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數感培養,魚sir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說過不少。兒童的認知發展是從具體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因此對應數量關係的發展,主要走過三個階段:認識量、認識數、把數與量結合起來。
今天的內容,魚sir就結合家長們問得最多的火花思維和豌豆思維的課程,和大家掰扯掰扯數學學習中最基礎的部分——數與量的關係。
我們也一起看看看豌豆思維和火花思維怎麼樣?他們對數與量版塊的內容是怎麼教的。
火花思維的「數與量」教學
從魚sir的詳細調研來看,火花思維和豌豆思維「數與量」初期的教學思路是比較接近的,不過在課程設計上他們也各有不同:
先來看看火花思維,從L1-L6級別,我將火花思維在數感運用這一知識版塊的安排做了整理:
結合表格內容來看,可以明顯發現,火花思維數與量的學習從基本的數概念認知出發,圍繞四則運算展開。而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學習內容安排也會更複雜、更具有綜合性。
以L1(小班)為例,魚sir抽取「位置對應」、「數字排序」、「數量轉化」三個專題來看一下它是如何進行教學的:
位置對應:這一專題的內容包含形狀、輪廓、空間、格子對應,它將對應關係和空間、形狀等結合起來,發展孩子一一對應的能力,真正理解數、量關係的基礎能力。
數字排序:這一專題在鞏固對應思維的基礎上,發展序數概念。例如小火車上數字有缺失,按照正數的順序補充完整,小火車才能出發。通過場景應用,幫助孩子鞏固1-10的數序認知。
數量轉化:這個專題主要通過增加或減少量,讓孩子感受到量的變化。同時,結合具體量的分解,鍛鍊孩子思考的有序性。
總結來看,火花思維關於數與量的內容學習,從一一對應的概念開始,再到數序練習,結合量的學習,最後綜合量與數的學習,整體的課程安排我認為是比較合理的。
另外,在遊戲化學習的過程中,火花思維的知識點練習嵌入生活場景,孩子在解決某個具體問題、完成指定任務的同時,來理解和掌握課堂內容。
豌豆思維的「數與量」教學
相對火花思維,豌豆思維的課程設計整體層次性並不突出。例如運算,雖然貫穿6個級別的學習,但不同階段的學習側重點區別不是很明顯。
不過在L1(小班)階段,豌豆思維和火花思維的課程安排大體一致,都包含了認識量、認識數、量與數的結合這3點主要學習內容。
同樣以豌豆思維L1為例,魚sir選取「加減進階」和「10以內數的建形」兩個與數與量相關的專題來看一下它是如何教學的:
在較早學習的「加減進階」專題中,孩子會先鞏固複習數序、感受量的變化,然後補全算式,用逐一法進行加減運算。
而在後面「10以內數的建形」專題中,孩子會學習10以內的數序、認識1-10的數形,理解10以內量與數的對應關係。
在知識點上,豌豆思維涵蓋的還是比較齊全的,不過在課程內容的編排順序上,它的邏輯性相對較差。
例如學完加減運算之後,又去學數與量的對應關係,學習順序與孩子認知發展規律有不一致的地方。因此,孩子學起來會有時而輕鬆、時而吃力的感覺。不過它和火花思維一樣,同樣結合場景化的動畫故事讓孩子學習,利於孩子的理解。
學習數與量的小建議
通過以上對火花思維和豌豆思維「數量關係」體系化課程的設計思路分析,魚sir也總結了3點孩子在日常中學習數與量的建議:
1.數量關係的學習不能離開真實的生活場景。數學知識要應用於生活這點我強調過很多次,畢竟孩子只有會用了,才是真正理解了。
就數量關係的發展來說,認識數字隨處可以展開,例如電梯樓層、車牌號等;認識量則可以通過多引導孩子伸手數數,例如幾個人、幾輛車、幾件衣服等。
2.數量關係的學習要遵循孩子的認知發展規律,有序進行。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數數很厲害或者算術題做得很快,數量關係發展就很好,但其實並不如此。
在數量關係的學習步驟上,建議家長先引導孩子認識量,再認識數,最後把數與量結合起來。
3.數量關係的學習要和其他版塊的知識結合練習。任何內容的學習都不是孤立的,想要提升孩子的思維水平,一直重複基礎的練習對孩子能力提升的幫助是有限的。
因此,數量關係的學習要結合孩子的學習水平,逐步提升難度,不斷提升孩子的思維水平。
最後魚sir想說的是,數量關係作為數學基礎內容的學習,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嚴格按照「認識量」、「認識數」、「數與量的結合」三步走的順序,步驟不能跳過。
而對於那些盲目追求「難」知識,追求『超越』的家長,魚sir也借用我國兒童數學啟蒙教育專家大陸博士的一段話結尾:「一切深奧的知識,都是有其非常簡單的『原型』。」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根據孩子目前的學情來選課,可以看下方置頂第一條,告知孩子學情,我能給你專業的分析和建議!