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算哪種「臺獨」?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美衛生部長訪臺只是一場政治秀

8月9號,美國衛生部長亞歷克斯·阿扎到訪臺灣,給民進黨當局極大的鼓舞。哪裡知道這位部長致辭的時候,不小心口誤,把蔡英文稱呼錯了。這本來無關痛癢,畢竟阿扎在職業生涯裡對蔡英文的確很陌生,口誤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國民黨開記者發布會專門要求民進黨當局讓這位阿扎道歉。民進黨呢?則有點惱羞成怒,斷然否認阿扎口誤外,還口出不遜說國民黨以及那些質疑的人士是「雞鳴狗盜地帶風向,只凸顯當事人的淺薄與無知」。結果,反而是阿扎不好意思,自己承認是口誤了。於是民進黨又說,國民黨是雞蛋裡挑骨頭。總之,不承認之前自己的硬拗。

島內兩黨的政治攻防,總是圍繞著這些枝節。但有意思的是,每當國民黨有不當言行,民進黨總能上綱上線,要求當事人道歉,當事人道歉完了,又說他道歉的力度不夠,檢討的方向不對,抑或說還有國民黨的其他誰誰沒有表態,總之沒完沒了地抓住不放。而國民黨呢?被困在道歉螺旋中泥足深陷

而反之,當國民黨抓住民進黨的小辮子的時候,民進黨的態度卻往往是:絕不道歉,能硬拗就硬拗下去。

最有意思的是2016年蔡英文第一任剛開始,過年的時候印春聯,用了臺灣詩人賴和的一句詩。結果,用錯了。把「自自由由」寫成了「自自冉冉」。中文沒有這種用法,但春聯已經印出來了不好回收。這本是一場笑話,笑笑也就算了。但民進黨發言系統愣是將這麼顯而易見的錯誤,說成是賴和的創意,結果引起了臺灣各界的大討論。討論到最後,依舊各執一詞。即便是非顯而易見,民進黨卻仗著執政,甚至要求將這句話編入詞典。還好,島內的「辭典編審會」知恥,以該詞沒有穩定使用為由拒絕收入。

蔡英文的手寫春聯。

因為顏色不同形成陣營,不同陣營只相信片面之詞。所以吳宗憲有一次開玩笑說,臺灣自從有了藍綠,就不再有黑白。

美國這位衛生部長跑到臺灣來,無非是因為目前中美關係惡化,川普政府為了連任刺激選票,不斷出招妄圖影響中國的戰略定力,製造可以影響選情的事件。所以這段時期裡,美國針對科技、商業、媒體、南海、香港、臺灣等涉及到中國底線的方方面面,頻繁下手。雖然美國官員跑到臺灣來非常不合適,違背了此前中美兩國之間的約定與默契,但在疫情期間,美國衛生部長以相互交流防疫的名義到臺灣,也算是打打擦邊球。

美國在臺協會配合民進黨當局鼓吹,說阿扎在美國總統繼任順序中排行第十二,是「美國最高層級訪臺官員」,以此彰顯阿扎的重要性。但說到底阿扎也只是一個部長而已,過去也不是沒有類似的部長來過臺灣。而且阿扎還不被川普所喜,幾度要將其從團隊中除名。這次來訪,美國國內反應很淡。而臺灣這邊呢,熱鬧一陣以後,發現這場秀口惠而實不至——臺灣方面期待的協議與合作一件也沒有,只籤了一個只有象徵意義而毫無實際內容的所謂「共同防疫協議」。

又比如針對如今美國研發的疫苗,臺灣記者就問,將來美國是不是將疫苗供應給臺灣一些?阿扎說,疫苗將優先供應美國國內。如果有多餘的話,將會以公平的方式供應給國際。

阿扎加入川普團隊之前,曾在美國醫藥企業禮來公司(Eli Lilly)就職數年。在他任職期間,多種藥品價格大幅提高,比如對糖尿病患者而言至為重要的胰島素。所以,當時也有參議員反對阿扎的任職。他們說,要找願意與製藥業的貪婪作鬥爭、降低處方藥價格的衛生部長,而不是從中牟利的人。

顯然阿扎代表著「貪婪」的美國製藥業,以他的意思,未來疫苗還是按市場機制推出,即使面對臺灣記者,阿扎提也沒有提到臺灣。真是一句客套話也不肯說。

美國人為什麼來?國民黨公開說,不過是把臺灣當作刺激大陸的工具而已。就如馬英九說的,蔡英文作為領導人,不是告訴臺灣人打仗的時候能守幾天,而是告訴大家如何不打仗。因為一旦打仗,對於臺灣而言,首戰即終戰。

當然臺灣人似乎聽不得這個,罵馬英九「失格」。馬英九隻是實話實說而已,這道理蔡英文政府難道不明白嗎?

蔡英文對其中的利害關係心知肚明,所以最近也罕見表態,告誡自己的政黨,雖然如今美國和臺灣的關係很好,但也必須要審時度勢,不能冒進。

中美對抗,臺灣如果做導火索,除了引火燒身外,看不出有任何好處。而且如果過度配合川普演出,等到幾個月後美國大選落幕,民進黨也怕得罪可能會上臺的另一位。所以日本記者放出美國將聯合臺灣成立新的衛生組織的時候,民進黨第一反應是徹底否認。後來美國部長親口說有此事的時候,民進黨當局也顧左右而言他,沒有跟進。

8月13日,中國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春暉空軍大校稱,近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多軍種多方向成體系出動兵力,在臺灣海峽及南北兩端連續組織實戰化演練,進一步檢驗提升多軍種聯合作戰能力。

而這場演習的目的,張春輝毫不諱言是警告臺灣和「個別大國」,不要有試圖製造「臺獨」、分裂國家的挑釁行為。

所以此時此刻,哪裡是「臺獨」張揚的時候。

蔡英文算哪種「臺獨」?

陳文茜與趙少康有一個有意思的討論:蔡英文究竟是不是「臺獨」。陳文茜的看法,蔡英文不是「臺獨」,只是國民黨過去訓練的一個技術官僚,恰好放在了民進黨而已。蔡英文本質上還是和林全、李大維這些「老男藍」是一類人,所以他們彼此親近。蔡英文在政治生涯中,非常懂得如何趨利避害。她規避了所處時代的每個風險。比如「黨外」時期,「美麗島事件」的時候,蔡英文歲月靜好地做她的教授。然後在李登輝培養下,做一個安逸的官僚。後被陳水扁延攬,繼續升官。最後因為要被提名「不分區民代」才加入民進黨,又因緣巧合地成了民進黨的黨主席。

蔡英文和李登輝「情同父女」。

趙少康則說,她雖然不是「臺獨」,但做的事情都是在「臺獨」,用的人都是「獨派」。

蔡英文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蔡英文領導民進黨,其實乏善可陳。所採用的,不過是街頭暴力對抗與癱瘓立法機構議事兩招而已。但也實實在在地窒礙了馬英九當局的一些政策制定。當然,主觀上是馬英九當局的執政失能,客觀上,當時國際經濟形勢惡化,臺灣社會的向下沉淪。經過最後洪仲丘、「太陽花」等一系列街頭事件的放大,國民黨最終跌入谷底,讓民進黨得手。

可是等到蔡英文上臺,僅僅一年的時間,執政幾乎全部潰敗,速度快到不可想像。

2018年民進黨大敗以後,運氣好得出奇。得益於國民黨內鬥,炒作香港形勢等等,民進黨莫名其妙地反轉行情。在討厭韓國瑜的社會氛圍中,蔡英文不但通過連任,而且居然成了史上得票最高的臺灣地區領導人。

正當民進黨一片歡天喜地的時候,媒體人又兼民進黨人的吳子嘉就說,很快,他們就會把這一切搞爛。

吳子嘉不幸言中,蔡英文連任這才剛開始,民進黨就陷入貪腐風暴中。

蔡英文當初並不受那些「老獨派」的青睞。那些「老獨派」,意識形態頑固保守,還非常輕視女性,說「穿裙子的不能領導三軍」,害得蔡英文至今也不敢再穿裙子。而民進黨創黨的「美麗島世代」,如呂秀蓮這些人,則覺得蔡英文是投機分子,至今口誅筆伐、不遺餘力。

呂秀蓮多次拿蔡英文的博士論文開刀。

但蔡英文卻得到了民進黨中生代的支持,因為他們知道,一個政黨,最終是要通過執政來實現價值,而不是靠在街頭喊口號。他們最終要走向羅文嘉嘴裡說的所謂「世俗化」,也就是通常所謂的「建制派」。而這些,辜寬敏做不到,施明德做不到,甚至連陳水扁都不算是理想的領導者——不是因為陳水扁貪腐,而是因為陳水扁很強勢。

比之陳水扁,蔡英文更適合被民進黨內的這些派系控制。蔡英文剛上臺的時候,有「老獨派」如吳澧培這些人喊價,蔡英文馬上安排了他的侄子吳釗燮出任要職。可是這些「老獨派」並不買單,甚至指手畫腳,大言不慚。比如辜寬敏說蔡英文做四年就好。「獨派」們甚至成立「喜樂島聯盟」去反對蔡英文。蔡呢?該妥協的時候很妥協,該下手的時候也很乾脆。通過民視改選,直接讓「喜樂島」的創辦人,當時的民視董事長郭倍宏出局。這次選舉,「喜樂島」更是潰不成軍,這些「老獨派」們,終於成了不必計較的力量。

郭倍宏(中)在「喜樂島聯盟」籌組記者會上。

而真正牢靠控制了蔡英文的,是民進黨第一大派系「新潮流系」。2018年的時候,臺灣第一大黨是「討厭民進黨」,而島內全民和民進黨都討厭「新潮流」。然而到了蔡英文第二任,「新潮流」依舊牢固掌握著權力,可見該派系韌性之強。

而如今民進黨內一系列腥風血雨的內鬥,幕後黑手「新潮流」呼之欲出。蘇嘉全剛倒臺,又輪到林佳龍及其身後的派系,也就是「遊系」。

蔡英文能通過「新潮流」整肅政敵,但卻不見得有能力去整肅「新潮流」之亂。

總之,蔡英文更像一個技術官僚,她擅長的不是解決問題,而且面對問題的心態很官僚化。比如她甘願配合各派系的爭權奪利,甚至到了坐視惡果發生的地步。她隱忍,她也縱容,她處亂不驚,因為經驗表明,關鍵時候,有國民黨的送分題。上一次是馬英九,這一次是韓國瑜。

相對而言,蔡英文比較克制。她懂得妥協,試圖通過權力的分配讓那些說三道四的人閉嘴。可是,權力讓人更加慾壑難填。上一個四年,危機讓民進黨整合起來。而新的四年,局面又開始失控。她任用「獨派」無非是為了安撫,為了維繫自己的權力極盡酬庸之能事。但她的核心政策還是維持現狀,所以蔡英文放話不敢冒進。

但核心問題是,近來局勢變化,很多事情已非過去那樣遊刃有餘。簡而言之,無論主導地位,還是窗口時間都已不在蔡英文這邊。

趙少康說蔡英文是一個沒有理想的人,並且憤憤不平政治工作者怎麼能沒有理想。

可是,多次不分場合稱自己是「務實臺獨工作者」的賴清德是有「理想」,但他的「理想」除了把兩岸拖向火海外,還能有什麼未來?事實上,賴清德聲稱自己是務實「臺獨」的時候,他的政治生涯基本就到頭了。

吳子嘉說有一種「臺獨」,叫做商業「臺獨」,便是那種賺「臺獨」錢的人。

那蔡英文這種呢?

交通「部長」林佳龍捲入貪汙案

這一次島內的貪腐風暴,真正叫人驚奇的是,沒有什麼顏色對立。所謂「顏色」不過是角色扮演而已,不同的人設,獲得不同的支持者,但最後匯流在一起,還是服務於個人的私慾。這方面,是不分黨派的。民進黨、國民黨和「時代力量」。無論是死敵,還是新舊政治勢力,最後居然都被一點新臺幣給集合在一起。上下其手,服務於權貴資本。

所以貪腐案爆發是遲早的事情,但更有意思的是,比貪腐案更吸引眼球的,是背後的政治鬥爭。

徐永明

「時代力量」的主席徐永明家裡搜查到300萬(新臺幣,下同)現金。徐則辯解是借錢發黨工工資的。去年借錢到現在沒發也就算了,奇的是徐永明說,這300萬是民進黨現任臺灣交通部門負責人林佳龍借給他的,而且借的就是現金。有證人,有地點。

這是徐永明的證詞,按說不會撒謊。但林佳龍出來喊「無中生有」,說事情由臺灣的檢察部門統一發布。

又一個300萬現金的民進黨人。宛如上次丟300萬不當一回事的陳明文的翻版。

林佳龍是上一屆的臺中市長,自我期許一直很高。前年他以為板上釘釘的連任,結果被盧秀燕打得落花流水,灰溜溜落選。

但他畢竟是民進黨派系「遊系」的希望,於是落選反而升官。當時和他同一批落選同志們,都高高興興地升官了,如陳其邁、蘇貞昌。

陳其邁(左起)、林佳龍、蘇貞昌、魏明谷、李進勇敗選後任要職,被戲稱為「敗選者聯盟」。

顯然,落選不代表林佳龍會止步於此。

他的老婆是奇美集團的千金,所以財力雄厚。他拿出300萬是沒有問題的。

他和徐永明是臺中同鄉,是臺大校友。他曾經推薦徐永明參選,結果徐被民進黨給丟開,以致徐永明公開大哭一場,抹乾眼淚以後,投奔了「時代力量」,輕輕鬆鬆地當了「不分區民代」。

林佳龍很支持「時代力量」,尤其當初洪慈庸在臺中選舉,林佳龍幾乎不遺餘力地幫她競選。洪當選後,找的老公是林佳龍的心腹幕僚。而這次落選。又被安排到「遊系」老大遊錫堃手下做事,繼續坐領高薪。

當時「時代力量」內訌,林昶佐走得乾脆,洪慈庸則坐等了一會兒,看到「時代力量」未來希望實在不大才走的。也可能是等這份高薪工作落實以後,才下定決心離開。

林佳龍扶持「時代力量」,也是公開的事實,即便後來「時代力量」與民進黨漸行漸遠,接著「時代力量」內部分裂,但「時代力量」畢竟代表了一部分島內年輕人的政治趨向。

林佳龍是有野心的人,未來他要面對的對手是鄭文燦和賴清德。鄭賴都是「新潮流」。而比較之下,「遊系」要單薄很多。林佳龍扶持自己的力量,借給徐永明錢,也是說得通的。但說不通的是,他為什麼要給現金。幫助「時代力量」,很見不得人嗎?

這種事情林佳龍敢出來否認,讓事情變得撲朔迷離。如果證明是撒謊的話,林佳龍的政治生命就算是結束了。所以沈富雄說林佳龍可能是被冤枉了。

林佳龍回應稱,不實報導已委請律師追究。

沈富雄給出一個看法是,徐永明人贓俱獲。要說明錢來源,最好找一個相熟的人幫其圓謊。估計徐永明認為和林佳龍關係不錯,林也是隨隨便便拿得出300萬的人。而且為了防止被查金流,乾脆就說,是拿現金了。

有意思的是,無論這錢是不是林佳龍給的,但正在偵查中的案件,嫌疑人的證詞怎麼就流到了爆料人周玉蔻的手上。而周玉蔻總能拿到民進黨內部的一手材料,也是耐人尋味。

徐永明已經是落水狗了,林佳龍才是新鮮的目標,雖然這是一樁民意代表集體受賄的案子,但幾乎人人都覺得,這是披著貪汙外衣的權鬥而已。

無論是不是林佳龍,他都被影射到了。像是路上被人潑糞,後來洗得再乾淨,也擋不住身上的臭味。

而且民進黨目前這齣大戲,不如紙牌屋那般細膩,顯得更加簡單粗暴。

本周六,高雄補選結果也終於出爐,民進黨的陳其邁取得67萬餘票,擊敗國民黨籍對手李眉蓁,以及民眾黨候選人吳益政。此次補選是因為國民黨籍前市長韓國瑜於6月份被罷免而舉行。

相關焦點

  • 蔡英文算哪種「臺獨」?|臺灣一周
    而這場演習的目的,張春輝毫不諱言是警告臺灣和「個別大國」,不要有試圖製造「臺獨」、分裂國家的挑釁行為。所以此時此刻,哪裡是「臺獨」張揚的時候。蔡英文算哪種「臺獨」?陳文茜與趙少康有一個有意思的討論:蔡英文究竟是不是「臺獨」。陳文茜的看法,蔡英文不是「臺獨」,只是國民黨過去訓練的一個技術官僚,恰好放在了民進黨而已。蔡英文本質上還是和林全、李大維這些「老男藍」是一類人,所以他們彼此親近。蔡英文在政治生涯中,非常懂得如何趨利避害。她規避了所處時代的每個風險。比如「黨外」時期,「美麗島事件」的時候,蔡英文歲月靜好地做她的教授。
  • 蔡英文露出「臺獨」真面目
    這封信明白地表述了三層意思:第一層,蔡英文當局重回「一中一臺」、「兩國論」的老路,向「獨派」歸隊;第二層,向中國大陸明白地指出,蔡當局不會調整「臺獨」路線,要與大陸對抗到底;第三層,進一步突出兩岸政治對抗,要把2300萬臺灣民眾的利益一意孤行地綁架在蔡當局推行的「臺獨」這輛戰車上。
  • 賴清德稱自己「臺獨」蔡英文知情 蔡英文打臉「真不知」
    海外網4月10日電 臺灣行政部門負責人賴清德多次公然叫囂自己是「臺獨工作者」、「務實的臺獨主義者」,引發島內外一致譴責。外界一直推測蔡英文事先究竟是否知情,9日,蔡英文回應稱,「沒有特別與賴談到這個,畢竟賴是行政部門負責人,要給他一定尊重。」據臺灣深綠媒體消息,蔡英文當日表示,賴清德的說法絕大部分是在立法部門的回應,「若問他個人,他當然告訴你他是這樣想,賴是誠實的人,但政策上,賴還是支持兩岸維持現狀的基調。」
  • 學者:民進黨死抱「臺獨黨綱」 蔡英文處心積慮搞「臺獨」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前所長餘克禮日前參加第三屆中華文化論壇時就蔡英文當局的「實質臺獨」政策主張發表看法,餘克禮認為,蔡英文是一個理念型的「臺獨主義者」,一上臺便開始全面「脫中」的「實質臺獨」路線,以實現臺灣是一個所謂「正常化國家」的目標。
  • 新黨揭露蔡英文「臺獨時間表」
    蔡英文上任三年多來,為「漸進式臺獨」做了很多工作,但她生恐智商不怎麼在線的「獨派」看不到她的「努力」,只好讓林靜儀說些大白話讓「獨派」放心。只可惜,向來以「白目問政」著稱的林靜儀,「大實話」說得太白了,不僅讓島內的中間選民開始猶豫不決,連蔡英文的小心臟也受不住了。
  • 蔡英文暴露頑固「臺獨」立場
    蔡英文近日公開發表給馬英九的公開信,其中有一半的內容都在質疑馬英九的兩岸政策。香港《大公報》19日發表評論指出,公開信的內容將蔡英文「臺獨」的立場顯露無疑,看來,她的「臺獨」立場相當頑固,這樣並不利於綠營兩岸路線的調整。
  • 臺媒:蔡英文的「隱形臺獨」更棘手
    蔡英文不談「臺獨」,是否預示著她不再追求「臺獨」了呢?恐怕不是這麼回事。  文章摘錄如下:  在一些「臺獨」團體紛紛出走,另行組織「臺獨」黨之下,蔡英文雖然不正面的談論「臺獨」,並非表示她自此就放棄了「臺獨」,而是她改採隱形方式,對「臺獨」人士與團體進行喊話。
  • 蔡英文的「臺獨」把戲該收場了
    蔡英文上臺之後,雖然口口聲聲說要「維持現狀」,但其「去中國化」動作不斷,且執政出包頻頻,諸如停止使用「微調課綱」、撤除對「太陽花學運」分子的提告、任命有「臺獨」意識傾向的大法官、對衝之鳥礁不持特定的立場、對漁民主動赴太平島捍衛祖權百般阻撓、擬開放美豬等等。兩岸關係因蔡當局不認同「九二共識」,使兩岸關係由之前頻繁熱絡的交流交往,變成當前的「冷颼颼」,使兩岸關係進入寒冬期。
  • 聯合報:緊抱李登輝 蔡英文被「臺獨」挾持
    日發表社論說,張榮發與李的距離是漸行漸遠;但蔡英文卻與李登輝難分難解,她因根本甩不掉李登輝,所以只能回過頭來抱住李登輝;抱住了李登輝,也就被「臺獨」抱住。在張榮發眼中,蔡英文的「臺灣共識」,也只是在玩「臺獨」的另一種花樣而已。李登輝為蔡站臺,證實了蔡無力擺脫「臺獨」的挾持。  文章摘編如下:  眾人皆在猜測李登輝將在最後如何出面支持蔡英文,他會不會下跪?會不會坐輪椅?會不會流淚?會不會面容憔悴、不把鬍渣刮乾淨?
  • 蔡英文為何被大陸定性為「臺獨分子」?
    蔡英文作為民進黨內相對偏理性的人物,更是曾經被大陸寄予改變民進黨色彩的厚望。   剛剛過去的三合一選舉,民進黨取得顯著進步。蔡英文乘勝追擊,計劃於12月13日到16日東渡扶桑,試圖修補重構繼承陳水扁和李登輝時期的日本資源,與支持民進黨臺獨立場的日本右翼政客深化感情。   蔡英文此舉,引發大陸外交部的強烈反對。
  • 公然發表"臺獨"言論,蔡英文競選發言人被迫辭職
    韓國瑜支持者3日群情激憤反問林靜儀,「支持臺獨算不算叛國?」「這是反滲透法第一招嗎?」 就連陳水扁都認為林的言論「違憲」。由於引發的爭議實在太大,林靜儀3日表示,她用詞不精確恐造成誤解或過度渲染,引起紛擾,決定辭去蔡英文競選辦公室發言人職務。
  • 獨家|臺學者潘朝陽:「臺獨課綱」進階 警惕蔡英文搞「法理臺獨」
    @銳看臺灣報導 (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 知名統派史地學者、長期公開反對「臺獨課綱」的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前院長潘朝陽教授,今日(11月6日)接受海峽導報記者採訪時,從歷史脈絡角度點評他島內「臺獨」要角。
  • 「臺獨」提案被上呈議會,「臺獨」越囂張,蔡英文就越危險!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蔡英文才得以成功連任,民進黨也吸收了一大批的「臺獨」分子,而在最近一個「臺獨」分子竟公然提出了「臺獨」議案。民進黨代表提出「臺獨」議案民進黨可謂是「臺獨」聚集地,是「臺獨」的天堂,隨著蔡英文的成功,如今的「臺獨」愈發囂張,最近民進黨的一個代表就向議會提案,刪除「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以及「國家統一前「等相關字眼。
  • 這一次 請以蔡英文為首的「臺獨」分子準備好!
    【這一次 請以蔡英文為首的「臺獨」分子準備好!】自蔡英文連任以來,臺灣地區似乎已成為了綠營的「天下」。61席過半的民進黨籍成員,讓臺灣地區的「立法部門」成為擺設。自從2016年蔡英文上臺之後,蔡英文便在島內大行其道,推行所謂的「去中化」,為兩岸和平交流添加了重重障礙。在蔡英文的影響下,如今的臺灣地區充滿了「臺獨」分子的囂張氣焰。
  • 中國時報:蔡英文「隱性臺獨」危險更大
    中國時報:蔡英文「隱性臺獨」危險更大 2015-07-22 11:28:0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7月22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22日刊文稱,蔡英文的「隱性臺獨
  • 倪永傑:「臺獨」夢囈阻隔蔡英文轉型之路
    中評社9月28發表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臺海研究》主編、廈門大學兩岸協同創新中心專家倪永傑的署名文章指出,近段時間來,臺灣「獨派」按耐不住「寂寞」,一改此前靜默,集體大動作發難,掀起一波波「臺獨」濁浪,把本已脆弱的兩岸關係推向深度危險邊緣。這些「臺獨」夢囈或將阻隔蔡英文的轉型之路。
  • 徐博東:蔡英文「臺獨」立場無任何鬆動
    徐博東表示,儘管蔡英文不像陳水扁那樣咄咄逼人搞「急獨」,但她的「臺獨」立場卻堅如磐石,一點兒也看不出有任何鬆動的跡象;她表面「溫和」、「柔軟」的背後,卻蘊藏著與陳水扁同樣的「臺獨」能量;一旦她有機會上臺執政,把她的兩岸政策主張加以貫徹實施,其對臺灣、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所帶來的危害,是顯而易見、不言自明的。
  • 黑白自在:蔡英文「臺獨真心」已圖窮匕見
    他說,蔡英文上臺後也追求「國家正常化」,但現在要「制憲、正名」,民代席次還不夠。不過民進黨「完全執政」,至少在「國家認同」的法規上可修正,建立「臺灣主體性」。遊錫堃不是蔡英文發言人,但說出了蔡英文心聲。蔡英文支持率一瀉千裡,綠營大佬、「獨」派組織、綠色智庫等一擁而上痛打落水狗,聲音似乎比藍營還大。綠營不是嫌棄蔡英文施政無能,而是心急她在「臺獨」路上走得太慢。
  • 大公報:蔡英文堅守「臺獨」立場令人遺憾
    >   中新網5月17日電 香港《大公報》17日刊文說,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近日發表給馬英九的公開信,顯示其「臺獨」立場不但絲毫未變,措辭甚至比去年競選期間更露骨。蔡英文敗後不是反省自己的兩岸路線,而是退回到危害臺海和平局勢的「臺獨」立場,令人遺憾。  文章摘編如下: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為何而敗,重蹈覆轍,再鑄大錯。若此輩是名人政客,則影響更甚,乃至阻礙社稷發展。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在今年選舉中落敗後請辭黨主席。外界期待她離開民進黨權力核心後,會靜心沉潛、深思敗因。
  • 蔡英文「滿嘴跑火車」,若打仗「臺獨」誰敢上場?
    作者:筱雅2020年進行的臺灣「大選」中,蔡英文獲得大多數選票成功「連任」。對於兩岸關係問題,蔡英文一直抱有對於大陸敵對的態度。而這次大選中獲得的817萬選票。不願看到真相的她甚至還認為這817萬百姓都支持「臺獨」想法。她甚至在一次採訪中,說出臺灣是一個「獨立國家」的言論。她的種種行為一而再、再而三地激怒大陸和臺灣民眾。她似乎並沒有想通過一種和平的方式解決兩岸問題。蔡英文錯看民意,「強迫」臺灣年輕人參與鬥爭蔡英文這種不切實際,不考慮民眾切身利益的想法引發了許多民眾的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