及那些質疑的人士是「雞鳴狗盜地帶風向,只凸顯當事人的淺薄與無知」。結果,反而是阿扎不好意思,自己承認是口誤了。於是民進黨又說,國民黨是雞蛋裡挑骨頭。總之,不承認之前自己的硬拗。
島內兩黨的政治攻防,總是圍繞著這些枝節。但有意思的是,每當國民黨有不當言行,民進黨總能上綱上線,要求當事人道歉,當事人道歉完了,又說他道歉的力度不夠,檢討的方向不對,抑或說還有國民黨的其他誰誰沒有表態,總之沒完沒了地抓住不放。而國民黨呢?被困在道歉螺旋中泥足深陷。
而反之,當國民黨抓住民進黨的小辮子的時候,民進黨的態度卻往往是:絕不道歉,能硬拗就硬拗下去。
最有意思的是2016年蔡英文第一任剛開始,過年的時候印春聯,用了臺灣詩人賴和的一句詩。結果,用錯了。把「自自由由」寫成了「自自冉冉」。中文沒有這種用法,但春聯已經印出來了不好回收。這本是一場笑話,笑笑也就算了。但民進黨發言系統愣是將這麼顯而易見的錯誤,說成是賴和的創意,結果引起了臺灣各界的大討論。討論到最後,依舊各執一詞。即便是非顯而易見,民進黨卻仗著執政,甚至要求將這句話編入詞典。還好,島內的「辭典編審會」知恥,以該詞沒有穩定使用為由拒絕收入。
蔡英文的手寫春聯。
因為顏色不同形成陣營,不同陣營只相信片面之詞。所以吳宗憲有一次開玩笑說,臺灣自從有了藍綠,就不再有黑白。
美國這位衛生部長跑到臺灣來,無非是因為目前中美關係惡化,川普政府為了連任刺激選票,不斷出招妄圖影響中國的戰略定力,製造可以影響選情的事件。所以這段時期裡,美國針對科技、商業、媒體、南海、香港、臺灣等涉及到中國底線的方方面面,頻繁下手。雖然美國官員跑到臺灣來非常不合適,違背了此前中美兩國之間的約定與默契,但在疫情期間,美國衛生部長以相互交流防疫的名義到臺灣,也算是打打擦邊球。
美國在臺協會配合民進黨當局鼓吹,說阿扎在美國總統繼任順序中排行第十二,是「美國最高層級訪臺官員」,以此彰顯阿扎的重要性。但說到底阿扎也只是一個部長而已,過去也不是沒有類似的部長來過臺灣。而且阿扎還不被川普所喜,幾度要將其從團隊中除名。這次來訪,美國國內反應很淡。而臺灣這邊呢,熱鬧一陣以後,發現這場秀口惠而實不至——臺灣方面期待的協議與合作一件也沒有,只籤了一個只有象徵意義而毫無實際內容的所謂「共同防疫協議」。
又比如針對如今美國研發的疫苗,臺灣記者就問,將來美國是不是將疫苗供應給臺灣一些?阿扎說,疫苗將優先供應美國國內。如果有多餘的話,將會以公平的方式供應給國際。
阿扎加入川普團隊之前,曾在美國醫藥企業禮來公司(Eli Lilly)就職數年。在他任職期間,多種藥品價格大幅提高,比如對糖尿病患者而言至為重要的胰島素。所以,當時也有參議員反對阿扎的任職。他們說,要找願意與製藥業的貪婪作鬥爭、降低處方藥價格的衛生部長,而不是從中牟利的人。
顯然阿扎代表著「貪婪」的美國製藥業,以他的意思,未來疫苗還是按市場機制推出,即使面對臺灣記者,阿扎提也沒有提到臺灣。真是一句客套話也不肯說。
美國人為什麼來?國民黨公開說,不過是把臺灣當作刺激大陸的工具而已。就如馬英九說的,蔡英文作為領導人,不是告訴臺灣人打仗的時候能守幾天,而是告訴大家如何不打仗。因為一旦打仗,對於臺灣而言,首戰即終戰。
當然臺灣人似乎聽不得這個,罵馬英九「失格」。馬英九隻是實話實說而已,這道理蔡英文政府難道不明白嗎?
蔡英文對其中的利害關係心知肚明,所以最近也罕見表態,告誡自己的政黨,雖然如今美國和臺灣的關係很好,但也必須要審時度勢,不能冒進。
中美對抗,臺灣如果做導火索,除了引火燒身外,看不出有任何好處。而且如果過度配合川普演出,等到幾個月後美國大選落幕,民進黨也怕得罪可能會上臺的另一位。所以日本記者放出美國將聯合臺灣成立新的衛生組織的時候,民進黨第一反應是徹底否認。後來美國部長親口說有此事的時候,民進黨當局也顧左右而言他,沒有跟進。
8月13日,中國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春暉空軍大校稱,近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多軍種多方向成體系出動兵力,在臺灣海峽及南北兩端連續組織實戰化演練,進一步檢驗提升多軍種聯合作戰能力。
而這場演習的目的,張春輝毫不諱言是警告臺灣和「個別大國」,不要有試圖製造「臺獨」、分裂國家的挑釁行為。
所以此時此刻,哪裡是「臺獨」張揚的時候。
蔡英文算哪種「臺獨」?
陳文茜與趙少康有一個有意思的討論:蔡英文究竟是不是「臺獨」。陳文茜的看法,蔡英文不是「臺獨」,只是國民黨過去訓練的一個技術官僚,恰好放在了民進黨而已。蔡英文本質上還是和林全、李大維這些「老男藍」是一類人,所以他們彼此親近。蔡英文在政治生涯中,非常懂得如何趨利避害。她規避了所處時代的每個風險。比如「黨外」時期,「美麗島事件」的時候,蔡英文歲月靜好地做她的教授。然後在李登輝培養下,做一個安逸的官僚。後被陳水扁延攬,繼續升官。最後因為要被提名「不分區民代」才加入民進黨,又因緣巧合地成了民進黨的黨主席。
蔡英文和李登輝「情同父女」。
趙少康則說,她雖然不是「臺獨」,但做的事情都是在「臺獨」,用的人都是「獨派」。
蔡英文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蔡英文領導民進黨,其實乏善可陳。所採用的,不過是街頭暴力對抗與癱瘓立法機構議事兩招而已。但也實實在在地窒礙了馬英九當局的一些政策制定。當然,主觀上是馬英九當局的執政失能,客觀上,當時國際經濟形勢惡化,臺灣社會的向下沉淪。經過最後洪仲丘、「太陽花」等一系列街頭事件的放大,國民黨最終跌入谷底,讓民進黨得手。
可是等到蔡英文上臺,僅僅一年的時間,執政幾乎全部潰敗,速度快到不可想像。
2018年民進黨大敗以後,運氣好得出奇。得益於國民黨內鬥,炒作香港形勢等等,民進黨莫名其妙地反轉行情。在討厭韓國瑜的社會氛圍中,蔡英文不但通過連任,而且居然成了史上得票最高的臺灣地區領導人。
正當民進黨一片歡天喜地的時候,媒體人又兼民進黨人的吳子嘉就說,很快,他們就會把這一切搞爛。
吳子嘉不幸言中,蔡英文連任這才剛開始,民進黨就陷入貪腐風暴中。
蔡英文當初並不受那些「老獨派」的青睞。那些「老獨派」,意識形態頑固保守,還非常輕視女性,說「穿裙子的不能領導三軍」,害得蔡英文至今也不敢再穿裙子。而民進黨創黨的「美麗島世代」,如呂秀蓮這些人,則覺得蔡英文是投機分子,至今口誅筆伐、不遺餘力。
呂秀蓮多次拿蔡英文的博士論文開刀。
但蔡英文卻得到了民進黨中生代的支持,因為他們知道,一個政黨,最終是要通過執政來實現價值,而不是靠在街頭喊口號。他們最終要走向羅文嘉嘴裡說的所謂「世俗化」,也就是通常所謂的「建制派」。而這些,辜寬敏做不到,施明德做不到,甚至連陳水扁都不算是理想的領導者——不是因為陳水扁貪腐,而是因為陳水扁很強勢。
比之陳水扁,蔡英文更適合被民進黨內的這些派系控制。蔡英文剛上臺的時候,有「老獨派」如吳澧培這些人喊價,蔡英文馬上安排了他的侄子吳釗燮出任要職。可是這些「老獨派」並不買單,甚至指手畫腳,大言不慚。比如辜寬敏說蔡英文做四年就好。「獨派」們甚至成立「喜樂島聯盟」去反對蔡英文。蔡呢?該妥協的時候很妥協,該下手的時候也很乾脆。通過民視改選,直接讓「喜樂島」的創辦人,當時的民視董事長郭倍宏出局。這次選舉,「喜樂島」更是潰不成軍,這些「老獨派」們,終於成了不必計較的力量。
郭倍宏(中)在「喜樂島聯盟」籌組記者會上。
而真正牢靠控制了蔡英文的,是民進黨第一大派系「新潮流系」。2018年的時候,臺灣第一大黨是「討厭民進黨」,而島內全民和民進黨都討厭「新潮流」。然而到了蔡英文第二任,「新潮流」依舊牢固掌握著權力,可見該派系韌性之強。
而如今民進黨內一系列腥風血雨的內鬥,幕後黑手「新潮流」呼之欲出。蘇嘉全剛倒臺,又輪到林佳龍及其身後的派系,也就是「遊系」。
蔡英文能通過「新潮流」整肅政敵,但卻不見得有能力去整肅「新潮流」之亂。
總之,蔡英文更像一個技術官僚,她擅長的不是解決問題,而且面對問題的心態很官僚化。比如她甘願配合各派系的爭權奪利,甚至到了坐視惡果發生的地步。她隱忍,她也縱容,她處亂不驚,因為經驗表明,關鍵時候,有國民黨的送分題。上一次是馬英九,這一次是韓國瑜。
相對而言,蔡英文比較克制。她懂得妥協,試圖通過權力的分配讓那些說三道四的人閉嘴。可是,權力讓人更加慾壑難填。上一個四年,危機讓民進黨整合起來。而新的四年,局面又開始失控。她任用「獨派」無非是為了安撫,為了維繫自己的權力極盡酬庸之能事。但她的核心政策還是維持現狀,所以蔡英文放話不敢冒進。
但核心問題是,近來局勢變化,很多事情已非過去那樣遊刃有餘。簡而言之,無論主導地位,還是窗口時間都已不在蔡英文這邊。
趙少康說蔡英文是一個沒有理想的人,並且憤憤不平政治工作者怎麼能沒有理想。
可是,多次不分場合稱自己是「務實臺獨工作者」的賴清德是有「理想」,但他的「理想」除了把兩岸拖向火海外,還能有什麼未來?事實上,賴清德聲稱自己是務實「臺獨」的時候,他的政治生涯基本就到頭了。
吳子嘉說有一種「臺獨」,叫做商業「臺獨」,便是那種賺「臺獨」錢的人。
那蔡英文這種呢?
交通「部長」林佳龍捲入貪汙案
這一次島內的貪腐風暴,真正叫人驚奇的是,沒有什麼顏色對立。所謂「顏色」不過是角色扮演而已,不同的人設,獲得不同的支持者,但最後匯流在一起,還是服務於個人的私慾。這方面,是不分黨派的。民進黨、國民黨和「時代力量」。無論是死敵,還是新舊政治勢力,最後居然都被一點新臺幣給集合在一起。上下其手,服務於權貴資本。
所以貪腐案爆發是遲早的事情,但更有意思的是,比貪腐案更吸引眼球的,是背後的政治鬥爭。
徐永明
「時代力量」的主席徐永明家裡搜查到300萬(新臺幣,下同)現金。徐則辯解是借錢發黨工工資的。去年借錢到現在沒發也就算了,奇的是徐永明說,這300萬是民進黨現任臺灣交通部門負責人林佳龍借給他的,而且借的就是現金。有證人,有地點。
這是徐永明的證詞,按說不會撒謊。但林佳龍出來喊「無中生有」,說事情由臺灣的檢察部門統一發布。
又一個300萬現金的民進黨人。宛如上次丟300萬不當一回事的陳明文的翻版。
林佳龍是上一屆的臺中市長,自我期許一直很高。前年他以為板上釘釘的連任,結果被盧秀燕打得落花流水,灰溜溜落選。
但他畢竟是民進黨派系「遊系」的希望,於是落選反而升官。當時和他同一批落選同志們,都高高興興地升官了,如陳其邁、蘇貞昌。
陳其邁(左起)、林佳龍、蘇貞昌、魏明谷、李進勇敗選後任要職,被戲稱為「敗選者聯盟」。
顯然,落選不代表林佳龍會止步於此。
他的老婆是奇美集團的千金,所以財力雄厚。他拿出300萬是沒有問題的。
他和徐永明是臺中同鄉,是臺大校友。他曾經推薦徐永明參選,結果徐被民進黨給丟開,以致徐永明公開大哭一場,抹乾眼淚以後,投奔了「時代力量」,輕輕鬆鬆地當了「不分區民代」。
林佳龍很支持「時代力量」,尤其當初洪慈庸在臺中選舉,林佳龍幾乎不遺餘力地幫她競選。洪當選後,找的老公是林佳龍的心腹幕僚。而這次落選。又被安排到「遊系」老大遊錫堃手下做事,繼續坐領高薪。
當時「時代力量」內訌,林昶佐走得乾脆,洪慈庸則坐等了一會兒,看到「時代力量」未來希望實在不大才走的。也可能是等這份高薪工作落實以後,才下定決心離開。
林佳龍扶持「時代力量」,也是公開的事實,即便後來「時代力量」與民進黨漸行漸遠,接著「時代力量」內部分裂,但「時代力量」畢竟代表了一部分島內年輕人的政治趨向。
林佳龍是有野心的人,未來他要面對的對手是鄭文燦和賴清德。鄭賴都是「新潮流」。而比較之下,「遊系」要單薄很多。林佳龍扶持自己的力量,借給徐永明錢,也是說得通的。但說不通的是,他為什麼要給現金。幫助「時代力量」,很見不得人嗎?
這種事情林佳龍敢出來否認,讓事情變得撲朔迷離。如果證明是撒謊的話,林佳龍的政治生命就算是結束了。所以沈富雄說林佳龍可能是被冤枉了。
林佳龍回應稱,不實報導已委請律師追究。
沈富雄給出一個看法是,徐永明人贓俱獲。要說明錢來源,最好找一個相熟的人幫其圓謊。估計徐永明認為和林佳龍關係不錯,林也是隨隨便便拿得出300萬的人。而且為了防止被查金流,乾脆就說,是拿現金了。
有意思的是,無論這錢是不是林佳龍給的,但正在偵查中的案件,嫌疑人的證詞怎麼就流到了爆料人周玉蔻的手上。而周玉蔻總能拿到民進黨內部的一手材料,也是耐人尋味。
徐永明已經是落水狗了,林佳龍才是新鮮的目標,雖然這是一樁民意代表集體受賄的案子,但幾乎人人都覺得,這是披著貪汙外衣的權鬥而已。
無論是不是林佳龍,他都被影射到了。像是路上被人潑糞,後來洗得再乾淨,也擋不住身上的臭味。
而且民進黨目前這齣大戲,不如紙牌屋那般細膩,顯得更加簡單粗暴。
本周六,高雄補選結果也終於出爐,民進黨的陳其邁取得67萬餘票,擊敗國民黨籍對手李眉蓁,以及民眾黨候選人吳益政。此次補選是因為國民黨籍前市長韓國瑜於6月份被罷免而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